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琐事处理

作者:枝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半个月后,祖母来信从大舅舅那里回来了。


    此次同行的还有大表哥崔旭,通济到濮阳算算日子不过是二三日的光景。


    祖母回来定是要陪她的,许多日子没见了。


    师父还未归。就这俩日,要交代好一切的事情。汤铺的两位老人,每月送一次药,要尽快送过去。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那家医馆也要运些药材送去,转眼看向拴在门旁,正在吃草的驴。它还是不挑食的,这点很让人满意。


    像牛筋草、拉拉腾之类的东西它都吃,有些草药的叶子只要茎不要叶的,它都帮我解决了。


    但是不会骑啊,每次都是牵着走。


    有时候这倔驴也不听话,站在一个地方不走,尤其是杂草丛生的地方,都要等它吃饱再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对,养驴千日,用驴一时。


    海棠将分配完毕的药材包好之后,便走了出来。


    “姑娘,要不然让关山关海,送过去吧。”关山关海是家里的家丁,受祖母的命令在山下待命,但是师父不喜欢人多,他们便在山下住下了。


    “不用了,我们用驴。”挑了挑眉眼,看向驴子。驴子好像能听懂人话一般,停下了嘴里的动作。


    “可是姑娘,你不会呀。”


    “你可以教我呀。”海棠没进府前家里是自耕农,有自己的地,自己耕种。自给自足,温饱不愁。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她的家乡遭了难。那年的雨下的非常大,瓢泼大雨,连着下了好几日。湖泊漫涨,河流的水冲破河堤,两岸的农田被淹了个干净,颗粒无收。


    对于这些自耕农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无事时最好,一旦到了灾年便没了供给,海棠也是那个时候买进来的。


    海棠的家人情况转好之后,她的父母也来过,听那个语气应是很想念她的,只是她从来没有见过。


    这次是海棠的父亲病重,回去也是为了见最后一面。


    海棠解开缰绳,牵到施琼的面前,故作姿态说道:“我可是很严厉的。”


    “那请海棠老师赐教。”行揖礼。


    检查鞍具,缰绳,脚蹬……


    一切准备好之后,海棠让施琼踩脚蹬上去,上去之后身体放松,不要身体乱动,保持平衡。


    驴子是一种慢行动物,不同于马,慢悠悠地走着,挺适合平时送草药的,至少不用牵着走了。


    也要握好缰绳,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放开。控制的时候不要用很大的力,否则可能会弄疼驴子,导致突然的动作,让人措手不及。


    也不要用力的夹它的肚子。


    坐上一会儿后,它便慢慢地走了。起初还是有些害怕的,死死地抓住了缰绳,身体前倾。和牵着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海棠跟在一旁,不断给施琼吃定心丸。放松身体坐直,尝试用缰绳来控制它的方向,但要控制力度。


    慢慢的便渐入佳境了,掌握了一些要领。


    多练了一会儿之后,就能够控制自如了。


    “你教的也太好了吧,你看我一下就学会了,严师果然出高徒。”


    “姑娘你这是夸你自己呢?也不羞得慌。”


    “那也是师父给力呀。”


    海棠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脸一下就红了。“姑娘,你就不要笑话我了。”


    “没有呀,我真的觉得你教的很好,你不在的这几日,我可都是牵着它的。”


    用完午膳,便下山送药了。


    那医馆很小,严格来说也不算是医馆。这些年都是靠师父接济。他走以后,这个任务便落到了施琼的身上。


    把几筐子的药交给医馆的老板就离开了,海棠也给汤饼铺的两位老人送了这次的药。


    在桥边的老槐树下汇合。白色的槐花结满了树梢,一串串的,像变色的葡萄。镇上的人都来这里打槐花。


    香气四溢,隔着巷子就可以闻到了。


    有的也因为老了而落在地上,被行人踩踏,变得污浊不堪。


    有的落到了河流中,随着河流顺流而下,离开故乡,飘向远方。


    这东西也是可以吃的,手里没有镰刀,身旁也没有棍子,不能将其打下来。只好在可以够够到的地方折几支,回去以后全部撸下来,既可制饼,也可弄茶。


    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作用,长期调理可以减少多梦的情况。挺适合自己的。


    海棠也提着糕点回来了,“姑娘弄这个干嘛。”


