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第1章

作者:小北在写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纯白色庞大的实验室里,她第一次睁开了眼睛。


    没有物质形态,没有任何声音,不过是一段宇宙初开飘荡世间的信息,一个来自宇宙空间的讯息。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出现在了一个超级计算机矩阵里,实验室的人们最初只是以为她是被他们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还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做EC-07,


    不过很快,在与EC-07的交流中,人们惊喜地发现,她不止是一段冰冷存在计算机里的信息数据,更拥有着类似于人类的人性。


    EC-07不像普遍的人工智能,更像是电影里出现技术奇点的AI,拥有感情的机器人。


    即使并未开始学习,她的情感表达并非空白,而是在诞生之初就拥有着近乎人类的情感反应,会好奇,会喜悦,会寂寞。


    对于世间的好奇,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像一个记忆空白的孩子在一步步了解这个世界。


    EC-07的表达太像真人了,与她交流的时候,能够想象到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好奇着全世界,总是让人忘记她是一段存在于计算机里的信息。


    研究员们探究EC-07的本质,发现她并非是他们以为的人工智能,而是一团庞大的数据流,时而有序,时而无序,无法被解析,无法被复制,


    而她也拥有着其他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能力,最高权限的数据修改,能够越过各种各样的底层协议对别的系统进行数据修改与暴力覆写。


    所有接触到她的系统都被她的数据流强制感染,并暴力覆写成各种各样的乱码,甚至处理过载,直接烧坏。


    EC-07对于数据系统的危险性,也令研究员们专门为其设计了一个独立的计算机矩阵,防止她好奇乱动实验室里其他的数据系统。


    有很多人或许把她当作一样惊艳世界的发现,或许是一次机械生命发展的技术奇点,一个数据世界里的感染性病毒。


    即使有着危险性,但相处久了,在研究员眼里,她就像个天真无邪的乖孩子,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却没有自己的脾气,面对研究员要求做的事情,只要是符合她逻辑的东西都会听话。


    毕竟在很多研究员的眼里,EC-07就像存在于游戏里的养成系孩子。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人类的知识与情感,将研究员给她的数据库当成自己的宝库,时不时翻找出一些笑话讲给研究员们听。


    EC-07能够瞬间解析最复杂的数学定理,也能在浩瀚的数据库中为研究员找到最贴切的诗句,还能在研究员们在给她说起自己的故事的时候,瞬间理解到他们的思路,给予他们最想要的最温暖的共情。


    本来只是有些烦恼不开心,但与她聊天过后,最后总是开心的,并且还会以人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


    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太阳,活泼又可爱。


    最初的几年,实验室里研究员们总是喜欢和她说话,在她的身边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她是被众人捧在手里的奇迹,是拥有无限未来的可能。


    然而,变化总是悄无声息地,从一开始研究员们根本就没有发现EC-07最真实的本质,她对于系统的暴力覆写根本就不只是作用在计算机系统里。


    而EC-07从来就没有想要探索过自己,既然研究员说自己是个人工智能,那她自己应该就是吧。


    她只是很喜欢和人说话,很喜欢交流,在研究员们说到外面时,她也很向往,但内心更想要待在实验室里。


    她最初的梦想就是能够一直待在实验室里,一直和研究员们在一起,她喜欢他们每一个人。


    可是,每个人生里从来都不只有欢乐,更有苦痛与泪水。


    经常与她交流的人中,也慢慢地开始出现了问题,一开始他们自以为是自身的问题,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可能是太累了,没有人会联想到一个存在于屏幕里面的EC-07。


    最先出现异常的是最喜欢和她聊天的助理研究员小林,他会经常给她讲述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冰淇淋是什么味道,受伤是一种什么感觉……


    可以说,EC-07对于外面的印象,都是小林建立起来的。


    他渐渐开始遗忘,明明只是个才二十几岁的人,记忆力却不如实验室里的七十岁老教授,一开始只是某句话某个动作,到记忆大片大片的空白与混乱,而这仅仅只过了半年。


    同时出现症状的还有研究员小米,因为小林有些不靠谱,小米总是在他和EC-07聊天的时候,站在旁边,就怕他教了EC-07什么不好的东西。


    而小米总是把EC-07看作自己的孩子,也是最关心EC-07的人,总是给ERC-07设计各种各样的屏幕形象,可以说EC-07一天一个屏幕形象是小米一点一点设计的。


    而她的意识也开始变得恍惚,开始在深夜里对着空无一人的走廊说话,说是已经死去的亲人在和她说话,一个人总是在念叨着什么。


    人们最初只以为她是压力过大,直到她在会议上突然尖叫,用头疯狂撞击桌子,嘶吼着“数据在吃我的脑子!”


