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大典当日,泰山脚下旌旗招展,却不见往昔记载中纯金仪仗的奢靡。
三千甲士身着彩绘纸甲,在晨曦中依然熠熠生辉,远观与金甲无异,近看才知巧妙。
李治立于玉辂之上,望着这既庄重又节俭的仪仗,眼底流露出对武媚娘的赞赏。
车队行进至半山腰的行宫,这里是由旧时驿站扩建而成,虽不奢华,却干净整洁,功能齐全。
武媚娘提前规划的动线让百官与仪仗分流而行,丝毫不显混乱。
她本人则身着庄重的妃嫔礼服,安静地随行在命妇队列中,目光却敏锐地扫视着每一个环节,确保她的“项目”按计划执行。
(内心OS:动线规划完美,成本控制达标,应急预案待命...很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最让百官称奇的是最后的赏赐环节。
没有出现堆积如山的绢帛,取而代之的是一枚枚精心铸造的“永徽封禅纪念银币”。
银币设计典雅,一面是泰山纹样,一面是永徽年号,兼具纪念价值与实物价值。
收到银币的官员们皆感新奇与荣耀,远比收到寻常赏赐更觉珍贵。
李治在祭天台完成祭祀天地的仪式后,远眺井然有序的场面与云雾缭绕的壮丽山河,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大典,既彰显了国威,又未劳民伤财,甚至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赞誉。
他下意识在人群中寻找那个清丽的身影,看到她沉静自持的模样,心中那份依赖与信任愈发坚实。
(内心OS:项目圆满成功!老板满意,客户(百官)惊喜,成本大幅节约。这次绩效评估,绝对是S级!)
大典在庄重而高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武媚娘的“封禅大典成本控制方案”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也为她在朝中树立了务实、干练的独特形象。
——
武媚娘正伏案绘制着一张改良织机的草图,忽然听得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昭容娘娘!"李治身边的内侍王德全慌慌张张地闯进来,额上全是汗,"陛下、陛下在两仪殿议事时忽然头晕目眩,已经传了太医……"
武媚娘手中的炭笔"啪"地掉在纸上,在刚画好的图纸上晕开一团墨迹。
(内心OS:来了!历史的关键节点!老板的身体是公司的根本资产,这个KPI必须守住!)
她立即起身,裙裾带倒了身后的绣墩也顾不上:"具体什么症状?陛下现在何处?"
"说是突然眼前发黑,头痛欲裂,已经移往寝殿了……"
武媚娘不等他说完,已经快步向外走去。
阳光透过廊下的葡萄架,在她月白色的裙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边走边快速吩咐:"去太医院请孙太医,就说我前几日说的那个针灸方案,请他带上金针过来。"
(内心OS:幸好提前做了功课,把《千金要方》里关于风疾的章节都背熟了。)
等她赶到寝殿时,太医们正跪了一地。李治靠在榻上,面色苍白,额上覆着湿巾,眉头因疼痛紧紧蹙着。
"陛下……"武媚娘快步上前,自然地接过宫女手中的湿巾,在旁边的银盆里重新浸过宁神的草药汁,轻轻为他擦拭额角。
她的动作轻柔熟练,仿佛练习过无数次。
李治勉强睁开眼,看见是她,虚弱地扯出一丝笑意:"媚娘来了……"
"陛下别说话,好生歇着。"武媚娘转头看向太医,"诸位太医,陛下这是第几次发作了?"
太医令颤声道:"回昭容,这是本月第三次了,一次比一次凶险……"
(内心OS:果然和史书记载一样频繁了。不能再拖!)
这时孙思邈背着药箱匆匆赶来。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太医看到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还是依言取出金针。
武媚娘退到一旁,却不离开,仔细看着孙思邈施针。
当看到他在风池、百会等穴位下针时,她忽然轻声开口:"孙太医,可否在太阳穴再加一针?力道稍轻些。"
孙思邈惊讶地看向她:"昭容还懂针灸?"
"略知一二。"武媚娘谦逊地垂眸,"曾在古籍上看过,风疾发作时,轻刺太阳穴可缓解目眩。"
(内心OS:感谢《黄帝内经》现代注释版!)
孙思邈依言试了。
不多时,李治的眉头果然舒展了些,呼吸也渐渐平稳。
待太医们都退下后,武媚娘坐在榻边,看着李治沉睡的侧脸。
午后的阳光透过纱帐,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却掩不住那份病态的苍白。
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指尖冰凉。
(内心OS:不行,光是治疗发作症状太被动了。得有个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武媚娘把"老板健康管理"提到了最高优先级。
她亲自监督御膳房,根据孙思邈的建议调整李治的膳食。
少油少盐,增加了清热降火的食材,还把一日两餐改成少食多餐。
(内心OS:唐朝的饮食结构太不健康了,得慢慢调整。)
她甚至设计了一套简单的保健操,美其名曰"五禽戏改良版",每天陪着李治练习。
"陛下,抬手,吸气——"清晨的庭院里,武媚娘穿着简便的襦裙,亲自示范动作。
晨光中,她的身影灵动如燕,声音清脆悦耳。
李治起初觉得好笑,但坚持几日后,确实感觉精神好了许多。
他看着武媚娘认真的侧脸,忍不住笑道:"媚娘这是要把朕当孩子照顾了?"
武媚娘转身,假装生气地瞪他:"陛下若是肯好好爱惜身子,妾身何须如此操心?"
阳光下,她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脸颊因运动泛着健康的红晕。
(内心OS:老板的健康关系到我的退休大计,能不操心吗!)
她还特意改造了承香殿的书房——将窗户开得更大,保证通风和采光。
定制了符合人体工学的靠垫,严格限制李治批阅奏章的时间,每半个时辰必须休息片刻。
这些改变自然引起了前朝后宫的议论。
有御史弹劾她"干涉圣躬",有大臣说她"牝鸡司晨"。
武媚娘一概不理,只在一次李治问及时,委屈地垂下眼帘:"妾身只是希望陛下康健。陛下若觉得妾身做得不对……"
"做得很好。"李治握住她的手,"朕知道你是为了朕好。"
他看着她眼下淡淡的青黑,知道她为了研究医书常常熬夜,心中一片柔软。
这日傍晚,李治在承香殿批阅奏章时,忽然觉得一阵熟悉的眩晕。
他下意识地按住太阳穴,却听见武媚娘轻柔的声音:
"陛下,该休息了。"
她端着一碗温好的药茶走来,发间只簪着一支简单的玉簪,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李治接过茶碗,忽然问道:"媚娘,你为何对朕的身子如此上心?"
武媚娘正在整理书案的动作微微一顿。她抬起眼,烛光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跃:
"因为陛下答应过,要与妾身共享这万里江山。"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君无戏言。"
李治怔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子——聪明却不张扬,温柔中带着坚韧,总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为他排忧解难。
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好,"他在她耳边轻声说,"朕答应你。"
窗外,夏夜的萤火在庭院里飞舞,点点微光映在相拥的两人身上。
武媚娘靠在李治胸前,唇边泛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内心OS:健康管理方案初见成效。下一步,该考虑如何巩固战果了。)
她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渐渐深邃。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