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6章 胡搅蛮缠

作者:上弦飞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萧战深谙“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精髓,在暂时稳住内部、并用技术手段恶心对手的同时,他将那套混不吝的作风,完美地应用到了与相邻州县、乃至上级衙门的公文往来和“外交”事务中,把“碰瓷”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督师帅帐内,萧战叼着笔杆,看着面前一份刚刚起草好的、发往浙江布政使司的公文,眉头紧锁,似乎很不满意。


    “不行不行,这写得不够惨!”他扭头对正在帮忙整理文书的李承弘说道,“承弘啊,你来改改!要突出咱们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依然矢志不渝、忠心报国的悲壮氛围!要让布政使大人看了,不掉两滴眼泪都算他铁石心肠!”


    李承弘无奈地接过笔,斟酌着词句。最终发出的公文,在例行汇报了近期又小规模击溃了一股试图靠岸的倭寇侦察队之后,画风陡然一转:


    “……然,将士虽浴血奋战,屡挫敌锋,然军中粮秣早已告罄,饷银更是遥遥无期。士卒日仅两餐,稀粥可见人影,佐以咸菜半条,已是难得之珍馐。铠甲破损,无钱修缮;刀枪卷刃,无力更换。每至夜深,闻士卒腹中雷鸣,观其面带菜色,末将心如刀绞,恨不能以身代之……然,即便困顿至此,全军上下,无一人言退,无一人怨怼,皆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愿随国公爷、随朝廷,扫清倭氛,虽死无憾!唯盼上官体恤下情,速拨粮饷,以解燃眉之急,则三军感念,士气必更加高昂……”


    这公文写得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然而,就在这封“字字血泪”的求援信发出后不到三天,萧战麾下的一支巡逻队又在海边顺手敲掉了一个倭寇的临时补给点,缴获了一批鱼干和糙米,虽然不多,但足以让军营里飘起久违的米饭香。


    帅帐内,二狗念着布政使司回复的、措辞谨慎、表示“已知悉,正设法协调”的公文,萧战啃着新蒸的米饭团,含糊道:“看见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咱们越惨,赢得越漂亮,就越显得那帮卡咱们脖子的不是东西!”


    “听说了吗?萧国公那边又打胜仗了!”“是啊,真是厉害!不过听说将士们都快吃不上饭了,真是委屈他们了!”“唉,要是朝廷粮饷能跟上,何至于此啊!”


    萧战并不只盯着上级衙门,他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州县。他以“钦差督师,总揽东南平倭事宜”的身份,向宁波府、温州府等地发送公文,主题高度统一——“协同防倭,共建海疆长城”。


    公文写得冠冕堂皇:“倭寇流窜,踪迹不定,非一府一县之力可御。为保东南安宁,特请贵府协助筹措以下物资:粮草五千石,药材百担,熟练船工匠人五十名,民夫二百……此乃为全局计,望贵府以大局为重,速速拨付,以备不时之需。”


    名单列得又长又详细,仿佛不是去“求助”,而是去上级单位领标配物资。


    大部分州县收到公文,都是头皮发麻。给吧,肉疼,而且这口子一开,谁知道下次萧战还会要什么?不给吧,人家顶着“协同防倭”的大帽子,万一将来倭寇真从自己防区溜过去,或者萧战在陛下面前参一本“协防不力”,这责任谁担得起?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象征性地给一点,希望能打发过去。


    但萧战是那么容易打发的吗?


    对于那些推诿扯皮、或者只给一点点“意思意思”的州县,萧战的后续手段就来了。他会派出手持盖着督师大印和六皇子联署的“联防文件”的“协商小组”,直接上门。


    带队军官态度十分“诚恳”:“知府大人,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国公爷说了,倭寇凶残,必须未雨绸缪。您看这物资清单,都是为了保卫咱们共同的家园啊!您这边要是实在困难,我们也可以帮忙‘清点’一下府库,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或者‘折价’的物资?毕竟,防倭大事,重于泰山嘛!”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不给,我们就自己找,到时候找到什么拿什么,场面可就不好看了。而且“协同防倭”的大旗压下来,你不配合,很容易就被扣上“地方保护主义”、“目无大局”,甚至“疑似通倭”的帽子。


    萧战对前来汇报“协商”成果的二狗说:“咱们这是帮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强化联防意识!他们现在不理解,等倭寇真来了,就明白老子的苦心了!”