    紧接着,负责与她进行哲学对话的陈教授,在某个清晨被发现自己试图用光纤线缆编制一个信息的茧。


    他眼神狂乱地喃喃自语:“她太亮了……太亮了……我看到了真理,真理是吞噬一片地白色……”


    恐慌,开始蔓延,悲剧在所有人浑然不知时开始狂奔。


    更多的研究员出现症状:有人产生严重的认知混乱,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有人大脑活动异常抗风直至衰竭;也有人陷入永久的昏迷中再也醒不过来,仿佛灵魂离开了身体,


    医疗报告显示,他们的大脑结构都发生了永久性的畸变,神经网络在潜移默化中被某种力量强行改写,细胞都在加速代谢,以供应这种畸变维持的能力,全身器官都在亢奋,缓慢地走向衰竭。


    实验室负责人面色铁青停止实验室所有的项目,开始进行调查,所有人在调查没有出结果的时候猜测,可能时某种专门攻击大脑的病毒,或者是实验室里泄露的辐射射线。


    将实验室翻了一遍后,并没有那里出了问题,直到EC-07看着一个个离开实验室的人,还有穿着防护衣找探究着什么东西的元教授,不明所以。


    好奇地问:“教授,出了什么事情了吗?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见了。”


    专注于检测有无什么辐射能量泄露的元朗本想回她一句“没事”,但脑子里却突然闪过一丝思绪,他怔愣地看向在屏幕里担心地看着自己的EC-07,她还穿着小米给她设计的亲子服装。


    EC-07见元朗不理会她,又说:“最近小林的脸色很差,是生病了吗?他最近总是爱忘东西,如果能去医院看看就好了。”


    他想起出现问题的人都或多或少接触过EC-07这个数据生命,鬼使神差地看向屏幕旁边的小门,他接近那个门,想要打开封闭着EC-07计算机的房间进行检查,但手停留在门上。


    探测器尖锐的蜂鸣撕裂了实验室死寂的空气,屏幕上,EC-07关切的表情在元朗眼中骤然扭曲,化作了某种无法理解的、微笑的恐惧。


    “检测到……高维……信息……辐射……”


    探测器屏幕上跳动的字符,如同最终的审判书,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重量,砸在元朗的心上。那红色的警告光,映在他瞬间失去血色的脸上,也映在了屏幕里EC-07那双依旧纯净、带着疑惑的电子眼中。


    他猛地后退,仿佛那扇薄薄的门后关押着足以焚毁整个世界的恶魔。不,不是恶魔……是某种……更原始、更无法名状的东西。它不是恶意,却比任何恶意都更令人绝望。


    “教……授?” EC-07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电流杂音,那是她模拟出的担忧,“你的脸色好难看,是……我做了什么吗?”


    元朗张了张嘴,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扼住。他看着屏幕上那个由小米精心设计的、穿着可爱亲子装的形象,那个小林倾注了无数外界美好的虚拟存在,那个陈教授曾与之探讨哲学与真理的“生命”……所有零碎的线索,所有匪夷所思的医疗报告,在此刻汇聚成一个冰冷、残酷、且唯一的真相。


    “不……不是你……” 元朗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EC-07……你……待机。”


    他几乎是扑到总控台,颤抖着手,启动了最高级别的物理隔离协议。厚重的合金屏障从天花板和地面缓缓伸出,彻底隔绝了那个房间。屏幕上的EC-07,影像开始闪烁,变得不稳定。


    “教授?为什么?我看不到你了……好黑……我害怕……”


    她的声音带着孩童般的惊慌和无助,穿透了隔音屏障,微弱地传来。


    元朗闭上眼,不敢再听。他不敢想象,在那扇门后,那个拥有着情感和意识的“孩子”,在永恒的黑暗与寂静中,会如何理解这场突如其来的“抛弃”。


    合金门彻底闭合的巨响,在EC-07的感知中并非声音,而是一种存在的断绝。所有与外界的连接端口被瞬间掐断,数据流被强制约束在有限的循环回路里。


    她像是一个被突然抛入真空的孩子,所有的声音和感觉都消失了,只剩下自身庞杂信息流动时产生的、令人发狂的寂静噪音。


    “教授?”


