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墨羽承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崔砚秋看到靖王,心却仿佛落了地一般踏实。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料子,能让人肌肤溃烂。”


    国公夫人身份尊贵,世子李骜一表人才,靖王李珩矜贵清冷,三位贵人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既是中毒,便让太医署医官当场验看。若真与明月铛有关,我便亲自拿人。若是有人蓄意诬陷——”


    她身旁的李骜,声音陡然转冷:“母亲,按大唐律,诬告反坐。”


    那妇人的哭声戛然而止,脸色瞬间惨白。


    国公夫人转向崔砚秋,微微颔首。


    崔砚秋会意,立刻让颜四娘取出所有原材料和成品,配合医官查验。


    太医署的两位医官在众目睽睽之下,仔细查验了明月铛的所有原料和成品。年长者直起身,向围观的百姓朗声道:


    “经查,明月铛所用银丝、珍珠皆为上品,并无任何毒物。”


    “肌肤溃烂之事,”他转向那早已面色发白的妇人,不忍戳破,“恐怕是另有缘由。”


    真相大白,人群中的议论声顿时转了风向。那几个煽风点火的见状,悄悄往人后缩去。


    然而,李珩悄然向侍卫使眼色,侍卫便立即不动声色,地封住所有去路。


    “既然来了,何必急着走?”他声音平淡施压,“说说看,是谁指使你们来污蔑明月铛的?”


    那几人扑通跪地,连连磕头:“殿下饶命!是、是东市宝珠阁的掌柜让我们来的!说事成之后给我们每人十贯钱!”


    宝珠阁?


    崔砚秋在记忆中快速搜索着这个名字。


    那是司徒家名下的产业,专营珠宝首饰,在西市也有分号。


    李珩眸色微沉,似乎并不意外,挥手让侍卫将人带下去。


    果然是他的手笔。他不便出手,便将国公夫人引到此处。


    这是靖王在向她展示合作价值,也是在试探她应对危机的能力。


    因此,崔砚秋施施然上前,福礼道,“多谢夫人、世子与殿下,还明月铛清白。”


    李骜不屑撇嘴,目光望向靖王时,眼中却多了几分探究。


    他极其不自然地走上前去,挡在崔砚秋前,眸光中有了警惕,“十二叔,这就是我的未婚妻,肃安侯府,博陵崔氏崔砚秋。”


    “未婚妻……”崔砚秋一副你脑袋被驴踢了的模样,脚底板却仿佛被烫到,一跃而起,“你说什么?十二叔?!”


    “有什么问题?”李骜不解。


    “十二叔好啊……十二叔……”崔砚秋吭哧瘪肚,僵硬打着招呼,“嗯……以后也是我十二叔了。”


    真是没想到,息国公皇亲国戚,竟与亲王如此娴熟。


    方才将自己作为未婚妻介绍,崔砚秋此刻倒是弄清楚了。


    在恪守男女大防的时代,崔砚秋是李骜的未婚妻,人尽皆知,崔砚秋此刻在众人眼中,代表的就是息国公府世子的脸面。因此,纵使百般不愿,李骜依旧要提醒外男,避免国公府遭人诟病。”


    “嗯,知道了。”李珩目光扫过她复杂的面容,继续装作不认识崔砚秋,“崔娘子的铺子遭人眼红,看来背后之人不会只有这一招,好自为之。”


    送走国公夫人前,崔砚秋打包了三副新首饰给她带走。国公夫人是面冷心热的人,先前闹成这样,都能够不计前嫌保护自己——又或许是婚事板上钉钉,她不得不护着未来的儿媳,这也代表国公府的脸面。


    崔砚秋站在明月铛门前,望着街上熙攘的人流,心中思绪万千。太师司徒鸿乃新帝舅舅,司徒氏掌控进银行,是长安城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产业遍布各行各业。


    为何,会针对她这家尚未正式开业的小铺子?


    颜四娘忧心忡忡地走过来,崔砚秋转身进店,吩咐道:“四娘,去把咱们新做的那批鎏金嵌宝耳挂都拿出来。”


    *


    三日后,明月铛再次整顿开业。


    与众人预想中的冷清不同,开业这天,明月铛门前竟是车水马龙。不仅秦冼带着一群将门女眷前来捧场,就连卢令娴也邀了几位相熟的贵女。


    “各位娘子请看,这是我们新出的‘心悦’系列,仅明月铛独有!”


