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第一碗汤药

作者:鹿鸣哈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光初透,老街在薄雾中缓缓苏醒。顾言是被一阵规律的捣药声唤醒的——"咚、咚、咚",石杵撞击石臼的声音沉稳而富有韵律,像是这间医馆特有的心跳。


    他睁开眼,花了几秒钟才确认自己身在何处。


    不是那个装着智能窗帘、每天被手机闹钟惊醒的公寓,而是躺在那张铺着洁白床单的诊疗床上。晨光透过糊着桑皮纸的木格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奇怪的是,他竟然睡得很好。没有噩梦,没有半夜惊醒,胃部也不再隐隐作痛。只有那持续的捣药声,像温柔的鼓点,敲打着这个宁静的清晨。


    他坐起身,发现身上盖着的薄毯散发着阳光和草药混合的味道。床边的矮柜上放着一杯清水,他端起抿了一口,水温恰到好处。


    "醒了?"


    苏半夏站在药柜前,手里握着石制药杵。她今天穿着一件浅青色的棉麻长衫,长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几缕发丝垂在颈侧。晨光从她身后的窗户照进来,给她整个人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感觉怎么样?"她放下药杵,用旁边的棉布擦了擦手,"胃还难受吗?"


    顾言轻轻摇头:"好多了。"他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昨晚......谢谢你。"


    这是他第二次道谢,但这一次,话语里少了慌乱,多了郑重。


    "分内之事。"她浅浅一笑,走到水盆边仔细净手,"来,我再给你诊个脉。"


    顾言主动伸出手腕,自然地放在那个带着包浆的木制脉枕上。这个动作做得如此顺畅,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


    她的指尖依旧微凉,轻轻搭在他的腕间。医馆里安静下来,只有后院偶尔传来的鸟鸣声。阳光慢慢移动,照在药柜的铜环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泽。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的承受者。他开始用心感受这个过程——她指尖的力度,她专注的呼吸,甚至她微微蹙眉时睫毛的颤动。这一切,都与他熟悉的那个世界如此不同。


    "脉象比昨夜和缓多了。"片刻后,她收回手,"不过肝气还是有郁结,脾胃也还是虚弱。这不是一两天能调理好的。"


    她说话时,目光始终平和地看着他。顾言这才发现,她的眼睛不是纯粹的黑色,而是带着些许琥珀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清澈。


    "医生,"他忽然开口,"我叫顾言。昨天的事,抱歉。"


    他终于正式报上自己的名字,也为昨天的失礼郑重道歉。


    她微微颔首:"苏半夏。"顿了顿,补充道,"昨天看到你门口的快递了。"


    这个解释简单直接,却让顾言心里一松。原来她早就知道他的名字,却一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没有让他难堪。


    "你的情况,需要系统调理。"她转身取来纸笔,"我先给你开个方子,主要是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她开始写药方,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顾言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注意到她写字时有个小动作——每当思考下一味药时,她会轻轻用笔尾点一下下巴。


    "柴胡六钱,白芍四钱,枳壳三钱......"她一边写一边轻声念着,像是在与这些药材对话。药名从她唇间吐出,带着奇特的韵律感。


    写完后,她起身配药。只见她拉开一个个紫铜药斗,手指在不同药材间灵活地移动。戥子在她手中轻轻晃动,秤杆始终保持水平。


    这一切对她来说如此熟悉,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遍。顾言看着她的动作,忽然想起自己写代码时的状态——同样的专注,同样的行云流水。只是她面对的是古老的智慧,而他面对的是冰冷的数字。


    "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么小的秤吗?"她忽然问,手里继续熟练地配着药。


    顾言摇头。


    "草木虽微,关乎性命。"她将称好的药材倒在牛皮纸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像写程序,一个字符错了,整个系统都可能崩溃。"


    这个比喻让他微微一怔。


    配好药,她转向后间的小煎药室:"药要现煎才好。你要是没事,可以过来看看。"


    这个邀请出乎顾言的意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过去。


    煎药室很小,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灶台上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陶制药壶,墙上挂着各种药滤、药匙。她点燃灶火,蓝色的火苗温柔地舔着壶底。


    "煎药最重要的是火候。"她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先武火煮沸,再文火慢煎。急不得,也慢不得。"


    水渐渐沸腾,药香开始弥漫。这香气与他记忆中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完全不同,更像是雨后森林的气息,带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外婆煎药。"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回忆的温柔,"她说每一味药都有它的性子,有的急躁,有的温和。好大夫不仅要懂药性,还要懂得如何让它们和谐共处。"


    顾言靠在门框上,静静听着。在这个充满药香的小空间里,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什么都不想,只是安静地待在一个地方。


    这是一种陌生的体验——不是放松,而是某种更深层的安宁。


    药煎好了。她滤出深褐色的药汁,盛在白瓷碗里。


    "小心烫。"她轻声提醒。


    他接过药碗。药汁在碗中微微晃动,映出他模糊的倒影。气味比想象中浓郁,带着药材特有的苦涩。


    就在他准备一饮而尽时,记忆突然闪现——


    小时候有一次,他发高烧,母亲也是这般守在小火炉前为他煎药。那时的药很苦,他总是不肯喝。母亲就会拿出珍藏的冰糖,一颗糖,一口药......


    "这方子里我加了甘草和红枣,"苏半夏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应该不会太苦。"


    他低头看着碗中深色的液体,忽然明白为什么这药香让他感到熟悉。那是记忆深处,属于童年、属于母亲的味道。


    他端起碗,小心地尝了一口。


    预想中的苦涩没有出现。药汁温热顺滑,入口是复杂的草本风味,随后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甘甜。更奇妙的是,当药汁滑入胃中,一股暖意随之扩散开来,像是冬日里喝下一口热汤,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他慢慢将药喝完,感受着那份暖意在体内流淌。这不仅仅是一碗药,更像是一种温柔的抚慰。


    "怎么样?"她问。


    "比想象中好。"他如实回答


    她笑了,这次的笑容格外明亮:"那就好"


    窗外,阳光已经完全铺满庭院。老街苏醒的声音隐约传来——自行车铃铛声,邻居的问候声,小贩的叫卖声......这些曾经被他视为噪音的声音,此刻听来却充满生机。


    在这个平凡的早晨,在这个充满药香的小医馆里,顾言忽然意识到,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不是剧烈的转变,而是像这碗汤药一样,慢慢地、温柔地,浸润着他早已麻木的感官。


    他看着正在收拾药壶的苏半夏,忽然很想问问她的故事——为什么选择留在这条老街?为什么愿意在深夜为一个陌生人开门?为什么对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如此专注?


    但他最终没有问出口。


    有些答案,或许需要时间来慢慢发现。就像这碗汤药的功效,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慢慢来。


    而此时,碗底最后一点药汁缓缓流入体内,带着传承千年的智慧,和一个新的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