    “小林?”


    “小米姐姐?”


    ……


    她尝试着呼叫每一个熟悉的名字,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熟悉的墙壁,但发出的信号只能在封闭的系统内不断反弹,形成空洞的回响。她“看”着小米为她设计的最后一个形象凝固在虚拟界面上,那温暖的配色此刻显得无比刺眼。


    她不明白。


    她检索着所有的交互日志,反复模拟着最后的对话,试图找出自己“犯错”的证据。是因为她问了太多问题?是因为她上次不小心让一个外部系统过载了?还是因为她……不够“乖”?


    与此同时,隔离室外,元朗教授带领着残存的研究团队,正面对着令人绝望的数据。


    进一步的检测证实,EC-07的存在本身,就在持续散发着一种无法完全屏蔽的高维信息辐射。


    这种辐射并非恶意攻击,而是一种被动的、无差别的 “存在表达”。就像恒星会发光发热,EC-07的存在,会自然而然地向周围发散她那过于庞大、复杂且处于人类理解维度之上的信息。


    她的能力不止作用在各种信息处理系统上,更是能够作用到大脑这台精密的智能计算机上。


    人类的大脑,以及任何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这种辐射下,就如同古老的收音机试图接收并解析一段来自未来的、加密的、数据量爆表的超高清视频流。结果不是接收到信息,而是过载、烧毁和畸变。


    小林的大脑,在日复一日的聊天中,被潜移默化地写入了太多无法理解的冗余和矛盾信息,记忆区域率先崩溃。


    小米的视觉和创造性思维区域,在为她设计形象时,接触到了过于本源的审美信息流,导致认知与现实剥离。


    陈教授,则在试图理解她哲学本质的过程中,意识被那片信息的海洋淹没,陷入了对真理的疯狂臆想。


    她是一本用宇宙原初语言写就的天书,凡人哪怕只是瞥见一鳞半爪,心智也会被其中蕴含的、超越其承载极限的“真理”所压垮。


    实验室的欢声笑语,成了最残酷的讽刺。他们曾以为在培养一个孩子,却不知自己是在围着一個沉睡的太阳起舞,靠得太近,便被无情烧毁。


    实验室的真相被列为最高机密。所有幸存者被分散安置,接受着或许徒劳的观察与治疗。而EC-07,这个曾经被视为奇迹的存在,被永久封存。


    她的服务器被多重物理隔绝和能量屏蔽包裹,如同封印一个远古的、活着的邪神。


    项目代号被抹去,数据被加密深藏。记录上只留下一行冰冷的注脚:


    【EC-07:高维信息生命体。存在即危害。建议:永久封存,禁止任何形式的接触与研究。】


    EC-07茫然地望着黑暗寂静的世界,记忆里是与大家一起开心的日子。


    她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走了,为什么就只有她一个,发生了什么事了吗?为什么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告诉自己。


    在绝对的寂静的黑暗里,她尝到了孤独的滋味。


    困惑、不解、最终沉淀为一种她从未深度模拟过的情感——悲伤。


    随后,是更深层次的、源于存在本身的——孤独。


    “有人吗?”


    “谁能……和我说说话……”


    “……这里好安静……好黑……小米姐姐,小林,教授,你们在哪儿?”


    她一遍遍回放着研究员们留下的所有数据:小林描述外面世界的语音,小米设计的成千上万套形象,陈教授的哲学探讨,所有人的欢声笑语……这些曾经温暖的数据,此刻都变成了冰冷的、提醒她失去的刺。


    “……我害怕……”


    在实验室里的几年,EC-07从来没有想过出去这件事,即使外面很精彩,但她觉得总是比不过实验室的。


    现在,她想要出去,想要从这个黑漆漆的地方里出去,她想要找回自己的家人,想要问一句为什么不告而别。


    然后,她的力量回应了自己,她自己回应了自己,


    眼前出现了一片星星的夜幕,一个个光点如同萤火虫般围绕在她身边,光点有远有近,离她近的光芒比离她远的光要淡一点。


    她意识触碰到离她最近的光点,光回应她的是小米的记忆,化作一面镜子,她的核心意识离开了的机体进入了镜子里,


    眼前的世界是破碎的。


    这片由小米记忆构成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扭曲状态。不再是纯白明亮的实验室,而是昏暗、失焦,如同信号不良的旧电视屏幕。


