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2章 月下盟心暗许情

作者:陆离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场虚惊过后,兰若寺复归平静。天竺使团经此一事,加强了戒备,波罗奢密多罗法师对聂小倩(聂娘娘)与林曦(林寒)更是敬重有加,直言若非二位,佛宝恐有失,再三道谢。那来历不明的黑色木盒,由聂小倩谨慎收存,留待日后细细参详。寺中上下,只当是一桩外贼觊觎贡品的风波,并未深究,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地流淌。


    时值重阳佳节过后,秋意最是醇浓。兰若寺内几株老菊开得正好,金灿灿、白皑皑、紫嫣嫣,攒三聚五,压弯了枝头。聂小倩素来雅致,见秋光烂漫,便起了兴致,欲在寺中设一“赏菊小宴”,一来酬谢天竺法师,二来也为近日寺中诸事辛劳的众人松快松快,三来,亦是存了几分私心,想借此机会,让林曦与秋痕多些相处,也瞧瞧这二人情愫到了何等地步。


    一场宴饮往往是一台微缩的戏剧,各色人物性情毕露,悲欢暗藏。这兰若寺的秋宴,虽无大观园之盛,却也别有一番天地。


    宴设在后园“抱月轩”中。此处三面环窗,窗外遍植修竹老菊,推窗便可赏景。轩内早已布置妥当:地上铺着厚厚的洋罽,设着几张矮榻小几,几上陈列着各色时新果品、精巧点心,并几样清淡素斋。正中一张大案上,供着一盆开得极盛的“金背大红”菊花,花瓣层层叠叠,色泽艳丽,乃是菊中名品。四周角落里,悄无声息地焚着上好的沉水香,青烟袅袅,满室清芬。


    未至午时,宾客便陆续到了。聂小倩自是主人,今日穿了一身秋香色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裙,外罩一件石青银鼠褂,雍容华贵中不失清雅。林曦仍是平日那身素净的青袍,只腰间多系了聂秋痕前日新打的一个松花色素锦香囊,针脚细密,绣着一丛兰草,颇为雅致。聂秋痕(聂秋痕)则是一身海棠红绣折枝梅花锦缎袄裙,衬得她面若桃花,娇艳非常,发间簪着一支赤金点翠蝴蝶簪,行动间流光溢彩,显然精心打扮过。


    天竺波罗奢密多罗法师携两位弟子前来,皆着庄严袈裟,合十见礼。寺中慧明长老并几位有头脸的执事僧也到了,皆是宽袍大袖,一派安然。另有几位与兰若寺交好的山下清客、居士,也都是风雅之士。一时间,抱月轩内济济一堂,笑语寒暄,好不热闹。


    众人按宾主落座,小沙弥捧上茶来,乃是上用“老君眉”,茶香馥郁。聂小倩举杯笑道:“今日秋光正好,菊英盈庭,蒙诸位不弃,莅临小宴,权作雅集,大家不必拘礼,随意才好。” 众人皆称谢。


    品过茶,便上酒。虽是素宴,酒却是窖藏多年的桂花酿,醇厚甘甜。几杯下肚,气氛愈发活络起来。天竺法师虽不饮酒,以茶代酒,却也健谈,说起天竺风物、佛法精义,引人入胜。慧明长老与他辩了几句禅机,机锋往来,妙趣横生。


    聂小倩见时机正好,便笑道:“枯坐饮酒也无趣,不若行个酒令,或是以菊为题,诗词唱和,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皆道妙极。


    于是定下规矩,击鼓传花,花落谁手,或饮一杯,或吟诗一首,或以菊为题说个笑话典故皆可。小沙弥取来一面小鼓,背身击之。一朵新鲜的黄菊在众人手中传递起来。


    鼓声或急或缓,众人心情也随之起伏。花第一次落在一位姓张的居士手中,他饮了杯酒,吟了首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倒也应景。第二次落在慧明长老手中,他说了个“慧可立雪”的典故,喻志坚如菊耐寒,众人喝彩。


    鼓声再起,花传至林曦手中时,鼓声恰停。众人皆笑望他。聂小倩笑道:“林公子博学,当有好句。”


    林曦推辞不过,略一沉吟,道:“林某不才,偶得一句,请诸位斧正。” 遂吟道:“‘莫言秋色不如春,霜蕊冷香自可人。且看金风摇落处,犹有寒枝抱月魂。’” 诗句清冷孤傲,暗合其心志与经历,却又以“抱月魂”暗扣轩名,颇见巧思。


    众人听了,皆点头称善。聂小倩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暗道此子果然不凡。聂秋痕更是听得痴了,只觉得字字句句都说到她心坎里,望向林曦的目光更是柔情似水。


    下一轮,花竟落在了聂秋痕手中。她顿时红了脸,有些手足无措。聂小倩鼓励道:“秋痕,不拘什么,说说便是。”


