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明月姑娘入京都

作者:甜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话说这一日,贾元春在宫中听闻了一些消息,又与自家相关,命身边太监夏守忠来到荣国府中说与贾母等人知。


    原来这荣国府有一位二姑奶奶,乃是姨娘所生,可怜这位姨娘生下她便撒手人寰,因此贾母便抱到身边养着直至出嫁。嫁的是一位军中副将,姓楚。这位楚副将是个有能耐的,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镇边大将军的位置。


    如今贾元春听闻当今圣上封他为云南王,这才命人出来告知贾母等人知晓。贾赦、贾政一听闻这消息,也赶到了贾母处。此时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李纨、宝玉、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都在贾母这儿,见他二人进来,凤姐等人忙起身行礼。他二人对贾母说了此事,问贾母是否信这消息的真假。贾母让人叫了贾琏过来,命贾琏出去打探打探,贾赦让他去找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打听,这内相乃是天子近身太监。直到天黑了,贾琏才回来,笑着对贾母道喜:“给老太太贺喜了。”


    贾母上房中众人一看贾琏给贾母道喜,便知消息属实,因此皆对贾母道喜。贾母喜的大笑。


    贾母让贾琏详细说说,贾琏道:“老内相说了,因缅甸那边投降了,圣上高兴,又看楚姑父政绩赫赫,这才封了楚姑父为云南王。已经拟了圣旨了。那老内相还说圣上传了户部,要在京中赏楚姑父一处府邸。只是如今边疆还不稳,等过边疆稳定了,就宣楚姑父一家回京了。”贾母大笑着,连说几声‘好’,又说道:“我记得她家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我年纪大了,竟忘了这两孩子多大了。”凤姐忙上前笑说:“我替老祖宗记着呢。男孩如今十八岁,女孩才十岁。比惜春妹妹还要小上一些呢。”


    半响后,贾母道:“云南那儿比不得咱们这里。她一个小人儿在那儿岂不是受罪?琏儿,你让人写了书信去,就说我想外孙女儿了,把她给接了来。再者,咱们家女孩多,姐姐妹妹们一处热热闹闹的才好呢。”又命凤姐将园中另收拾出一处来与这外孙女儿住。凤姐连忙应下,又说了许多话,哄的贾母更开心了。


    别人也就罢了,唯有宝玉高兴园中又要多了个姊妹了。


    三个月后的傍晚,在京都码头,早有荣国府的仆妇、轿夫等人并拉行李的车辆等候着了。有人见这大阵仗,便问了一嘴,有一仆妇笑说道:“我们是荣国府的,来接我们家的表小姐。当今圣上新封的云南王,知道吗?我们家表小姐就是云南王的闺女。”


    这时,有一艘大船正在缓缓驶来,有那眼尖的看见船上的旗帜上有一个‘楚’字,忙喊道:“表姑娘的船来了!”


    待大船靠了岸,有一仆妇上船至船舱门口,请楚明月下船上轿。


    上轿后,楚明月不禁想到了母亲临别前一晚与自己说:“母亲自然是不舍得你的。只是其一,孝字当头,你外祖母写了信来要你去,我也不好驳回。另,我虽不是你外祖母亲生的,但也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吃穿用度同你三姑姑是一样的。自我出嫁后,母女二人就再也没见过了。你替我在你外祖母膝下尽尽孝道吧;其二,你时常生病,大夫说是因这儿气候的原因,京都不似这儿环境恶劣,你正好养养身子;其三,我在家时,与你三姑姑最是要好,前些年她没了,前不久你林姑父也没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寄居在你外祖家。你多照顾着些。”


    思绪到这,忽觉着轿子停下了,耳边是杂乱急促的脚步声,随后轿子又被抬起,没一会儿的功夫,又停下了。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楚明月扶着婆子的手下了轿子,进了垂花门,经过抄手游廊,走过穿堂,转过插屏,来至厅后的正房大院。院子里的丫鬟们见她来了,忙打起帘子来,朝里头喊道:“楚姑娘到了。”


