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朝争

作者:今天开始不挑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昭说着,又嘟囔了一句,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沉重:“但愿是我多虑了……”


    楚辰玖的神色透出一种帝王的沉稳:“既然你选择让他留下,我便信你。我也想看看,这位萨安亲王,意欲何为。”


    他缓缓起身,绕过御案,走向堆积如山的奏章。


    “你此番大捷,边关已定,不必再远戍苦寒之地,便留在京都吧。”


    顾昭身形几不可察地一滞,眸底深处似有复杂的情愫翻涌,随即化为一片沉静,垂首应道:“微臣,遵旨。”


    留在京都,意味着离权力漩涡更近一步,也离眼前之人……更近了。


    楚辰玖并未留意到他刹那的异样。明黄袍角拂过御案,在成摞的奏折中精准地抽出一本蓝金绸缎包封的奏章,递向顾昭。


    “说到十六部,西北战事虽平,善后却刻不容缓。原西北总兵殉国,需择贤能接掌西北边陲。”


    顾昭接过奏折展开,目光扫过名单,英挺的眉峰渐渐锁紧。楚辰玖已坐回龙椅,声音带着一丝冷意:


    “昨日早朝,我命孙岭拟一份堪任西北总兵的名单。结果你看看他呈上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孙岭,字尧,洛绒的兵部尚书,同时也是孙家的嫡长子,还是迎娶了洛绒璕安公主——也就是楚辰玖同父异母的姐姐,楚锦宣的驸马。


    孙家作为洛绒五大世家之首,其势力在孙劭官拜内阁首辅后更是根深蒂固,盘踞朝堂。与皇室联姻后,气焰更是熏天,连皇帝亦略感掣肘。


    这份名单所列之人,大半为孙氏子弟或攀附孙家的门客。若从中择人赴任西北,无异于将洛绒边陲重镇拱手送入孙家囊中。


    其余人选,则多为朝中现任要员,一旦外调,其空缺必然被孙家迅速填补,成为其扩张势力的新踏板。


    而名单末尾寥寥数名非孙党的官员,即便忠诚可用,但品阶较低,若骤然擢升为正二品总兵,跨越过大,恐难以服众,更易授孙家以柄。


    近年来孙家越发跋扈,其旁支子弟欺压良善、贪腐敛财的弹劾屡见不鲜,却总被孙劭、孙岭父子或压或解,牵连出的孙党官员更使朝廷可用之才捉襟见肘。


    面对这份精心炮制的名单,楚辰玖竟一时难以找到更佳的破局人选。


    他疲惫地向后靠入宽大的龙椅,闭上眼,修长的手指用力按压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眉宇间是难以掩饰的烦闷。


    “孙家这手棋,下得倒是妙,以退为进,将难题尽数抛给了陛下。”


    顾昭仔细审视着名单,目光在某处骤然停顿,“陛下,蓝家如何?”


    “蓝家?”楚辰玖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


    蓝家同为五大世家,却自先皇朝起便门庭渐衰,若能扶植起来,或可成为制衡孙家的一股力量。


    顾昭将奏折摊平在御案上,转向楚辰玖,指着名单上一个名字。


    “蓝沁,字虞,蓝家嫡女,现任西京城守备,正五品。微臣记得武举之时,她身手矫健,笔试策论亦见解不凡,排名靠前,是个有真才实干的将才。西北新定,正需此等锐气与能力兼具之人。”


    “守备至总兵,品阶悬殊如云泥。”


    楚辰玖眉头未展,只觉得心头烦闷更甚,“如此越级擢升,朝野非议必起,恐非善策……罢了,此事明日早朝再做定夺。你先回去吧。”


    顾昭拱手应诺,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终是忍不住开口:“陛下,今日休沐,望陛下能稍事歇息,以龙体为重。”


    楚辰玖闻言微怔,深邃的桃花眼中掠过一丝讶异。


    他指了指案头,旋即化为无奈的苦笑:“我何尝不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只是你瞧这如山的奏牍……”


    自孙劭掌内阁首辅之权,楚辰玖便深感压力。


    孙家势力庞大,其身后还有名野心勃勃的璕安公主,若将政务尽托内阁,恐有皇权旁落之虞。


    顾昭抿紧了唇,欲言又止。楚辰玖看他神色,语气稍缓:“好了,不逗你了。稍后我会拣选些无关紧要的奏章,发往内阁票拟,如此也能松快一些。”


    将军紧绷的神色这才稍霁,郑重行礼告退。就在他转身欲走之际,低头批阅奏折的楚辰玖头也未抬。


    “顾子渊。”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来。“披上大氅再走。”


    “子渊”是顾昭的字。他刚从顺喜手中接过那件厚重的玄色大氅,闻言身形一顿,脸上难得地掠过一丝被戳穿的窘迫。


    顺喜忍着笑意,连忙上前,熟练地替将军将大氅披好系紧。


    次日辰时,太和殿。


    巍峨的殿宇内,巨烛高燃,将蟠龙金柱映照得流光溢彩,沉水香的烟雾袅袅升腾,弥漫在肃穆庄严的空气之中。


    文武百官手持玉笏,按品阶高低雁翅般分列两班。殿内鸦雀无声,气氛凝重。


    年轻的帝王端坐于丹陛之上的蟠龙宝座,身着明黄朝服,外罩紫貂端罩,冕旒垂珠,面如冠玉,却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帝王气度。


