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8章 落成仪式

作者:梅黄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辛公甲话音落下,厅内众臣皆面露赞同之色。


    太公望抚须颔首:“辛公此策甚妙,小邦易服,大邦难攻,剪除羽翼再击主干,正合避实击虚之道,老夫深以为然!”


    召公亦附和道:“先平诸夷小国,既能震慑叛乱之心,又能充实军备,更能孤立核心叛军,此策的确可行。”


    周公闻言,颔首道:“既然你们都没有什么异议,那便依辛公之策,都各自回去准备吧。”


    ......


    安门仪式落幕之后,李枕便投入到宗庙落成大典的筹备之中。


    这不仅是李氏立宗的关键仪式,更是他借机巩固贸易体系、联络各方势力的重要契机。


    他亲自执笔,写下了数十份请柬。


    受邀者不仅包括国君偃林、宰臣孟涂、师氏偃臣、大贞柏衍、史官杜谦等六国贵族。


    还涵盖了如涂山袂等淮夷诸国与他有密切生意往来的大贵族。


    请柬由信使快马加鞭,送往各方。


    自桐安邑开市以来,这片曾经的村落早已不复往日模样。


    市集上商铺林立,往来商旅络绎不绝,粟米、布匹、盐铁、陶器琳琅满目。


    他只出了地皮,建设商铺的人工自然都是那些入驻的贵族们自己安排人来建成的。


    不过用的材料却都是李枕提供的,毕竟李枕不仅提供青砖,哪怕是用木材,也是就地取材比较方便。


    在他的封地内,哪怕是一草一木,法理上也都是他李枕的。


    因此哪怕是那些贵族自己调拨奴隶过来砍伐树木,去山上捡些石块什么的,也得给他李枕交钱。


    就这,人家还得谢谢李枕允许他们砍伐,免去了他们长途运输的成本。


    这让李枕从中大赚了一笔,桐安邑的集市也愈发繁荣。


    这个时代地广人稀,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自然也就不用考虑什么环境问题。


    砍掉一些树木,让那泛滥的野生动物活动区离农田远点,反倒还是好事。


    李枕推行的铜币更是彻底改变了周边地区的贸易格局。


    这圆形方孔的金属货币,质地均匀,价值稳定,彻底避免了以物易物的繁琐与沿途损耗。


    起初只是六国贵族被动接纳,可随着掌控淮泗盐业的涂山袂为铜币背书,淮夷诸多方国便纷纷加入这一贸易体系。


    其中群舒九国之流的小方国,更是直接以国家名义推行,上至贵族交易,下至庶民买卖,皆以李枕所铸铜币为流通之货。


    桐安邑如今俨然已经隐隐有成为淮夷东部,贸易核心的趋势。


    落成典礼的日子将近,受邀的贵族们陆续抵达。


    青藤村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华丽车驾、护卫队伍络绎不绝。


    六国的贵族带来了丰厚的贺礼,从精美的玉器、青铜礼器,到罕见的皮毛、珍玩,琳琅满目。


    涂山袂带着丰厚的贺礼,十车精盐、两匹罕见的白狐皮,还有一队技艺精湛的乐师。


    群舒九国的代表,纷纷携礼而来,有献上珍奇兽骨的,有带来上等青铜料、葛布与稻米等。


    青藤村本就狭小,根本容不下这般多的宾客。


    李枕早已命人在村外开阔的荒地上划定区域,搭建起一座座临时营地,供贵族及其随从歇息。


    营地外旗帜林立,侍卫巡逻,颇具规模。


    这几日,李枕忙得脚不沾地,白日里亲自到营地迎接各方宾客,与他们闲谈寒暄,联络情谊。


    夜里则与手底下的巫祝、两个村的小吏们商议大典流程,核对祭品、人员安排,常常忙到深夜。


    为了确保典礼当天的秩序与安全,面对如此多的贵客和围观民众。


    李枕不得不暂停了领地内的大部分工程,将所有青壮劳力召回,发放武器,正编成军队维持秩序。


    可桐安邑总共也不过只有两百余名青壮,显然远远不够。


    所幸,国君偃林对此极为重视,大手一挥,直接从国都调拨了一千甲士前来。


    交由李枕统一指挥,负责典礼期间的警戒与秩序维护。


    大典当日,天色微亮,宗庙所在的山头便已人声鼎沸。


    不仅青藤、青山两个村落的庶民前来观礼。


    就连桐安邑附近的他国村落的庶民,以及山里的一些野人,也闻讯赶来观礼。


    人群密密麻麻地站在山头下方,翘首以盼。


    受邀的贵族们身着华服,在侍卫的引导下立于祭坛两侧,彼此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扫向宗庙的方向。


    宗庙的主体已然落成,青石板铺就的台阶蜿蜒而上,橡木打造的门扉上雕刻着简洁的云纹。


    门前的四方坑中,青石雕刻的武士已然就位,身姿挺拔,栩栩如生,正是李枕此前吩咐打造的“金石守卫”。


    辰时一到,随着巫莘高声唱喏:


    “吉时已至,大典启幕。”


    李枕身着玄色深衣,腰束玉带,与身着艳红曲裾的妲己并肩而来。


    两人步履沉稳,缓缓踏上台阶,身后跟着桑季、巫莘等核心属官。


    妲己容颜绝丽,仪态万方,李枕则气度沉凝,步履从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沿途的兵士与青壮皆躬身行礼,观礼的庶民更是爆发出阵阵欢呼。


    “邑尹仁德......”


    “李氏永昌......”


    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山谷之间。


    李枕抬手虚扶,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祭坛两侧的贵族与下方的民众,心中感慨万千。


    从初到桐安邑的籍籍无名,到如今能聚齐淮夷各方势力共贺宗庙落成。


    这一路走来,恍如昨日。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祭坛上站定,转头看向身旁身着祭服的巫莘:


    “巫莘,依古礼,今日宗庙落成,当行何等仪轨?”


    今日到场的既有六国及淮夷诸国的贵族名流,又有周边村落甚至山野间赶来的庶民野人。


    这般盛大的场面,正是彰显“观象”之道、巩固神意解释权的绝佳时机。


    在这个时代,人口是每个贵族领地的根基。


    自己那套能免去人祭、凝聚人心的祭祀理论,对于任何一位有志于壮大自身势力的统治者而言,都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周公靠着改造《周易》,将筮占纳入王权主导的理性体系,重构祭祀体系,转移祷告核心对象。


    提出“天命德政”理论,重塑神意的评判标准,制礼作乐和绑定占卜与王权决策,固化神权主导权,夺了贞人的神意解释权。


    自己的‘观象’之道,就算不能跟周公的《周易》比肩,若是把名声打出去,日后也能成为自己家族的底蕴。


    喜欢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请大家收藏:()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