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梦魇

作者:谢霜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梦魇一般的回忆涌入脑海。


    姜珩浑身没一块好皮,他趴在血泊之中,姜允言一步步朝他走来。


    手中握着刀,脸上是得意的笑容。


    姜允言在姜珩面前蹲下,掐着他的脸,逼他抬头。


    “这么漂亮的眼睛……”


    姜允言说到这里,笑了一声。


    随之而来的,是姜允言的刀,硬生生毁了姜珩的眼睛。


    回忆中的姜允言与眼前的沈闻秋不断切换。


    最后化为一片血色。


    就在这时。


    “殿下?”


    一声呼唤把姜珩从梦魇一般的回忆中生生拽回来。


    姜珩没有时间去做什么别的反应,他立刻松开沈闻秋的手,扑进沈闻秋的怀里。


    “秋秋,我好怕。”


    没有为方才的反应做任何解释,也没有说为什么怕。


    可听到这句话的沈闻秋,当即脑补了无数的童年创伤。


    能让姜珩这般应激,一定是小时候经历了什么。


    沈闻秋回抱住姜珩,哄孩子一般轻轻拍着他的背,说:“不怕,不怕,都过去了,不怕,臣在您身边呢。”


    姜珩本只是为了掩饰方才的异常,如今却真真实实地被沈闻秋的反应感动到。


    沈闻秋没有问他为什么有这般剧烈的反应,也没有怪他弄疼自己。


    沈闻秋所做的是安抚他,告诉他说,臣在您身边。


    姜珩的舌尖抵着牙齿,轻轻咬了一下自己,逼着自己回过神来。


    随后他更加用力抱紧沈闻秋,仿佛将人嵌入骨血。


    一定是上天觉得他上辈子太苦了,才让他遇见沈闻秋。


    这个与旁人都不同的伴读,真的很好。


    姜珩想。


    瞧着姜珩的反应,沈闻秋更加确定就是他想的那样。


    无尽的心疼包围着沈闻秋,驱使着他更加放轻动作,轻拍着姜珩的背,又要哄上两句。


    可没等沈闻秋开口,姜珩先抬起头,看着他说:“秋秋,我饿了,先用膳吧。”


    沈闻秋见姜珩恢复过来了,便也不再多提,只点头应下。


    用膳的时候,外边传来一阵吵闹声,沈闻秋朝外边看了一眼,嘀咕着:“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姜珩眼皮都没抬一下,只说:“兴许是吧,不过我们还是不要凑热闹的好,免得遭波及。”


    沈闻秋点头,觉得很有道理,看向正对着饭菜挑挑拣拣的姜珩,说:“殿下还是多吃一些,本就吃得不好,不能再挑食了。”


    姜珩动作一顿,张了张嘴,最后咽下反驳的话。


    他不再扒拉碗里的饭菜,只听话地都吃了下去。


    对面的沈闻秋瞧着姜珩的模样,竟有一丝丝养成的快感。


    他甚至开始想之后开府到外边去,或是直接到封地去自由自在的,那是多好的日子。


    若是可以,他能跟着姜珩一起过去,再将秦姨娘一块接过去便好了。


    姜珩即是这样说,沈闻秋也不再多问。


    到了第二日上学路上,他才听路过的宫人说了两句。


    似乎是宫内出了什么事,抓了一批人。


    至于是什么事,又抓了什么人,倒也没说清楚。


    沈闻秋绞尽脑汁想这段时期宫中有什么大事,却想不起来。


    大约是有什么与书中不同的地方,或是什么书中没写的事情吧。


    到了昭明馆,沈闻秋照例帮姜珩摆好一应用具书籍,又拉着他一块儿看书,主打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


    可惜姜允言压根没打算让他们这般缩着脖子躲过去。


    姜允言转头瞧着鹌鹑一般缩在角落的沈闻秋,上下打量一番。


    他昨日回去一琢磨,只觉得这姜珩的伴读说不准就防着自己呢,方才装出那副模样。


    想是个有趣的才对。


    况且,回去之后也叫人查过了,姜珩这伴读是一等一的聪明,小小年纪便中了举。


    过段时间再考,想这进士也不成问题。


    姜允言越想越觉得自己是遭人戏耍,想着想着,人已经走到了沈闻秋面前。


    沈闻秋一抬头,便与姜允言四目相对。


    太子怎么又过来了?


    沈闻秋心中直犯嘀咕,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臣沈闻秋拜见太子殿下。”


    姜珩也站起来,怯生生地打招呼,又抓住沈闻秋的手,装出害怕的样子。


    姜允言瞧着二人牵着的手觉得碍眼,回头看一眼自己那真正木讷的伴读,更是碍眼。


    他冷笑一声,说:“孤要你这个伴读。”


    沈闻秋愣了一下,装傻充愣起来,说:“殿下,您的伴读不是在那边吗?”


    姜允言不满沈闻秋没有兴高采烈地答应,说:“他用着不顺心,孤瞧着你顺心。”


    沈闻秋又答:“殿下说笑了,您是太子,天底下最好的伴读肯定是先紧着您的,何况这还是皇上为您亲自挑选的,怎么会不顺心。”


    姜允言见沈闻秋为了拒绝自己,都不装鹌鹑了,心底一会不舒服一会舒服的。


    他盯着沈闻秋瞧了一会儿,冷哼一声,甩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沈闻秋盯着姜允言的背影,一时间有些不敢置信。


    啊?


