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1章 墨兰-江宁深耕 兰台暗涌

作者:何萝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光荏苒,墨兰在江宁已近一载。表面看来,她依旧是那位温婉得体、乐善好施的通判夫人,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是韩络无可挑剔的“贤内助”。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一股股暗流正依着她的意志,悄然汇聚,奔涌向前。


    一、 贤名远播 助夫有功


    在江宁官眷的圈子里,墨兰的口碑极佳。她举办的茶会、花宴,格调清雅,从不议论是非,只谈风月、品书画、论慈善,深得那些自持身份的官夫人和士绅家眷的认可。她巧妙地利用“积善堂”的善举,不仅赢得了底层百姓的感激,更在士林中博得了“仁德”的美名。这贤名,如同最好的护身符,为她的一切活动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韩络的仕途,在她的暗中辅助下,也颇为顺遂。她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和人脉,总能提前感知到官场的些许风向,或是在韩络遇到难题时,提供一些看似“偶然”听闻、实则切中要害的线索。韩络只觉妻子心思灵透,善于持家,又能偶尔在关键处给予启发,对她愈发敬爱信赖。他在外是精明干练的韩通判,回府则能享受难得的宁静与温馨,夫妻关系更为融洽。


    二、 产业深耕 根基渐固


    苏娘子主导的“锦云轩”江宁分号,已悄然成为本地丝织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它并未与沈家等巨头正面竞争,而是另辟蹊径,专注于吸纳那些手艺精湛却受排挤的小织户,以“设计新颖、做工精良、限量发售”为特色,主打高端定制市场,很快便在江南的贵妇圈中打开了局面。同时,墨兰授意苏娘子,开始尝试涉足生丝收购和初级加工,试图向上游产业链延伸,以控制成本和品质。


    与此同时,墨兰的资本积累从未停止。除了“锦云轩”的利润,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通过吴娘子在汴京的运作和江宁本地建立的关系,她的小笔资金开始渗入粮食贸易、药材买卖,甚至尝试性地参与了几次海外香料的小宗采购。这些投资分散而隐蔽,如同细流汇入江河,不为外人所知,却持续壮大着她的财力。


    三、 人才砺锋 网络织密


    人才的培养进入更深层次。苏娘子已能独当一面,墨兰开始让她接触简单的财务管理和人事协调,锻炼其综合能力。青竹在市井中如鱼得水,不仅消息灵通,更悄然结交了几个漕帮底层的小头目、衙门不得志的书吏,初步编织起一张覆盖三教九流的信息网。墨松则在管理“积善堂”的过程中,展现出沉稳老练的处事风格,墨兰开始让他接触一些简单的物资采购和账目核对,培养其管理才能。


    那几名核心护卫,在几次隐秘的押运和“特殊”任务中,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能力。墨兰给予他们远超寻常护院的待遇和尊重,并开始委托其中较为机敏的一人,负责训练一批更年轻的、从“积善堂”中挑选出的可靠少年,传授基本的武艺和侦察技巧,为未来储备力量。


    那本加密的册子越来越厚,记录的内容也愈发庞杂精深。不仅有官场动态、商业情报、市井流言,更开始出现对江宁乃至两淮地区地理水文、物产分布、兵力驻防(公开信息)的梳理和分析。她的信息网络,正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关注当下延伸到预判未来。


    四、 静待风起 深谋远虑


    墨兰清晰地知道,自己目前在江宁所做的一切,仍旧是“播种”。她严格恪守着界限——产业扩张以不引人注目、不触碰本地豪强根本利益为前提;信息收集以不涉及核心机密、不引发官府警惕为底线;人才培养以忠诚可靠、能力渐进为首要。


    她所有的布局,都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做准备。


    这个“变局”,可能是韩络的再次升迁,调任至更关键或更偏远、更需要自身力量支撑的地区;也可能是天下有变,秩序崩坏,届时,财富、信息、人手,才是安身立命、甚至更进一步的根本。


    她将控制关键物资(如粮食、布匹、药材)的野心,深埋心底。在江宁这相对承平富庶之地,她只需要影响力与信息网络,以及隐藏在合法商业活动下的资本与人才储备。真正的“控制力”,需要更合适的舞台和时机。


    夏夜,月华如水。墨兰独立于官邸后园的荷塘边,望着水中皎洁的月影。水面平静无波,水下却根系交错,潜流暗生。她面容沉静,目光幽深,仿佛已穿透眼前的静谧,看到了未来某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到那时,今日深植于江宁水土之下的这些根须,将破土而出,化为她手中最有力的依仗。


    兰台深处,暗涌已生,只待风云际会,便可化龙腾跃。


    ---


    (第421章 完)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综影视:青莲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