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为何跋扈

作者:幽兰珍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戚嬷嬷陪着小姐接回了顾银亭把他安置在耳房,似乎是想起了陈年往事:“要说那赵姬,跟顾家也算是牵扯不断。”


    “嬷嬷这话怎么说?”黎清月心中警铃大作,看来NPC要说点自己当初看书都没看出来的东西了。


    “本来赵姬是宫中侍奉刘妃的,刘妃福薄,生下一死胎。逐渐失去宠爱。先帝立了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后来先帝驾崩,贵妃、刘妃都陪葬了。赵姬从宫中出来,回到了刘妃的生前在的顾府,陪着顾芝友来到黎家为质。”


    “刘妃没入宫之前在顾家?”


    “是啊。刘妃是个舞女苦出身,在顾家时被先帝南巡看上了,才带回宫里。”戚嬷嬷替黎清月掀开了帘子:“赵姬年岁大了,也想出宫配人,带着刘妃给的信物找到了顾家。”


    黎清月垂眸:“原来如此,怪不得赵姬出身不好,却有一番能力得到顾芝友的垂怜。”


    “小姐,奴说句不该说的。你从小金枝玉叶,总去跟顾氏余孽打交道,有累身份。”


    市井早晨,鲜酿的豆浆热腾出锅,包子的香气从街头穿到结尾。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织就赶集的热场。酒楼开张,宾客齐聚一堂,品茗论事,高谈阔论,好不热闹。


    街边一个身形瘦小、衣履阑珊的乞儿捧着碗,揉着饿得绞痛的肚子,看着街边的摊铺挪不动脚。


    “去去,哪来的乞丐花子,走开!”


    柏屹寒撇了一下嘴,走到茶楼门口,坐了下来。听见里面的说书人醒木一拍,明白又要开始讲故事了,竖起了耳朵。


    “清源地小,事儿却新鲜。各位看官,要说清源第一贵女,是谁家呢?”


    “你老糊涂了,这还用问?”


    “当然黎家那位。”看客嗤笑四起。


    “咳咳。”说书人清了清嗓子,面子有些挂不住,“黎家没错,但是是哪位小娘子呢?”


    “众所周知,黎家家主黎成秀,年少成名,取了罗平山世家的祁夫人,当年可是美事一桩。他们的大儿子黎玉堂文武双全,英姿勃发,可谓肖似其父,前不久还打退了来犯的顾家贼寇;二女儿出生天象瑞吉,非富即贵。自然是黎家嫡出二女儿,为第一贵女了。”


    “这位仁兄,我觉得不对吧。祁夫人自然是闻名的贤良绝色之人,她女儿可不尽然。这位二女儿自打她母亲猝然离世,变得骄矜自大,目中无人。无人管教,恣意妄为。”


    众人默了默,低头喝茶。


    一位青衣男子跟着附和:“怎么能说无人管教?崔姬也是她名义上的母亲,她膝下的三女儿,闺名清浅,举止得体、温和顺从,尤善抚琴。二女儿只怕是管教不听,仗着哥哥和父亲的的偏爱,跋扈难驯。”


    “是啊,二小姐品行有愧贵女其名。”


    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讥讽道:“当今陛下让耆老们察举名声、才学、家世俱佳的人才。我们若仿照天子行事,恐怕没人愿意察举这样一位‘佳人’。”


    “你,口出狂言!”


    眼看着局面骚乱,众人分说不一。更有好事者调动气氛,生怕不能打上一架。说书人拍了几下醒木,“各位看官,各位看官!”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各位看官,第一贵女的头衔终究要看品行和才学,黎家虽为清源主家,也不愿众人因为权势而奉承。明年三月的及笄礼,黎家内人决定效仿天子,让各家适龄女儿自行展示才艺、学识,由乡里耆老定夺第一贵女的头衔。”


    “黎家不愧是大家,有气量。”


    “黎家内人崔氏实乃贤明。”


    宴席散场,众人打完赏。说书人撩开帘子坐下,悠哉地喝了口水,看见桌上的一锭金子,喜笑颜开。


    柏屹寒跑开,去捡扔在地上的铜板。却看见一个衣着考究的人从说书人那里出来,于是心中一计。


    “哎呦!”


    “你这个穷瞎子,走路看着点儿啊!”