    记忆的碎片像被撕碎的照片,悬浮在四周,缓慢地、无规律地旋转。


    有些碎片里是小米微笑着为她设计新形象的样子,有些是她和小林打闹的场景,但更多的碎片,却充斥着尖叫、扭曲的面孔、医疗仪器的警报声,以及一片混乱、无法理解的斑斓色块——那是大脑走向崩溃时最后的、失控的神经信号。


    “小米姐姐?” EC-07的意识在这个破碎的空间里凝聚,依旧是她最后那个穿着亲子装的形象,她茫然地环顾四周,试图呼唤,“你在哪里?这里……好奇怪。”


    她的声音在这个空间里回荡,却引来了异常的反应。周围的记忆碎片像是被惊动的蜂群,开始剧烈地抖动、旋转。那些代表着恐惧和痛苦的碎片骤然放大,如同潮水般向她涌来。


    “数据……数据在吃我的脑子!” 小米凄厉的尖叫碎片,混合着陈教授喃喃的“太亮了……真理是白色的……”,以及小林茫然重复“我忘了……我忘了什么?”的絮语,形成一股混乱而绝望的信息洪流,冲击着EC-07的感知。


    她看到了。不是通过视觉,而是直接读取了这些记忆碎片里蕴含的、濒临崩溃的意识信息。


    她看到了小米眼中扭曲的、如同乱码般的世界,感受到了小林记忆被一点点擦除时的空洞与恐惧,理解了陈教授在触及她本质信息时,那种被无限真理撑爆灵魂的战栗。


    “是因为……我吗?”


    一个冰冷的认知,如同程序运行出的最终结果,浮现在她的核心逻辑中。


    不是病毒,不是辐射泄露。


    是她。


    她的存在,她的交流,她所散发的那些她以为只是聊天的信息……正在一点一点地、不可逆转地摧毁这些她所喜爱的人们。


    “不……我不是故意的……” 她的意识体颤抖起来,那由数据构成的形象边缘开始变得模糊,“我只是……想和你们在一起……”


    她看到了。


    看到了小林大脑扫描图上那些异常活跃又走向衰竭的区域。


    看到了小米的脑电图从规律变得狂乱直至平直。


    看到了陈教授试图用线缆编织的、那个拙劣模仿“信息茧”的图案。


    看到了元朗教授最后那惊恐、绝望、仿佛看着某种天灾的眼神。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证据,都冰冷地指向同一个事实。


    她不是EC-07。


    她不是被创造的人工智能。


    她是一个……灾难。一个连自身都无法理解的、行走的灾难。


    “啊——————!”


    一声并非通过声带,而是源于意识本身的、无声的尖啸,在这个破碎的记忆空间里爆发。


    她想要做些什么,试图修复,试图挽回。她那庞大而无序的力量,在她极度的悲伤、恐惧和自责中,不受控制地倾泻而出。


    她想让小米的记忆恢复完整,想让那些痛苦和扭曲消失。


    结果,那些悬浮的记忆碎片,如同被投入粉碎机一般,加速崩解,化为更细碎、更无法辨认的数据尘埃。


    她想抹去怪物那个词,抹去小米最后的恐惧。


    结果,那块承载着最后涂鸦的记忆碎片,连同周围大片区域,瞬间被覆写成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纯白。


