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热闹

作者:楚雁南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那里太冷清了,我想给你些热闹。”


    梁汇有些发愣,不知怎得想起今日去正殿看到自己父皇和弟弟生前住过的地方。


    他们离世之后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一个人去扫一家子的墓,一个人度过春夏秋冬,一个人面对周围的虎视眈眈。


    她有的时候真的会很累,甚至想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把她也带走了呢?这样的话也是一种团聚了。


    梁汇低着头,摩挲着手中的佛珠,忽然想到之前她不是这种性格的。


    不是这样郁郁寡欢、不是这样忧虑成疾、也不是这样执拗偏激。


    先前她很乐观,算得上开朗,对周围的一切也充满了兴趣。


    她侧着头,眼睛有些朦胧,看着面前的人忽然反应过来——刚到京城的时候她也不是很开心,总是喜欢一个人闷在大大的屋子里一坐坐一天。


    那个时候梁祈陪在她身边日常也有个说话的人,日子总算不是那么难捱。


    似乎是一席宴会,在父皇的鼓舞下她难得到场。


    只不过和那些大家闺秀不熟,也没什么聊得来的话题,她一个人在席间坐着渐渐地感觉到无聊。


    于是便找了个借口离席,一个人闲逛着。不知不觉走到围墙,她忽然听见一个陌生的声音。


    出于好奇她靠近了,发现主仆两个人。


    两人穿着大相径庭一眼便能看出谁是主子谁是仆人。


    梁汇站在一边饶有兴致的看着那穿着紫色衣服的少年怂恿下人翻墙离开,下人慌忙摆手脸上写满了拒绝。


    那少年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撑着手臂腿用力一蹬坐到了墙头上。


    一下翻上去后他微微舒了口气,调整坐姿,笑得爽朗,朝下面的人伸手招呼∶“快上来!”


    翩翩少年郎,无与伦比。


    一袭紫衣,跨坐墙头,笑得明媚张扬。


    那随从还是摇手拒绝,愁眉苦脸∶“少爷,我真上不去……”


    那少年有些不高兴,微微垮着脸。只是眉梢微扬,一抬眼便看见站在一旁的少女。


    梁汇猝不及防的和他对视,恍神间只觉得那眼睛是实在迷人。


    她往前走了两步,双手交叉放在腹前,走路的时候头上的步摇有些晃动。


    下人见着她有些震惊,觉得她是个生面孔万一冒犯到可就不好了。


    于是便率先弯腰屈膝行了个礼。


    梁汇没注意看他,目光一直在那紫衣少年身上。


    少年没觉得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是一种打扰,反而脸上的笑意更深,伸出手,歪头看她∶“要去玩吗?”


    跟着他的下人听得猛然抬头,一直和他打手势让他别说了——京城的大家闺秀素来以美好恬静著称,这样在刚认识的时候就直接邀人爬墙的行为实在是有些唐突。


    梁汇当时年纪不大,想做什么也不会考虑什么后果。


    她看着他的眼眸,波心荡漾。


    随即便微微低头,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借力一翻,坐到了他旁边。


    少年笑得更灿烂了,拉着她的衣袖转身跳了下去。


    梁汇脚步很稳,这样的高度根本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


    但那少年还是在落下的时候轻轻的扶住她的腰,隔着衣襟,一触即逝的感觉。


    有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她和沈宴廷的初遇有些普通,没有话本上男女主相遇时那般的戏剧和尖锐。


    不过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美好。


    因为从那时候开始,沈宴廷成为她在京都熟悉的第一个人,也是从遇见他的时候开始,她的生活变得不那么单调。


    ……


    梁汇抿了抿唇,低着头摩挲着杯沿。杯内的水倒印着她的身影,放在桌上的指尖微微一动。


    沈宴廷目光还在外面打闹的小孩身上,不过他的心明显乱了。


    脑中不自觉的回想着自己刚刚说得话,想着想着就感觉脸颊发热,耳尖也有些泛红。


    周围有些喧嚣,他们这里却是气氛暧昧与周围格格不入。


    沈宴廷轻咳一声打算开口转移下话题,没想到梁汇却忽然抬头,向前探了下身子,双臂撑在桌子上。


    随即上半身靠近,沈宴廷感觉自己鼻尖滑过一阵淡淡的香气,接着就是对方带着玩味的调子∶“好啊!”


    没人会不喜欢喧嚣,尤其是他们年纪尚轻,即便磨炼得再成熟也有一颗热烈的少年心。


    沈宴廷有些脸红,本来是欲盖弥彰结果真被这话给呛到了。


    他捂着嘴,偏开头,眼泪都咳出来了。


    梁汇深深地看着他,玩笑得逞的笑了。


    他这种人啊干什么都不喜欢拐弯抹角,每次直截了当的说出这些暧昧的话语看似是掌握主动权的。


    其实是傻乎乎的把把柄送出去的,对方只要轻轻的含笑歪头,他就已经输了。


    她不是傻子,这样摆在明面上的示好她不至于看不见。


    只不过,她有些好奇——她难得接受着他的示好,对方为什么不顺势而下反而自己的耳尖红了呢?


