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大阿哥府的朱红大门上,门楣上悬挂的宫灯还带着节日的余韵,今日却因贵妃亲临、皇长孙降生,更添了几分喜庆与庄重。甄嬛的仪仗缓缓停在府前,明黄色的轿辇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随行的宫人捧着赏赐与诊具,整齐列队,肃穆无声。
大阿哥永璜早已身着常服等候在门前,见轿辇落地,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语气恭敬中带着真切的孺慕:“儿臣恭迎额娘,额娘万安。”
甄嬛款步走下轿辇,身着绛紫色绣福寿如意纹的旗装,头戴点翠步摇,眉宇间带着温和的威仪,抬手示意:“永璜免礼,起来吧。额娘奉皇上旨意,前来探望福晋与皇长孙,也瞧瞧你。”她是永璜的养母,多年来的照顾,母子间自有一份深厚的情分。
“谢额娘。”永璜起身,侧身引路,“额娘里面请,福晋与小阿哥都在后宅等候,福晋惦记着额娘,一早便让宫人备好了您爱吃的清茶点心。”
府内景致雅致,穿廊绕院,初春的花木抽芽吐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暖意。甄嬛一路缓步前行,目光扫过府中布置,见处处规整有序,便知永璜治家严谨,心中暗暗点头,面上露出欣慰的笑意:“你如今越发稳重了,治家有道,额娘也放心。”
“全凭额娘教诲。”永璜躬身回话,语气谦逊。
来到后宅正院,福晋董鄂氏的寝殿早已收拾得暖意融融,帐幔低垂,炭火燃得正旺,却无半点呛人的烟气。董鄂氏半靠在床头,面色虽带着产后的苍白,却难掩初为人母的柔和与对贵妃的敬畏,见甄嬛进来,连忙想挣扎着起身行礼:“儿臣恭迎额娘,劳烦额娘亲自前来,儿臣惶恐不安。”
“福晋不必多礼,躺着便是。”甄嬛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语气温和,“刚生产完,身子虚弱,切不可劳累。你为皇家诞下嫡长孙,是大功一件,额娘来看你是应当的。”
董鄂氏眼中满是感激,轻声道:“谢额娘体恤,儿臣谨记额娘教诲。”
甄嬛落座后,对身后的江与彬吩咐道:“江太医,给福晋诊脉看看,仔细些,她刚生产完,又诞下皇长孙,身子万不能有差池。”
“微臣遵旨。”江与彬上前,董鄂氏伸出手腕,搭在脉枕上。他凝神诊脉,指尖微动,片刻后收回手,躬身回禀:“回娘娘,福晋脉象平稳,气血虽有亏虚,却无大碍,只需好生调养,温补气血,不出月余便能恢复。孕中调养得当,生产也顺遂,可见福晋身子底子是好的。”
甄嬛闻言,松了口气,转头对董鄂氏叮嘱道:“福晋听太医的话,好生坐月子。饮食上多些温补的汤水,像红枣桂圆汤、鸡汤、鱼汤都可多喝些,切忌寒凉辛辣;平日里多歇息,少思虑,孩子自有乳母照料,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身子是根本,唯有养好身子,才能好好照看皇长孙,也不辜负皇上与额娘的期许。”
“儿臣谨记额娘教诲,定当好生调养。”董鄂氏连连点头,眼中满是信服。
甄嬛又看向一旁的永璜,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永璜,福晋坐月子期间,府中之事你要多上心。照料的宫人乳母,务必挑选稳妥可靠之人,饮食起居、汤药服用,都要亲自过问,不可有半点疏忽。若是府中有什么短缺,或是需要宫中调派的物件,只管跟额娘说,额娘替你周全。”
永璜躬身应道:“儿臣明白,定当悉心照料福晋与小阿哥,不负额娘与皇阿玛的嘱托,也不负额娘多年的照拂之恩。”
“如此便好。”甄嬛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帐外,“皇长孙呢?额娘想瞧瞧这刚降世的宝贝,这可是皇家的第一位孙辈,定是个康健的好孩子。”