    楚明月进入房中后,只见乌压压的一屋子人,正座上的是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楚明月便知这是她外祖母,忙上前来拜见。拜见后,贾母领着她一一认识众人:“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二舅母的娘家姊妹,你叫薛姨妈就是了。”又指着凤姐和李纨说道:“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这是你琏二嫂子。”楚明月一一拜见行礼。凤姐笑着携着明月的手,细细的打量了一翻,笑道:“怪道老祖宗总是念着妹妹。今儿我见了,才知这老天有多偏心,将这天地灵气都给了妹妹了。老祖宗您瞧瞧,妹妹这容貌、身段、通身的气派,可见姑母教导的好啊!只可惜我不曾见过姑母,若有幸能得姑母教导,我此生也无憾了。”


    众人听了凤姐这番话,都忍不住细细的打量起明月来,不住的点头称赞。


    凤姐又带着明月见过了宝钗、黛玉等姊妹,互相厮认过,宝钗又带着明月见了宝玉。那宝玉早在明月进来时就看愣住了,心想:“我原以为林妹妹、宝姐姐已是绝色的人物,不想这个妹妹来了,竟将家里的姊妹都给比下去了。老天啊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竟生出这位妹妹来!依我看,世上再无几个人能与这位妹妹比之。”宝钗见他呆呆的,推了他一下,宝玉这才回过神来。


    一时有人来回席面已经有了,就在新盖的大花厅上,小戏子们也等着了。众人便移步去了大花厅。


    大花厅内,摆了两桌席面,贾母在里间席面正面坐下,命明月坐在自己左边位置,宝玉坐在自己右边位置,又叫了黛玉、宝钗入座。贾母又命邢、王两位夫人去另一桌席面入座,只说:“让她们小妯娌俩个伺候着就行,你们陪着薛姨太太说说话。”又叫迎春三姊妹在王夫人那桌入座。又与凤姐说:“跟小戏子们说,不拘唱什么,捡极好的唱两出就是了。”转头又对明月说:“今儿原该见见你两位舅舅的,只是天色已晚,日后再见吧。”明月点头说是。


    贾母年纪大了,吃多了不消化,因此吃了几口菜,几口饭就放下了,命迎春三姊妹坐过来相陪,又叫了凤姐、李纨入王夫人那桌席面去吃些,自己进里间屋的榻上歪着看戏。一时见她们姊妹要去敬明月,便说道:“她年纪小,不可多喝,喝过这一杯不可再劝了。”


    明月喝过一杯,宝玉等人便围着她问云南是如何的,来京的路上可曾有什么趣事,在家中都做些什么等话,明月笑着说与她们听云南是什么样的,路上遇到的趣事。这些少爷、姑娘们即便出门子,也不过是去相熟的人家里坐坐罢了,何曾出过远门?不免都听的入迷了。


    时间已过了二更天,贾母也累了,便命众人散了,又让凤姐亲自带了明月进园子里。邢夫人和王夫人搀扶着贾母说说笑笑的回房去了,薛姨妈也跟着一道去了。凤姐携着明月,李纨跟在身旁,后面是宝玉及黛玉姊妹们,再来就是各人的丫鬟、婆子们随行。一行人声势浩大的入园去了。


    众人走过穿廊,来到南北宽夹道,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凤姐指着那说道:“那是我的屋子,妹妹少了什么东西,只管来找我要。丫鬟婆子们有什么不好的,也只管跟我说。”紧接着过了西角门,进了东角门,出了东院,凤姐又指着一处房舍说道:“那是薛姨妈的院子。你宝姐姐同姊妹们都住在园子里,没事你就找她们玩去。”走着走着就到了正园门,却不进正园门,而是从旁边的聚锦门入园。入园后,宝玉同众人告辞,东面去了。其余者进了曲径通幽处,不远处就是潇湘院了,凤姐又指着潇湘馆告诉明月,那是黛玉之住处。在峰腰桥处,李纨等人皆告辞离去,只剩下凤姐、明月以及她二人的丫鬟婆子。凤姐继续带着明月往里走,右边有一亭名叫滴翠亭,再往前就是明月之住处,只见这院子四面环水,院门头牌匾上写着‘芙蓉阁’。一入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院中绿树成荫,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又有一曲折游廊通向阁楼,游廊下的池水里有着不计其数的锦鲤。游廊尽头是由数不胜数的石子铺成的石子路。走过石子路,凤姐携着明月的手,提醒明月小心台阶,来至了芙蓉阁。芙蓉阁的门头上又有一匾,题着‘瑶池仙境’四字。这芙蓉阁乃是一个三层的阁楼,外观上精致典雅。最妙的是这阁楼的第三层,四面镂空,倚栏精雕细刻,美轮美奂。


