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陆致尧却没有回家。
他办公室的灯亮着,原先空得见底的烟灰缸里又添了新的烟蒂。
白板上,“艺术家”、“重骨节案”、“燕止淮”这三个关键词被红线错综复杂地连接起来,旁边贴满了令人不适的现场照片和那份《艺术·罪之书》。
祁予晗的初步调查结果已经放在了他的桌上。
资料显示,燕止淮,男,二十九岁,海外某知名大学心理学博士,专攻变态心理学与犯罪心理投射,三个月前受聘于市一医院心理科。
履历干净漂亮,导师评价极高,回国手续齐全,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
太完美了。
完美得像一份精心炮制的简历。
陆致尧垂眸,修长的指尖敲击着“燕止淮”的名字。
海外经历……这确实是掩盖三年空白,重塑身份的最佳解释。
但感觉不对。
那种刻在骨子里的熟悉感,那些只有长期在刑侦一线,与最黑暗人性打交道才能磨砺出的敏锐和冷静,不是一份海外学历可以完全解释的。
他拿起内线电话,“白逸,明天一早,你亲自去一趟市一院,不是去找燕止淮。去找他的同事,特别是行政和人事,以警方需要了解协助专家背景为由,侧面打听一下燕止淮平时的生活习惯、口头禅、对某些特定事物的反应……越细越好。”
他需要更多碎片,来拼凑出这个人的真实画像。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角。
燕止淮没有回到医院分配的小公寓,而是走进了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嘈杂网吧。
他熟练地开了一台角落的机器,戴上兜帽和口罩,整个人几乎隐没在昏暗的光线里。
开机,运行特定的虚拟机程序,通过数层加密节点接入一个海外代理。
屏幕上幽蓝的光映在他毫无表情的脸上,那双平日里温和的眼睛,此刻只剩下另一种陌生的专注。
他打开一个加密的文档,开始输入。
不再是温和的心理医生口吻,而是简洁、精准、带着解剖刀般冷静的侧写:
【目标代号:艺术家(当前活跃体)】
【关联案件:柏川街案(代号‘天使’)、城南雕塑工作室案(代号‘鸢尾’)】
【行为模式分析】:
仪式感升级:从静态展示(‘天使’)到动态材质运用(‘鸢尾’),表现欲增强,对‘作品’的完成度要求更高,自信心膨胀。
挑衅性加剧:主动关联‘重骨节案’(提供旧照片),意在引导警方视线,混淆调查方向,或炫耀其与‘历史’的关联。此举亦包含对‘导师’的特定指向性。
潜在不稳定因素:对‘美’的追求极端化,可能导致其对‘素材’(受害者)的选择标准变得更为严苛或更为随意,下一次作案间隔可能缩短。
【初步心理画像:男性,25-35岁,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可能系统学习过绘画、雕塑),熟悉解剖学,有渠道获得特殊化学品。表面可能从事与艺术、教育、医疗相关的‘体面’职业,社交中存在强烈的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极度自恋,渴望被‘特定观众’(很可能包括执法部门及其‘导师’)认可其‘艺术价值’。
【重点排查方向:近三年本市新崛起的、行为古怪的‘艺术家’、艺术品收藏者或评论家;与三年前‘重骨节案’受害者或相关人可能存在间接关联的人员;有能力且有意愿篡改DNA检测结果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相关利益方。**
打完最后一行字,燕颂洄靠在冰冷的塑料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大脑却异常清醒。
“艺术家”……他的学生,那个曾经在课堂上眼神炽热,提出种种惊世骇俗理论的天才,岑远钦。
三年前,正是岑远钦在“重骨节案”中留下了关键的、几乎是故意引导的破绽,让燕颂洄顺藤摸瓜,险些揭穿他更深的秘密。
表彰大会前夜,那场看似意外的爆炸,是岑远钦给他的最后“警告”和“惩罚”——让他这个不肯欣赏其“终极艺术”的老师,永远“沉睡”。
而那个被篡改了DNA,面目全非的“替身”,是岑远钦扭曲的“保护”还是更深的阴谋?燕颂洄不得而知。
他只能利用那场爆炸造成的短暂混乱和官方信息的滞后,在极少数可信赖的旧友帮助下,换了一个身份,潜伏起来。
他需要时间,需要证据,需要亲手将这只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怪物,送回地狱。
陆致尧的出现,却是个意外。
这个三年前曾对他流露出过不加掩饰的欣赏和仰慕的年轻队长,比想象中更敏锐。今天的现场试探,险象环生。
燕颂洄闭上眼,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陆致尧那双鹰隼般审视的眼睛。
他在怀疑,而且怀疑得很深。
这很危险,但或许……也是一个机会。
借助警方的力量,或许能更快地抓住岑远钦的尾巴。
只是,他该如何在陆致尧的步步紧逼下,既隐瞒身份,又引导破案?
这毫无疑问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第二天上午,向白逸带回了市一院的“侧面打听”结果。
“陆队,这个燕医生,有点怪。”向白逸挠挠头,向他陈述白日里打听来的见闻,“同事都说他专业能力很强,但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独来独往。有个小护士说,有次看到他在休息室看报纸上的刑事案件报道,看得特别入神,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画着什么图案,样子……有点吓人。还有,他好像对城西那家老字号的云吞面情有独钟,隔三差五就去,这口味……跟三年前的燕顾问有点相似。”
陆致尧的心猛地一沉。
习惯,尤其是这种细微的,近乎本能的个人习惯,是最难伪装的。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技侦部门打来的,语气带着兴奋,“陆队,我们对那张旧照片的背景进行了超高精度增强,在工厂窗户的反光里,提取到了一个极其模糊的、似乎是拍照者的倒影轮廓,虽然无法识别面部,但初步分析,身高体型与‘柏川街案’和‘城南案’根据脚印和现场痕迹推断出的凶手体征高度吻合!”
旧照片的拍摄者,很可能就是现在的“艺术家”。
这意味着,岑远钦确实与三年前的案件有直接关联。
“立刻进行三维建模复原,尽可能细化那个轮廓特征。”陆致尧命令道,他隐约感到案件的冰山,终于开始松动。
他拿起外套,大步向外走去。
“陆队,你去哪儿?”
“再去会会那位燕医生。”陆致尧头也不回,声音冷峻,“这次,我带了点‘新发现’去。”
他需要再去试探一次。
用这张照片倒影的信息,去看看燕止淮的反应。
他要看看,这位心理医生,对凶手的“体征”信息,会作何解读。
而此刻,燕颂洄刚刚结束一位病人的咨询,回到办公室。
窗外的阳光很好,但他却莫名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他知道,隐藏在暗处的“艺术家”,恐怕不会安静太久。
桐城之下,暗流汹涌,罪孽横生。
夜鸮已然睁眼,狩猎开始了。
[竖耳兔头]yoho,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chapte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