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1章 八十五寿淡然过

作者:书里的言出法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二零一五年冬日的晨光尚未完全驱散皎兰庄园的雾气,那株百年桃树的枝桠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梳理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岁月。


    左兴安身着笔挺的常服,胸前的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徽章在曦微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刚刚结束晨练,气息平稳地站在庄园主楼前。


    他抬手看了眼腕表,那是由皎兰集团旗下科技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腕表,不仅精准显示着北京时间,更深层链接的是家族内部的安全与通讯网络。


    “太爷爷,晨安。”


    左兴安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朗,也糅杂了军人世家的沉稳。


    诛皎正于庭中缓步而行,手持那根陪伴了他数十年的桃木手杖,闻言转过身,目光温和地落在重孙身上。


    “兴安,你哥哥兴业,此刻应该已经抵达波士顿的实验室了吧?”


    左兴安指尖在腕表屏幕上轻点,一个加密的全息投影界面悄然展开,显示出一条越洋讯息——“已安抵,一切顺利。祝太爷爷寿辰安康。兴业。”


    投影的微光,映照着诛皎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眼眸。


    他微微颔首,并未多言,只抬眼望向东方渐亮的天空。


    陈兰兰此时从屋内走出,虽已年至耄耋,发丝银白,但精神依旧矍铄,步伐稳健。


    她手中捧着一件厚实的外套,细心为诛皎披上。


    “一早起来就在外面吹风,当心着了寒气。”


    她的语气里带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关切,目光掠过诛皎,又慈爱地看向左兴安。


    “奶奶,太爷爷的身体素质,可比我们这些小辈还好呢。”


    左兴安笑道,他清楚太爷爷诛皎一生注重养生,加之那神秘桃园空间内灵泉的长期微量滋养,虽已八十五高龄,却依旧耳聪目明,精神健旺。


    “就你嘴贫。”


    陈兰兰笑着摇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左兴安那身学员常服上,眼底深处是藏不住的骄傲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


    她知道,这个曾孙,即将承载着这个家族新一代的报国梦想,奔赴属于他的沙场。


    今日是诛皎的八十五寿辰。


    与外界可能想象的盛大场面截然不同,皎兰庄园内外一如既往地宁静,并未张灯结彩,也未广发请柬。


    早在数周前,诛皎便已明确指示:不设宴,不收礼,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或媒体宣传。


    所有试图探听风声、准备借机前来拜访拉关系的各方人士,均被集团公关部与外勤安保团队礼貌而坚定地拦在了门外。


    用诛皎在家族内部会议上的话说:“自家人,安静吃顿便饭,便是最好。”


    上午九时,直系亲属们陆续抵达庄园。


    长房曾孙诛华与其妻张慧婷最先到来,他们带来了自家小院里种的几样新鲜蔬菜,说是让太爷爷尝尝鲜。


    诛华虽已年过花甲,在集团内地位尊崇,但在诛皎面前,依旧恭谨如少年。


    紧接着,小女儿诛玥与女婿张宏远也到了。


    诛玥一身利落的便装,眉宇间依稀可见当年的英气,她亲手捧着一个古朴的木盒,里面是她根据古籍复原、又经太爷爷指点改良的养生药茶。


    小儿子诛兴最后赶到,他依旧是那副不修边幅的科研工作者模样,眼镜后的双眼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带来的寿礼是一个小巧的U盘,里面存储着他领导团队最新攻克的一项新材料技术初步数据,准备在午饭后单独向父亲汇报。


    至于第四代的诛怀言、赵丽颖夫妇,张怀琳、左宇航夫妇,以及第五代的诛兴业(虽远在海外,但全息投影参会)、左兴安,更是早早便等候在侧。


    祠堂旁的偏厅被布置成了简单的寿堂。


    没有堆积如山的贵重礼物,只有家人们亲手制作或挑选的心意。


    墙上悬挂着一副由诛皎亲笔所书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墨宝,笔力苍劲,意境悠远。


    寿宴就设在家中那张传承了数代的红木八仙桌上,菜肴均是家常风味,多是采用庄园自家农场所产的食材烹制,虽不奢华,却格外温馨可口。


    席间,家人们闲话家常,气氛融洽。


    诛皎话不多,大多时候是微笑着聆听儿孙们讨论工作、生活上的趣事,偶尔插言一两句,往往能切中要害,引发思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尽管诛家极力低调,但以皎兰集团今时今日在商界、乃至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影响力,掌舵人的八五寿辰,又岂能真正完全避开外界的关注?