董鄂氏连忙对身旁的乳母吩咐:“快,把小阿哥抱来给额娘看看。”
乳母应声退下,不多时便抱着一个襁褓走了进来。襁褓是明黄色的锦缎所制,绣着精致的龙纹,正是皇上先前赏赐的物件。甄嬛起身,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将小婴儿抱在怀中。
小家伙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小嘴巴微微蠕动着,还在吮吸着自己的小拳头,粉雕玉琢,模样格外可爱。甄嬛的动作轻柔至极,生怕惊扰了怀中的小生命,眼底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慈爱的笑意——这是大阿哥的嫡子,是皇家的长孙,血脉延续,确实是天大的喜事。
“江太医,也给小阿哥看看。”甄嬛轻声道。
江与彬上前,仔细查看了小阿哥的面色、囟门与手足,又轻轻搭了搭他的脉搏,随即回禀:“回娘娘,小阿哥脉象有力,面色红润,骨骼强健,哭声虽未闻却气息匀长,可见福晋孕期调养得当,乳母照料周到,是个康健的好孩子,日后定能茁壮成长。”
“那就好,那就好。”甄嬛心中彻底安稳,将小阿哥递还给乳母,叮嘱道,“往后照看小阿哥,要格外细心。衣物要勤换,被褥要常晒,喂养需定时定量,切不可大意。初春时节早晚寒凉,要多留意保暖,若有任何不适,即刻禀报大阿哥,或是进宫请太医,万万不可耽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奴婢谨记娘娘教诲,定当悉心照料小阿哥。”乳母躬身应下,小心翼翼地抱着小阿哥退到一旁。
众人正说着话,门外忽然传来太监的高声通报:“圣旨到——”
甄嬛与永璜、董鄂氏闻言,连忙起身整理衣冠,跪地接旨。传旨太监手持明黄圣旨,缓步走进殿内,展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阿哥福晋董鄂氏诞育皇长孙,系朕之嫡长嗣孙,祥瑞之兆。特赐皇长孙名绵恩,寓意绵长恩泽,福泽深厚。大阿哥永璜治家有道,教养有方,为皇家开枝散叶,功不可没,特晋封定郡王,钦此!”
“儿臣(儿臣)接旨,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齐声叩拜,声音中满是激动与感激。永璜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凭此晋封郡王,这既是皇上的厚爱,也离不开养母多年来的庇护与教诲。董鄂氏躺在床头,眼眶泛红,产后的疲惫在此刻化为无尽的荣耀与欣慰。
传旨太监退下后,甄嬛起身,扶起永璜,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恭喜永璜晋封定郡王,往后更要勤勉谨慎,严于律己,不负皇上的厚爱,也不负额娘对你的期许。”
“多谢额娘吉言,儿臣定当谨记额娘教诲,恪尽职守,孝敬额娘,爱护妻儿。”永璜躬身谢道,眼中满是坚定。
甄嬛又叮嘱了几句,无非是让他再接再厉,好生照料家人,谨慎处理府中事务,不可因晋封而骄纵,方才带着随行宫人起身告辞。永璜一路送至府门,望着甄嬛的仪仗远去,心中感慨万千,转身回府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甄嬛的仪仗刚返回紫禁城,大阿哥晋封定郡王、皇长孙赐名绵恩的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后宫的各个角落,打破了初春的宁静,掀起了层层波澜。
钟粹宫的暖阁里,纯贵妃苏绿筠正对着窗外的柳枝出神,手中的丝帕被攥得皱起。可心快步走进来,神色复杂地回禀:“娘娘,宫里传来消息,皇上给皇长孙赐名绵恩,还晋封大阿哥为定郡王了!”
