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第6章

作者:白芥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6章 您行您自个上


    城东太师府。


    晏惟初走进亭中,坐着的老者全神贯注在面前棋盘上,似未听到脚步声。


    晏惟初上前伸出手,落下一子,帮先前被围困的黑子杀出一角,豁然开朗。


    “陛下!”


    太师章文焕抬头看到他,欲起身见礼,被晏惟初制止:“先生坐着吧,不必多礼。”


    他自己也在对面位置坐下,执黑子继续与之对弈。


    章文焕捋着长须:“陛下这棋艺是越发精进了,臣自愧不如。”


    家丁上来茶,晏惟初端起喝了一口,随意说道:“先生教得好。”


    “陛下特地过来,怎不提前让人说一声,臣也好出去接驾。”章文焕道。


    晏惟初不在意地说:“没什么事过来看看先生而已,朕与你也有好几年没见了,先生腿脚不便,不必兴师动众。”


    章文焕是先帝留给晏惟初的辅政大臣,从前的内阁首辅,景淳六年因受腿伤从首辅位置上退下来,只留了一个太师的虚衔,不再过问朝堂事。


    实则是被迫退休,被摄政王和谢太后搞下去了而已。


    之前章文焕还在朝中时,与另几位帝师坚持每日轮流去西苑为晏惟初讲学,那时晏惟初还能借由他们接触外面。


    等到章文焕回府中颐养天年,之后这四年小皇帝才真正是等同被圈禁了。


    从前晏惟初年岁还小时曾问章文焕何以解困,章文焕告诫他须忍耐,徐徐图之以谋将来,他确实记住了。


    “朕刚亲政,才觉朝中诸多事情并非如朕所想,总有力不从心之感。”晏惟初近似叹息一般,“若是先生你未受伤,能回来帮朕就好了,可惜。”


    章文焕平静落下棋子:“朝中亦有不少能人谏臣,陛下自可信任倚仗他们。”


    “谏臣啊,”晏惟初嚼着这两个字,意味不明地笑笑,“这些时日朕倒是收到不少朝臣上奏,要朕从重处置万玄矩这个东厂提督,仿佛朕不照着做就是那昏君一般。


    “还有说他牵涉谋逆一案的,朕虽然把他下了诏狱,可他毕竟是母后宫里出来的人,说他造反不等同说母后造反吗?朕怎能做这大逆不道之事呢?”


    他说罢咂了一口茶,又继续:“也不知道外头那么多人,为何偏要跟一个宦官过不去。”


    章文焕微蹙起眉,静了片刻,说:“陛下初亲政,除奸佞肃朝堂做万民表率,并无不好。”


    晏惟初却问:“万玄矩是奸佞吗?他所作所为不过是听命于母后行事,又有什么错呢?朕看着那些人的言论,实在不懂,还请先生为朕解惑,何为忠何为奸?”


    章文焕抬目看向他:“陛下是天子、君父,听命于陛下行事之人自然是忠。”


    晏惟初恍然:“所以万玄矩听母后的不听朕的确实是个奸臣,如此说来,这满朝文武怕都没几个真正的忠臣了。”


    章文焕微微摇头:“陛下这是着相了。”


    晏惟初便问:“所以先生也赞成料理了那阉人?”


    章文焕只道:“陛下自幼聪慧,想必心中早已有成算。”


    晏惟初眨眨眼:“可朕想要先生给朕出个主意。”


    沉默片刻,这位老太师说:“陛下若是觉得难办,可以让别人替陛下去办这事。”


    晏惟初嘴角的笑意略收,没再说什么,注意力落回了棋盘上。


    赵安福默不作声在旁伺候。


    一时间只闻落子声。


    许久,晏惟初落下最后一子,再次抬眼看向面前这位太师,说:“先生教诲,朕铭记于心。天色已晚,朕也该回宫,就不叨扰先生了。”


    章文焕起身恭送他。


    直至晏惟初远去,老太师的视线收回,看向棋盘——白子棋差一着,输了。


    走出太师府,上车时晏惟初忽而驻足,面无表情地抬头,看向前方灰蒙蒙快要下雨的天。


    “做皇帝也没什么意思。”


    他轻声喃喃,身后赵安福等人低了头,不敢应声。


    静默之后,晏惟初迈步进车中,车门合上,辘辘远去。


    御驾没有回宫,径直去了西苑瑶台。


    比起皇宫,晏惟初还是更喜欢这里。


    刚进门崔绍便来求见,向晏惟初请示,一直关押在锦衣卫诏狱里的前东厂提督万玄矩要如何处置。


    这位万公公是谢太后最宠幸的宦官,这些年打着太后名号做过不少阴私缺德事,可以说臭名昭著。


    “先押着吧,等你们将东厂上下彻底清理了一遍再说。”晏惟初随口吩咐。


    崔绍低头应下,陛下让他们锦衣卫先自查,再查东厂,总归是对他们没那么信任,但陛下示下的事,他照着做便是。


    崔绍退下后没多久,郑世泽也来了。


    这小子进门毕恭毕敬地行了礼,递上晏惟初之前说要的名册:“都在这上面了,凡是在我那里一次享乐花费过百两的,都记了名字,请陛下过目。”