    大礼参拜过后,楚辰玖示意顺喜。后者立刻恭敬地捧上那本显眼的蓝金绸缎奏折。


    楚辰玖目光扫过阶下,落在绯红仙鹤补服的身影上:“孙尚书。”


    兵部尚书孙岭身着绯红仙鹤补服,应声出列,手捧象笏,躬身行礼,姿态恭谨无可挑剔:“臣在。”


    “孙卿昨日所呈荐任西北总兵的名单,朕已览阅。”楚辰玖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此事关系西北边陲安定,朕想先听听卿有何意见。”


    孙岭头垂得更低,言辞恳切:“臣惶恐,岂敢妄揣圣意。臣以为,名单所列诸君,皆为可用之才,堪当西北重任,然最终圣裁,非臣所能置喙,唯恭请陛下圣心独断。”


    “哦?”楚辰玖唇角微勾,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朕一时倒也难以抉择。不知众卿家,有何良荐?”


    “回陛下。”顾昭一步跨出班列,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清朗有力。


    “微臣以为,西京城守备蓝虞可胜任此职。蓝虞出身将门,武艺超群,通晓韬略,近年考绩皆为甲等,实为镇守西北、抚定边陲之良选。”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众臣目光闪烁,交头接耳。


    孙岭反应极快,立刻接口,语气看似公允,实则暗藏锋芒:“顾将军慧眼识人,蓝虞才干,臣亦有所耳闻。然则……”


    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蓝虞现仅为正五品守备,若骤然擢升为正二品总兵,品阶跨越之大,前所未有,恐难孚众望,更易引发朝野非议,甚至动摇边陲军心啊!”


    “蓝虞历年考绩优异,功勋卓著,早已具备擢升之资,只是因循旧例,才暂居守备之位。如今正值西北用人之际,岂能因品阶之限而弃明珠于尘埃?”顾昭寸步不让,言辞铿锵。


    眼见两人针锋相对,楚辰玖抬手虚按,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拿起那本蓝金奏折,在手中随意掂量了一下,目光落在孙岭身上,笑容意味深长。


    “朕记得,孙尚书方才还言之凿凿,名单所列诸君皆可胜任。蓝虞之名,赫然在列。为何此刻,爱卿却又断言其不堪为总兵了?莫非这名单……并非全是可用之才?”


    “陛下明鉴。前日陛下旨意,是命臣举荐‘有能力’胜任总兵之人。蓝虞之能,臣不敢否认,故将其名列入。”


    孙岭面不改色,应对从容,“然臣在奏折附议中亦已陈明,名单中部分官员品阶过低,若骤然超擢,恐生事端,有违朝廷用人常例。故,臣恳请陛下三思,慎选贤能。”


    他言辞滴水不漏,进退有据。楚辰玖眉头微蹙,正感棘手之际,又一个声音响起:


    “陛下,臣亦有举荐!”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同样身着绯红仙鹤补服的户部尚书缓步站出列队。


    他手持玉笏,姿态恭谨,但眉宇间总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精明与谄媚,官袍那簇新的料子和过于挺括的衣褶,在满殿沉稳厚重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楚辰玖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


    此人名邹秦,字冉,本出身寒门。照理说,他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当上了这个职位,楚辰玖倒是佩服。


    可此人并不是以科举考试的优异成绩上来的,他是靠关系升上来的。


    邹秦家境贫穷,参加过几次科举,却屡试不第。于是便想要攀附孙家,以获取仕途,但孙家根本瞧不上他,却没想到无意中引起了最受孙家家主孙劭宠爱的嫡长女、孙岭的妹妹——孙瑾的注意。


    他别的不说,姿色、伎俩和油嘴滑舌倒是一绝,于是顺水推舟,很快便将孙瑾迷得神魂颠倒,非他不嫁。孙家自然不可能让她下嫁,最终几番拉扯,让邹秦成功入赘到了孙家。


    但邹秦一介寒门,又无官位,传出去实在是有些挂不上脸面。孙岭是兵部尚书,给他谋个一官半职不是问题,倒也成全了邹秦的愿望。


    后来其又在孙家的暗箱操作之下平步青云,通过了后续的几次政绩考核,连续提拔,最终成了户部尚书。其发迹史堪称钻营典范,为清流所不齿。


    楚辰玖素来重才学,更敬重气节,对此等靠裙带关系上位、毫无风骨之人,实在难以生出半分好感。


    当然,邹秦的升官经历并不是秘密,只是朝臣们碍于孙家权势,多对其虚与委蛇,表面客套罢了。


    “哦?”楚辰玖面上不显,语气平淡无波,“邹卿要举荐何人?但说无妨。”


    他倒要看看,这孙家的“乘龙快婿”,又要替孙家唱哪一出。


    “回禀陛下,臣所举荐之人,乃军中骁将,现任参将——温宗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