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监控里的三小时

作者:青而不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为什么张局报案是孩子和妻子一起失踪,而现场却只有妻子?孩子在哪里?


    他调取了昨天案发前后苏晚车辆可能经过的所有道路监控。经过几个小时的仔细排查,一段模糊但关键的行程轨迹被梳理出来:


    昨天下午4点零3分,苏晚驾驶的白色SUV从自家小区地下车库驶出,副驾驶和后座似乎都有人,但因为车窗贴膜,看不真切。


    下午4点50分左右,车辆出现在离案发现场约20分钟车程的一处农村院落外。这个院子,系统记录显示是苏晚的婆婆、也就是张建明的母亲创办的一个民间流浪狗救助站。前几天,这个救助站还因为房租问题与房东发生过纠纷,当时还报过警,后来是社区民警调解成功的。


    监控显示,苏晚下车,从后备箱搬了一个不大的纸箱走进院子,大约待了十分钟就出来了。期间,孩子并未下车。因为监控角度问题,只能隐约看到后排儿童安全座椅上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无法看清正脸。


    苏晚离开救助站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转向去了镇上的一个小卖铺。她在店里买了些面包、饼干和瓶装水,然后就开车离开了。


    离奇的是,下一次监控清晰地拍到苏晚的车,是从镇上往回走的路上,时间却已经是三个小时之后!晚上8点15分,车辆出现在离最终事发地不足10分钟车程的一条偏僻小路上。车灯亮着,行驶平稳。通过前挡风玻璃,能隐约看到后排儿童安全座椅上依然有一个身影。


    十分钟后,晚上8点25分,车辆停在了最终的事发地点——东望村外的荒地里。


    再然后,引擎熄火,车灯熄灭,车辆就再也没有移动过,直到第二天早上被发现。


    那消失的三个小时,苏晚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林卫东搜索了附近所有可能的路口监控、商户私人监控,甚至排查了附近可能容纳车辆停留的场所,都一无所获。那辆白色的SUV和车里的母子二人,仿佛在那三个小时里凭空蒸发了一般。


    “UFO事件?”林卫东苦笑着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感觉案情不仅没有明朗,反而更加迷雾重重。他看了看时间,已是晚上九点多,该去和李法医碰头了。


    来到那家他们常去的、藏在巷子深处的小烧烤店,李法医已经点好了肉串和啤酒,正若有所思地喝着茶水。


    “有什么发现?”一看到林卫东,李法医就迫不及待地扯着他坐下,压低声音问道。


    林卫东把下午梳理的监控内容和时间线详细地和李法医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那“消失的三小时”和始终没有清晰正脸、但似乎一直存在的“孩子”。


    “三个小时…足够做很多事了。”李法医摩挲着酒杯,眼神锐利,“我给你说说我那边的发现。我对头发进行了初步毒物和药物分析,没有常见的毒物反应,也没有吸毒迹象。但是,头发中检测到他克莫司成分,而且含量超标。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常用于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或者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这说明,她长期在服用这种药物,身体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


    林卫东认真听着,这或许能解释苏晚看起来身体不好的说法。


    “但是,”李法医话锋一转,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最惊人的发现是,我从那几根头发中提取的DNA,与公安系统人口信息库中登记的‘苏晚’的DNA样本,比对结果不一致。”


    “什么?!”林卫东差点惊呼出声,幸好及时控制住,“你的意思是…现场的死者,不是系统里登记的那个苏晚?!”


    “没错!”李法医重重地点了下头,“也就是说,死在车里的那个女人,虽然长相、衣着、驾驶着苏晚的车,但她从生物信息上,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那个‘苏晚’!”


    林卫东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如果车里的不是真苏晚,那她是谁?真正的苏晚又去了哪里?张建明和这个“苏晚”朝夕相处,他怎么可能认不出来枕边人是假的?他那么急切地定性自杀,是不是因为他知道些什么?或者,他根本就在参与其中?


    事件,似乎正朝着一个远远超乎他们最初想象的方向,急速滑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