    凤姐送明月至屋内,又说了一会子的话,才告辞道:“妹妹一路远来必定是劳累了,早些歇着吧。明儿我再带你好好逛逛去。”明月道谢,又要将凤姐送至院门口,凤姐忙拦道:“妹妹快歇着吧,不必送了。”明月只好道:“嫂子慢走。”


    明月此次来带了四个丫鬟,一位嬷嬷。丫鬟里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名叫知礼,知善,还有两个十一岁的,名叫无悔、浮云。嬷嬷是自小照顾她的奶嬷嬷,姓潘,故此大家都唤她潘嬷嬷。


    明月回到屋内,丫鬟知礼上前说道:“姑娘,已经备好了洗澡水,姑娘上去洗洗吧。”明月一边上楼一边问道:“如今两府里的主子可都打听清楚了?”知礼道:“都打听清楚了。荣国府大房那边的礼没问题。二房这儿,还有一位环三爷,是三姑娘的同胞兄弟。另问姑娘,薛姨太太和宝姑娘那儿是否要送份礼过去?”明月道:“自然是要送的,只是薛姨太太那儿比之两位舅母,需薄上三分。宝姐姐的礼就同林姐姐她们的一样,环三爷的同宝二哥哥的一样就是了。”又问道:“宁国府那边呢?”知礼道:“宁国府那边多了一位宝珠小姐。据说是前头那位没了的小蓉大奶奶的丫鬟。因那位小蓉大奶奶无儿无女,她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所以宁国府的珍大爷传与众人,从此以后宝珠为小姐。”明月道:“倒是个有情有义的丫鬟。既然是宁国府的小姐了,姐姐们有的,也给她备一份。今儿晚上你们辛苦一些,把这些要送人的礼都打点出来,明儿一早好去送。”知礼忙应下。


    待明月洗漱完毕,就见她的奶嬷嬷端着一碗燕窝粥来:“我看今儿个席上,大鱼大肉的,姑娘没动几筷子,便让知善熬了燕窝粥,姑娘用些吧。”明月接了过来,吃了几口,道:“两位奶哥哥可都安排妥当了?”潘嬷嬷说道:“都安排妥当了,他们如今就住在府后的花枝巷里头。姑娘有什么要紧的事就说与我,我告诉他们办去。”明月点了点头。


    翌日一早,知礼和不悔、浮云带着院子里头的丫鬟婆子们去送礼,留下知善伺候明月。


    这边知善伺候明月用了早膳,明月吩咐潘嬷嬷用匣子装了二百两银子,带着知善去往了凤姐那儿。可巧遇见管家媳妇们来给凤姐回话,凤姐的心腹丫头平儿便引着明月进了东屋里头炕上坐,又给她倒了茶来,说了一会子话。平儿见她年纪虽小,却行事端庄大气,言谈举止间更显沉稳,家中的这些姑娘们都远不及她。


    就在说话间,只见丫鬟打起了帘子,凤姐进来了。平儿连忙起身让坐,站在凤姐边上。凤姐笑说道:“我才说等忙完了就进去瞧瞧妹妹,顺便谢过妹妹送的东西呢。不想妹妹亲自来了。”明月道:“是有件事要跟嫂子说,嫂子可千万要答应我。”凤姐道:“妹妹请讲。”


