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汇流

作者:天方夜谭的韩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二十三日,破晓。白际山“野人谷”中,寒意彻骨,但比严寒更令人心悸的,是天目山部队陷入的前所未有的绝境:前有日军池田联队主力合围,后有伪军骑兵迂回堵截,预定接应落空,粮药将尽,官兵疲惫已极。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共产党皖浙赣边区游击队交通员的突然出现,如同一道刺破浓雾的微光,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逾越的意识形态鸿沟。是拒绝,还是接纳?是合作,还是分道扬镳?这个抉择,关乎这支孤军的存亡。


    “野人谷”一处背风的巨大岩洞内,汽灯将与会者凝重的面孔映照得棱角分明。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张云鹤(已率佯动部队归建)、赵锡田、马富贵、高天亮、徐锐、王民生等核心成员悉数在场。那位自称姓王的共产党交通员被暂时安置在洞外,由警卫看守。气氛空前凝重,空气中弥漫着疑虑、焦灼与一丝绝处逢生的渴望。


    宋希濂首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我们已陷入死地。这位不速之客,自称是共产党皖浙赣边区游击队的交通员,带来了他们司令员的口信,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是真是假?是雪中送炭,还是另有所图?今天,必须议个章程出来!”


    张云鹤性子最急,首先质疑:“共产党?他们在这个时候冒出来?安的什么心?谁不知道他们最擅长渗透拉拢?我看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想趁机吞并我们?或者这是鬼子的又一个圈套?假借共党之名,引我们上钩?”


    赵锡田相对冷静:“老张,话不能这么说。现在是抗日救国时期,国共合作是上面定的调子。他们主动提出帮忙,或许是出于民族大义。眼下我们弹尽粮绝,四面楚歌,任何一丝希望都不能轻易放过。但确实需要谨慎,必须核实其身份和意图。”


    李慕华分析情报:“根据‘戚七’过去零星的信息和军统的通报,皖浙赣边区确实存在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领导人叫刘久山,人称‘刘胡子’,在当地活动多年,有一定群众基础,抗日态度坚决,但与国民政府摩擦不断。其真实性存在。但其突然主动联系我们,动机需要深究。”


    周明远从政治角度强调:“无论对方意图如何,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合作可以,但不能被吞并,不能失去指挥权。对方提出的帮助条件是什么?需要我们付出什么代价?这些必须搞清楚。同时,要做好内部思想工作,防止官兵思想混乱。”


    徐锐提醒安全风险:“万一这是陷阱,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对来人进行最严格的审查,并派人侦察其所说的游击队虚实。”


    王民生关心实际问题:“如果合作,他们能提供多少粮食?药品?能否帮我们安置伤员?指引安全路线?这些都是救命的!”


    高天亮从军事角度建议:“可以派一支精干小队,随其信使返回接触,实地查看。同时,主力做好应变准备,一旦有诈,立即转移。”


    众人争论激烈,疑虑与希望交织。最终,目光再次聚焦于宋希濂。


    宋希濂沉默良久,目光扫过洞外苍茫的群山和疲惫不堪的部队,缓缓道:“疑,固然要疑。但坐以待毙,必死无疑。共产党也是中国人,也要打鬼子!在当前民族危亡之际,我相信他们抗日的诚意多于算计!这是一线生机,必须抓住!但也要如履薄冰!”


    他决断道:“一、立即接触,核实情况: 周政委,你亲自与那位王同志谈,表明我部抗日决心和当前困境,询问其帮助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试探其意图。李参谋、徐科长,你们配合,从旁观察,核实其身份细节。”


    “二、派出先遣组,实地侦察: 高天亮,你亲自挑选‘猎影’两名最精干、最机灵的队员,化装后,随王同志秘密前往其游击队驻地附近,实地察看其规模、装备、士气、与群众关系,特别是其抗日真实性!切记,只观察,不接触,速去速回!”


    “三、内部动员,统一思想: 周政委负责,立即向营以上军官通报情况,强调当前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抗日是大局,要求官兵以团结抗日为重,暂时搁置分歧,服从命令。同时加强戒备,防止意外。”


    “四、做好两手准备: 主力部队立即向‘黑龙潭’方向做战术移动,占据有利地形,进可合作,退可据守周旋。筹集所有能吃的的东西,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


    “行动要快!我们时间不多了!”宋希濂沉声道。


    “是!”


