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章

作者:二图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魏延率大军兵临城下,守城将士慌忙禀报赵范:主公,魏延率部来犯,我军该如何应对?


    魏延带了多少人马?


    约莫五千精兵。


    五千......赵范面如土色,连年大旱,将士们饥寒交迫,如何迎战?这可如何是好?


    谋士劝道:主公,事已至此,不如归降。既能保全性命,又可解温饱之忧,总比如今朝不保夕要强。


    赵范悲叹:平日里养着你们,紧要关头却只会劝降......罢了,天灾人祸,也怪不得你们。开城吧。


    众人随赵范出城,献上官印:魏将军,赵范愿率部归顺刘皇叔,恳请将军手下留情。


    魏延朗声道:既已归顺,便不必多礼。进城!


    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桂阳,魏延不禁暗喜。虽料到此城易取,却未想竟如此顺利。


    烽烟散尽处,降旗已悄然竖起。粮绝炊断的守军早已磨灭了斗志,归顺对他们而言反倒是条生路。


    灶火正旺的太守府内,赵范早已备好珍馐美馔。酒过三巡,铜觥相击之声不绝于耳。


    魏将军,请满饮此杯。


    太守请。


    琥珀色的酒液在烛光下摇曳,赵范借着酒意吐露心声:听闻玄德公今非昔比,孔明军师操练的新军所向披靡。连克三城后,我这弹丸之地.....他摩挲着酒樽边缘,更兼连年灾荒,成都粮仓皆空。还望将军在皇叔面前美言,给将士们....不,是给皇叔的新部曲讨个活路。


    赵太守放心。魏延拍案应承,主公必会调拨军粮助你等渡过难关。


    酒至酣处,魏延眼前已现重影。赵范眼中精光乍现,忽然举杯高声道:得遇将军这般豪杰,实乃平生快事!不若就此义结金兰?


    结...结拜?魏延大着舌头应道,自...自当从命!


    好!老夫痴长几岁,便托大唤声贤弟。赵范抚掌大笑,今日定要为贤弟谋桩美事!


    醉眼朦胧的魏延含糊应和:但凭...兄长吩咐.....话音未落,他的额头已重重磕在案几上,鼾声如雷。


    暗喜的赵范斜睨着烂醉如泥的将军,指尖轻叩案面——时机已至。


    「侍卫们架着醉醺醺的魏延穿过回廊,轻轻推开雕花木门,将他安置在锦帐之中。赵范盯着合拢的房门,指节敲击着案几——他盘算着这桩 ** 计若能成功,不仅粮草充足,更可借魏延之力对抗刘备。


    守着院门。赵范朝侍从比了个噤声手势,待他明晨醒来,局势便由不得他了。月色透过窗纱,照见榻上散落的战袍与魏延紧蹙的眉峰。他早听闻刘备麾下这员猛将尚未婚配,如今特意让夫人亲自侍奉,不信拴不住这头猛虎。


    厢房内熏香袅袅,那位号称桂阳第一 ** 的女子正拨亮烛芯。她端详着武将轮廓分明的面容,指尖拂过他掌心的刀茧,耳畔传来醉酒者混浊的呼吸声。更漏滴到三更时,魏延突然翻身坐起,在满室红光中与惊惶的 ** 对视。


    魏延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屋子里。他强撑着从床上坐起,看到桌前坐着个陌生女子。


    脑子顿时一片混乱,他实在想不起醉后发生了什么。正暗自懊悔饮酒误事,忽然察觉身上衣物完好,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捂着胀痛的脑袋站起身来。


    你是谁?这是何处?赵范在哪里?他厉声质问。


    女子身子一颤,哆哆嗦嗦答道:将军...我是您的人啊...


    满口胡言!魏延勃然大怒,再不说实话,休怪我刀下无情!


    女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地求饶:将军饶命!都是赵范指使的...他根本没打算投降,不过是看您只带了五千兵马,想用计将您骗来。此刻他正派人去剿杀您的部下,要让您...要让您归顺于他...


    魏延闻言怒火中烧,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好个赵范!我竟如此敬重他...早知如此,就该斩了他!


    这时外面传来阵阵喊杀声。魏延冷笑,就凭城中这些饿得站不稳的残兵,怎敌得过孔明亲手 ** 的精兵?果然,城外五千将士虽无主将指挥,却依然阵型不乱,进退有度,杀得敌人节节败退。


    赵范麾下的士兵面对这样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体质与刘备的精锐之师相比简直判若云泥。起初仗着人多势众尚存几分勇气,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人数从五千不断缩减,而刘备的部队却毫发未损。


    恐惧如潮水般漫上心头,残存的士兵开始计算还能撑多久。此刻他们终于悔悟——若当初直接投降,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眼见同袍接连倒下,这些士兵的斗志彻底崩溃,此刻唯一的心思就是缴械投降。可身为军人竟沦落至此,实在是莫大耻辱。这一切都要归咎于赵范的愚蠢指挥。


    此时魏延已率部突围而出。原来赵范早在外围设下伏兵,打着若不投降就永绝后患的算盘。可这些虾兵蟹将岂是魏延的对手?莫说魏延本人,就连他麾下的五千精兵都敌不过。作为当世顶尖武将,魏延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溃了伏兵。当赵范看见残存的部属时,整个人如遭雷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的决策何等荒谬。原以为运筹帷幄,却不料在真正的强者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这乱世终究是强者的舞台,弱者 ** 声的资格都没有。


