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被抱走

作者:三一一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咋了?


    感觉这个侍者有点激动?


    没记错的话,这个侍者好像是她妈的心腹,这里叫亲侍,那应该就是她妈让人来抱她。


    然而这个侍者明显有点过于激动了,走得过快导致步履不太稳,把她抱得一颠一颠的,好不容易酝酿的睡意都被颠跑了,于是她也只能被迫地清醒地去看热闹。


    她又打了一个无声的哈欠,只希望这个热闹不要看到她头上才好。


    等侍者抱着她到了正堂,她才发现她爸和她妈都在,而他两中间,围着一个穿着灰白色深衣,头带同色系巾帻的...道士?这里有道士嘛?或者应该叫方士?


    算了,就是一个看着很慈祥的很有些世外高人味道的中年人。


    这个仿佛世外高人的慈祥的中年人见侍者抱着她进来,轻轻颔首微笑,唔,看着更加慈祥超然世外了。


    他朝她爸和她妈行了一礼,道,“太史辛,太史孺人,望不负所托,吾就先带她离开了。半年后,吾会让春禾送孟辛归家。”


    她爹一边点头一边还礼一边兴奋笑意盎然,“好好,大善。”


    唔?这是什么发展?


    等这个慈祥中年人抱着她走出了两步,她依然是满脑子的问号,她这就要被带走了?为什么她爸妈一脸感动激动痛哭流涕的样子?这里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吗?确定这个不是个骗子或者是人贩子?她的人身安全可以保证吗?


    要不吼一嗓子吼醒她爸妈?万一他们是被人下了迷药了呢?


    不对,她现在吼不出声,再看这小胳膊小腿......咋...咋也打不过呀...算了,她命由天不由她,她一个小朋友,还是洗洗睡吧。


    于是,经过一系列的脑内风暴,她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被抱走了。


    而她爸妈...甚至郑重地把他们送到了门口,门外听了一辆有点简陋的驴车。


    她回头看她爸妈,看着也不像是被人下了药的样子呀,怎么就这样让自家女儿被人抱走了呢?难道她即将要见识到这个世界最深沉阴暗的黑暗面了?挂了还能回去加班吗?


    慈祥的中年人抱着她,再次拜别她的父母,并让他们止步于此,不要再送了,就抱着她上了车,也没看到他干了什么,车就开始走。


    唔......难道那头驴是成了精会自己走吗?还是有一个车夫之前躲在了车底,等他们上车后才爬出来驾车?反正就,感觉好神奇。


    她又四周张望了一下,发现这真是算得上是车徒四壁,除了木板和挂起小车窗帘,就没看到其他东西。


    从车窗望出口,能看到景物一点点地后退。


    慈祥的中年人轻轻地拍了拍她,“孟辛,我们今天赶不到明成山,今晚要找路上的农家借宿住一晚,食宿可能有些简陋,需要要你忍耐一下。”


    她有点懵,因为这句话明显是对着一个至少心智健全的人说的,但她看上去,不,实际上,她现在的身体就只是一个一岁小孩子。


    她想了想,眨了两下眼睛。


    慈祥的中年人见她眨眼,就笑了一下,之后就没再说话。


    车窗外的绿意和大地影影绰绰,在摇摇晃晃的驴车中,她刚刚被打段的午睡,又缓缓地续上。


    傍晚,她醒来,发现自己在一间土屋子里面,她坐起来,看了看四周,爬过去摸了摸泥黄色的墙,这是...土墙?又回去摸了摸之前盖在自己身上的被子,手感很粗糙,这是粗麻布?


    那这里应该那个简陋的农家住宿了。


    门突然被打开,是一个很明媚又质朴的妇人,见她自己坐着,就笑,“你醒啦?很快就可以吃夕食了。”这个世界吃三顿,分别是朝食,午食,夕食,对应早中晚饭。


    妇人把她抱起,边抱她还边说,“这个童子真乖呢,醒了也不哭不闹的。”


    出了房间就见到那个慈祥的中年人,他拿着支笔,似乎在木板上写着些什么。听见声音,抬头朝她笑了笑。


    妇人很开朗,和他打招呼:“辛苦先生了,能有先生帮忙写祝祷词,实在是帮大忙了。”


    中年人又笑了笑,“今天还是要麻烦你了。”


    妇人一只手抱着她,一边摆摆手,“我把童子抱出去坐坐,夕食很快就好了。”


    “好。”


    妇人把她抱到屋外靠墙的一个小板凳上,小板凳旁边是另一个小板凳,另一个小板凳上坐着一个小男孩,看上去和她差不多大,正拿着颗果子在啃。


    院子里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大男孩,似乎是在劈柴。不远处似乎还有几户人家,寥寥有些炊烟,似乎是个小村落。


    妇人和那个大男孩说:“伯桑,你看好仲春和这个童子,夕食很快就好了。”


    那个正在劈柴的大男孩伯桑,回头应了一声,妇人就回屋去准备吃食了。


    伯桑从一旁的小篮子里拿出一个青枣塞到她手里,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说,“要乖乖的,”就转身回去劈柴。


    她转头去看旁边坐着的小男孩,这个应该是个正常的一岁童子,正啃青枣啃得半张脸都是口水。她看了看那个装青枣的小篮子,似乎还有其他野果,感觉是个零食篮子,伯桑用里面的果子哄弟弟哄妹妹和哄自己,吃点东西好补充体力继续劈材。


    她看看手里的青枣...算了,谁还不是个小孩子,于是她也开始用她仅有的几颗乳牙开始啃...有点怀念成年人坚固的牙齿,一口下去嘎嘣脆,用得着像现在这样慢慢磨吗?