    周明远与共产党交通员老王进行了深入交谈。老王言辞恳切,表达了刘久山司令员对国军将士英勇抗日的敬佩,以及对当前困境的同情。提出可提供一批紧急粮食(玉米、红薯干)和草药,并指引一条通往相对安全区域的秘密小路,但希望两军能建立联系,协同抗日,并表示尊重国军的指挥系统。条件显得真诚而务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高天亮的先遣小组则如同幽灵般随老王出发,进行实地验证。


    与此同时,部队向更加险峻的“黑龙潭”区域移动,行军异常艰难,非战斗减员增加。粮食彻底断绝,官兵们开始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伤员因缺医少药,情况恶化,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有效维持部队、做出艰难决策获得的微薄积分,进行了针对生存最低需求的兑换:


    【兑换:“高能量压缩军粮(最低配给)”x1000人份,“多功能工兵铲”x500把,“净水药片”x片,“急救止血粉”x500份,“耐磨草鞋”x2000双,“山区野外生存手册”x100本。】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出现(解释为最后的战略储备及就地取材制作)。】


    这批物资杯水车薪,但勉强维持了部队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工兵铲和生存手册提升了野外生存能力。


    南京,日军司令部。池田联队长向旅团长报告:“阁下,挺进队失去联系,航空侦察发现支那军主力似已进入白际山最深处‘黑龙潭’区域,地形极其复杂,大部队行动困难。伪军骑兵已在北面隘口设卡。”


    旅团长命令:“八嘎!绝不能让他们跑掉!命令池田,以大队为单位,分进合击,逐步压缩!调用山地部队和航空兵,加强侦察和轰炸!封锁所有出口,困死他们!同时,加大政治诱降力度!”


    重庆,军委会。参谋将天目山部队的求援电文呈上,长官瞥了一眼,冷淡道:“电告宋希濂,皖南接应确有困难,望其自行克服,伺机突围。物资援助,暂无可能。” 冷漠的态度,预示着被当作弃子的命运。


    傍晚,高天亮带回先遣组。他们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和肯定。


    “师座,政委!查看了!是真的!”高天亮汇报道,“游击队规模不大,约四五百人,装备简陋,多是老套筒、土枪,但精神头很足,和当地老乡关系融洽,确是一支抗日的队伍!他们的驻地很隐蔽,囤积了一些粮食和草药。刘司令表示,只要我们能真心抗日,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帮忙!我看……不像有诈!”


    消息传来,指挥部众人稍稍松了口气,但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在得到先遣组相对肯定的回报后,宋希濂与周明远经过紧急磋商,决定冒险一试。通过老王联络,约定在“黑龙潭”边缘一处名为“鹰嘴石”的险要地点,与游击队司令员刘久山进行秘密会面。


    会面在高度戒备下进行。刘久山是一位四十多岁、面容黝黑、目光炯炯的汉子,穿着打补丁的灰布军装,身后只跟了两名警卫。宋希濂这边,周明远、高天亮陪同。


    没有寒暄,开门见山。


    “宋师长,周政委,久仰了!你们在天目山打得好!是条汉子!”刘久山声音洪亮,带着江湖气,“听说你们现在有难处,我老刘不能看着打鬼子的队伍被小鬼子困死!粮食不多,但够你们救急!路不好走,但我们熟!”


    宋希濂表示感谢,但直指核心:“刘司令深明大义,宋某感激!但贵部条件也艰苦,如此相助,需要我等如何回报?”


    刘久山一摆手:“回报?打鬼子就是最好的回报!说实话,我看重你们是正规军,能打!希望以后能互相照应,情报共享,配合作战,在这皖浙赣边区,给小鬼子多点颜色看!当然,你们归你们重庆管,我们听延安的,井水不犯河水,抗日是第一!”


    态度坦诚,条件合理。宋希濂与周明远交换眼神,初步达成了口头协议:游击队提供一批紧急粮草和向导,帮助转移伤员;天目山部队则承诺共享军事情报,在必要时配合作战,并赠送一批缴获的日造步枪和弹药作为交换(系统装备合理化来源)。


    当夜,游击队的运输队冒着风险,送来了几十担玉米、红薯干和一批草药。虽然数量有限,但无疑是雪中送炭,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部分重伤员被秘密转移至游击队控制的山区农户家中安置。


    消息在部队中传开,引起了复杂反响。大部分官兵感激救命之恩,认为共产党讲义气。但也有部分军官和士兵心存疑虑,担心被“赤化”,思想产生波动。周明远立即加强政治工作,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暂时稳定了局面。


    一月二十四日的黎明,部队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士气有所回升。在游击队向导的指引下,开始向一条更加隐秘的路线移动,试图跳出日军的合围圈。


    然而,就在部队准备出发时,徐锐急匆匆赶来,脸色严峻:“师座!政委!我们截获并破译了日军池田联队一部电台讯号,他们似乎……似乎捕捉到了游击队活动的踪迹,判断我军可能与‘土八路’接触,正调整部署,派出一支精锐大队,尾随游击队运输队的痕迹,向‘黑龙潭’扑来!同时,航空兵活动加剧!”


    合作带来了生机,但也可能暴露了目标!日军新的进攻,已迫在眉睫!


    宋希濂目光一凛,看向游击队向导:“通知刘司令,鬼子可能摸过来了!让他们赶紧转移!” 随即对部下命令:“全军加速前进!后卫部队加强警戒,准备战斗!”


    刚刚看到的希望之光,瞬间又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天目山部队与共产党游击队的意外汇流,能否冲破日军的重重围剿?新的考验,骤然降临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