    这就结束了?


    还以为要掰扯一会呢。


    沈闻秋心中想着,捏了捏姜珩的掌心安抚,拉着他坐了下来,只当没发生这个小插曲,接着看书去。


    姜珩却是将此事放在了心上,盯着不远处的姜允言,心中暗暗盘算。


    今日姜允言的异常,似乎只是一次无关痛痒的小插曲。


    下了课之后他也没再来找麻烦,而是被皇上匆匆叫了过去,连下午太傅的课都不上了。


    沈闻秋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和姜珩回了昭林宫,叽叽喳喳猜测着今日有什么吃的。


    “若能出宫玩便好了,臣在家时也不常出去,只盼着日后进士及第,另立了门户,能常常出门去玩。”沈闻秋说起来,像个玩心未泯的人。


    “若是秋秋喜欢,现在也可以出去。”姜珩笑着,说着似乎孩子气的话。


    “进出太惹眼了,而且宫门不是关得早吗?”沈闻秋摇摇头,他不喜欢一些计划外的变故。


    “也是,那以后我陪秋秋出去玩。”姜珩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又笑着说。


    这话题没再继续,回了昭林宫,又是按部就班的用膳与学习。


    沈闻秋总觉得姜珩从前落下的功课太多,便急于尽快都补起来。


    他看姜珩的时候,仿佛看见那些小时候因各种原因没能读书的人。


    他一边补课一边在心里暗暗骂皇帝,一码归一码,上学的事怎么能耽误到十多岁呢。


    虽嘴上没说,可沈闻秋的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姜珩看着他那副为自己愤愤不平的样子,心中竟很高兴。


    不仅高兴,还暗暗拼凑,他心中在想的会是什么,如何咒骂的。


    认真去学习的时候,时间总是飞快流逝。


    很快又到了隔日上学的时间,路上的时候沈闻秋还与姜珩对昨日学的东西。


    一边对,一边担心今日姜允言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谁知到了昭明馆,却发现姜允言压根没来。


    沈闻秋心中好奇,想问旁人,又不是很敢问。


    纠结片刻后,姜珩笑着拉住他。


    “听说是南方水患,皇上派了太子过去。”姜珩小声对沈闻秋说。


    “南方水患?”沈闻秋记忆复苏了,他想起来书中的剧情,露出震惊又愤怒的表情。


    沈闻秋记得书中南方水患的时候,就是姜允言一顿骚操作,死了很多人。


    而且里面有幸存者后来入京告御状,竟是被皇上那个瞎了眼的东西下狱。


    在狱中被姜允言的人一顿折磨,最后受不住折磨羞辱,死在了牢中。


    想着,沈闻秋没忍住,一拍大腿,小声骂了一句。


    “简直是畜生。”


    瞧着沈闻秋愤愤的样子,姜珩忍不住往即将发生的事情上边想。


    近来可没有能让沈闻秋这样生气的事情,便是有,也与南方水患没有关系。


    能与南方水患,与姜允言扯上关系,又能叫沈闻秋这般生气的。


    想来只有还没发生的事情了。


    沈闻秋又如何知晓?前世沈闻秋可没有活到这个时候。


    姜珩越发觉得事有蹊跷,却也没有多问。


    但他渐渐有个猜测,也许眼前的人并不是从前的沈闻秋呢?


    沈闻秋话说出口,才惊觉不妥。


    他连忙尴尬地捂住嘴,小声补上一句:“老天不公,竟弄出这样的水患。”


    姜珩笑着点头当做附和,并没有说话,更没有多问。


    沈闻秋见姜珩没当回事,暗暗松了口气。


    他埋头捣鼓起桌上的书本来,叽叽喳喳说起学习的事情,试图转移话题。


    姜珩也随他去了,顺着他装模作样起来。


    因太子不在,之后的几日都还算相安无事。


    又到冬至,昭明馆不上学,让皇子们回宫陪伴母亲,伴读们回家过节。


    宫里自然也分了饺子,并没少昭林宫的份。


    至于冬至的宫宴,说是因为南方水患,皇上忧心百姓,不在宫中大操大办这些宴席。


    沈闻秋坐在昭林宫吃饺子时,有些坐立难安,却什么都没说。


    姜珩瞧出来了,笑着提议:“我还没去过秋秋家中呢。”


    沈闻秋猛地一抬头,眼睛都亮了,接上话说:“殿下要到臣家中去吗?”


    姜珩点头,说:“会不会叨扰了?毕竟冬至是自家的事情。”


    沈闻秋摇头,说:“我那个……臣的父亲最敬重皇家的人,若殿下能去,家中定是高兴的。”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沈闻秋不想说淮安侯的好话,也不能明说他的坏话。


    姜珩一下就听出来了,何况他早就查过沈闻秋家中的情况,这事儿倒是十分清楚。


    只是他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只说要到沈闻秋家中,派了人到皇上那儿说一声。


    不过是到伴读家中,皇上也没阻拦。


    二人便收拾收拾出发。


    淮安侯府内。


    淮安侯听小厮来报,愣在了原地。


    “你说九皇子要来,人已经在路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