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雀儿衔信
光绪二十三年秋,苏州城的雨丝裹着桂香,黏在陈砚青的竹布衫上。他蹲在药铺后巷搓洗药臼,指节因常年浸冷水而泛白,腕间一道凸起的骨瘤随动作轻颤——那是他十六岁那年突然长出来的,像条蜷曲的小蛇盘在脉门处。
陈小哥!隔壁绣坊的小丫鬟举着油纸伞跑过来,南巷口王媒婆叫你,说有封从归墟村寄来的信。
归墟村。这三个字像根细针戳进陈砚青的耳膜。他最后一次见那村子,是七岁那年跟着娘去祭祖。祠堂梁上悬着块褪色的陈氏宗谱,他踮脚够谱子,却见每代家主名字旁都注着骨相异三字。夜里他发了急烧,醒时娘抱着他在破庙里哭:咱陈家的骨血,怕是要绝了......
信是祖父的字迹,墨色晕开如血:砚青,速归。祖宅西厢房第三块砖下,有你爹的遗书。
归墟村的青石板路比陈砚青记忆中更窄,墙根爬满枯藤,每片叶子都泛着病态的灰。他刚转过土地庙,就听见孩童尖叫:怪物来了!
七八个光脚娃子躲在草垛后,指着他的后颈。陈砚青摸了摸——那里新凸起一块软骨,像颗没长开的痘。
祖宅门锁锈得厉害,他用石头砸开,霉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西厢房第三块砖下,果然压着个铜匣,匣内除了信,还有张泛黄的画像:画中是个穿官服的男子,左脸爬满树根状的骨突,右眼眶里竟嵌着枚铜铃。
阿砚。
陈砚青的手一抖。这是他爹的声音。
阴影里走出个佝偻男人,右腿比左腿短了一截,肩胛骨凸起如折翼的蝶。他手里攥着半块玉牌,与陈砚青贴身戴的那半块严丝合缝。
你终于回来了。男人开口,声音像砂纸擦过陶瓮,我们陈家的骨相,该有个了断了。
第二章 祠堂骨音
陈老爹带陈砚青去祠堂,途中遇见的村民个个眼神躲闪。卖糖葫芦的老汉缩着脖子,脸上的肉瘤随着呼吸抖动;提篮采药的妇人遮住半边脸,指缝间漏出半只浑浊的眼珠。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陈老爹摸着祠堂斑驳的门环,是怕想起自己骨子里的东西。
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陈砚青后颈的骨赘突然发烫。祠堂正中供着块黑黢黢的焦骨,足有两丈高,肋骨根根分明,胸腔处嵌着面青铜镜。镜中映出的不是陈砚青,而是无数扭曲的人形:有的头大如瓮,有的四肢反长,最清晰的一个,竟与他梦中反复出现的影子重叠——那是个没有五官的脸,皮肤下流动着白色的骨茬。
骨母陈老爹点燃三炷香插在焦骨前,嘉靖年间,咱们陈家出了个进士,要在村里修座镇妖塔。挖地基时挖出这东西,他非说是什么上古神骸,要拿它炼长生丹。
铜镜突然泛起涟漪,焦骨发出闷响。
后来呢?陈砚青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抖。
后来?陈老爹笑了,笑声撞在梁上碎成一片,炼到第七七四十九天,丹炉炸了。所有参与的人都疯了,有的啃自己的手指,有的用石头砸烂脸。可怪事还在继续——村里陆续有人生下怪胎,骨头往外长,肉往里烂......
他指向焦骨旁的功德碑:你看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咱陈家人?他们不是病死的,是被自己的骨头顶穿的。
陈砚青凑近看碑,最上面一行是陈怀安——他太爷爷的太爷爷。再往下,每个名字旁都钉着块小骨牌,形状与祠堂里的焦骨如出一辙。
第三章 骨痂里的秘密
深夜,陈砚青被骨痛惊醒。他摸黑翻出陈老爹的木箱,在底层找到本霉烂的医案。
万历十五年,陈氏第三十二代家主陈廷钧,左胫骨生骨瘤如瓜,痛彻心扉。遍寻名医不得,忽梦白发翁曰:欲止骨生,须饲骨母。
后面几页字迹潦草,夹杂着血渍:今日取邻女腿骨三寸,磨粉敷于骨母......无效。取幼犬脊骨,焚灰冲服......骨瘤更巨。骨母显形,索活祭......
窗外传来抓挠声。陈砚青掀开窗帘,月光下站着个穿红嫁衣的女人。她的脸被头发遮住,脖颈处鼓着串葡萄似的骨赘,每动一下都叮当作响。
救救我。女人开口,声音竟是陈砚青从未听过的清甜,他们要把我放进骨母里。
陈砚青推开窗,女人却像烟雾般散了,只留下一缕红绸,上面绣着陈氏嫁女四个金字。
第二天,陈老爹带他去村后的乱葬岗。漫山遍野的坟包歪歪扭扭,有些棺材半露在外,缝隙里长着白色的菌子。
这些都是饲骨人陈老爹踢开块碎碑,族里每出生一个畸形儿,就要选个女孩当,活埋在骨母脚下。她们的骨头会慢慢融进焦骨,延缓骨瘤生长......
乱葬岗深处传来敲击声。两人循声走去,看见口红漆棺材,棺盖上凿了个小孔,露出截苍白的手。手背上凸起根细骨,正一下下叩着棺木。
第四章 归墟
陈砚青想起七岁那年的梦。他总梦见自己躺在焦骨里,无数骨茬扎进皮肤,却在疼痛中长出新的骨头。原来那不是梦,是血脉里的记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骨母不是神骸。他摸着胸口的骨赘,是咱陈家人的怨骨。每一代畸形儿的骨血,都在往里面添砖加瓦。
陈老爹浑身剧震,踉跄着扶住棵枯树:所以...所以每次选嫁女,都是在给骨母输送养分?
不止。陈砚青指向祠堂的焦骨,它在等,等最完整的骨相。等某个陈家人,自愿把自己献进去。
当晚,陈砚青在祖宅翻出最后一样东西——个檀木匣,装着半枚铜铃。与画像中怪人的那只凑成一对。
这是你太奶奶的。陈老爹声音发颤,她是第一个主动嫁进骨母的。她说...她说只有这样才能止住骨痛。
窗外响起铜铃声。陈砚青推开窗,月光下站着个身影:没有五官的脸,皮肤下流动着骨茬,正是他梦中的模样。
来了。陈砚青摸向颈后的骨赘,那里正在裂开,露出里面细密的骨纹,该我喂骨母了。
他走向祠堂,骨赘摩擦衣领发出沙沙声。陈老爹想拉他,却被无形的力量推开。焦骨突然发出轰鸣,胸腔处的青铜镜亮得刺眼。
陈砚青站在镜前,看见自己的倒影正在变化:骨瘤蔓延至全身,皮肤裂开又愈合,最终变成焦骨的模样。最后一刻,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祠堂回荡:下一个,该谁了?
尾声
光绪二十四年春,苏州城来了个游方郎中。他替绣坊小丫鬟治好了手上的脓疮,却在她耳边轻声说:归墟村的陈家,该换香火了。
小丫鬟摸着自己新长的骨赘,望着远处的青山,笑了。
喜欢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请大家收藏:()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