    许多这类明显带有“碰瓷”和“勒索”性质的公文与“协商文件”,萧战都会“非常尊重”地请六皇子李承弘联署签名。


    一开始,李承弘是拒绝的。


    “老师,此举……是否不妥?如此行事,与强取豪夺何异?恐损及朝廷颜面与皇室声誉。”李承弘试图劝谏。


    萧战搂着他的肩膀,一副“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承弘啊,你这想法太迂腐!颜面?声誉?能当饭吃还是能打倭寇?咱们这是在干什么?是在平倭!是在保家卫国!所有阻碍平倭、不愿意出钱出力的,都是潜在的‘倭寇同情者’!你作为皇子,联署一下,是代表朝廷表明态度,支持平倭大业!这是正义之举,是给你父皇分忧!谁敢说半个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蛊惑:“再说了,你签个名,又不用你去吵架,就能帮前线将士多要点粮食药材,少死几个人。这功德,大了去了!比你天天在宫里读那些圣贤书实在多了!”


    在李承弘内心挣扎,以及萧战持续不断的“思想工作”下,最终,许多公文的末尾,都出现了“钦差督师 萧战”与“皇子 李承弘”并列的签名。这皇子招牌一打出去,威慑力倍增。地方官员们看到皇子的联署,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乖乖按要求“协防”。


    李承弘私下对二狗感叹:“我总觉得……老师是在把我往沟里带。”二狗拍拍他肩膀:“习惯就好,习惯就好!跟着四叔,下限这东西,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杭州,浙江布政使司衙门。


    布政使崔大人拿着又一封从台州送来的、厚厚一叠、前面报捷后面哭穷的公文,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烦躁地将公文摔在桌上,对着下面的幕僚和属官抱怨:


    “这个萧战!他到底想干什么?!三天两头来公文哭穷!说什么将士食不果腹,军械破损不堪!可他那边的捷报是一个接一个,从来没停过!黑石岛之后,这都第几次小胜了?他要是真缺粮缺到那个地步,哪来的力气去打倭寇?啊?!”


    他指着公文上那泣血陈情的段落,气不打一处来:“你们看看!这写得多惨!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浙江布政司刻薄前线将士,故意刁难他萧战呢!可他转头就去‘协防’宁波、温州,要粮要人要东西!他这到底是缺粮,还是借着由头扩充实力,搜刮地方?!”


    一个幕僚小心翼翼地道:“大人,他……他每次公文,都有六皇子殿下联署……这……”


    崔布政使更加郁闷了,捶着胸口:“六皇子……唉!本官这个位置,是不是也该让他萧战来坐算了?!他这哪是督师,分明是个滚刀肉,是个泼皮!偏偏还拿着尚方宝剑,带着皇子!打不得,骂不得,还得陪着笑脸!本官为官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如此难缠之人!”


    京城,宁王府。


    听着东南眼线汇报萧战如何利用公文哭穷、如何借着“联防”名目向周边州县索要物资、如何利用六皇子签名施加压力……宁王李锴只觉得一股邪火在胸中燃烧,却无处发泄。


    他猛地将手中的密报撕得粉碎,低吼道:“无耻!下作!我们想用官场的规矩、程序的正义来束缚他,压制他!可他呢?他利用这些规矩,这些程序,来耍流氓!来碰瓷!来敲诈!”


    他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偏偏……偏偏他每次都能站在‘平倭大义’的制高点上!让你明知道他在胡搅蛮缠,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反驳、去制止!反驳他,就是不顾抗倭大局;制止他,就是阻碍皇子办差!这混账东西!简直是我大夏官场的一颗……一颗砸不烂嚼不碎的铜豌豆!”


    幕僚在一旁低声劝慰,但心里也清楚,面对萧战这种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将官场规则和道德下限都灵活运用的对手,传统的打压手段,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宁王此刻的愤怒,更多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萧战通过这一系列“外交碰瓷”和“胡搅蛮缠”,虽然惹得周边州县和上级衙门怨声载道,却在事实上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和运作空间,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东南的地位。然而,他这种肆无忌惮、近乎癫狂的扩张和挑衅,也终于触及到了某些势力能够容忍的底线。


    喜欢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请大家收藏:()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