    聂秋痕定了定神,瞥了林曦一眼,低声道:“那……那我说个笑话吧。说有一人极爱菊,种了满园。友人来访,赞其菊好。此人得意道:‘非但花好,更妙在绿叶扶疏。’友人细看半晌,道:‘兄台,依小弟看,这叶子……似乎被虫蛀得不轻啊。’” 说罢,自己先忍不住掩口笑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连一向严肃的波罗奢密多罗法师都莞尔摇头。这笑话虽浅,却生动有趣,冲淡了方才诗词的清冷,添了几分烟火气。林曦也看着她笑得眉眼弯弯的模样,心中莞尔,觉得她纯真可爱。


    聂小倩心中暗叹,这丫头,心思单纯,这般情态,只怕明眼人都看出她对林曦的情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席间众人谈天说地,从佛法说到诗词,从养生说到各地风物,其乐融融。林曦虽话不多,但每每开口,皆能切中要害,见解独到,令众人不敢小觑。天竺法师更是与他探讨起星象与轮回之理,林曦以自身对“奇点”和星钥的感悟,结合此界认知,应答如流,虽未露底细,却也让法师连连称奇,引为知己。


    聂秋痕坐在姑姑身边,听着林曦与众人侃侃而谈,看他从容不迫、风姿隽爽的模样,心中又是骄傲又是甜蜜,只盼这宴会永不散场才好。


    宴至酣处,聂小倩命人撤去残席,重新沏上香茗,端上各色鲜果。众人移步窗边,凭栏赏菊。但见窗外菊花开得如火如荼,在秋阳下熠熠生辉,与轩内众人的锦衣华服相映成趣。微风过处,竹影摇曳,菊香混着茶香、果香、熏香,沁人心脾。


    聂小倩与慧明长老、天竺法师在一旁叙话。林曦与聂秋痕则悄悄踱到回廊尽头一处僻静角落。此处有一株极大的西府海棠,虽已过花期,但枝叶繁茂,正好遮出一片阴凉。脚下池水清澈,几尾锦鲤悠然游弋。


    两人凭栏而立,一时无言。经过方才宴上的互动,彼此间那层薄纱似乎又透明了几分。


    “林大哥,”聂秋痕低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和欢喜,“你方才那首诗,真好。”


    林曦转头看她,见她脸颊绯红,眼波流转,比那院中最艳的菊花还要娇媚几分,心中微动,温声道:“信口胡诌罢了,不及秋痕你的笑话有趣。”


    聂秋痕抿嘴一笑,低下头,手指绞着衣带,轻声道:“我……我只会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顽笑话,让林大哥见笑了。”


    “怎会,”林曦看着她小巧的发旋,语气愈发温和,“真实自然,最是难得。”


    这话听在聂秋痕耳中,无异于最动听的情话。她鼓起勇气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林大哥,你……你觉得兰若寺好吗?你……会一直留在这里吗?”


    这话问得直接,却也道出了她心中最深的期盼与不安。


    林曦迎上她期待又忐忑的目光,心中百感交集。兰若寺的安宁,聂小倩的照拂,尤其是眼前这少女毫无保留的情意,都让他感到温暖与留恋。但他深知自己身负重任,前路茫茫,归墟的阴影、星萤豆子的下落、自身的谜团,都如同悬顶之剑,岂能贪恋一时温柔?


    他沉默片刻,不忍见她失望,却也无法欺骗,只得斟酌道:“兰若寺很好,聂娘娘待我甚厚,秋痕你……也极好。只是,我尚有未了之事,恐不能久居。”


    聂秋痕眼中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一层水雾迅速蒙上眼眸。她强忍着泪,颤声道:“我……我知道的。林大哥不是寻常人,定然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我不该问的。” 说着,眼泪已如断线珍珠般滚落下来。


    林曦见她如此,心中一阵刺痛,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替她拭去脸上的泪珠。指尖触到她温热的肌肤,两人皆是一颤。


    “别哭,”林曦声音低沉,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怜惜,“世事难料,或许……他日事了,我还会回来。”


    这话虽未承诺什么,却给了聂秋痕一丝渺茫的希望。她抓住他的衣袖,仰起泪眼,哽咽道:“真的吗?林大哥,你会回来看我吗?”


    看着她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模样,林曦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他点了点头,轻声道:“嗯,若有机会,定会回来看你。”


    得了这句准话,聂秋痕破涕为笑,那笑容如同雨后天晴的彩虹,绚烂夺目。她紧紧攥着他的衣袖,仿佛抓住了全世界。


    两人在海棠树下又站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也给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边。轩内的宴饮已近尾声,笑语声隐隐传来,更衬得此处静谧温馨。


    是夜,月华如水。宴散人归,兰若寺重归宁静。林曦站在客房窗前,回想白日种种,心中波澜起伏。聂秋痕的情意,如同这秋日的暖阳,让他贪恋,也让他倍感责任沉重。而那场看似和谐的宴饮之下,天竺法师探究的目光,聂小倩若有所思的神情,都暗示着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曹雪芹式的“盛筵必散”的预感,隐隐萦绕心头。


    然而,此刻,且享受这难得的温情吧。他摸了摸腰间的香囊,仿佛还能感受到少女指尖的温度。前路虽艰,但这份人间烟火中的真挚情愫,或许将成为他穿越黑暗时,最温暖的一盏心灯。


    喜欢我在聊斋当合同工请大家收藏:()我在聊斋当合同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