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中间要留出一块空地,招募一位说书先生 —— 家丰暂时没打算搬后世的作品,先让先生讲市面上书店里的杂记杂谈,吸引客人停留;二楼的包间要加收雅间费,提升档次。
店小二(也就是服务员)需要提前培训,还可以招募女服务员,不过只负责迎宾、结账,以及从厨房往出餐口端菜,送菜上桌仍用男服务员。
家丰很清楚,这个时代绝不能让女服务员进包厢,更不能给醉酒客人送餐,免得惹出麻烦。
至于打点官府关系的事,有慕容家负责,不用他费心,他只需专注经营策略。
会员体系也得安排上。积分制在没有电子产品的时代太麻烦,那就改成 “集卡制”:印制一批卡片,根据客人结账金额赠送相应数量,下次消费时,一张卡可换一个卤蛋,五张卡换一道炒菜,二十张卡换一份红烧肉,以此类推,吸引客人复购。
会员等级也要细分:一次消费满三两银子,送铜卡片;十张铜卡片可兑换一张铜会员卡,凭卡消费享九五折;一次消费满六两送银卡片,满十两送金卡片 —— 卡片上印 “金”“银”“铜” 字样,并非真用贵金属,但兑换后的会员卡上,会镶嵌少量真金线、银线,提升质感。
银卡享受的是九折,而金卡享受八五折,后续是否做什么白金卡,黑金卡,再说。
金银会员卡都会标注编号,用的是家丰熟悉的阿拉伯数字;银卡需要登记客人信息,金卡则预留一部分,将来用来送给县令等权贵,打好关系。
此外,还要设计节日福利:中秋消费送月饼,立冬送饺子,科考期间送鸡蛋,客人凭户籍证明和生辰,生日当天消费送长寿面…… 用这些细节留住客人。
家丰一边回忆后世的经营套路,一边琢磨哪些能适配当前时代,如何落地运作,笔下的方案越写越详细。
阿亥在一旁轻轻摇着扇子,帮他驱散暑气。
小花和四时拿着刚做好的苍蝇拍,兴奋地在各个屋子里转悠,看到蚊蝇就挥拍去打;阿礼则拿着抹布,跟在她们身后,把拍过蚊蝇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场面热闹又温馨。
之前送苍蝇拍来的时候,庄老汉还特意让人给家丰带了句话:“这么好用的东西,早干嘛去了?”
这话让家丰哭笑不得 —— 可不是嘛,早想到的话,也能少受些蚊蝇烦扰了。
家丰又琢磨了一下,把蚊香的配方,也交给了牙粉坊,让牙粉坊也生产一些,到时候交给毛掌柜试着卖。
另外就是,让阿青阿亥,去交给米花坊的人,制作烧烤调料,做好后用草纸打包好,将来带给县城的酒楼使用。
南屋的家具已经配齐,重力等人也正式搬了进来。相比西院的南居,南屋空间更宽敞些,一共建了四间屋子。
张力也搬了进来,单独住了一间 —— 其他人对此并无意见,大家都知道他比较特殊,喜欢独处。重力等另外五人,则分住在剩下的三间屋子里。
当天晚上,家丰准备睡觉时,四时突然推门闯进了他的屋子。
“四时,这么晚了,有事吗?” 家丰放下手里的纸张,疑惑地问。
“嗯……” 四时点点头,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一旁的阿亥。
家丰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对阿亥说:“阿亥,你先出去吧,我和四时有话要说。”
阿亥看了四时一眼 —— 她知道四时在家中和小花地位相近,并非普通丫鬟,自然不敢怠慢,恭敬地应道:“是,少爷。”
说完便转身退了出去,回南居和阿青她们的屋里去了。
屋里只剩下两人,家丰才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到底怎么了?”
四时有些扭捏地低下头,小声说:“我、我的…… 好像长大了一些。”
此时桌上的灯还没吹灭,家丰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眼她胸前的鼓包,笑着说:“嗯,是好像大了点,这不是很正常吗?你还在长身体呢。”
“不是这个!” 四时看了下家丰的目光,撅起嘴,脸颊微红,“是…… 是耳朵!”