    梁汇低低的笑了,觉得他有些好玩又担心他真的呛到了。


    于是伸手给他倒了杯茶,一边递过去一边故意问道:“有问题吗?”


    沈宴廷接过水摆了摆手,觉得自己有些丢人——是他先坦荡的,也是他先脸红的 。这样一来二去显得他很没面子。


    他撑着桌子,感觉脸颊依旧在发热。


    于是欲盖弥彰地拿着筷子往梁汇碗里挑了些菜,苦笑着说:“这家酒楼的菜很好吃,你快尝尝!”


    碗里的菜渐渐堆成一座小山,梁汇眸光闪动,抬起头看见他还没有停下的动作,应当是真的不好意思了。


    她饶有兴趣的观察了半晌,才开口:“不用了,我吃不完了”


    沈宴廷后知后觉,挠着头‘哦’了一声。


    这样子实在太傻了,沈宴廷自己都这么觉得。梁汇适时给他留了几分薄面,低着头,认真吃着面前的菜,没看他。


    **********


    下面的歌舞戏开场了,周围的鼓掌欢呼声更甚。


    沈宴廷突然想起自己把梁汇叫出来是有正事的,于是便甩了甩头,赶走脑中这些有的没的,正色道:“你还记得先前出宫时候那场刺杀吗?”


    梁汇挑着鱼刺,闻言抬起头:“我记得,当时不是让魏成查了,不是没什么结果吗?”


    沈宴廷点点头,说:“我怕节外生枝便从魏成手里接过了这个担子,一直派人留意着。


    前些日子才有了些结果,顺着线索查下去发现他们就是由散落的山匪组成的寨子,还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山河帮”


    梁汇哼笑一声似乎是有些不屑。


    “山河”往深了讲就是天下。


    一个帮派的名字却打着天下的旗号,显而易见的乱臣贼子。


    大梁四海昌平,他们依旧打着匡扶正义的旗号,有些不自量力。


    沈宴廷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打着狂傲的名字却行事狭隘,做尽偷鸡摸狗的事。平日里行踪难定,住址也经常更换。就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也是为了避免行踪被人摸着经常更换大本营。”


    “这样的好处就是他们能招揽各个地区的叛贼扩大自己的队伍,但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坏处就是僧多粥少。”


    梁汇接着他的话:“他们人多但土地很少,单凭自己种植无法自给自足,所以要么去采购要么就去抢。为了逃避官府他们不会大张旗鼓的抢,就算会昧着良心抢也很难够一寨子人吃的,所以一般会选择买”


    “我派人跟着那些寨子专门推出了的采购人,曾想根据他们买的食物的数量估算寨子里有多少人,结果……”


    “失败了?”梁汇歪着头问。


    沈宴廷牵扯下嘴角,点点头。


    “因为每次买的食物的量都不同,甚至每次派来买食物的人也不同。我还派人问过卖家,他们只是按着委托趁夜色送到城外的一处地点,送完就回来了。每个卖家回答的地点都不同,所以就算守株待兔都很难蹲到”


    梁汇边吃边听他讲,听见这话淡淡的接着“所以只能对买家下手?”


    两人平日里相处多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梁汇没费多少力气就知道他想干什么,随后反问道∶


    “所以我们跟踪买家?”


    京城卖粮食的小贩太多了,一家一家的排查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打草惊蛇。


    沈宴廷闻言点点头。


    梁汇微微蹩眉,觉得有些不妥∶“你怎么知道今夜买家会出现?或者说,你怎么能确定自己能认出买家?”


    此刻担心并无道理。因着歌舞戏的缘故,今夜街上的人太多了,从中找到一个人更是犹如大海捞针。


    沈宴廷顿了顿,摇了摇头:“我也不确定。但根据前面的交易经验,他们一般不在店内交易而是会趁着月色把店家约到外面,譬如酒楼、青楼这些地方”


    这些地方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


    隐藏在黑夜和芸芸众人之中最好掩人耳目。


    今夜有歌舞戏,城内城外不少居民都会来看,从他们的角度想确实是个交易的好时候。


    梁汇皱了皱眉,问:“怎么确定会在这交易?”


    沈宴廷说:“因为这是京城最大最热闹的酒楼,接纳的客人最多。而且从这里往下看是观赏歌舞戏的最佳地点”


    这也是他没把三楼清场的原因。


    “你能认出交易的人?”


    沈宴廷点点头:“差不多吧!今夜能订上丰乐楼三楼的人非富即贵,其中多是有雅致和气节的富家公子,穿衣打扮和气质与周围大相径庭。”


    “他们大多是来看戏的,一般都会在戏曲开始前来到,所以等会姗姗来迟的就是我们要等的买家。”


    “你怎么确定已经坐在这里看歌舞戏的没有我们要找得人?”


    沈宴廷鼻腔里发出一声哼音,昂着头,颇有邀功的味:“因为我今天在这里坐了一下午,把每个在我之前来的都看一遍,两人成对来的没一个合适的。”


    做生意需要买家和卖家,保险起见他们一般不会同行,这样太容易暴露目标了。


    “不怕有一人先来另一人后至的情况?”