“定郡王……”纯贵妃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眼底的失落与不甘如同潮水般涌来。她原以为永璋借着教导弟弟们骑射,能慢慢在皇上心中占据分量,可如今,大阿哥仅凭一个嫡长孙,便晋封郡王,风光无限,永璋的那点好处,在这泼天的荣耀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娘娘,您别太忧心了。”可心小心翼翼地劝道,“三阿哥如今也深得皇上赞赏,往后还有机会。”
“机会?”纯贵妃苦笑一声,抬手抚上眉心,“这深宫之中,机会稍纵即逝。大阿哥如今有了郡王之位,又有皇长孙傍身,皇上的心思只会越发偏向他。更何况他还有娴贵妃这位养母照拂,母子情深,旁人如何能比?永璋性子温吞,如何能与他相争?”她深吸一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执拗,“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可心,你再去叮嘱永璋,让他往后更用心教导八弟,不仅是骑射,学问上也要多指点,务必让皇上看到他的能力与友爱之心。另外,密切关注大阿哥府的动静,有任何消息,即刻来报。”
“嗻,奴婢记下了。”可心躬身应下,心中却是一阵无奈,主子的执念,怕是越发深了。
延禧宫的暖阁里,愉妃海兰正陪着五阿哥永琪看书,听闻消息后,只是淡淡一笑,神色依旧平静。永琪抬起头,问道:“额娘,大阿哥晋封郡王了,您不觉得意外吗?”
“有什么意外的?”海兰放下手中的茶盏,语气淡然,“皇长孙降生,是皇家大喜事,皇上晋封大阿哥,也是情理之中。再者,娴贵妃娘娘素来照拂大阿哥,他能有今日,也是情理之中。”她看向永琪,眼神温和却带着郑重,“你只需记得,做好自己的本分,读书习武,友爱兄弟,不必羡慕旁人的荣耀,也不必参与任何纷争。皇上心中自有一杆秤,安稳度日,才是长久之道。”
永琪点点头,了然道:“儿子明白,额娘放心,儿子不会胡来的。”
海兰欣慰地点头,心中毫无波澜。她早已看透深宫的纷争,不求永琪能有多高的位份,只求他平安顺遂,远离是非,这便足够了。
顺妃钮祜禄澜芷所在的春禧殿,此刻却是一片忙碌。顺妃正半靠在软榻上,眉头紧蹙,手捂着小腹,脸色苍白,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显然又在腹痛。她腹中身孕不足三月,本是天大的喜事,可近来却频频腹痛不安,每次请周太医来看,都只说脉象平稳,胎儿无碍,让她好生静养。可这反复的腹痛,却让她心中越发惶恐,总觉得有什么不妥。
“娘娘,您再忍忍,周太医马上就到了。”贴身宫女急得声音发颤。
顺妃虚弱地摇了摇头,腹痛如绞,让她几乎说不出话来。恰在此时,宫人来报大阿哥晋封郡王、皇长孙赐名的消息,顺妃只是有气无力地听着,眼神空洞,全然没有心思关注这些。对她而言,此刻最重要的,是保住腹中这不足三月的胎儿,其他的荣耀与纷争,都与她无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周太医来了!”门外传来通报,顺妃眼中才闪过一丝希冀,挣扎着想要坐起身。
周太医快步走进来,躬身行礼后,连忙为顺妃诊脉。他凝神片刻,依旧摇头道:“回娘娘,您的脉象平稳,胎儿也安好。孕早期偶有腹痛,许是胎气不稳的正常反应,娘娘不必太过忧虑,只需放宽心,好生静养,切勿思虑过重,切忌劳累。”
“可……可我疼得厉害……”顺妃声音哽咽,满心的不安却无处诉说。周太医的话虽安稳人心,可身体的疼痛却真实存在,孕早期的脆弱让她越发惶恐,只能强忍着,心中默默祈祷孩子能平安无事。
景仁宫正殿里,恭嫔乌雅氏正半靠在榻上,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听着宫人回禀宫中的消息。她如今主掌景仁宫正殿,气度越发沉稳,得知大阿哥晋封郡王,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娘娘,大阿哥如今越发得势了,还有娴贵妃娘娘做靠山,纯贵妃怕是要坐不住了。”宫人低声说道。
“坐不住才好。”恭嫔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眼神晦暗,“纯贵妃一心想为三阿哥谋划,如今大阿哥风头正劲,她定然会想方设法让三阿哥压过大阿哥一头,这其中,难免会有疏漏。”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算计,“你继续盯着钟粹宫与大阿哥府的动静,还有八阿哥那边,他性子执拗,又急于求成,说不定能成为我们可用的棋子。另外,偏殿的忻贵人急于上位,也可留意着。记住,多听多看,少言少动,有任何可利用的机会,即刻禀报本宫。”