    晏惟初接过来扫了眼,京里京外的功勋大臣,怕有半数都榜上有名,就算本人没去过的,也总有家中不成器的子孙往那销金窟里潇洒。


    郑世泽面上恭敬实则肉疼得很,这些可都是他的金主,也不知道小皇帝打算做什么。


    晏惟初看罢便随手扔到一旁,问郑世泽:“朕想拉拢个人,但朕许诺的高官厚禄他看不上,金银财帛也不动心,你说朕还能怎么打动他?”


    啥?还有这种人?


    郑世泽撇嘴道:“能入陛下的眼那是他祖坟冒青烟,哪里来的不识抬举的东西。”


    晏惟初不悦:“你怎么说话的,他是朕表哥。”


    哦,表哥。


    郑世泽瞬间懂了:“定北侯的话,确实有些难办,他毕竟是谢太后的侄子、镇国公府的世子,高官厚禄、金银财帛他都有了,看不上陛下给的那些也正常。”


    晏惟初目露幽怨色。


    郑世泽被小皇帝这目光盯得发怵,脱口而出:“那就用美人计!”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郑世泽快速说道,“定北侯在边关长大,镇日面对的都是一帮丘八大老爷们,估计没见过什么真正的美人,枕边风这招对他保准好使。”


    晏惟初嘴角轻抿,没有立刻表态。


    郑世泽嘿嘿笑了几声,来劲道:“再说了,现在外头都在传他老爹把个小妾抬为国公夫人,还想为那小妾生的小儿子抢他的国公世子位,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色’这一个字说不定就是定北侯的死穴。”


    请换世子这事不必郑世泽说,乌陇那边送来的题本这会儿就在晏惟初手里。


    镇国公谢袁魁原配早逝,在边关纳了一门小妾,这本没什么,但谢袁魁是个耳根子软脑袋也不太清楚的混不吝,被这颇有心机又给他生了个小儿子的妾侍哄着,老国公一去世立马上奏要将这小妾抬为正室、加封为国公夫人,谢太后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便给准了。


    所以晏惟初这边刚给谢逍封爵,谢袁魁立刻以按制谢逍需将国公世子位让出为由,提出要将世子的位置给他小儿子,毕竟小儿子如今也算是嫡子,承爵理所应当。


    这般家风不正,难免落得让人耻笑。


    郑世泽越说越觉得是这个理:“这美人也好找,陛下这里若是没有,我可以帮陛下从不夜坊寻些清倌来,我那里江南美人多得是。”


    晏惟初嫌弃道:“定北侯不是那样的人。”


    就连那夜在浮梦筑,若不是他被人下了药,也不会那般。


    “……”郑世泽摊手,“那陛下自己想吧,我也没辙了。”


    默然一阵,晏惟初松口:“你挑些人,过两日带来这里吧,让朕先掌掌眼。”


    郑世泽兴高采烈地应下:“好嘞,包陛下满意!”


    *


    郑世泽说干就干,第二日便挑了二十个美人,亲自送来瑶台。


    赵安福也自掖庭和教坊司内选了几十人,一并送到御前。


    环肥燕瘦、殊色奇异,各有千秋。


    郑世泽兴致勃勃地评头论足,这个冰肌玉骨,那个才貌双绝,又有那明眸皓齿、顾盼生辉者,怎一个美字了得。


    晏惟初靠坐御座上,冷眼扫视全场,却不知是何想法。


    赵安福出声,让众女各自上前一步,自报家门。


    那些过于拘谨、呆笨者,立刻便被筛了下去。


    再之后,琴棋书画又或别的,分别展示一番。


    赵安福小心翼翼打量着晏惟初的神色,替他决定是去是留。


    郑世泽原本还想着借机和晏惟初拉近一下关系,这会儿直觉晏惟初似乎不太高兴,便也不敢多说话了。


    这一轮过去,只剩三十人。


    晏惟初终于开口:“问问她们有无念过书,四书五经学过多少,吟诗作对能否答得上来。”


    郑世泽:“……”


    他怀疑那位定北侯自己都不会吟诗作对。


    这一下又筛去了二十余人。


    场上只余最后七八人,晏惟初示下:“再问她们有无习过武,熟读过兵法也行。”


    连赵安福都忍不住出言提醒:“陛下,这只怕有些强人所难……”


    晏惟初坚持:“问吧。”


    郑世泽望着那一个一个接连被筛下去的美人,只觉无语凝噎。


    不就是赏赐臣下几个美妾吗?您兴师动众亲自挑选就算了,您又要聪明伶俐,又要色艺双绝,又要满腹经纶,甚至还要文武全才……


    您行您自个上得嘞!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上就上《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