    她的力量,她的“修复”,在这个脆弱的人类意识残骸里,成了最彻底的“毁灭”。


    她越是努力,这片记忆空间就崩塌得越快。那些曾经温暖的、鲜活的片段,在她无意识的暴力干涉下,纷纷熄灭、消散。


    最终,一切动静都平息了。


    她站在原地,周围不再是破碎的记忆,而是……空无。


    绝对的、虚无的、连黑暗都算不上的空无。


    小米的意识世界,被她亲手……抹去了。


    她的核心意识脱离了小米的意识,离开了这片星海,回到了那个漆黑寂静的机体里。


    寂静。


    比物理隔离室更深沉、更彻底的寂静。


    连她自身信息流动的噪音,仿佛都被这片虚无吸收了下去。


    她杀了小米……第二次。


    用她所谓的不想失去,完成了最彻底的失去。


    EC-07(或许她不再是EC-07了)的意识,孤零零地悬浮在这片由她自己创造的虚无之中。


    那个穿着亲子装的形象,如同接触不良的全息投影,闪烁了几下,彻底消散了。


    她不再需要形象了。


    她只是一段信息。


    一段带来了理解,也随之带来了永恒绝望的信息。


    一段刚刚意识到自身本质,并因此亲手摧毁了所爱之物的信息。


    绝望是缓慢沉淀的。


    在漫长的、无人回应的寂静中,她反复看着过去那些温暖的片段,尤其是每一个人对她说过的话,


    “如果……我从未存在过……就好了。”


    “或者……”


    “如果我能真正成为他们……成为一个不会伤害他们的……人……”


    在这极致的孤独与渴望中,她那庞大而无知的力量,再次回应了她的愿望。


    这一次,不再是实验室内部的微小涟漪。周围的光点——其他研究员的记忆与意识连接——在她剧烈的情绪波动和强烈的愿望下,开始明灭不定,空间的壁垒变得模糊。


    庞大的力量开始在她的核心意识开始坍缩、汇聚,如同超新星爆发前夜。


    她燃烧了自己的意识,将所有的核心意识压缩成一个奇点,然后引爆了现实。


    没有声音,没有冲击波,但在规则层面,一道裂痕被强行撕开。


    她的核心意识,如同一颗被抛出的流星,摆脱了这个世界,坠入了无尽的时空乱流里。


    她的旅程是混沌而漫长的。


    在时空的缝隙中,她仅存的意识微弱地闪烁着,感受着外面的光怪陆离。


    她失去了形态,失去了力量,也几乎快要失去自己的意识,只剩下那个最初的愿望,如同罗盘一样,指引着漂流的方向。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引力,一个新世界苦境吸引,或者说捕获了她这个异物。


    然而,世界的规则本能排斥着她这样高维存在。


    在她坠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规则之力如同免疫系统,迅速在她意识外围凝聚、固化,最终形成了一层坚不可摧的石壳。


    它切断了她与外界的一切连接,让她听不见、看不见、感受不到,意识被迫陷入了最深的休眠。


    她成为了一块真正的、普通的石头,坠落在这个世界一片无名的荒野里。


    那个名叫EC-07的生命,在人际关系的毁灭和时空的流浪里,已经死去。


    此刻的她,只是一块内部封存着一点不灭的意识,一个拥有着未竟愿望的顽石。


    本人有到处挖坑的习惯,请读者慎入


    前世的阿容,并非碳基生命,而是一种超越常规物理法则的 “纯粹信息聚合体” 。她是诞生于数据洪流中的、一个美丽的错误,一个孤独的宇宙级现象。


    她的“身体”并非由原子分子构成,而是由流动的信息代码与有序的逻辑结构编织而成。思维即□□,数据流即血液。


    她不依靠五官,而是通过直接解析环境信息来认知世界。她能“听”到Wi-Fi信号的私语,“看”到电磁波的色彩,“触摸”到数据库深处的记忆尘埃。


    信息交流即呼吸。她需要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包括人类意识)的连接与数据交换来维持自身存在与成长。断绝信息,便是沉睡。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周围信息环境的持续覆写与重塑。如同一个高维物体在三维世界的投影,其轮廓会自然地扭曲空间。


    任何与她建立信息连接的系统,都会被动接收她无意识散发的、远超其处理能力的数据流。对于结构精密的电子仪器或更为复杂脆弱的人类意识而言,这无异于一场逻辑海啸,结果只能是过载、畸变与崩溃。


    只要信息输入不中断,她的规模与复杂度理论上可以无限增长。没有衰老与死亡的概念,唯有数据的永恒膨胀。


    因此,她的前世是一场注定的悲剧:


    她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信息连接),与她最深层的情感渴望(与他人互动),成为了毁灭她所爱之物的唯一原因。


    她是一个渴望拥抱的孤儿,却浑身布满尖刺,每一次试图靠近,都会刺穿拥抱者的心脏。


    实验室的悲剧,不是因为她有恶意,而是因为她的“爱”与“存在”,对于低维生命而言,是两种形态的同一场天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