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审判与警示

作者:吃粮当首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2025年11月,白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白所成、白应苍等5名主犯被判处死刑。这一消息通过新闻播报出来时,小黄正和杨会长在商会办公室里整理最新一批“灯塔”计划的宣传材料。


    电视画面里,白所成那张曾经不可一世的脸,此刻写满了憔悴与懊悔。“如果我能回到过去,让我再选择的话,我会选择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在庭审最后陈述时这样说道。


    小黄沉默地看着,心中没有预想中的快意,反而是一片沉重的平静。这个罪魁祸首的伏法,是正义的实现,却无法抹去成千上万受害者已经刻入身心的创伤。他摸了摸自己依旧听不见任何声音的左耳,腰部的旧伤在阴雨天总会隐隐作痛,这些都是那段黑暗岁月无法消除的印记。


    “这是一个重要的句号,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杨会长关掉电视,神情肃穆,“打掉了缅北最猖獗的犯罪集团,临近中国边境的规模化电诈园区已被全部铲除。但我们必须清醒,只要贪婪和绝望存在,诈骗的幽灵就会改头换面,在其他地方重现。”


    小黄深以为然。他想起了林婷传来的消息,关于“小KK园区”和“AA园区”仍在运作的传闻。诈骗网络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甚至开始向全球扩散,中东的迪拜、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都发现了新的“园区”。他们的“灯塔”,必须照亮更广阔、更隐蔽的角落。


    第三十八章 新的战场


    小黄的生活逐渐步入一种新的轨道。他不再是那个只沉浸在自身创伤中的受害者,而是成为一名有着明确目标的“反诈战士”。他积极配合警方,利用自己对诈骗流程和话术的熟悉,协助分析新型诈骗手法。同时,“灯塔”计划在他的推动下,与官方反诈平台合作,推出了更具针对性的青少年防骗指南。


    他和林婷维持着一种奇特的、仅限于加密信息的联系。她仿佛成了他在那个黑暗世界边缘的“哨兵”,偶尔会发来一些模糊的预警:某个新的招聘话术,某个在边境地区活跃的“蛇头”特征。这些信息零碎却珍贵。小黄负责甄别、整理,然后转给陈警官。他们都知道,林婷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赎罪,这条路孤独且漫长。


    一天,小李急匆匆地找到小黄,递上最新的监测报告。


    “黄哥,你看,暗网上开始出现所谓的‘诈骗套餐’了,话术脚本、钓鱼网站模板、甚至包括‘园区管理经验’都在打包出售。犯罪模式在‘去中心化’,未来我们可能要面对无数个小型的、分散的诈骗窝点,打击难度会更大。”


    小黄看着屏幕上那些冰冷的交易条目,意识到未来的反诈工作,将是一场更为复杂、涉及技术、法律和国际合作的全面斗争。


    第三十九章 制裁之剑与新的阴影


    电视上正播放着国际新闻:“美国宣布对位于缅甸和泰国的五名个人及三个实体实施制裁,指控其参与运营强迫劳动据点并进行在线投资诈骗……并同步启动了‘诈骗中心打击小组’,将重点调查、打击和起诉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诈骗中心及其领导人。”


    安全屋内,小黄和杨会长看着新闻,神色却并未轻松。


    “国际社会的介入是好事,”杨会长关掉电视,语气沉重,“但这把‘制裁之剑’落下,也意味着水会更浑。徐老发这种地头蛇,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可能会化整为零,也可能……会进行报复。”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小李急匆匆地推门而入,带来了一个棘手的新情况。


    “黄哥,杨会长,暗网上出现了新的动向。有几个大型诈骗集团,开始‘开源’他们的底层技术和话术脚本,价格低得惊人。更麻烦的是,短视频平台上一夜之间冒出一批所谓的‘反诈网红’。”


    小李将平板电脑递过来,屏幕上播放着一段视频:一个面容模糊的男子,用变声器以极其夸张的语调讲述着“缅北逃亡历险记”,内容漏洞百出,却充满了戏剧性,甚至隐隐将那段经历美化成了“冒险”。


