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 月21日 星期日 晴
上午八点二十一。
姜小米坐在学校附近的早餐店喝豆腐脑。
咸香的卤上面浇了满满的麻酱。
身边的马琳琳也是豆腐脑配油条。
不同的是马琳琳的豆腐脑除了快溢出来的卤喝麻酱还有呛鼻的韭菜花,香菜和辣椒。
“豆腐脑不要韭菜花还有味儿吗?”马琳琳看着姜小米的豆腐脑发表评论。
姜小米把自己的豆腐脑一点儿一点儿碾碎拌匀:“有啊!豆香,麻酱香,卤子里的木耳黄花也特别香。”
马琳琳不理解但尊重,迫不及待喝了一口自己配料满满的豆腐脑:“香!”
“香吧!”姜小米自信满满,“我这一年,可全靠这早点支撑着呢!”
姜小米昨天就约了马琳琳来陪她取东西。
为表感谢,主动提出请马琳琳吃早点。
马琳琳在家窝了三个月,瞅着机会就想出来转转。
两个人吃了早饭,又坐回姜小米的车。
马琳琳家没姜小米家条件好。
大学毕业四年了,她没考驾照更没有车。
她摸摸坐垫,又看看中控屏幕,又打开手套箱观摩观摩:“这新能源车空间挺大啊!多少钱买的?”
“七万出头。”
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姜小米也不觉得自己的车拿不出手。
“确实也不贵啊!”马琳琳有点儿羡慕又觉得自己没有用车需要,“那你平时怎么充电啊?”
“我家附近有个能冲电的停车场。一周也就去一次就够了。”
“充一回电多少钱啊?”马琳琳不太懂。
“二十多。”
“那不贵啊!”马琳琳其实还是有点儿羡慕:“有个车是方便啊!”
观摩的差不多了,看姜小米没有启动的意思,马琳琳不解:“还不去吗?”
姜小米皱着眉头:“我不敢~~~”
马琳琳非常费解:“不敢啥呀?”
“保安不知道让我让我进啊!每次我进出都不痛快给我开门!”姜小米惆怅地抱怨。
“啥保安啊!这么大脾气呢!”马琳琳想象不出来。
“就新老师嘛,谁都能欺负你一下子。”姜小米绝望道。
马琳琳看周日的校门口,空无一人,提议道:“那明天来呢?上班时间,跟着别的老师的车一起进去。”
“不要不要不要!”姜小米连连摆手,“我就是为了今天周末没人才去的!明天又是同时又是学生,太丢人了!我不想面对他们!而且还有接我班的老师,太恐怖了!不行!我做不到!”
“那就外头找个车位!咱两走进去。”马琳琳又生一计。
姜小米听着可行,痛快答应了。
找了个车位,两个人走近校门。
“干什么的?”保安坐屋里伸着脖子往外看。
马琳琳不是学校职工,没资格说话啊!
姜小米硬着头皮:“大爷,是我,我来收拾东西。”
保安看乐了:“你啊!表现不好让辞了吧!我看你就不行!还当老师呢!误人子弟!”
马琳琳变了脸色:“大爷,不会说话咱少说几句不行吗?”
看门开了个小缝,姜小米赶紧拽着马琳琳往校园里跑。
马琳琳一路骂骂咧咧:“不是你咋连保安都怕啊?他算个啥呀!”
姜小米无奈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最后来一回了,不想出去的时候再卡着我。”
一路小跑带着马琳琳上楼进办公室。
果然新接手的老师坐了姜小米的桌子。
新老师一看就是性格张扬的人。
椅背上搭着一个波西米亚风的披肩,色彩浓烈张扬。
桌上铺了一整块叮当猫的桌布,桌布上摆着一个苹果笔记本电脑,桌子一角还有零零散散的做美甲的工具。
“一万多的电脑她就这么放这儿啊?不怕丢了?”马琳琳也有些咋舌。
“办公室和外面走廊都有监控。”
姜小米一边回答马琳琳一边犯了难。
马琳琳看桌上的书架里摆满了书,地上也有一摞书:“这么多都是你的?”
姜小米有些委屈道:“地上的是我的,书架里的不是,可是……书架是我的……”
马琳琳明白了:“她把你的东西就这么扔地上啦?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呢!还老师呢!”
姜小米也不舒服,把书架里不属于她的书一本一本掏出来,把地上自己的书拍拍土放回去。
书架边上小夹子夹着一个烈焰红唇大波浪头发的美女和班里学生开心大笑的拍立得合影。
看来学生和新老师相处的很好。
姜小米把照片取下来放在电脑上。
自己没有没有张扬的性格,温温吞吞,也没有拍立得,也不会做美甲……确实不得学生喜欢。
想想自己努力的日日夜夜,好像什么也没换回来……
姜小米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
马琳琳看出姜小米不高兴,替她抱起书架:“走吧!这破地方,不值得留恋!”