“噢?” 家丰这才反应过来,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捏了捏她的耳朵,“嗯,是比以前大了点,可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你还在长身体,这也正常啊。”
“再长下去,头发就盖不住了!” 四时皱着眉,语气里满是苦恼 —— 她一直靠长发遮掩自己耳朵的异样,生怕被人发现。
家丰思索了片刻:“有个东西叫‘帷帽’,县城里有人戴,之前李小姐也戴过,帽檐有纱帘能遮住脸侧。回头我去给你买一顶,戴在头上。”
“嗯!” 四时眼睛一亮,随即又补充道,“还有,我不想再和小花住一起了,不然她早晚也会发现我的耳朵……”
“这好办。” 家丰笑着说,“我这望江楼二楼,隔壁不是一直给你留着一间屋子吗?之前李小姐暂住过另一间,还有一间空着的,你正好可以搬过来。”
望江楼二楼除了一个客厅,还有一大两小三个房间,其中一间确实一直空着,本就是为四时预留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我明天就搬上来!” 四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嗯,乖,那现在先回去休息吧,太晚了。” 家丰揉了揉她的头。
“不回去啦!” 四时说着,一蹿就跳到了家丰的大炕上,“我跟小花说了,今晚来找你睡。”
“啊?这怎么能说!” 家丰顿时有些窘迫,“她们该误会了,小花没说什么吗?”
“没呀,” 四时眨着无辜的大眼睛,“她就说让我好好伺候你,还说‘二哥人最好了’之类的话。”
家丰无奈地叹了口气 —— 罢了,反正也不会做什么,也上炕躺下了。
灯芯被轻轻吹灭,屋里只剩下彼此平稳的呼吸声,静谧又温馨。
不过家丰有些难受,旁边有个女孩的想法在脑海里转来转去,刺激着荷尔蒙,想着后世一些杂七杂八的转移精力都转移不掉。
唉,阿亥好歹睡旁边踏上,这四时真不知道什么叫危险。
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好久才睡去。
第二天上午,家丰正在院里练着深蹲。
轩辕柏舟还没去乡民团,看见他练着,点头称赞:“不错,小伙子体力越来越好了,有时间,多吃点菠菜,枸杞,韭菜,吃食也得跟上。”
家丰思考了一下,吐槽道:“我才青春期就吃这些?用不上。”
“哪有用不上的,像枸杞那物件,多少岁吃都好。”轩辕柏舟说完,笑着走了。
忽然有人来报,说里正有请。
家丰心里清楚是为了作坊过户的事,出了门口还碰到了小禾,笑着打了招呼,便慢悠悠地往里正家走去。
一进门,就见朱元康正和里正、户房的人一起办手续,笔墨纸砚摊在桌上。
朱元康刚签完字,看到家丰进来,不由得愣了一下,疑惑地问:“庄公子,你来这儿是有什么事吗?”
“我没事,你们继续办,不用管我。” 家丰笑了笑,没多解释,找了个角落里坐下,静静等着。
户房的人手脚麻利地核对完信息,将一份契约递给里正,笑呵呵地说:“里正老爷子,手续都办妥了,这份契约您收好。要是没别的事,某就先回县里了,还有不少公务要处理。”
“户房大人稍等!” 里正连忙叫住他,脸上堆着笑,“我和庄公子还有一笔过户要办,还得劳烦您多费点心。”
“噢?” 户房眼睛一亮,乐呵呵地看向家丰 —— 这孩子可是他的 “财神爷”,每次办过户都少不了好处,“庄公子又要置地?不知是哪处?”
“就是这儿。” 里正晃了晃手里刚拿到的契约,笑着说道。
户房愣了一下,转眼看了看里正,又看了看一旁神色淡然的家丰,再瞥了眼还没反应过来的朱元康,瞬间明白其中门道。
当即笑道:“原来如此!那里正老爷子、庄公子,咱们抓紧办。”
朱元康站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半天没合上。
他心里满是错愕:这么玩的嘛?就算里正买了再转手,好歹等他走了再说啊!就一点都不背着点人?
可转念一想,他又摇了摇头 —— 罢了,朱夫人爱生气就生气去吧,反正契约是他和里正签的,作坊是里正买的,又不是他直接卖给家丰的,跟他没多大关系。
这么一想,朱元康反倒松了口气,这里正和庄公子,可真够直接的。
想着这些,便转身继续走了出去。
里正和家丰的契约很快就签完了 —— 这一亩多的地加房子,总共十两银子。
至此,家丰又多了一处产业。下一步,他打算让人打造桌椅,再请宇文先生来教村民识字,顺便把后世的数学、基础物理等知识也搬过来,教给孩子们。
处理完过户的事,家丰整理了近期作坊的事务,把所有管事都叫了过来开会,还请了里正和宇文先生来做见证。
“各位叔伯、先生、管事,今天把大家叫来,是因为咱们的作坊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得统一组织架构,有些事之前也跟大家提过,今天正式跟大家说清楚。” 家丰率先开口,做了开场白。
喜欢蓝月闪烁之时请大家收藏:()蓝月闪烁之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