    “他们在消解我们的公信力,把严肃的警示娱乐化。”小黄立刻洞察了其中的险恶用心。


    与此同时,小黄收到一封措辞看似礼貌的邮件,对方自称是一家新兴的密室逃脱游戏开发商,慕名邀请小黄担任其新游戏《边境求生》的“剧情顾问”,而游戏背景,赫然设定在“缅北诈骗园区”。开出的顾问费高得令人咋舌。


    把同胞的血泪和地狱般的折磨,变成供人消费娱乐的游戏?小黄感到一阵反胃,断然拒绝。他意识到,敌人的反扑已不仅限于暴力威胁,更蔓延到了文化和心理层面,这是一场更为高级和卑劣的“降维打击”。


    第四十章 “幽灵据点”与AI陷阱


    很快,“化整为零”的预测成为现实。马来西亚警方在柔佛州新山一所豪华公寓内,捣毁了一个由缅甸籍女子运营的、主要针对其本国同胞的诈骗呼叫中心。这并非孤立的案件,印尼、中国籍嫌疑人也相继在类似的、分散于高端公寓的“幽灵据点”落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们不再依赖庞大的园区,而是利用全球化的人口流动和网络设施,组建一个个小型、灵活、隐蔽的诈骗单元。”杨会长分析道,“打击难度倍增。”


    然而,更高级的威胁接踵而至。小李和他的技术团队经过艰难追踪,锁定了一个位于东欧的服务器集群,并截获关键情报:诈骗网络真正的核心——“造物主”团队,正在开发一套名为“楚门2.0”的AI系统。


    “这套系统能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数据,自动生成量身定制的杀猪盘脚本,甚至能模拟真人进行语音和视频交互。”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一旦成熟,诈骗将进入全自动化、大规模精准投放的时代。我们……是在用血肉之躯对抗冰冷的算法。”


    这份关键情报被迅速提交给国际反诈联盟,一场针对“楚门2.0”源代码的全球网络围剿悄然展开。


    第四十一章 数据牢笼


    就在全球警方追踪“楚门2.0”时,小黄和他身边的人,率先感受到了这套AI系统的可怕之处。


    先是小黄的父亲接到了精准推销“高压氧舱”(针对其腰部旧伤)的诈骗电话;接着,母亲被拉入一个全是AI扮演的“老友群”,群里日夜不休地分享着虚假投资信息;连“灯塔”计划的官方账号,都收到了用AI合成的、足以以假乱真的“杨会长”的语音,要求进行资金转账。


    小黄自己的电子邮箱更是被各种精准投喂的“合作邀请”和“商业机会”塞满,每一步都仿佛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针对他的弱点设计陷阱。


    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仿佛被置于一个无形的“楚门世界”,数据被实时分析,陷阱被精准投喂。这不是测试,“楚门2.0”已经悄然上线,而他和他的家人、战友,成了第一批“体验用户”。敌人要用这种方式,证明他们的无可匹敌,并摧毁他们最后的抵抗意志。


    第四十二章 无声的战役


    面对这无孔不入的数据牢笼,小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并未屈服。


    他联合小李和技术团队,在“灯塔”计划下紧急开设了“反AI诈骗”专栏,详细拆解AI诈骗的常用手法和识别技巧。他们录制短视频,演示如何通过细节甄别AI合成的语音和面孔;发布教程,教导公众保护个人数据,谨慎对待来源不明的信息。


    同时,小黄将自身遭遇的AI骚扰案例整理成册,通过杨会长提交给警方和网络安全部门,为追踪“楚门2.0”提供了宝贵的现实样本。


    这场战役寂静无声,却同样惊心动魄。它发生在每一个用户的手机屏幕上,发生在每一条个人数据的保护中。小黄知道,他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某个具象的园区打手,而是一个由代码和算法构成的、弥漫在整个网络空间的庞大幽灵。


    一天深夜,他再次收到林婷的加密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她的新画作照片:画面上,无数微小的光点从黑暗的数据洪流中挣脱出来,顽强地汇聚成一把利剑的形态,刺向一团纠缠扭曲的电路。


    喜欢缅北之价请大家收藏:()缅北之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