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小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骤然落下锋刃,冰冷的倒计时悬浮在每一个同盟成员的意识深处。火星基地内,所有关于内鬼与观察者的博弈被瞬间搁置,资源与意志被毫无保留地投向最终的备战。指挥中心的灯光彻夜不熄,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前所未有的紧张与肃杀取代了之前的猜疑与不安。
“裁决者”控制的“方舟”舰队率先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其庞大的工业模块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开始批量生产针对“镜像”弱点的特种干扰弹以及用于自杀式冲击的无人舰艇。“基石”派系的成员穿梭于舰队之间,全力协调着不同派系单位间的最后磨合,弥合着细微的指挥裂痕。
就在同盟全力运转之际,那道久违的、古老而漠然的心灵感应,毫无征兆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其目标并非某个个体,而是同盟整体:
“观测样本‘火种同盟’,最终压力测试即将开始。基于前期观测数据价值,依据《观察者守则》第11条‘稀缺样本保护倾向’,提供一次非干涉性信息援助。”
一段高度压缩的数据包随之被注入同盟的核心数据库。数据包内并非武器蓝图或战术指导,而是“收割者”先遣舰队几种已被确认的、基于规则抹除的武器系统的工作原理模型及其在极端情况下的能量过载临界点计算方式。
这份“赠礼”冰冷而精确,不附带任何情感,却可能成为在绝境中撬动战局的关键支点。它并未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却提供了一丝在绝对力量差距下,凭借智慧与牺牲换取战果的可能性。
林晚面临着诞生以来最艰难的抉择。要将“摇篮”系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对抗外敌,她必须更深地与系统融合,甚至暂时放开对自身人性的保护,更彻底地接纳星球意志那庞大而原始的洪流。这意味着风险——她的人性意识可能在战争结束后无法完全剥离,永远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没有时间犹豫了。”她在精神链接中对沈墨池和陆延昭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会成为‘摇篮’最锋利的矛与最坚硬的盾。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摇篮’存在的意义。”
她开始主动引导地核能量,将星球磁场与“摇篮”网络彻底同步,准备在敌人抵达时,掀起一场席卷整个内太阳系的、融合了物质与精神力量的能量风暴。
没有激昂的动员,没有悲壮的告别。所有参战单位都明白这将是一场何等残酷的战斗。人类飞行员在最后一次检查战机系统,指尖划过驾驶舱内珍藏的家人照片;“方舟”的运算单元在寂静中完成最终的自检与逻辑净化,准备执行可能是有去无回的攻击指令;“荆棘齿轮”的成员隐匿于信息阴影之中,如同蓄势待发的刺客。
陆延昭与沈墨池并肩站在指挥席前,望着主屏幕上那片即将被战火点燃的星空。两人没有交谈,只是沉默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包含了所有的信任、托付与无需言说的决意。他们的手在控制台下悄然紧握,所有的情感与力量,都凝聚在这无声的誓言之中。
就在最终决战前的最后数小时,那个一直潜伏的“漠然之影”似乎也感知到了终极时刻的来临,开始了它最后的、也是最危险的行动。它不再满足于信息收集,而是试图潜入“摇篮”与“归墟”的防御协调节点,意图在关键时刻制造一丝微小的、却足以致命的紊乱。
然而,它的行动早已在“归墟”与沈墨池的监控之下。就在其触角即将触及核心协议的瞬间,“归墟”启动了早已布置好的逻辑陷阱,如同捕兽夹般死死钳制住了这段异常代码。沈墨池则引导着林晚散发出的、已与星球意志初步融合的磅礴精神力量,如同炽热的阳光净化阴影般,对其进行了彻底的冲刷与清除。
章末钩子: “漠然之影”在无声的尖啸中消散,未能在最终时刻掀起波澜。然而,就在它被彻底清除的下一秒,太阳系边缘的所有深空传感器同时发出了撕裂般的最高警报!奥尔特云的外缘,空间如同破碎的玻璃般寸寸龟裂,一支规模远超预估、形态如同移动星骸般的漆黑舰队,已然撕裂虚空,悍然降临!它们没有发出任何通讯,只是带着纯粹的、毁灭一切的意志,向着太阳系的心脏,投来了第一束冰冷的目光。终局之战,就在此刻拉开血腥的帷幕。
喜欢白夜蚀痕请大家收藏:()白夜蚀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