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婚后生活

作者:泡芙小奶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烛摇曳,新房内一片静谧的喜庆。


    大红的喜字剪纸映在窗棂上,桌上合卺酒的酒杯尚未撤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与暖香。侍候的宫女嬷嬷都已识趣地退至外间,内室只剩下身着吉服的新郎与新娘。


    胤禵看着端坐在床沿、依旧戴着盖头的新娘,心中竟有些许难得的紧张。他并非没有接触过女子,但如此正式地迎娶嫡福晋,与一个即将共度一生的女子独处,仍是头一遭。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早已备好的玉如意,缓步上前,动作轻柔地挑开了那方大红盖头。


    盖头下,露出一张清丽温婉的容颜。瓜尔佳·知瑜微微垂着眼帘,脸颊绯红,在烛光映照下更显娇美动人。她依着规矩,缓缓抬起眼眸,望向自己的夫君。四目相对,两人皆是一怔,随即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视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羞涩与暖昧。


    还是胤禵先打破了沉默,他声音比平日更温和几分:“今日……辛苦你了。” 大婚礼仪繁复,他深知新娘定然疲惫。


    知瑜轻轻摇头,声音柔婉:“臣妾不辛苦。” 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补充道,“能嫁与贝勒爷,是臣妾的福分。”


    胤禵在她身旁坐下,距离不远不近,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馨香。他看着眼前这个将成为自己妻子的女子,想起皇额娘的赞许和今日她沉稳的举止,心中也生出几分满意。


    “往后在府中,不必过于拘礼。府中事务,还需你多费心打理。” 他这是明确将中馈之权交给了她。


    “是,臣妾定当尽力。” 知瑜轻声应下,心中稍安。夫君看起来并非难以相处之人。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多是胤禵问及她家中父母兄妹,知瑜一一作答,声音轻柔,条理清晰。言谈间,胤禵发现她并非一味怯懦,谈及熟悉的书文时,眼中还会闪过灵动的光彩,心中好感又增几分。


    夜色渐深,红烛泪淌。宫女入内伺候梳洗更衣。当最后一道帷帐落下,掩去一室春光时,这对新婚夫妇的人生,真正交织在了一起。


    翌日,天光未亮,知瑜便已起身。


    她牢记着今日要入宫谢恩、叩见帝后及各位妃嫔的规矩,丝毫不敢怠慢。在宫女伺候下梳妆打扮,她择了一身端庄不失喜庆的玫瑰紫缠枝莲纹旗装,头饰亦选择了大方得体的点翠头面,既符合皇子福晋的身份,又不至于过于张扬。


    胤禵也已起身,见她装扮妥当,气度雍容,眼中掠过一丝欣赏。两人用了些简单的早膳,便一同乘马车前往紫禁城。


    坤宁宫内,玄烨与舒云早已端坐等候。


    胤禵与知瑜入内,行三跪九叩大礼:“儿臣(臣媳)给皇阿玛请安,给皇额娘请安!恭请皇阿玛、皇额娘金安!”


    “快起来,快起来。” 舒云笑容满面,连声叫起。玄烨也面带温和笑意。


    知瑜又单独向舒云敬了茶,舒云接过,轻轻啜了一口,便放下茶盏,将早已备好的一份厚厚红封并一对成色极佳的羊脂玉玉佩赐予她,柔声道:“往后便是自家人了,与禵儿和睦相处,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谢皇额娘厚赏,臣媳谨记皇额娘教诲。” 知瑜再次行礼,举止落落大方。


    接着,知瑜示意随行的宫女将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呈上。她声音清越,解释道:“臣媳初次拜见各位母妃、皇兄皇姐与弟妹,备下些许薄礼,聊表心意,望皇阿玛、皇额娘准予臣媳前往各宫叩谢。”


    舒云与玄烨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赞许。这新媳妇,果然心思细腻,懂事知礼。


    得到帝后首肯后,胤禵便陪着知瑜,按照位份高低,前往各主位妃嫔宫中请安。


    在泰安宫,知瑜献上了一尊开过光的白玉观音像,寓意祈福安康,言辞恭谨,令太妃连连点头。


    在宜妃宫中,她送上了一套珍贵的古籍善本,投其所好,显得用心。


    见到几位年幼的皇子公主,她则送上了精巧的九连环、七巧板等益智玩物,或是时新的宫花、绦子,既不失童趣,又显关爱。


    甚至连胤祚和明珠公主那里,她也备了礼。给才华横溢的十五弟是一方难得的古砚,给年幼的小姑则是一对玲珑可爱的金铃铛手镯。


    每一份礼物都恰到好处,既不过分贵重惹眼,又能体现出对受礼人喜好的了解与尊重,可见是花了极大心思打听和准备的。


    这份周全与妥帖,让接到礼物的妃嫔、皇子皇女们都颇感受用,对这位新入宗的恂贝勒福晋印象极佳。


    一圈请安下来,已是午后。回到坤宁宫回话时,舒云听闻各宫反馈,更是满意,拉着知瑜的手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才让略显疲乏的小夫妻出宫回府。


    马车驶离紫禁城,胤禵看着身旁虽疲惫却依旧保持着得体仪态的新婚妻子,心中涌起一股陌生的暖流与责任感。他开口道:“今日辛苦你了,礼物准备得很周到。”


    知瑜抬眼看他,见他目光温和,心中一甜,浅笑道:“这是臣媳应尽之责,能得皇阿玛、皇额娘及各位母妃、兄姐喜欢,臣媳便安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阳光透过马车窗帘缝隙洒入,映在两人身上,带着新生活开始的温暖。


