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李林甫构陷,流言四起

作者:浮生相思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边境两战连捷的捷报,如长了翅膀般飞回上京,直抵金銮殿。皇帝览奏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嘉奖镇北军将士,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更赞沈清辞“文韬武略,少年老成”,欲待战事平息后召其回京重用。


    消息传入相府,李林甫将手中的玉杯狠狠砸在地上,碎片四溅。他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阴鸷如墨,指节因紧握扶手而泛白:“一个黄毛小子,竟敢坏我大事!”身旁的心腹连忙躬身:“丞相息怒,沈清辞如今在边境威望日盛,若不早日除之,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李林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缓缓道:“他想功成名就?我偏要让他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三日后,一封“密信”悄然出现在皇帝的御案上。信中以匈奴大可汗的口吻,“亲昵”地称呼沈清辞为“挚友”,言明两国早已暗中结盟,沈清辞助匈奴拿下雁门关,匈奴则助其登基称帝,信末还盖着伪造的匈奴王印。一同呈上的,还有几份“证人证词”,皆是李林甫暗中买通的流放罪犯,声称亲眼目睹沈清辞与匈奴使者密会。


    李林甫在殿上声泪俱下:“陛下,沈清辞狼子野心,竟敢通敌叛国!他在边境假意胜仗,实则是为匈奴扫清障碍,若不速速将其召回治罪,恐边境不保,江山危矣!”


    朝中依附李林甫的官员纷纷附和,一时间弹劾沈清辞的奏疏如雪片般飞来。皇帝看着眼前的“证据”,又想起沈清辞在京时与李林甫的激烈冲突,心中渐渐起了疑虑。他虽欣赏沈清辞的才华,却也忌惮手握重兵的将领谋反,当即下令暂停对沈清辞的嘉奖,命人暗中调查此事。


    流言如瘟疫般在上京蔓延,从朝堂传到市井,人人都在议论“状元郎通敌叛国”的丑闻。沈府被官兵严密监视,沈砚之夫妇忧心忡忡,日夜焚香祈祷,却苦于无法将真相传递给边境的儿子。苏明远多次上书为沈清辞辩解,却都被李林甫扣下,甚至遭到排挤打压,连苏府也被贴上“通敌嫌疑”的标签。


    远在边境的沈清辞,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忙着整顿军纪、补充军需,计划着如何彻底击退匈奴主力。这日,他刚与将领们商议完战术,一名亲信兵卒神色慌张地闯入大帐:“监军大人,上京来人了,说是……说是来调查您通敌叛国之事!”


    沈清辞猛地站起,手中的舆图滑落地上:“你说什么?通敌叛国?简直一派胡言!”


    苏云卿闻讯赶来,脸色苍白却依旧镇定:“清辞哥哥,定是李林甫在暗中构陷。事到如今,我们需沉下心来,配合调查,同时尽快收集证据,自证清白。”


    话音刚落,两名内侍便带着皇帝的旨意走进大帐,神色严肃:“沈监军,陛下有令,暂停你军中职务,随我等回京接受调查,不得有误!”


    帐外的将士们得知消息,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愤怒与不解:“监军大人一心为国,怎么可能通敌叛国?定是有人陷害!”“我们愿随监军大人一同回京,为大人作证!”


    沈清辞抬手示意将士们安静,目光扫过众人,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此刻若抗旨不遵,只会坐实谋反的罪名。他深吸一口气,对两名内侍道:“臣遵旨。但边境战事正酣,臣恳请待击退匈奴主力后再回京领罪。”


    “哼,沈监军怕是想拖延时间,与匈奴勾结吧?”一名内侍冷笑道,“陛下有令,即刻启程,不得延误!”


    沈清辞望着远处的烽火台,又看了看身旁担忧的苏云卿,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这场由李林甫精心策划的阴谋,已将他逼入了绝境。而他与云卿,与镇北军,与这片山河,都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