    知善将匣子放在炕上的小几上,明月打开匣子,说道:“这里头是二百两银子,算是我院子里头一年的花费。嫂子可一定要收下。”凤姐忙将匣子推了过去,说道:“妹妹这是做什么,难道我们府里连个姑娘都养不起了,竟要姑娘自己出钱。说出去让人笑掉了大牙了。”明月道:“还请嫂子一定要收下,不然我住着也不安心。若嫂子执意不肯收,那我只有去回了外祖母,今儿个就家去了。”凤姐见她坚持,只好先收下再做打算,命平儿将匣子收好了。明月道:“还有一件事要求嫂子。大夫说我饮食不可太过荤腥油腻。还请嫂子跟厨房那儿说一声,每日里头菜色清淡些才好。”凤姐笑道:“嗐,就这事啊。平儿,你去厨房说一声。”平儿答应着出去了。


    明月又跟凤姐说了一会子话,就告辞去贾母院里了。凤姐则是去往王夫人院里。


    当明月来到贾母房中,贾母还在梳洗,黛玉已经在了。黛玉见了她,忙上前来谢过她送的礼。姊妹二人进了内间屋,贾母的丫鬟琥珀倒了两杯茶进来,放下就又出去了。


    明月观黛玉身体面庞怯弱不胜,便问道:“姐姐瞧着身子骨有些弱,似有不足之症?”黛玉回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如今不过是吃人参养荣丸调理着。”明月道:“古人说‘是药三分毒’,又言‘食谷者生’。从前我身子也弱,吃了许多的药都不中用,幸而遇着一个游方大夫,说以食疗的法子好好调养调养,果真大好了。我母亲又说燕窝最是滋阴补气的,因此每日里命人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加水炖煮半个时辰左右。长此以往,果真比吃药还好呢。姐姐何不也以此法好好调养调养,说不定病就好了。”


    黛玉不知为何,一见明月只觉亲切,如今听她说这些话,更觉贴心。见外头没有丫鬟,不免说起了心里话来:“妹妹才来不知,只因我身上不大好,时不时的就病一回,请大夫,熬药,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你方才说以食疗的法子来调养,少不得要麻烦到厨房为我单做。再说那燕窝虽易得,老太太、太太、凤姐姐三人自然没话说,底下的那些丫鬟、婆子,岂有不嫌我多事的?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且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更何况于我呢?我又不是他们府里正经主子,原是父母没了,又无兄弟姊妹,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说着说着,落下两行泪来。


    明月连忙从袖中拿出帕子给黛玉拭泪,说道:“这都不是难事。等会我回去,就将食疗的方子抄录一份给你送去,也不用麻烦厨房,做起来都是便宜的。不过就是写了单子,让厨房采买时一并买来,给她们几个辛苦钱罢了。我那儿还有些燕窝呢,等会就让人给你送来几两,叫丫鬟们熬了就是,也不兴师动众的。姐姐吃完了只管与我说,我再打发人给你送。姐姐也别有所顾虑,不好意思。我在家时,母亲就常与我说她和三姑姑之间的事儿,两个人最是要好。那会儿得知三姑姑没了,她也病了一场。后说虽有林姑父,但到底是男人家,怎懂教养女儿?便说要把你接了来同我作伴,谁知你已经被外祖家接了来了。临行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多照顾着些姐姐。所以请姐姐别多心。”见黛玉渐渐的止住了泪,明月又说道:“今儿个我来了,见府中饮食大多是荤腥油腻之物,吃多了对身子不好,且不消化。更不要说姐姐身子弱,合该吃些清淡的才是。我已经同二嫂子说了,让她跟厨房那儿说一声,我每日里头菜色清淡些。姐姐不如也和二嫂子说一声,厨房要说闲话也是说我。”


    黛玉能感受到明月是真心在为自己好,心中暖洋洋的。日后更是拿明月当亲妹妹对待。当然,此乃后话。


    还不等黛玉说什么,听见外头有脚步声响起,二人便止住了话题,不再说了。脚步声越来越近了,等来人走进来一瞧,原来是宝玉。


    红楼梦同人文开始更新了,撒花撒花~


    希望大家会喜欢,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明月姑娘入京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