“奴婢明白。”宫人躬身应下,悄然退了出去。
恭嫔抚摸着腹中的胎儿,眼中满是坚定。她如今怀了皇子,又主掌景仁宫,自然要为孩子的前程谋划。大阿哥得势,纯贵妃不甘,这正是她的机会,只需耐心等待,总能找到可乘之机,为腹中的孩子铺就一条顺畅的路。
景仁宫偏殿里,忻贵人戴佳舒窈正对着铜镜,细细描着眉。她入宫不过半年,位份低微,心中满是急于上位的迫切,听闻大阿哥晋封的消息,放下眉笔,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与渴望。
“娘娘,大阿哥如今可是风光无限,福晋也母凭子贵,得了皇上不少赏赐。”贴身宫女说道,“听说娴贵妃娘娘还亲自去探望了,母子情深,旁人羡慕不来。”
“是啊,母凭子贵。”忻贵人喃喃自语,手抚上自己的小腹,眼中满是期盼,“若是本宫也能怀上龙胎,诞下皇子,日后也能如大阿哥福晋一般,为自己争得一份荣耀,也不用在这偏殿里看人脸色。”
她入宫时间短,根基浅薄,若想在深宫中站稳脚跟,唯有诞下皇子。想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对宫女吩咐道:“去打听一下皇上近日的起居,看看皇上常去哪些宫苑,另外,准备些皇上喜欢的桂花糕,本宫要去御花园碰碰运气,说不定能遇上皇上。如今正是得宠的好时机,万万不能错过。”
“奴婢遵旨。”宫女应声退下。忻贵人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机会,怀上龙胎,改变自己的命运。
咸福宫东偏殿里,晋贵人富察兰因正坐在窗前,手中翻着一本书,神色平静,可眼底却藏着几分算计。她出身富察氏,与大阿哥的生母也是同族,如今大阿哥晋封郡王,正是她攀附的好机会。
“娘娘,大阿哥晋封定郡王,我们是不是该送些贺礼过去,联络联络感情?”宫人问道。
“贺礼自然要送。”富察兰因合上书,语气平淡,“挑些体面又不张扬的物件,比如上好的笔墨纸砚,或是江南新贡的绸缎,不必太过贵重,点到为止即可。同族之情,淡淡维系着便好,太过刻意反而引人猜忌。”
“奴婢明白。”宫人应道。
咸福宫西偏殿里,谨贵人钮祜禄姈月正与贴身宫女说话,她目光锐利,心思缜密,关注点始终落在关键人物身上。“娘娘,大阿哥晋封郡王,宫里可都传开了。”宫女说道。
“不过是沾了皇长孙的光,又有娴贵妃护着罢了。”钮祜禄姈月淡淡说道,语气中并无太多波澜,“比起大阿哥,你更该多盯着春禧殿的顺妃与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顺妃怀了孕不足三月,胎气不稳,正是敏感之时,她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后宫局势;五阿哥深得皇上看重,是有力的竞争者;六阿哥有娴贵妃庇护,虽醉心书画却不可小觑;八阿哥孤苦无依却执拗好胜,最易被人利用。这些人,才是往后能影响大局的关键,万万不能疏忽。”
“奴婢明白,这就去安排人多留意。”宫女躬身应下。
钮祜禄姈月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眼底闪过一丝精明。她出身钮祜禄氏,自然懂得审时度势,不争一时之长短,只愿默默观察,暗中布局,借着各方势力的牵扯,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紫禁城的春日,暖意渐浓,可深宫之中的算计与纷争,却并未因这暖意而消散。大阿哥的晋封,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面,激起的涟漪蔓延至后宫的每个角落。
甄嬛回到翊坤宫,听着杜荷回禀各宫的反应,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她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抽芽的柳枝,心中清楚,永璜晋封是喜事,却也必然会引发后宫的暗流涌动。这场因皇长孙降生引发的风波,只是深宫无数纷争中的一段插曲,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喜欢甄嬛嬿婉修正后宫请大家收藏:()甄嬛嬿婉修正后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