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回家

作者:念小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章归巢


    鼻腔里的痒意像有只无形的手,攥着神经往死里揪。林小满猛地吸了口气,想把那股钻心的感觉压下去,结果反而触发了连锁反应——喷嚏像憋了许久的山洪,接二连三地冲出来,打得她眼冒金星,眼泪直流。


    她手忙脚乱地在桌上摸索,终于碰到那支快空了的抗过敏喷雾,对着鼻孔猛按了两下。薄荷味的药剂带来短暂的舒缓,却掩不住喉咙里泛起的干涩和痒。


    “又犯了?”对面工位的同事探过头,语气里带着习以为常的无奈,“我说小满,你这过敏真该好好治治了,天天这么折腾,铁人也扛不住啊。”


    林小满揉着发红的鼻尖,苦笑了一下。治?怎么没治过。从西医的抗组胺药吃到中医的汤药,从脱敏治疗做到偏方熏鼻,能试的法子都试了,可这尘螨过敏就像块狗皮膏药,黏上了就甩不掉。尤其在这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写字楼里的中央空调永远带着一股陈年老灰的味道,出租屋的地毯和布艺沙发更是尘螨的温床。她的过敏,一年比一年重。


    “医生怎么说?”同事又问。


    “还能怎么说,”林小满声音沙哑,“建议换个环境,说空气质量好、灰尘少的地方,或许能缓解。”


    “换环境?”同事瞪大了眼,“这工作你不要了?在这儿打拼这么多年……”


    林小满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玻璃幕墙外,是密密麻麻的高楼,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连阳光都像是被过滤过,没什么温度。她在这座城市待了八年,从大学毕业到成为小有名气的室内设计师,加班是常态,熬夜是标配,换来的是银行卡里缓慢增长的数字,和这越来越糟的身体。


    值得吗?


    这个问题,最近总在她脑子里盘旋。尤其是昨晚,她因为鼻塞几乎一夜没睡,凌晨时坐在客厅地板上,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她累了,不是身体上的,是从骨头缝里透出来的疲惫。


    “我想回老家看看。”林小满轻声说,像是在跟同事说,又像是在跟自己确认。


    同事愣了愣,随即了然:“你老家不是在农村吗?听说山清水秀的,或许真能行。不过……你那老家,还有人住吗?”


    林小满的父母在她小学时就搬到了县城,老家的老屋,已经空了快二十年了。


    “不知道。”她摇摇头,“但总得回去看看。”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春天的草,疯狂地滋长。当天下午,林小满递交了辞职信。领导挽留了几句,见她态度坚决,也只能作罢。收拾东西的时候,她看着满满一箱子的设计图和奖杯,忽然觉得有些不真实。就这么……离开了?


    没有告诉太多人,林小满简单收拾了一个行李箱,买了张回老家的火车票。绿皮火车哐当哐当晃悠了十几个小时,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成了连绵的田野和低矮的房屋。空气似乎也变得清新起来,她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鼻腔里没有预想中的刺痛,反而有种久违的舒畅。


    下了火车,又转乘了一辆乡村巴士,才到了镇上。再往前,就只能靠步行了。林小满拖着行李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两旁是绿油油的稻田,风吹过,稻浪翻滚,带着一股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偶尔有村民骑着电动车经过,好奇地打量着她这个陌生的来客。


    记忆中的路有些模糊,但大致的方向还在。走了约莫半个多小时,她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村落轮廓。村口的老槐树还在,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伞。


    沿着村里的土路往里走,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舍,大多是白墙灰瓦,有的院子里种着蔬菜,有的晒着谷物,鸡犬相闻,一派宁静的乡村景象。


    她的脚步停在了一处院落前。


    院门是老旧的木门,漆皮剥落,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门环上锈迹斑斑。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几棵不知名的灌木歪歪扭扭地长着,几乎遮住了后面的老屋。老屋是典型的农村瓦房,墙皮已经斑驳,有些地方甚至塌了一小块,窗户玻璃大多碎了,用塑料布糊着,被风吹得哗啦啦响。


    这就是她的老家。那个在她童年记忆里,有奶奶的唠叨、有夏日的蝉鸣、有满院花香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破败和荒凉。


    林小满站在院门外,忽然有些犹豫。她真的要在这里住下来吗?住在这样一间几乎快要倒塌的老屋里?


    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杂草和泥土的味道,干净、纯粹。她走到院门前,轻轻推了一下。木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呻吟,缓缓打开了。


    一股混合着尘土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算浓烈,但足以让她这个过敏体质的人警惕起来。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后退了一步。


    就在这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院子角落里的一抹绿色。那是一株顽强的植物,在杂草丛中,竟然开出了几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


    像极了她小时候,奶奶种在院子里的太阳花。


    林小满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重新抬起头,望向那间破旧的老屋,望向满院的杂草,眼神里渐渐有了一丝坚定。


    也许,这里真的可以试试。


    她拉着行李箱,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走进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院子。脚下的杂草被踩出沙沙的声响,惊起了几只停在草叶上的飞虫。