    恂贝勒府的日子,如同上好了发条的座钟,在一种崭新而有序的节奏中平稳前行。


    嫡福晋瓜尔佳·知瑜果然不负舒云所望,她性情温婉却不失主见,处事公允且心思缜密。


    不过月余,便将贝勒府的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下人们各司其职,规矩分明,对这位年轻的女主人又敬又畏。府中原本因男主子开府不久而略显松散的气息,被一种严谨而温煦的氛围所取代。


    胤禵起初还存着几分观察之心,见她将府务处理得妥帖,对自己起居饮食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且并非一味逢迎,偶在书房见他为公务蹙眉时,还能斟上一杯热茶,柔声说几句宽慰或颇有见地的话,心中那点因“赐婚”而起的疏离感渐渐消弭,转而生出真实的敬重与亲近。


    这日休沐,胤禵未出门,在书房临帖。知瑜亲手端着一碟刚出炉的杏仁酪进来,轻轻放在书案一角,并不打扰,只安静地立于一旁替他磨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低垂的眉眼和纤细的手指上,静谧美好。


    胤禵写完最后一笔,搁下笔,抬头便看见这一幕,心中微微一动。


    他接过她递上的温茶,随口问起府中一些田庄的收支情况。知瑜不慌不忙,条理清晰地将账目要点一一禀明,甚至提出了几点增收节支的细微建议,虽不算惊才绝艳,却务实可行。


    “你倒是心细。”胤禵眼中掠过赞赏,语气也柔和了许多,“这些琐事,辛苦你了。”


    知瑜浅浅一笑,颊边泛起梨涡:“能为爷分忧,是臣妾的本分。”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柔了些,“前日额娘召臣妾入宫说话,还问起爷近日可好,嘱咐臣妾要好生照顾爷。”


    她适时地提起舒云,既表达了皇后的关爱,也巧妙的拉近了自己与胤禵的距离,暗示着他们共同的“家人”。胤禵闻言,果然神色更缓,问道:“皇额娘近日凤体可还安康?”


    “额娘气色极好,还赏了臣妾一匣子新进的东珠,让臣妾打些时新首饰。” 知瑜温声回答,夫妻间闲话家常的气氛愈发融洽。


    然而,这份府内的宁静,终究要被外界的风波所扰。这日傍晚,胤禵从兵部回来,脸色便有些沉凝。知瑜细心,伺候他更衣时便察觉了,柔声询问:“爷可是遇着了烦难事?”


    胤禵在榻上坐下,揉了揉眉心,并未瞒她:“还不是那个郭络罗家!明山被皇额娘罚俸,安分了没多久,近来竟又有些不安分,在外间隐隐放出风声,说他女儿虽为侍妾,却也是贝勒爷救过、名分已定的人,暗示爷薄情,拖延其女入门之日。”


    知瑜闻言,磨墨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她将温好的茶递到胤禵手边,声音依旧平和:“跳梁小丑,徒惹人笑罢了。皇额娘懿旨已下,待正妃入门后方可纳侍妾,这是铁打的规矩。他们如此行事,不过是狗急跳墙,反倒落了下乘,更显得自家女儿轻贱。”


    她言语清晰,立场分明,既点明了对方的不堪,也稳住了自己的阵脚,丝毫没有寻常新妇听闻夫君另有女人时的醋意或慌乱,只有一种基于规则和地位的绝对自信。


    胤禵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坦然,目光清澈,心中那点因外界流言而生的烦躁竟奇异地平复了不少。他接过茶盏,哼了一声:“确是如此。只是厌烦他们如苍蝇般在耳边嗡扰。”


    “爷何必为这等小事烦心。” 知瑜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笃定,“一切自有规矩礼法在。他们若再不知进退,自有能治他们的人。”


    她这话意有所指。


    果然,没过两日,前朝便传来消息,吏部郎中郭络罗·明山因“考评不力,治下不严”被上司申饬,据说还得了某位权重王爷的“提点”,顿时偃旗息鼓,再不敢在外多言半句。


    背后是谁的手笔,胤禵与知瑜心照不宣。定然是坤宁宫那位母仪天下的皇后,或是洞察秋毫的皇上,轻轻一拂袖,便将这些蚊蝇之声弹压了下去。


    坤宁宫内,舒云听闻梁九功回报郭络罗家已老实下来,只淡淡一笑,对玄烨道:“看来,咱们这儿媳,是个沉得住气的,也没在禵儿面前失了分寸。”


    玄烨正批着奏折,头也未抬,语气寻常:“你挑的人,自然不差。禵儿府里安稳,你我也省心。”


    舒云走到他身后,轻轻为他按揉着肩膀,看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心中一片宁定。她为儿子扫平了前路的障碍,又为他择定了贤内助,如今看来,这一步棋走得极稳。


    至于那个郭络罗·玉莹,待到时机成熟,按规矩一顶小轿抬入府中便是,在知瑜的掌控下,掀不起任何风浪。


    恂贝勒府内,胤禵放下手中兵部文书,对正在灯下为他缝制一件里衣的知瑜道:“外面的事,已了了。”


    知瑜抬起头,眼中了然,温婉一笑:“臣妾知道了。爷饿不饿?小厨房温着百合粥,用一些可好?”


    红烛摇曳,映着一室温馨。前朝的微澜,并未能打破这方小天地的宁静。胤禵看着灯下妻子恬静的侧颜,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成家”二字所带来的安稳与力量。而这一切,都源于皇额娘当年的坚持与深谋远虑。他心中对舒云的感激与亲近,愈发深沉。


    喜欢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请大家收藏:()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