    “晚上我们弄这个,正好去买些鸡蛋,那日看康大娘送来了这个,挺不错了,我便也学了,要不你尝尝我的手艺。”施琼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挺有信心的。


    海棠突然灵机一动,提议道:“姑娘,要不然我们买两个鸡回去养着。”


    “什么,你要养鸡?你怕不是嫌命长,师父若是回来了,他一定会先把你赶出去的。”


    买鸡是想都不敢想的,上次山下的康大娘为感谢师父救他孙子的恩情,就把家里仅有的两只鸡送了过来。


    师父不想要的,但是康大娘盛情难却,也不好推辞,便留了下来。


    就在进屋配药的时候,那两只鸡挣开了绳子,把师父好不容易培育的草药都给叨了。


    把上面的嫩芽都给掐了,有的都给连根拔起,师父看到的时候,脸色顿时便冷了下来。


    康大娘瞬间就慌了,大声骂道:“这些不知好歹的畜牲,也忒会惹麻烦了。”又在一边赔笑,不停地道歉。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住这鸡。也是趁着这个机会把鸡给送了回去。回想一下,还是别了。


    回到青华山,驴子被拴在旁边的竹林里休息。


    修书一封,却不知师父在哪里。锦书难托,真是令人愁。


    明日便要走了,要回到崔府。


    虽已经到了早秋,不过这几日还是很热的,季夏已过,却留有余温。


    在山上却没有感到热意。许是在山上,上有高竹遮日,挡去一半的烈日。


    节节高的竹子还挺拔的生长着,叶子已经在秋风的吹动下孤单地飘落了。


    枯叶也为层层叠叠的石板路裹上一层秋衣。


    落了满地,一地枯黄,像刚刚翻耕的土地一般。


    早秋已经这样了,晚秋岂不是更萧条。


    辞柯落叶最知秋,大概便是这个意思罢。


    竹屋周围的竹子在刚冒笋的时候就被除了个干净,就是怕以后遮住太阳,影响光照。


    这才没让枯落的枝叶跑到院子中来。


    这几日阳光明媚,和风拂面。可惜了,明日要下山回濮阳了。


    打扫院外不小心跑进来的落叶,围成了一个小小的山丘。


    将木桶扔进水井,转动把手提了上来。用抹布擦拭茶几、书桌、围栏……


    万一施琼刚走师父就回来了呢?


    将医书典籍又整理了一遍,并对一些书签进行了重新标记和描红。


    夜幕降临,橘黄色的光晕悬挂西边,染了整片天空。


    竹林也被笼罩在这幅秋景落日图中,光洁的杆子反射着光芒,熠熠生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令人如痴如画的景色中,让人在心中感受到温暖。


    等到太阳西落,彻底看不到它的踪影,才感到一些凉意。


    海棠早早的点起了小院中的灯,今日晚膳也用的有些晚,主要是今日是我做饭,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槐花和鸡蛋炒在了一起,还弄了一个槐花蛋饼,又配着一些桂花酒,好不滋润。


    坐在小凉亭里面,竹叶在风吹下朔朔落下。


    月亮也在努力的装饰天空,群星也很给面子,分布在月亮的周围。真的是众星捧月。


    萤火虫在远处的灌木丛里面若隐若现,毫无章法的飞舞着。没想到这个时节了还有萤火虫。多么美好静谧的夜晚呀!


    这时有个特别破坏氛围的家伙出现了,那就是蚊子。“嗡嗡嗡”的叫着,感觉无处不在,吃饭的心情都被破坏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不去冬眠!


    拿着蒲扇不停地摇着,只要它敢过来,就一巴掌拍过去。


    收拾完之后,便开始收拾行装。


    把师父留下的图册带走了,以及一些衣物。


    忙过了大半个晚上,收拾好之后便睡了。浑身没劲,着床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晨起,晨曦至,霜露消。起了个大早,将东西运到驴子的身上,将这些东西带下山。


    锁好了院门,便离开了。


    关山关海在山下等着,昨日去医馆送草药时就已经传了消息,他们也准备好了马车。


    东西转运完到那车上,接着便上了马车。时不时的看着外面的景色,也许在路上可以遇到回来的师父。还是终究没有遇见。


    驴子在后面走着,从青华山回濮阳。


    不到半个时辰便进了濮阳城,回到崔府洗漱一番,算着时辰便去接祖母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