    午宴刚过,管家便悄然来到诛皎身边,低声禀报,言道外面有几位“不速之客”到访,并呈上了拜帖和礼单。


    诛皎接过礼单,目光淡淡扫过。


    上面罗列的名目,从珍稀古玩、名家字画,到海外岛屿的地契、某新兴科技公司的干股,可谓价值连城,足以打动世上绝大多数人。


    诛皎面色平静,将礼单随手递给身旁的陈兰兰。


    陈兰兰看了一眼,眉头微蹙,轻轻摇了摇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都退回去吧。”


    诛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另外,传我的话:所有按市价折算成现金,直接汇入‘皎兰晨曦慈善基金会’的公开账户,注明用于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管家躬身应下,悄然退去执行。


    左兴安在一旁目睹此景,心中触动。


    他深知太爷爷此举,并非故作清高,而是其一生坚守的财富观与家国观的必然选择——取自社会,终须回馈于社会。


    “太爷爷,您就不怕得罪人吗?”


    左兴安忍不住轻声问道,他深知那些送礼者背后,可能牵扯着盘根错杂的利益关系网。


    诛皎闻言,转过头,深邃的目光看向左兴安,手中的桃木手杖轻轻顿地。


    “兴安,你可知我诛家立足之根本是什么?”


    他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


    “非是财富,非是人脉,更非是投机取巧。”


    “是干干净净做事,是坦坦荡荡做人,是心中常存的家国二字。”


    “这些虚礼,”


    诛皎的手杖仿佛无意般指向窗外,视线尽头,是皎兰集团资助建立的国家级实验室的方向。


    “于国于民无益,只会蒙蔽双眼,腐蚀初心。我诛皎一生,不欠人情,只欠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话音落下,偏厅内一时寂静。


    家人们都放下碗筷,目光聚焦于这位家族擎天巨柱般的老人身上。


    他的话语平淡,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间。


    左兴安肃然起敬,他挺直了脊梁,如同在接受一场无声的洗礼。


    他明白,太爷爷这是在用行动,为他,为所有家族后代,上最后一堂关于“守护”与“担当”的课。


    真正的守护,并非仅仅依靠武力与科技,更需秉持一颗清明坚定、不为外物所动的赤子之心。


    此时,诛皎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亲人,从相伴一生的陈兰兰,到已生华发的儿女,再到英姿勃发的孙辈、曾孙辈。


    他的眼神温和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过去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也看到了家族未来的绵延赓续。


    “我老了,”


    诛皎忽然淡淡一笑,打破了略显沉重的气氛。


    “未来的路,要靠你们自己走了。记住,无论身在何方,位居何职,莫忘根本,莫负家国。”


    这场仅属于诛家内部的寿宴,在日落时分便已悄然结束。


    没有喧嚣,没有浮华,只有浸润在平淡日常中的脉脉温情与沉甸甸的家风传承。


    家人们陆续告辞离去,庄园重归宁静。


    诛皎在陈兰兰的搀扶下,缓步走回书房。


    窗外,最后一抹晚霞将天边染成瑰丽的绛紫色,与室内温暖的灯光交融在一起。


    左兴安没有立即返回学校,他站在庭院中那株百年桃树下,仰头望着已是光秃秃的枝干,心中却仿佛有团火在燃烧。


    他摸了摸胸前那枚冰冷的国防科大徽章,又回想起来访者被拒之门外时,太爷爷那淡然却无比坚定的神情。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涌上心头——他所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的疆界,更是这份穿越时空、历经数代而不变的初心与风骨。


    夜色渐浓。


    左兴安回到自己在庄园的临时房间,打开战术平板,开始规划返校后的学习与研究重点。


    他的目光,已越过眼前的学业,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战场。


    那里,需要更强大的技术,也需要更坚韧的灵魂。


    而在书房内,诛皎独自坐在书案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桃木手杖上那些深深浅浅的纹路。


    案头,摆放着那封被退回的厚礼礼单的复印件,以及“皎兰晨曦慈善基金会”发来的捐款确认回执。


    他抬眼望向墙上那幅巨大的华夏地图,上面标记着皎兰集团数十年来在国防、科技、教育、扶贫等各个领域或明或暗的贡献点,星罗棋布,宛如璀璨星河。


    八十五载风云掠过心头,从百家镇那个差点痛失所爱的少年,到如今儿孙绕膝、富可敌国却初心不改的老者。


    他的一生,无愧于心,无愧于家,更无愧于国。


    窗外的寒风依旧,但书房内,暖意盎然。


    诛皎缓缓闭上双眼,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今天的寿辰,他很满意。


    这份满意,并非来自任何外在的浮华,而是源于内心的安宁,源于家族传承的有序,源于对家国未来坚定的信心。


    守护,仍在继续。


    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战场,由不同的人。


    喜欢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请大家收藏:()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