    推开老屋木门的瞬间,积灰在阳光斜照里浮沉,像被惊扰的时光碎片。屋里比院子更显破败:土坯墙的石灰层大片剥落,露出里面暗红的泥土;墙角结着蛛网,地上散落着枯败的草屑和几块碎裂的瓦砾;靠墙的木桌腿已经朽了半截,轻轻一碰就晃悠着发出“咯吱”声。


    林小满放下行李箱,先打开了几扇还能推动的窗户。新鲜空气涌进来,带着田野的湿意,冲淡了些霉味。她从箱子里翻出口罩戴上,又找了块旧毛巾裹住头发,开始清理。


    最先要对付的是地上的灰尘和杂物。她找来墙角那把锈迹斑斑的扫帚,试着扫了两下,扫帚毛掉了一地。无奈之下,只能用手一点点捡拾较大的碎块,再用湿巾擦去桌面上的浮尘。才忙活了半小时,鼻腔里又泛起熟悉的痒意,她赶紧退到院子里,摘下口罩大口喘气。


    阳光落在身上,暖融融的。她看着院子里疯长的杂草,忽然想起奶奶在世时,这院子里永远收拾的干干净净,还会种上几盆奶奶最爱的蟹爪兰,角落里还有一株她亲手扦插的月季。


    正怔忡着,院门外传来“吱呀”一声轻响。林小满回头,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站在门口,手里挎着个竹篮,正眯着眼睛打量她。


    “你是……老林家的小满?”老奶奶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乡音。


    林小满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是我,奶奶。您是……”


    “我是隔壁的宋阿嫲啊。”老奶奶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显得格外亲切,“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那时候你扎着两个小辫子,调皮的很。”


    宋阿嫲?


    林小满的记忆忽然清晰起来。是了,宋阿嫲是奶奶生前最好的朋友,两家只隔了一道矮墙,小时候她经常跑到宋奶奶家去蹭糖吃。宋奶奶的手很巧,会用稻草秆编小篮子,还会做甜滋滋的红薯干。


    “宋阿嫲!”林小满快步迎上去,眼眶有些发热,“真是您啊,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可不是嘛,多少年没见了,你都长这么大了。”宋阿嫲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听你王婶说老林家的丫头回来了,我还不信,这不一瞅,可不就是你嘛。怎么想着回来住了?”


    林小满简单说了说自己过敏的事,宋阿嫲听完,叹了口气:“城里是好,就是太憋得慌。回来好,回来好,咱这儿空气好,养人。”她说着,把手里的竹篮往林小满怀里塞,“刚蒸的糖糕,你尝尝,还是热乎的。”


    竹篮里铺着一块蓝布,上面放着几块白白胖胖的糖糕,散发着清甜的香气。林小满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她早上就没怎么吃东西,这会儿闻到香味,顿时觉得饿了。


    “谢谢您,宋阿嫲。”


    “谢啥,邻里邻居的。”宋阿嫲走进院子,看了看屋里屋外的狼藉,皱起了眉头,“这屋子空太久了,得好好拾掇拾掇。你一个丫头片子,哪能干得了这些重活?”


    “我慢慢弄,不急。”林小满有些不好意思。


    “不急也不行啊,晚上咋住?”宋阿嫲说着,转身往院外走,“你等着,我去叫你李叔来,他会泥瓦活,让他先帮你把屋顶漏的地方补补,再把窗户修修。”


    林小满连忙拉住她:“宋阿嫲,不用麻烦了,我自己……”


    “啥麻烦不麻烦的。”宋阿嫲拍了拍她的手,语气不容置疑,“你阿嫲不在了,我就得替她照看着你。你等着,我这就去。”


    说着,宋阿嫲就急匆匆地走了。林小满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暖烘烘的。离开老家这么多年,她以为这里的一切都变得陌生了,没想到还有人记得她,愿意这样真心实意地帮她。


    她拿起一块糖糕,咬了一小口。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带着大米特有的清香,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那是属于童年的味道,属于家乡的味道。


    没过多久,宋阿嫲就领着一个中年男人来了。男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正是村里的李叔。李叔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小伙,看样子是他的徒弟。


    “小满,这是你李叔,让他给你看看屋子。”宋阿嫲介绍道。


    李叔憨厚地笑了笑:“小满丫头,回来啦。你宋阿嫲跟我说了,放心,这点活不难。”


    他说着,就走进屋里查看情况,时不时敲敲墙壁,摸摸屋顶的梁木,嘴里念叨着:“还好,梁是结实的,就是瓦松了几块,补补就行。窗户框子朽了,得换两个新的……”


    宋阿嫲则在院子里转悠,指挥着两个小伙先把院子里的杂草除了。“这草得连根拔了,不然过两天又长出来。那边那几棵竹子也得砍咯,不然竹根长到房子里去……”


    看着忙碌的众人,林小满赶紧撸起袖子加入了忙活的队伍中。心中无比感激,但也只能等到安顿好后再来感谢淳朴的乡亲们。


    天色渐晚,简单的修补和除草除尘已经完成,宋阿嫲和李叔他们已经回去了。


    躺在从宋阿嫲家接来的被褥上,林小满沉沉的进入了梦乡。


    练笔之作,没有固定更新时间,就是写着玩的[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