    与此同时,诸葛亮成功平定四郡,为刘备进军蜀川铺平了道路。


    刘备攻占四郡后势头正盛,野心渐长。放眼天下诸侯,似乎已无人能与他比肩。


    诸葛亮见状立即告诫道:主公莫要自满,我军与曹操、刘峰仍有天壤之别。眼下不过占据几处郡县,连一座像样的城池都没有。仅凭这些兵力,怕是连曹、刘的皮毛都伤不到。


    此时刘备麾下仅有二十万兵马,连日征战又损耗了大量粮草,实在难以维持军需。若非诸葛亮从旁辅佐,只怕早就被乱世淘汰——毕竟与曹操、刘峰相比,实力悬殊太大。


    多亏刘峰一直对他网开一面,否则恐怕早已命丧黄泉,成为时代的弃子。经过与诸葛亮深谈,刘备这才认清现实,不禁懊悔当初拒绝刘表的请求。


    若当时接下荆州,如今至少能做个太守。偏生顾忌名声,三次推辞让城美意。如今再想取荆州,可谓难如登天。


    现在想来,诸葛亮当初的谏言何等正确!可惜不听忠言,终食恶果。眼下只能指望军师谋划良策,看如何重获荆州。


    军师,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刘备急切询问。


    “主公,我军已连克四郡,眼下当攻取荆州,方能推进后续大计。”


    “荆州牧刘表乃我同宗兄长,若要我举兵相向,实在……军师,此事令我甚是难为。”


    “唉,主公当日若听劝接下荆州,何至如此?如今唯有强攻一途。若刘表当初真心相让,此时必会再度献城;若当初虚情假意,我军强攻反会颜面尽失。”


    “果真如此,攻荆州岂非令天下人耻笑?届时我刘备何以自处?军师可还有转圜之策?”


    “唯有……静候天时。”


    “天时?”


    “待刘表寿终正寝之日,便是荆州易主之时。除此别无他法。”


    刘备悔恨交加,忆及刘表三让荆州之景——若当时应允,荆襄九郡早已入手,何须如今进退维谷。


    权衡再三,刘备猛地攥紧剑柄。若再顾忌世人眼光,必会贻误良机。


    既已至此,当依孔明之计强攻荆州。若被诸侯捷足先登,悔之晚矣。


    更何况四郡既平,此刻正是夺取荆州的最佳战机。若再迟疑,只怕要追悔莫及。


    这一次必须按诸葛亮的计策行事,无论如何都要出兵攻取荆州。这次战役,誓要拿下这座重镇。


    长时间的漂泊让我至今未能建立稳固的基业。即便攻占了不少郡县,但这些小城远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根据地。


    在此地难有作为,唯有夺取荆州这样的战略要地,才能为日后积蓄实力。只有在这里招兵买马,才能壮大力量。


    虽然长沙、零陵、武陵、桂阳等地已被攻占,但这些城池环绕荆州。若不能牢牢控制荆州,这些地方随时可能被刘表反扑。他必定密切关注周边动静,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察觉。不如先发制人,若再拖延,刘表极可能反咬一口,给我扣上觊觎荆州的罪名,届时百口莫辩。不如趁其不备,突袭取胜。


    计划已定,刘备正集结兵马,择日进攻荆州。


    刘表早已掌握刘备动向。此前刘峰调拨二十万精兵助他镇守荆州,这批将士从未令他失望,无 ** 防都表现出色。因此听闻刘备来犯,他毫不担忧。


    二十万大军足以抗衡刘备。若在往日,他或许会畏惧,毕竟刘备练就一支劲旅。但今非昔比,只要刘备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接下来的战局,将彻底粉碎刘备的幻想。


    刘表对刘备了如指掌,而刘备却以为刘表年迈体衰,无力治理荆州,实权早已落入蔡瑁之手——就连至关重要的兵权也不例外。


    刘备自认远胜刘表,攻取荆州可谓易如反掌。在他看来,刘表根本不足为惧,唯一需要顾虑的只有世人的非议。若能名正言顺地拿下荆州,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想堵住悠悠众口却非易事。


    眼下他师出无名。荆州物阜民丰,与他先前攻占的那些贫瘠之地截然不同。那些地方缺衣少食,他带兵时施舍些粮草,百姓便感恩戴德。可荆州截然不同——即使身处乱世,这里依然保持着难得的安宁。


    不得不说,刘表治理有方。在他的治下,外敌不敢来犯,百姓安居乐业。虽然他们仍爱戴这位州牧,却也无可奈何地发现,真正的权柄早已落入蔡瑁之手。这些年蔡瑁大肆募兵,随之而来的苛捐杂税让百姓苦不堪言。


    即便如此,荆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仍保住了百姓的生机。充沛的雨水滋养着这片沃土,纵使在靠天吃饭的年月里,也不曾出现大面积的 ** 。当然,若是遇上罕见的旱年,饿殍遍野依旧在所难免。


    这恰恰给了刘备可乘之机。先前他攻占的几座城池中,就有两座是因旱灾导致粮尽援绝,百姓被迫投降。


    若还有别的选择,他们绝不会走这条路。毕竟没有哪座城甘心向侵略者低头。


    他们仍自认是大汉子民,对汉室忠心未改。何况当今天子刘峰素有雄才,麾下猛将如云,中兴汉室大有希望……


    祖辈世代受汉室荫庇,百姓生活原本安定。加之刘表多年治理,民生未受战乱波及,自给自足。倘若刘备此时举兵来犯,势必打破这份平静。


    眼下粮秣充足,百姓必誓死抵抗。况且荆襄之地驻有刘峰二十万精兵,更有两座王者水晶塔坐镇。这些时日刘表操练的新军,也足以让刘备有来无回。


    不知情的刘备正按诸葛亮计划行事。虽只带十万精兵出征,却自信能轻取荆州。诸葛若知此地已归刘峰,断不会出此下策。


    喜欢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