    不过说实话,这个青枣虽然看着有点青,却酸中带点甜,还怪好吃的。


    再晚点妇人的丈夫归来,对方原来是个木匠。


    他对那个慈祥的中年人表现得非常客气,称呼这位慈祥的中年人为明成子,言语之间似乎这个慈祥的中年人应该是他的老主顾,甚至还想宰一只鸡加餐,不过被明成子制止了。


    于是她吃了一顿她觉得很新奇的饭,之前她除了喝奶之外,亲侍也会给她煮稻米和黄米混在一起的米糊,后来再大一点,她的米糊里面还会有肉沫。


    至于好不好吃...她觉得她作为婴儿,现在的味觉应该没有发育完成,反正她的答案是:能吃。


    而这顿农家饭,则是全素的,这在她家,其实是很不常见的。


    而她的米糊里面,她其实也不知道这该不该叫米糊了,因为里面并没有很多米,倒是有很多不同颜色的豆,掺了一少许黄米,从木匠和明成子的对话中看,这顿饭已经算得上很不错了?


    她吃了一口,觉得口感还挺特别的,豆子和黄米都煮的很烂,不过还是有些粗糙的颗粒感,和她上辈子为了健康吃过的某些粗粮口感有点像,只不过明显这个更粗一些。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她发现她已经在驴车上了,路边的风景继续缓缓地往后退,清晨的雾气还没完全消散,时间应该还比较早。


    明成子见她醒了,轻轻拍了拍她,道:“饷午之前,就能到明成山了。”


    她继续眨眨眼。


    明成山,明成子...这两者有什么渊源?


    而且,为什么明成子每次和她说话,似乎都没有把她当成是一个一岁的小孩子?


    不过,她现在不能说,不会写,自然也就不能问,只能跟着驴车的脚步,一步一步往前走了。


    中午之前,果然到了。


    她看着面前半新不旧的宅子...这是明成山?这看着就是一个大点宅子呀,还是在一条村子里的,她刚刚在驴车上都看见了,这里有不少人家呢,不是那种在某个山上或者某个世外桃源不吃人间烟火的深山老屋。


    明成子在宅子的门口站定,指着远处的人烟,说,“这是明成村,”又指着不远处的山说,“这是明成山,”指着面前的房子,“这是我们住的宅子,一般叫明成宫。”


    这个世界目前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房子,都叫宫。


    随着驴车到了,就有在门口守着的侍者来开门行礼,欢迎明成子归来,又牵过驴车安置,明成子朝他们简单点头问候后,便进了大门。


    进了大门,除了种满树的外庭,瞬间映入眼帘的,就是正堂。


    青瓦,一阶,平民吗...明夷在辛家的时候旁听观察的时候,辛家的瓦的琉璃瓦,正堂有三阶,是诸侯贵族的品级。


    所以,这位明成子,就是只是一个平民吗?


    那为何能得到她父母的礼待?难不成是真的下药了?


    他抱着她穿过外庭,就见一个有点胖胖的妇人带着笑迎来,简单行了个礼就说:“明成子,都已经收拾好了。”


    明成子对妇人点点头,轻轻拍拍她,给她介绍,“这是姜妇,她们家是在明成山世代照看明成宫的人,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她。”


    噢,世袭的工作岗位呢。


    又朝姜妇道,“这是孟辛。”


    姜妇朝她行了个礼。


    明成子又对她说,“你先随着姜妇去休整一下,”又对姜妇说,“她的行囊在驴车上,你带她休整一下,正午之前,把她带到静室来。”


    “诺。”


    她便跟着姜妇去洗白白,换衣服,顺便吃点小点心,这里的叫法是间食,似乎是一些谷物、比如大米,黄米磨粉后加糖蒸制而成,还挺好吃的。快到中午的时候,她又被姜妇抱出去,按照明成子的说法,应该是要去静室了。


    感觉静室似乎有点远,穿过了正堂,穿过了内庭,又走过了好几件房子,感觉离后|庭已经非常近了,才停下。


    而越靠近静室,似乎越安静。然而在中午的大太阳凛凛然高悬于头顶,散发着属于夏日的炎炎热意,实在难以让人生出什么宵小之心,反而平添一股肃穆的炎热感。


    太阳高悬于头顶,如一座朗朗的大钟,灼光熠熠,拂阳粼粼。


    是一种严肃肃穆得汗流浃背的感觉。


    姜妇在门口停下,没有进去,她敲了敲门,“明成子,我把孟辛带来了。”


    “好。”随着明成子声音的出现,门被打开,明成子出现在门后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