    沈宴廷眨眨眼:“放心,该留意的人我都留意过了,有些蹊跷的我也记下来。今夜做足了准备,绝对事事顺意。”


    “好吧。”梁汇淡定的点了点头,低着头继续剥手中的鱼刺。


    **********


    他们坐在三楼中间的位子,不只是观赏歌舞戏最好的地方而且能把楼梯口的情况尽收眼底。


    沈宴廷目光散漫,余光却是一直在观察楼梯口的地方,来来往往的人没有逃过他眼睛的。


    梁汇则是边吃边看一心两用,反正由他盯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差池。


    一个时辰就这样过去了,梁汇边吃边看都有些撑了,下面的歌舞戏都快过半了,可是要等的人还没有出现。


    她靠在床边,随着人群有一搭没一搭的鼓掌,打了哈欠,悠悠的问:“还没来吗?”


    沈宴廷也不是什么耐心的人,安安心心的等那么久其实早就不耐烦了。


    他也叹了口气,调整个更舒服的姿势:“再等等吧,这场戏结束后他再不来我们就走。”


    梁汇点点头。


    戏剧达到**的地方,在座的观众几乎没有一个离席的,就连闹腾的小孩都安静下来坐在那里看戏。


    随着一声赛过一声的掌声,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场欢乐中,就连梁汇都被吸引了,稍稍扬起精神。


    就在这个时候,沈宴廷突然敲了敲桌子。两人桌子很小,靠得也近,这细枝末节难逃对方的眼睛。


    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一旦出现可疑的人便发出这个讯号。


    梁汇渐渐收回目光,转头看见对方的懒散模样一扫而过,相反极为正经。


    他的唇瓣动了动做了一个‘来了’的口型。


    梁汇怕打草惊蛇忍着好奇心没往那边看,而是拿起面前已经凉了的杯子抿了一口茶水。


    周围的热闹声不减,他们这里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沈宴廷拿着筷子挑了一口冷了的饭菜送到嘴边,余光确在刚刚随着小二上楼的男人身上。


    那男人留着不长但茂密的胡子,脸一直隐秘在黑暗中,隐隐看见他侧脸的下颚线十分明显,应当是个很瘦的人。


    他慢慢走到灯光下,沈宴廷不动声色的记着他的长相。


    他脸色有些黄,很像经常在田地里耕种的普通的农民,只不过对方没有农民那样结实身体,相反,他很单薄。


    他一直都很警惕,像是长久的躲藏在地下的老鼠突然看见太阳,有些新奇但更多的是谨慎。


    他目光乱飘,来来往往的客人大多都看了一眼。


    为了避免暴露,也担心对方记住他的脸没法进行下一步行动,沈宴廷移开目光,转过头,侧着脸看着下面的歌舞戏。


    梁汇和他靠得近,两人的声音很低不用担心被听到。于是她张了张口,问:“怎么样?看出什么没?”


    沈宴廷目光沉沉的摇了摇头,说:“只知道对方只有一个人,其余不知道。”


    两人就没说话了。


    那人在人群的拥簇下从他们桌前走过,梁汇余光看见他朝这里扫了一眼,和他之前的环视四周的目光别无二差,算是没怀疑到他们身上。


    梁汇咽了咽唾沫,看着他在小二的带领下走到这一排最靠里面的位子,随即在屏风的遮掩下消失在视线里。


    她转过头告诉沈宴廷这事,接着问道:“你不是说呆在这一下午吗?有没有注意这一排最里面的位子,随即在屏风的遮掩下消失在视线里。


    她转过头告诉沈宴廷这事,接着问道:“你不是说呆在这一下午吗?有没有注意这一排最里面是什么人?”


    沈宴廷虽说平日里看着有些懒散,但这种正事他还是很着调的。


    在脑海中仔细一想便脱口而出:“我记得,当时看见他就觉得有些畏畏缩缩的,即便和周围人穿着差不多气势也是改不了的。”


    梁汇点点头也觉得差不多就是他们要找到人,随即问道:“所以,现在派人跟着?”


    沈宴廷心虚的顿了顿,摇了摇头:“是我们俩跟着。”


    梁汇皱眉,听他解释道:“你轻功很好,能和你我一较高下的只有沈十。沈十他武功好,但脑子实在欠缺。我不想一边查案一边照顾小孩,所以嘛……”


    他故意眨眨眼,有几分撒娇的意味:“就委屈陛下陪臣一起啦。”


    梁汇看了他半晌,没说话,心里其实有些无语。


    本来以为只是简简单单吃个饭,没想到多出这样一档子事。


    即便这样也就罢了,没想到还有善后工作。偏偏她还特地交代身边死卫没让他们跟上来……


    沈宴廷被她看得发虚,几秒后便听见她长长的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那劳烦沈大人下次再有这事提前通知我一声好让我有个准备。”


    罢了罢了,自己看上的就那么傻,怎么办呢?总不能不要吧?


    沈宴廷眉梢微扬,得寸进尺的说:“好的,我亲爱的陛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