初冬的京城,寒意渐浓,却挡不住清鸢堂日益旺盛的人气。总堂的候诊队伍从清晨排到日暮,连街角都挤满了求医的百姓,有来自京城各坊巷的,还有不少从周边州县专程赶来的。苏清鸢每日坐诊到深夜,学徒们也忙得脚不沾地,可即便如此,仍有许多贫苦百姓因为住得偏远、路费昂贵,没能及时看上病。
“先生,昨日城南的李大娘,为了来看病,凌晨就动身,走了三个时辰,到医馆时已经体力不支,差点晕倒。” 林薇整理着问诊记录,语气满是心疼,“城南是贫民区,住的都是做苦力、捡破烂的百姓,附近连个正经医馆都没有,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只能等死,实在太可怜了。”
苏清鸢放下手中的笔,心中沉甸甸的。她想起之前处理药材危机时,城南百姓的淳朴与艰难,那时就有了开分号的念头,如今看着眼前的景象,这个念头愈发坚定。“我们开分号吧。” 她抬头看向张嬷嬷和陈默,语气斩钉截铁,“第一家分号,就选在城南贫民区。”
“城南?” 张嬷嬷有些惊讶,“那里环境简陋,百姓手头拮据,怕是赚不到钱,反而要贴补不少药材。”
“我们开医馆,本就不是为了赚钱。” 苏清鸢摇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正因为那里百姓看病难,我们才更要去。分号不仅要保留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的义诊日,还要推出‘药材赊账’服务 —— 贫苦百姓可以先拿药治病,等痊愈后,手头宽裕了再付钱,实在付不起的,便免了也无妨。”
陈默立刻附和:“先生说得对!城南百姓最需要医馆,我们去那里开分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而且总堂现在名声响亮,有万和药铺的药材支持,完全有能力支撑分号的运营。”
消息传到摄政王府,萧玦第一时间表示支持:“清鸢,你的想法很好,我全力支持你。城南有一处闲置的宅院,是之前抄没的贪官产业,位置便利,面积也够大,我让人立刻整修,改成医馆。药材、桌椅、药材柜这些物资,我也让人一并筹备,保证不耽误你开业。”
他不仅送来宅院,还调拨了一批黄金,用于分号的装修和药材采购,甚至特意吩咐工部,加快施工进度,务必在半月内完工。“城南治安相对复杂,我会让禁军在分号周边巡逻,确保你和学徒们的安全,也让百姓们安心看病。”
苏清鸢心中一暖,萧玦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坚实的支持。她立刻带着陈默、林薇前往城南考察,那处宅院果然位置绝佳,位于贫民区的中心地带,紧邻菜市场和码头,百姓往来便利。宅院虽有些破旧,但格局方正,稍加整修便能使用。
考察途中,苏清鸢亲眼目睹了城南百姓的困境: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冻得瑟瑟发抖,脸上长着严重的冻疮,溃烂流脓;一位年迈的车夫,咳嗽得直不起腰,却舍不得花钱看病,只能靠喝热水硬扛;还有一位刚生产完的妇人,因为没有接生婆和后续调理,身子虚弱得连下床都困难。
“我们得快点把分号开起来。” 苏清鸢握紧拳头,“不能再让百姓受这种苦了。”
接下来的半月,城南的宅院热闹起来。萧玦派来的工匠们日夜赶工,粉刷墙壁、铺设地砖、打造诊桌和药柜;陈默带着学徒们,从总堂调拨药材,分类整理,确保分好的药材种类齐全;林薇则走访城南的街巷,向百姓们宣传清鸢堂分号即将开业的消息,告知大家义诊日和药材赊账的服务。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都欣喜若狂。“真的要在城南开医馆?还是苏小姐的清鸢堂?”“义诊日还在,还能赊账拿药?这真是活菩萨下凡啊!”“我们以后看病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
不少百姓主动前来帮忙,有的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帮忙打扫庭院,有的则自发组织起来,准备在开业当天敲锣打鼓庆祝。整个城南都洋溢着期待的气息,原本破败的贫民区,因为清鸢堂分号的即将到来,多了几分生机。
开业当天,天刚蒙蒙亮,城南的街道上就挤满了人。百姓们穿着最体面的衣服,脸上带着笑容,有的提着鞭炮,有的拿着锦旗,还有的带着自家孩子,早早地等候在分号门口。分号的门楣上,挂着萧玦亲笔题写的 “清鸢堂分号” 匾额,黑底金字,熠熠生辉;庭院里,学徒们早已摆好诊桌、备好药材,张嬷嬷带着几个妇人,煮好了驱寒的姜枣茶,免费分发给百姓。
辰时一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苏清鸢身着淡蓝色长衫,在萧玦、陈默、林薇的陪同下,缓步走进分号。百姓们纷纷鼓掌欢呼,高呼 “苏小姐万岁”“清鸢堂万万岁”,声音震彻云霄。
“各位乡亲,今日清鸢堂分号正式开业了!” 苏清鸢站在台阶上,声音温和却有力,“我知道大家看病难、看病贵,所以分号会一直保留义诊日,也会坚持药材赊账服务。只要大家有需要,清鸢堂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只要我苏清鸢在,就绝不会让任何一个百姓因为没钱,而耽误治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话音刚落,百姓们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不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苏小姐,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一位年迈的大爷跪倒在地,对着苏清鸢连连磕头,“我老伴常年咳嗽,一直没钱看病,今日终于能让苏小姐看看了!”