坐回车里,马琳琳拿出手机:“你都请我吃早点了,走!我请你喝奶茶!”
姜小米想到马琳琳是失业三个月的选手,不忍心道:“现在奶茶都卖好贵呢!你也没什么钱……”
“哎呀!”马琳琳摇头晃脑,“咱俩就乌鸦别嫌猪黑了!我有券!”
把车停回家,姜小米和马琳琳去了家附近的商场。
在奈雪的茶,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和鲜芒多中,马琳琳直奔蜜雪冰城!
吸着蜜雪七块一杯的奶茶,二人直呼过瘾!
“这七块的和他们二十多的有什么不一样啊?我喝着挺好的!”马琳琳幸福地转着吸管。
姜小米也很久不喝奶茶了。
甜一甜嘴确实能让人心情好起来啊!
“我也觉得没啥区别。”
“七块钱的奶茶和二十的,十几块钱的口红和三四百的,五十块钱的卫衣和动辄七八百的,不都是一样的东西?差价就这么多?哼!消费主义!”马琳琳愤愤地念叨。
“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地方,价钱就不一样。其实,咱们和货架上的东西也没有两样,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普通大学和211 ,其实想想,大部分工作只要认字,会用电脑,能听懂话,谁都可以干。区别只是有一些人很幸运,一毕业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随着工作年限工资也不断上涨。不幸的人,学的专业不被广泛需要,找工作也竞争激烈,头没开好,后面就难上加难,我投了好几份简历,没有一点儿回应。”姜小米翻出手机里的招聘软件。
马琳琳也给她看自己的:“我这几个月投了上百份简历了。好的公司理都不理,联系我的都是什么!”
她一个一个翻着:“这个,一看就是AB贷;这个,催账的;这个,保险公司内勤,什么内勤,说得好听,就是招卖保险的!你说咱们呼市好赖也是个三线城市,怎么全是点儿骗子公司啊!”
姜小米对招聘软件的研究不如马琳琳深入,现在可是开眼了:“原来都是这个意思啊!”
“嗯,还有这个,导游!”马琳琳放下奶茶,“说是导游,朝九晚五,六日双休吧?根本不可能!而且咱们这儿旅游季短,撑死到十一也就没什么游客了,闲坐着他能给咱一个月三千?那不是浪费钱嘛!”
“你的专业是室内设计啊!”姜小米道,“怎么不找对口的啊?”
“对口?”马琳琳听着天方夜谭,“对口的更不好找!上上个月我找了一个,入职第一天你知道让我干嘛吗?”
“干吗?”
“让我去路边招揽人问人家需不需要装修!”马琳琳无语极了,“七月份,30度的天气啊!坐在家里我还凉快点儿,我去太阳底下问过路的需不需要装修!可能揽上客人吗?那老板是脑子有坑想出这么一个主意吧!我一个念了这么多年书的大学生,想干发传单的工作那不初中毕业就能干了?气死我了,我干了二十分钟就走了!”
姜小米想想也觉得不靠谱:“那你打算怎么办啊?”
马琳琳也很迷茫:“不知道,先这样吧,有时候网上能有点儿兼职,就干一干,也赚不了多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也不想这样啊。你呢?”
姜小米连着几个晚上也没睡好:“都开学了,学校的工作一时半会儿也不好找。不行我就先备考吧。怎么也有事业编考试吧!万一能考上……那还有了编呢!”
“好考吗?”马琳琳好奇。
姜小米摇头:“不好考!特别不好考!我好几个同学毕业就搬去考公培训班住了,全职考公考编,哪儿有考试都去,就这样……没几个考上的!”
“那你也去报个名呗!”马琳琳鼓励姜小米。
姜小米摇头:“我不愿意!”
“为什么?”
“我爸妈就我一个孩子,像前几天住院,那都得我跑前跑后啊!我不能离开他们!我要是和我同学一样哪儿都考,就算考上了,也不是我想去的地方啊!”
给别人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觉得姜小米怎么这么矫情。
可相同处境的马琳琳明白姜小米的意思。
找工作不止是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更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她们是大山或贫困山村的孩子,那考到什么地方都是家族的一次跃升。
可她们这些城市里的平民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肩上不只有自己的人生,还有父母的余生!
父母倾其所有,榨干了自己的血肉养育了他们,他们已经与父母长在了一起,去哪儿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父母怎么办。
离家远?
那一定要安排好父母的晚年。
可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有几个有能力在其他城市给父母铺路?
拖着父母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父母怎么肯呢?
离家近?
那便永远锁在了这一方天地。
不用羡慕异国他乡的极光,也不用畅想一线城市的高工资。
姜小米和马琳琳就是这样没什么大能力的普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