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赵易安自小在北方长大,印象里的年是从腊八开始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楚渊牵着赵易安,满街烛火里跑过几个手持糖画的孩子,头上扎了红头绳,唱着童谣。
赵易安跟上了“初一初二满街走。”楚渊笑问:“你也会?”赵易安望着他,答到:“当然,这童谣在北方代代相传,孩子们都知道。”
赵易安带着楚渊来了城北,两栋挨着的小院子,里头一样的布局,不过两间半屋子。
赵易安指着南边那栋:“这是我家。北边那栋是阿昭家。过年要在家里准备好吃的要清扫屋子,要买新衣,要做很多很多准备,我们就在这里过年好不好?”
楚渊笑着打趣:“可这都要塌了啊。”“那那那,那我们收拾一下就好了嘛,你一个妖王,连一间草屋都不会修整吗?”
赵易安话音未落,楚渊挥手一道灵力飞出,草屋焕然如新,连曾经锈掉的刀都闪着银光。
楚渊伸手搂她入怀,轻声说道:“我会啊,但是我得等我娘子发号施令啊。”
赵易安红了脸,躲在他怀里。良久,赵易安从他怀中探出头:“走吧?去吃了夜宵,我们该睡了。明天按规矩要扫屋子,我们去买桃符,挂灯笼,割肉,磨豆腐,蒸花馍,包饺子!”“好,听绾绾的。”
京城的馄饨皮薄馅大,一碗下肚暖和了肺腑,又有爱人在怀,这夜楚渊睡得很香,怀中的姑娘轻轻挪动身体,楚渊紧了紧胳膊,赵易安笑了,贴在他耳朵边气声道:“我去喝口水。”楚渊松了胳膊,赵易安蹑手蹑脚地爬下床,走向灶房。
等她回来时,楚渊身旁已凉了许久。“怎么这么久。”楚渊边嘟囔边向八爪鱼一样把她拢怀里。
赵易安轻拍他的背,应道:“水太热了,凉了会儿,睡吧。”
楚渊猛地睁开了眼,“有血的气味,你受伤了?”赵易安举起左手食指,给楚渊看那道小口子,“门旧了,镶的铁环生了锈,不小心划了一下。没事,睡吧。”
楚渊放下心,抱着她又躺下去,睡得香甜,早晨他悠悠转醒,看着身上熟睡的赵易安,慢慢地挪下床,起身走向灶房磨铁环。
他走后,床上的姑娘睁开眼,双眼一片清明。
赵易安起身时,楚渊已经凉好了温水,“你脸色怎么这么不好?”楚渊担忧地问道,“昨晚做了个梦,没睡好。”“梦到什么了?”“梦到我母亲了,楚渊,你陪我去个地方吧。”“好。”
赵易安带着楚渊来到京城西市最北头的饽饽铺,掌柜的是个年轻人,饽饽铺不大不小,三个伙计两个面点师傅,掌柜的只管账不操闲心。招牌的枣花酥和牛乳糕香气诱人,门口排着长长的队。
赵易安略过众人,直接走向店内,“我要三碟茯苓糕。”
伙计疑惑道:“这位娘子,小店没有茯苓糕。如果您想买些其他糕点,请排队。”
话音未落,那掌柜却迎了出来,盯着赵易安,眼睛一动不动,楚渊轻轻地把赵易安往身后拉,赵易安按住他的手,站在原地没有动。
掌柜像是才看到楚渊,转身嘱咐伙计好生看店,他今日不过来了,然后对赵易安和楚渊说:“走吧,回家说。”
三人走向东城,最终停在东城边缘的一栋小宅院里。
“数十载未见,竟到东城了。”“饽饽铺生意好,就搬来了。”那掌柜底气不足地回道。
东城是京城富商权贵所居之地,赵易安对心中所托有了底气。“阿遥,当年…”“当年是我的错。”赵易安抚过隐隐作痛的肩膀,嗤笑道:“当年确是你的错。所以阿遥,我今日还唤你一声阿遥,是因为我念着儿时情谊,我今日来,也是希望你能念着儿时情谊。”话说得轻,但有着不容商量的凌厉。
阿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眼前这个赵易安不再是儿时跟在他身后,轻易听信他的每一句话的小姑娘。但他也清楚,他欠的,早晚要还回去,赵易安话说的不留余地,可他也的确没有资格拒绝。
“阿遥,我日后不会再回上京城,大母家离京城路途遥远,家母尚无依靠…她…以后就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