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解剖楼,与白昼判若两地。
白日的喧嚣与生气被彻底抽离,只剩下建筑本身庞大的、沉默的轮廓,以及从门窗缝隙中渗出的、混合了福尔马林和陈旧尘埃的冰冷气息。月光惨白,勾勒出楼角飞檐的锐利线条,投下大片浓得化不开的阴影。
唐欣妍站在楼侧的阴影里,手里紧握着那张几乎被她手心汗水浸湿的临时门禁卡——这是她以“复习解剖结构”为由,向一位相熟的助教艰难借来的,时限只有两小时。心脏在胸腔里敲打着密集的鼓点,既是恐惧,也是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不能再被动的等待和猜测了。那把“钥匙”就在里面,在那个重复着雨夜悲剧的残念里。
“嘀”一声轻响,侧门应声而开。一股更浓郁的、仿佛有了实质的冰冷空气扑面而来,让她打了个寒噤。她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这片绝对的寂静之中。
走廊里的应急灯提供着最低限度的照明,脚下的每一步都发出清晰得令人心慌的回音。她目标明确,直接走向昨天那个实验室。门没有锁,她轻轻推开,里面是比走廊更深的黑暗和更重的气味。
她没有开灯。月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几块方形的、冷清的光斑,恰好照亮了房间中央那几个被白布覆盖的台子。她凭着记忆,走向靠窗的第二个台位——那位编号 B-0719 的女性大体老师所在的位置。
越是靠近,那种独特的“牵引感”就越是明显。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意识的深海之中搅动起漩涡。
她停在台前,看着白布下安静的人形轮廓。这一次,她没有急于触碰。而是先闭上了眼睛,尝试主动去“调频”,去捕捉那股特定的意念流。起初是混乱的噪音,像是无数杂乱的电台信号,但很快,她找到了——那个带着湿冷雨气和刺目车灯碎片的频率。
它比昨天更加清晰,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寂静,或许是因为她此刻的全神贯注。
她缓缓伸出手,指尖隔着空气,虚悬在白布上方。她没有直接接触,而是让自己的意识,如同触角般,小心翼翼地探向那股残念。
轰——!
感知瞬间被拉入一个扭曲的时空隧道。
视野剧烈晃动,雨水疯狂拍打着挡风玻璃(或者是车窗?),视线模糊。世界被切割成流淌的光斑和深沉的黑暗。然后,是那两道如同巨兽瞳孔般的远光灯,带着毁灭性的气势,蛮横地占据整个视野!
紧接着,是感觉——背后!一股明确无误的、来自背后的力量!不是撞击,是……推送?带着一种决绝的、义无反顾的意味。
与此同时,那个破碎的呢喃再次响起,这一次,音节似乎连贯了一些:
“小……心……后……面……!”
小心后面!
不是“……后面……”,是“小心后面”!
画面在此戛然而止,强烈的晕眩感和濒死的窒息感让唐欣妍猛地向后踉跄一步,扶住了旁边的器械台才稳住身体,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已是冷汗涔涔。
“小心后面……”她喃喃自语,咀嚼着这完整的句子。
这意味着什么?她在提醒谁?提醒坐在前面的人?还是……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脑中逐渐成形。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意外,也不是她最初怀疑的“被推下”的谋杀。那股推力,带着保护意味的推力……结合“小心后面”的呼喊……
她是在救人!
她推开的是别人!而她自己,则暴露在了危险之前!
这个认知让唐欣妍的心猛地一缩。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位无名的大体老师,不仅仅是一位捐赠者,更是一位在生命最后时刻选择了牺牲的保护者。
那么,她推开的是谁?一个孩子?一个朋友?一个陌生人?
官方记录里,会记载这些吗?恐怕不会。一起交通事故的卷宗,通常只会记录事故本身、责任认定和死者的基本信息。
唐欣妍直起身,看着那在白布下安眠的轮廓,眼神变得复杂。恐惧渐渐被一种深切的敬意和探究欲所取代。她需要证实这个猜想。
她再次集中精神,这一次,她尝试传递一个意念,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那片残留着雨夜惊涛的意识之湖:
“你……推开的是谁?”
没有回应。
残念如同设定好的程序,只是固执地重复着生命最后几秒钟的片段:雨夜、车灯、推力、“小心后面”。它无法理解问题,也无法提供额外的信息。它只是一段被痛苦和瞬间决定烙印下来的记忆碎片。
唐欣妍没有气馁。她换了一种方式,将意念集中在“孩子”这个形象上,试图用情感去共鸣。
瞬间,那股残念的波动似乎剧烈了一丝!那股“推力”中包含的决绝和保护意味,变得更加清晰、强烈!虽然依旧没有具体的影像,但那种为了保护某个“弱小存在”而奋不顾身的情绪,几乎要满溢出来!
是一个孩子!她几乎可以肯定!
她收回意识,感到一阵精神上的疲惫,但内心却激动不已。她找到了方向。
离开解剖楼时,夜风拂面,带着初夏夜晚的微凉,却吹不散她心头的火热。她借用了宿舍楼下的公共电脑,再次搜索起来。这一次,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她输入关键词:“三年前”、“本市”、“雨夜车祸”、“女性”、“救人”、“儿童”。
鼠标滚动,大量无关信息掠过。就在她快要放弃时,一条来自本地一个不起眼的社区论坛的旧帖标题,吸引了她的目光:
【寻人】感谢三年前在南华路雨夜救下我女儿的不知名恩人
唐欣妍的心跳漏了一拍。她颤抖着点开了链接。
发帖时间,恰好是三年前,季节也对得上。帖子内容不长,发帖人是一位母亲,语气充满了悲痛和感激。她简述了当晚她带着六岁的女儿在南华路口等车,女儿突然跑向马路中间去捡滚落的皮球,一辆失控的汽车疾驰而来,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路过的年轻女士猛地将女儿推开,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当场身亡。等这位母亲从惊骇中回过神,救命恩人已被送走,现场混乱,她甚至连恩人的样貌都没看清,只知道很年轻。事后她多方打听,想表达感谢,却因信息有限,一直未能找到恩人的家人,成为心中大憾。帖子里还附了一张女孩恢复健康后、拿着那个皮球的照片,眼神清澈。
南华路。二十八岁。女性。救人。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全部吻合!
唐欣妍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真相,并非隐藏在阴谋与黑暗之中,而是闪耀着如此纯粹的人性光辉。
她再次看向屏幕上那张女孩的照片,然后缓缓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再次落在那栋寂静的解剖楼上。
B-0719,那位无名的女士。她的残念所执着的,并非死亡的恐惧,也非未尽的冤屈,而是那一刻保护了弱小生命的本能,和那句未能完全喊出的警示。
现在,她听到了。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份被尘封的善意,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