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4章 爆震轰鸣

作者:青鸾衔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狂风”试验场,高空模拟台


    深夜的戈壁滩,寒风凛冽。试验场核心不是跑道,而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中心是直径数米的高超音速风洞出口。此刻,风洞并未启动,取而代之的是固定在重型测试平台上的一台造型奇特的发动机。


    它没有传统喷气发动机复杂的压气机和涡轮叶片,结构异常简洁,更像一个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粗大圆筒,筒身上布满了传感器接口和燃料喷射阀。这就是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原理样机“雷鸣-1”。


    项目负责人是年过六旬却精神矍铄的推进系统专家郭永怀院士(为纪念我国空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他正对观摩的空军和航天部门高级别代表团进行讲解,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同志们,我们面前的,不是改进,是革命!”郭院士的开场白振聋发聩。“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都是缓燃,燃料在发动机内稳定燃烧,像持续吹出的气息。而它——” 他用力指向“雷鸣-1”,“是爆震!是让燃料和氧化剂在毫秒内完成爆炸,产生一道以音速数倍传播的激波,利用激波产生推力!就像……就像连续不断引爆微型炸弹!”


    他调出全息动画解释道:“看,工作循环:进气 - 喷射燃料 - 起爆 - 排气 - 再进气…… 周而复始,每秒可达上百次!每一次爆震,都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热效率远超任何传统发动机!这意味着,” 郭院士目光扫过众人,“它可以从零速度启动,加速到5马赫、甚至10马赫以上!它结构简单、推重比极高,是通往空天往返、单级入轨的梦想动力!”


    一位空军将领敏锐地抓住关键:“郭院士,爆震的控制是世纪难题,你们如何实现稳定、连续的起爆?”


    “问到了核心!”郭院士兴奋地走到控制台前,“我们独创了旋转爆震(RDE)方案,让爆震波在环状燃烧室内连续旋转奔跑,实现了近乎无缝的持续推力!‘雷鸣-1’验证的就是这个!”


    “最终测试准备!全场进入最高戒备!”


    广播响起,所有人退入厚重的防爆观察室。气氛紧张到极点。


    “燃料加注完毕!”


    “点火系统就绪!”


    “风洞模拟来流条件:马赫数 4.0,海拔25公里!”


    “倒计时!五、四、三、二、一!点火!”


    “轰!!!”


    一声短促、尖锐、完全不似传统发动机轰鸣的爆炸声猛然响起!声音的频率极高,仿佛一挺巨型的超高速机枪在射击!测试平台上,“雷鸣-1”的尾部喷口没有喷出持续的火焰,而是脉冲式地喷射出耀眼的环形激波!一圈、一圈、又一圈,频率极快,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在高速摄影机下才呈现出清晰的、钻石项链般的爆震环!


    整个测试平台剧烈震颤,但传感器数据显示其运行稳定。


    “爆震频率达到80赫兹!推力波动小于5%!”


    “燃烧室压力稳定!远超传统超燃冲压发动机极限!”


    “模拟飞行速度已突破5马赫!发动机工作正常!”


    观察室内,将领和专家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数据,那脉冲式的轰鸣声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这声音,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动力纪元正在开启。


    测试持续了一分钟,但对于航空航天事业,这一分钟犹如一个世纪。当“关机”指令下达,轰鸣声戛然而止,现场一片寂静,只剩下戈壁的风声。


    郭院士摘下防护眼镜,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哽咽:“我们……我们成功了!这条技术路径,走通了!”


    后续分析报告指出:


    “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成功验证,意味着:


    动力革命: 为研制最高速度可达10-15马赫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可重复使用空天飞机提供了最关键的“心脏”。


    平台革命: 未来可能出现全球一小时到达、可自由往返天地的新型战略打击/侦察平台。


    技术领先: 在该领域,我们已处于世界最前沿。”


    当代表团的车队离开时,黎明即将到来。那短促而剧烈的爆震轰鸣声仿佛仍在戈壁滩上空回荡,它宣告着,在征服速度边界的征途上,人类又迈出了颠覆性的一步。而这声“雷鸣”,首先响彻在东方的天空。


    喜欢怒海争锋请大家收藏:()怒海争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