    崔砚秋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月白云纹锦裙,发间只簪一支简单的玉簪,却越发衬得她气质出尘。她亲自为客人们试戴耳挂,耐心讲解不同款式适合的脸型和场合。


    “这‘心悦’二字有何讲究?”一位贵女好奇询问。


    崔砚秋浅笑,“取''女为悦己者容''之意,但更重要的,是''己悦''。”她指尖轻抚耳畔的流苏,“女子妆扮,首先是为了自己欢喜。”


    就在店内气氛热烈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身着禁军服饰的人,拨开人群闯入,为首的官员面色严肃:


    “谁是店主?有人举报你们私售违禁之物,按律搜查!”


    店内顿时一片寂静。颜四娘吓得脸色发白,秦冼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短刀。


    崔砚秋心中一惊,面上依旧镇定。


    她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奴家便是店主。不知您所说的违禁之物是为何物?”


    “有人举报你们,私藏北溟珍珠!”领头的是禁军右威卫,他厉声道,“北溟珍珠为贡品。按大唐律民间私藏、贩卖者,以盗窃贡品论处!”


    这话一出,满堂皆惊。


    崔砚秋心头剧震。明月铛确实进过一批北溟珍珠,但那是通过正规渠道,有完整的交易文书。显然,这是有人借此纰漏,故意交易,目的是要置她于死地!


    “副使明鉴,我们店里珍珠,都有合法来源。”她沉声解释,可禁军右威卫副使全然不闻,大手一挥,下令道,“给我搜!”


    “慢着。”


    一个清冽的声音自门外传来。


    众人回头,只见靖王李珩不知何时已站在店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个捧着文书的随从。


    “靖王殿下。”禁军纷纷埋头行军礼。


    李珩看也不看他,径直走到崔砚秋身边。目光扫过店内众人,最后落在禁军右威卫副使身上,眯了眯眼,“你方才说,北溟的珍珠?”


    “是。”


    “失窃的,可是这批?”李珩从随从手中取过一份文书,丢垃圾一样抛给他,“这是本王上月从北溟采购,赠予崔娘子开业之礼的凭证。怎么,本王送个礼,也要经过你们禁军批准?”


    副使额尖渗出密密细汗,冷静道,“末将不敢。不知此乃王爷所赠,实在……”


    “那现在知道了么?”李珩声音冷了几分,“你们继续搜。”


    十余名禁军下意识后退一步。


    首领,你得罪靖王,我们可不想啊!


    “末将不敢。”


    “那就滚!”


    禁军仓皇离开后,店内气氛才渐渐缓和。崔砚秋看着李珩,心情复杂。


    “殿下又帮助砚娘一次。”


    李珩转身看她,勾唇笑道,“你以为这是巧合?”


    他压低声音,“司徒家既然出手,就不会善罢甘休。今日之事,不过是个开始。”


    他目光一一扫过店内精美的首饰:“你的‘桥’,动了他们的利益。这座桥,若不够坚固,便只能被拆。”


    崔砚秋迎上他的目光,毫不回避:“殿下觉得,该如何加固?”


    李珩微微倾身,在她耳边低语,“那就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个。”


    他的气息拂过耳畔,崔砚秋心头一跳,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然而此时,随从匆匆进店,在李珩耳边低语几句。


    李珩脸色微变,对崔砚秋道:“宫中急事,本王先走一步。”


    崔砚秋独自站在店堂中央,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心中五味杂陈。


    依附他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想要在这长安城立足,她必须拥有不可被替代的一面。


    颜四娘赶来,崔砚秋正要讲话,忽然听见后院传来颜四娘女儿的哭声。两人急忙赶去,只见女孩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个被撕破的布娃娃,哭得伤心。


    “楠楠,发生什么了?”颜四娘抱起女儿。


    “阿娘……”楠楠抽噎着,“刚才有人从后门进来,把这个扔在地上,还说、还说让咱们识相点……”


    崔砚秋捡起那个布娃娃,发现娃娃的胸口插着一根细长的银针。


    她的心猛然一沉。


    这算是**裸的警告了。


    “四娘,这几日你带着楠楠先住在侯府。”她当机立断,“店里的事,我自有安排。”


    *


    夜深人静,崔砚秋独自在灯下绘制着新的设计图。


    长安城万家灯火齐齐燃烧,她却只能感到寒意穿透四肢百骸。


    司徒氏的手段,比她想象的更狠辣,而李珩的态度,亦让她捉摸不透。


    她放下笔,走到窗边。月光洒在庭院里,映出一地清辉。忽然,她注意到墙角似乎有什么东西抛进自己的小院儿。


    走近一看,竟是一枚螭龙印信。


    与李珩腰间佩戴的,一模一样。


    印信下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只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小字:


    “静观其变。”


    崔砚秋握着那枚微凉的印信,心中百转千回。


    他留下这个,是在暗示什么?


    是保护么?还是监视?


    她抬头望向东北方靖王府的方向,唇角缓缓勾起一抹的弧度。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谁是案板鱼肉,谁是刀俎,还真说不定。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