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马来西亚的山神

作者:初淮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马来西亚的山神信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住民文化紧密相关,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京那巴鲁山的山神信仰 。


    京那巴鲁山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被当地的卡达山杜顺人视为圣山 。他们认为这座山是以一位名叫阿基纳巴鲁(Aki Nabalu)的神的名字命名的,他与另一位神奥杜纳巴鲁(Odu Nabalu)共同守护着这座山 。当地传说中,男神基诺因甘和妻子苏米农杜分别创造了天空、云朵和大地,苏米农杜同情云朵比大地小的基诺因甘,将大地变成了以基纳巴卢为中心的婆罗洲岛 。在卡达山杜顺人的观念中,山神守护着山林的安宁和万物的生长,人们对其充满敬畏,登山前需举行祭灵仪式,否则被视为冒犯山神 。2015年,曾有游客在京那巴鲁山**拍照,随后该地区发生地震,当地不少人将此视为山神对不敬行为的惩罚 。


    此外,马来西亚华人还信奉三山国王,他们被认为是分别掌管巾山、明山和独山的山神。三山国王信仰随粤东移民传入马来西亚,其庙宇遍布西马各地,成为当地华人社区的重要宗教活动中心。


    马来西亚的山神来历分原住民本土山神和华人移民带来的山神两类,具体渊源如下:


    京那巴鲁山神(阿基纳巴鲁) :它是沙巴州卡达山杜顺人的核心山神,名字源于部落词语“Aki Nabalu”,意为逝者灵魂的安息之地。当地传说中,创世神基诺因甘和妻子苏米农杜创造天地时,苏米农杜为维护丈夫的尊严,重塑大地并将京那巴鲁山定为世界中心,而阿基纳巴鲁神与奥杜纳巴鲁神一同受命守护这座圣山。此外当地还流传神山上有灵魂等候解脱,祭司会通过仪式助灵魂飞升的说法,更强化了山神守护亡灵与山林的属性。


    三山国王:这是马来西亚华人主流的山神信仰,源自粤东,最早由粤东百越系统的土著居民信奉,后随□□融合,成为粤东福佬人和客家人的共同守护神。传说隋开皇年间,三位神仙现身巾山石穴自称兄弟,受命镇守独山、明山、巾山;北宋时因屡次显灵助宋军平乱,宋太宗赐封三人相应王号,合称“三山国王”。近代随粤东移民传入马来西亚后,成为当地华人的山神与地方守护神。


    桑图邦山神:在砂拉越州有桑图邦山的山神传说,当地认为此山由天神的公主桑图邦化身而成。传说天神派两位公主到当地两个村落维持和平,后来两位公主因同时爱上一位王子产生争斗,天神为平息纷争,将两位公主和王子分别化为三座相隔较远的山峰,桑图邦公主化身的桑图邦山成为当地具有神圣意义的山体,相关山神信仰也由此衍生。


    京那巴鲁山神:当地卡达山杜顺人并未对阿基纳巴鲁等山神的具体外貌进行详细描述,但传说中提到圣约翰峰上的人脸形岩壁是一位等待丈夫归来后被山神化为岩石的中国寡妇的脸孔,这可视为山神形象的一种间接体现。??


    三山国王:作为马来西亚华人信仰的山神,三山国王通常被塑造为身着王袍、头戴王冠的帝王形象,手持象征权力的如意、玉笏等器物,面容庄严肃穆,体现出其神圣威严的地位。??


    莲山大人:是马来西亚槟城莲清宫供奉的山神,其形象通常为身着传统服饰的文官模样,面容和蔼,给人以慈悲为怀、庇佑众生的感觉。


    京那巴鲁山神与中国寡妇:这是当地最经典的传说。相传一位中国王子遭遇海难后被沙巴当地村落救起,与卡达山族女子相恋成婚。后来王子思乡归国,许诺会回来接妻子,可因皇室反对再未归来。


    他的妻子日夜登上山顶眺望故乡盼他归来,直至病逝,山神被其痴情打动,将她的遗体化为山峰岩壁,这处岩壁至今还能看出人脸轮廓。人们为纪念她,便将此山称作“中国寡妇山”,而守护此山的山神也被认为是守护这份深情与山林的神灵。


    伊班族拉贾山神与榴莲的诅咒:沙巴州伊班族流传着山神拉贾的传说。


    拉贾掌管着山林的万物生长,还定下规矩,族人采摘山林馈赠必须心怀感恩、适可而止。猎人阿旺为给母亲治病,闯入禁忌之谷偷吃了给山鬼的神树果实,且毫无感恩之心。愤怒的拉贾现身斥责他,随后让神树树根缠住阿旺,将其拖入地下。


    事后拉贾撒出神树种子并诅咒,让后世贪心之人因这果实争论不休,而这神树便是榴莲树的前身。


    桑图邦山神的化身:砂拉越州的桑图邦山神源自公主化身的传说。


    天神派桑图邦和塞金姜两位仙女到当地,化解黄沙村与白沙村的纷争。两位仙女凭借织布、舂米的绝技帮助村落发展,让两村重归和平。


    可后来两人同时爱上塞拉皮王子,争执逐渐演变成激烈斗殴。天神为平息事端,将她们与王子都化为山峰,桑图邦公主化身的桑图邦山成为当地圣山,她也被视作守护周边的山神,其碎裂的器物还化作了附近的小岛。


    柔佛金山山神与苏丹求亲:柔佛州东甲金山流传着山神与金山公主的传说。马六甲苏丹马末沙听闻金山公主的美貌,派人上山求亲。使者途中两次遇到一位老妇,老妇转告公主同意下嫁,但要苏丹完成七个苛刻条件,包括建金银桥、准备蚊子和小虫的心脏、一瓶处女的眼泪,还有一碗苏丹与其儿子的血。苏丹因不愿牺牲自己和孩子,只好放弃求亲。


    当地人称老妇是山神或公主的化身,这些条件本就是为婉拒求亲而设。


    吉打州山神婆婆的渊源:吉打州有着山神婆婆珂娘的传说。相传她本是泉州公主,路过当地时被骑象巫师看中,公主拒绝后遭到巫师报复。巫师施法让大象吸干海水,将公主乘坐的大船变成大山,公主也被困死在山中,此后便化为山神婆婆守护这座山。当地还流传若有人冒犯她,会遭遇厄运,需带着香叶和槟榔祭拜请罪才能化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