苏清鸢连忙扶起大爷:“大爷快起来,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今日开业,所有病患一律免费问诊,药材只收成本价,有困难的乡亲,随时可以赊账。”
开业仪式结束后,分号立刻开始接诊。苏清鸢坐主诊,陈默和林薇分别坐诊两侧,学徒们各司其职,有的抓药,有的引导病患,有的帮忙照顾孩童,整个分号井然有序。
第一个就诊的是之前那个脸上长冻疮的孩童。苏清鸢仔细检查后,用温水为他清洗伤口,涂上特制的冻疮膏,又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的汤药,叮嘱道:“每日煎服一次,药膏早晚各涂一次,注意保暖,不要用手抓挠,不出十日就能痊愈。” 她让学徒取来药材,递给孩童的母亲:“这些药先拿回去用,不用付钱,等孩子好了再说。”
孩童的母亲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鞠躬道谢。
紧接着,那位咳嗽不止的老车夫前来就诊。苏清鸢诊断后,发现他是肺虚咳嗽,开了一副温和的止咳润肺汤药,同样免费让他先拿药回去服用。“老人家,您年纪大了,别再过度劳累,按时吃药,好好休养,身子才能好起来。”
一整天下来,分号接诊了上百名病患,有老人、有孩童、有孕妇、有苦力,苏清鸢和学徒们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却始终保持着耐心和温和。每一位病患,都得到了细致的诊治,需要用药的,都能免费或赊账拿到药材,没有一个人因为没钱而被拒之门外。
萧玦一直陪在一旁,看着苏清鸢忙碌的身影,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苏清鸢的初心从未改变,这份 “惠民济世” 的仁心,比任何权势和财富都更珍贵。
傍晚时分,就诊的百姓渐渐散去,分号的庭院里依旧热闹。百姓们自发组织了秧歌队,敲着锣、打着鼓,在分号门口表演,庆祝医馆开业。苏清鸢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家分号的开业,更是她 “让天下百姓都看得起病” 的初心,迈出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这片热闹祥和的背后,一道阴冷的目光正从街角的暗处注视着分号。那是医谷的残余弟子玄尘,他奉三皇子之命,前来打探分号的情况。看着百姓们对苏清鸢的拥护,看着分号的火爆景象,玄尘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苏清鸢,你以为开分号就能赢得民心?等着吧,我会让你和你的分号,一起化为灰烬!”
他转身消失在夜色中,心中已盘算着新的阴谋 —— 城南贫民区人口密集,卫生条件简陋,正是传播疫病的绝佳之地。只要在分好的水源或药材中,悄悄投入特制的 “瘟毒”,就能引发大规模疫病,到时候,百姓们定会以为是清鸢堂分号的医术不行,甚至会怀疑是分号带来了疫病,苏清鸢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
而此时的苏清鸢,还不知道危险已悄然降临。她正和学徒们一起,整理着今日的问诊记录,规划着后续的诊疗安排。“明日开始,我们按计划开展义诊,林薇负责妇科和儿科,陈默负责内科和外伤,我来处理疑难杂症。” 她语气坚定,“一定要把分号办好,不辜负百姓们的信任。”
萧玦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今日累坏了吧?分号的事,有陈默和林薇帮忙,你也别太操劳。我已让人加强了分号周边的安保,不会让三皇子和医谷的人有机可乘。”
“我知道。” 苏清鸢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坚定,“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城南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容易爆发疫病,我们还要提前做好防疫准备,多储备一些防疫汤药和消毒用品。”
夜色渐深,城南的灯火渐渐熄灭,清鸢堂分号的灯光却依旧亮着。苏清鸢坐在灯下,翻看着《基础医要》的防疫篇,心中默默规划着分号的未来。她知道,分号的开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面临各种挑战 —— 疫病的威胁、医谷的阴谋、三皇子残余势力的反扑,但她无所畏惧。
只要能守护好城南的百姓,只要能坚守 “惠民济世” 的初心,再大的困难,她都能克服。而那潜伏在暗处的危机,也已悄然拉开序幕,一场关乎分号存亡、关乎百姓安危的较量,即将在这片刚刚迎来希望的贫民区,正式展开。
喜欢医手遮天:毒妃倾世请大家收藏:()医手遮天:毒妃倾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