    “是是,大人。”


    那人左右四顾了一下,“今天我有要事要忙,不然真得给你点教训。”


    柏屹寒低头喏喏,微微勾唇一笑,把手里的玉佩攥紧了。


    等到贵人走后,柏屹寒仔细看了一下,是双鱼佩。这个家徽,不是清源黎家又是谁呢?


    自从落水事件后,这是黎清月第一次正式来给父亲黎成秀请安。她刻意比平日晚了些,踏入正厅时,只见父亲黎成秀已端坐主位,正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拂去茶沫。


    “女儿给父亲请安。”黎清月规规矩矩地行礼。


    黎成秀抬起眼,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脸上是符合他身份地位的慈爱:“起来吧。身子可大好了?”语气温和,听不出太多情绪。


    “劳父亲挂心,已无大碍了。”黎清月垂眸应答,心中警惕的弦已然绷紧。


    “嗯,那就好。”黎成秀呷了口茶,状似无意地提起,话语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前日南沙公主入府探望你崔娘,偶然提及……那日落水,她似乎在远处亭台上看见,是你失手将清浅推搡了一下。”


    黎清月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她面上却适时地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错愕与委屈,声音依旧镇定:“父亲明鉴,公主与女儿素有龃龉,此言恐怕有失偏颇。况且,最终落入冰湖、险些丧命的是女儿。”——她在心里默默补充:虽然是原主动的手,但这锅现在得我来背,还得背出水平,背出风格。


    “是啊,为父也是这么想。”黎成秀放下茶盏,语气带着一种“早已了然”的宽和,“你崔夫人当时就在我身旁,听闻公主此言,可是立刻就好一番解释。”


    黎清月能想象到,崔夫人肯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老爷万万不可听信!定是公主离得远看错了。清月那孩子性子是直率了些,断不会故意推搡妹妹。依妾身看,必是姐妹俩玩闹时脚下打滑,清月想拉住妹妹却失了手,自己才不慎跌入湖中。她这是护妹心切啊!’”


    黎成秀看向黎清月,眼神里带着“你看你姨娘多为你着想”的意味,继续道:“你姨娘还再三恳求我,说为了黎家声誉,也为了不让你受委屈,对外就统一口径,说是你为了救清浅才英勇落水。如此,既全了姐妹之情,也全了你的名声。你觉得呢?”


    黎清月心头猛地一凛。


    高啊,崔姬!


    这哪里是解释?这是把她架在火上烤!


    首先,坐实了“推搡”的动作,只不过动机从“恶意”变成了“玩闹失手”,让父亲觉得她依旧鲁莽冲动,不堪大任。


    其次,将一个“欺辱庶妹”的恶名,轻描淡写地扭转为“救妹英勇”的美名——但这美名如同空中楼阁,全靠崔姬“深明大义”的谎言维系着。一旦将来有丝毫破绽,或者崔姬不再需要维持这个“谎言”,她黎清月就会从“英雄”摔成“欺世盗名”的笑话,摔得更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崔姬通过这番“维护”,在父亲面前完美塑造了一个宽容大度、处处为嫡女着想的慈母形象,而她黎清月,则成了需要被不断包容、擦屁股的麻烦精。


    这不是惩罚,而是比惩罚更可怕的“捧杀”。用“慈爱”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她所有的“恶行”都轻拿轻放,然后用“为你好”的名义,将她一点点养废,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心里惊涛骇浪,黎清月面上却迅速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一丝“懊悔”,她微微低头:“原来……姨母竟为女儿考虑到如此地步。女儿……女儿当时确是惊慌失措,记不清细节了。多谢父亲和姨母回护。”


    “嗯,知道就好。日后行事,定要更加稳重才是。”黎成秀见她“领情”,满意地点点头,“你姨母处处为你着想,你要记得这份心意。”


    “女儿谨记父亲教诲。”黎清月温顺应答,垂下的眼睫掩盖了眸中冰冷的锐光。


    崔姬的手段,果然比书中轻描淡写的几笔要高明得多,也阴险得多。这黎府后宅,当真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浑水。


    “你庶母说要再给南沙公主再办一下践行宴会。你和清浅好好相处,多让着你妹妹。”


    “是。”


    [无奈]现在大家知道为啥黎清月名声这么差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为何跋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