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朝会。
金殿之上,关于北境危局的争吵已持续了半个时辰,依旧僵持不下。
主和派高喊“稳内方可攘外”,主战派力陈“寸土不可失”,而堪用的将领人选,却始终提不出一个能让各方闭口的名字。
就在一片沉闷到令人窒息的喧嚣中,一位素来以刚正闻名的御史大夫,出列躬身道:“殿下,臣有一人举荐。”
珠帘后的声音平淡:“讲。”
“臣听闻,镇北林家有一远方旁支,居于江南,其有一子,名曰林烨。此子虽年轻,未曾有军功在身,但自幼得林家些许传承,熟读兵书,武艺不俗,更有报国之心。如今国难当头,或可让其入伍效力,以观后效。”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质疑。
“林烨?从未听闻林家有此号人物!”
“一介白身,无尺寸之功,岂能贸然委以重任?”
“江南旁支?只怕是疏于武备,徒有虚名吧!”
靖安王更是冷哼一声,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让半个朝堂听见:“御史大人何时成了公主殿下的传声筒?一个来路不明的林家子,恰在此时被殿下‘偶然’遇见,又恰逢国难急需用将,世间哪有这般巧合,莫不是病急乱投医吧?”
“殿下求才若渴可以理解,但若因此坏了军中论资排辈、讲究战功的铁律,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只怕退敌不成,反生内乱!?”
殿内一时议论纷纷,皆不看好。
这时,珠帘后传来萧栖梧清冷的声音,压下了所有嘈杂:“此人,本宫倒是知晓一二。”
众臣皆是一静。
“前些时日,本宫于京郊别院,曾偶然见过这位林公子演练武艺,弓马骑射,确有不凡之处,对北境舆图、匈奴战法,也颇有见解,非是纸上谈兵之辈。虽无军功,确是良才璞玉。”
她顿了顿,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直接定调:“国难思良将,岂能皆论资排辈?既然有报国之心,亦有几分真才实学,便该给个机会。”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传本宫旨意,擢林家子林烨为正六品昭武校尉,允其率领一队百人亲兵,即日赴北境定北侯麾下效力,暂归前锋营统领节制。”
这个安排,极其巧妙且让人挑不出大错:
正六品昭武校尉的品级不算高,但已是“军官”起点,无需从最底层的大头兵做起,有了基本的自主权和人手。
一队百人亲兵给予了“林烨”组建自己核心班底的机会,这百人,将成为她未来在北境军中立足并崛起的最初火种。
归定北侯麾下,前锋营节制既将“林烨”放在了最危险也最容易立功的前线,符合其“报国”人设,又将其置于老成持重的定北侯和严格的前锋营体制管辖之下,避免了“空降高位、难以服众”的最大诟病。
旨意已下,纵然仍有如靖安王等人心中不屑,觉得长公主此举近乎儿戏,但一个六品校尉之职,于大局无足轻重,也无人愿为此等“小事”再强行顶撞正需立威的摄政长公主。
毕竟,在他们看来,一个无根无基的“林家旁系”,在凶险的北境战场,能否活下来都是未知数。
于是,在一种微妙的、无人真正看好的氛围中,这道任命,就此达成。
退朝后,萧栖梧于偏殿单独召见了即将出征的“林烨”。
看着一身劲装、难掩锐气的挚友,萧栖梧将一枚代表着昭武校尉身份的铜印和一道兵部文书交给她,低声道:
“起点虽低,却是你能以‘合理’方式获取军权的最佳路径。惊澜,前路艰险,这第一步,我们算是迈出去了。”
林惊澜接过印信,目光坚定如铁:“足够了。只要让我踏上战场,我便有把握,让‘林烨’之名,响彻北境。”
三日后,京城北郊,点将台。
朔风凛冽,卷起旌旗,猎猎作响。初冬的寒意浸透着每一寸空气,却压不住台下数万将士肃杀之气凝结而成的灼热。
点将台上,三军列阵,旌旗猎猎。
萧栖梧一身玄黑摄政王朝服,立于高台中央,亲自为北征将士践行。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万千儿郎坚毅的面容。
就在一片玄甲洪流中,她的视线蓦地定格。
那人身着寻常校尉银铠,静立于一众军官之中,身姿却挺拔如孤松绝壁。四目相对的刹那,一双寒星般的眸子锐利沉静,深不见底——那绝非少年意气,而是历经沉淀、蓄势待发的锋芒。
没有虎符印信的郑重交接,没有将军头衔的庄严册封。她只是一个正六品昭武校尉,即将随大军开赴北境。
萧栖梧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极快,却极重。无需言语,那一眼已承载了所有的托付与力量。
她也望着她,隔着万千铁甲,隔着凛冽寒风。目光交汇处,是心照不宣的决绝。
没有挥泪,没有呐喊,甚至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一个眼神,已然包含了所有——珍重、信任、决绝,以及那份唯有她们才懂的、共同背负着改写天下命运的誓言。
“出征——”礼官高唱。
礼毕,大军开拔的号角长鸣,低沉雄浑,撕裂长空。
萧栖梧并未即刻回銮,而是迤逦登上了高大的城墙。她今日身着玄黑为底、朱红纹凤的繁复朝服,金线绣成的凤凰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展翅欲飞。
寒风毫不留情地吹拂着她宽大的衣袖与裙摆,猎猎翻飞,仿佛要将她吞没,可她只是静静立在那里,身姿如岳,稳如磐石,宛如一只真正临世的风凰,默然俯瞰着自己的疆域与即将奔赴沙场的利刃。
万千军马如黑色的铁流,缓缓向北涌动。距离遥远,人声马嘶混杂,城墙上下,已是两个世界。
萧栖梧凝望着那逐渐远去的银色身影,直至化作天地相接处一个模糊的光点。
她紧握着城墙冰冷的雉堞,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内心深处,波澜汹涌,最终化为无声却坚定的誓言:
惊澜,此去山高水长,烽火连天。愿你能以手中长枪,荡平敌寇,亦护得自己周全。务必……活着回来。
清瑜,朝堂暗流汹涌,财帛动人心。我们的根基,我们的前路,皆需你于无声处运筹帷幄,务必……守住它。
而这京城,这看似繁华似锦、实则蠹虫丛生的权力之巅,便由我,来执雷霆之势,挥利剑之锋,彻底清扫这乾坤浊气!
风更急了,卷起她鬓边几缕青丝,却吹不散她眼中那足以燎原的野火。
一个新的时代,正随着那远去的铁流,与这城墙之上孤绝的身影,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