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二月,云港城下起小雪,目光越过星星点点的树梢,便是层层叠叠的屋顶,此刻墨色的青瓦盖上白绒毯,偶尔又冒出几缕炊烟。
周黛青坐在民宿靠窗的沙发上,望着远处发呆,看着没打伞的行人被落进衣领的雪花冷得直哆嗦,她哑然失笑,低头在笔记本上圈圈画画。
这是周黛青来云港城的第三个月,她是一名金牌编剧兼摄影爱好者,上一个剧本完成后,她在构思以非遗为主题的剧本,看古装剧上的宫灯她忽然来了灵感。
在网上搜了很多和宫灯有关的知识,她了解到云港城有一位宫灯传承人,所以来到了这个靠近海边,大多数居民以捕鱼为生的小城。
窗外的雪花不再飘落,是雪停了,她想出去走走,没怎么收拾,套了一件大衣,拿上相机便要出门。
她来云港城租的是民宿,民宿的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中年妇女,看到她的穿搭,眯眯眼睛用方言打趣:“大小姐,俏生生滴,也多穿件衣裳哎!”
三个月相处,周黛青已经能听懂一些这边的方言,翻译出来的意思大概是:小姑娘爱美也要多穿点。
周黛青露弯起眼睛,半开玩笑说:“没事的阿姨,我抗冻。”
听这话老板摇摇头没再说什么,目送着她纤细的身影消失在路口。
走出民宿没半个小时,周黛青就有些后悔了,寒气像密密麻麻的的银针扎进皮肤,她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她想着:确实有些冷。
不对,是特别冷!
裸露在外的鼻头早已冻得红红的,耳朵虽然有头发包裹着,但是还是冻得发红。
周黛青下意识拉了拉脖子上的羊绒围巾,几乎遮住了她的半张脸,她又将单肩背在大衣外的相机向上提了提。
尽管是这样,她现在也是不会回去的,看过了云港城的雪,很美,所以她想留下云港城这个有她的冬天。
也许多年以后她还会来这里,可是今时今刻无与伦比。
周黛青举起相机,空中忽然又飘起纷纷扬扬的雪花,手的骨节处微微泛红,她调整着相机里云港城雪景的大小。
沿着寂静的小道边走边拍,她顾不上又下起的小雪和落在身上的雪花。
不知不觉周黛青走到了养活整个云港城的海,这里的水连着黄海,它是云港城的命脉,这里的渔民都从这里出海捕鱼。
她记得刚来那会儿,这里还是秋天,能经常看见出海的渔船。
她跟着宫灯传承人爷爷学完宫灯后,回民宿回路过这里,偶尔会和归港的渔民闲聊,这里的人很淳朴,看到她这个外地人都是笑脸相迎,虽然语言不太通,但是心是通的,也自然可以理解了。
她问过这片海叫什么名字,当地人都说不知道,但是在这儿一说到海,所有人都知道它,也许这就是它的名字。
周黛青在海边一侧的栏杆驻足,她举起相机调熟练地整长焦,将这漫天飞雪和静谧的海纳入相框,相机晃动瞬间,忽然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背影闯进她的镜头。
只是一个背影她的心跳就漏了一拍,放在快门上的手忘记按下,只是透过镜头看着男人,雪大了起来,在空着倾斜着打落在他的身上,他像一座古老庄严的雕塑一动不动。
只是一个背影她的思绪波动,联想着他的故事。
男人微微侧头看向另一边的海,镜头晃动,周黛青才慢慢回神,随后镜头又稳定下来。
搭在快门上被冻僵的手终于有了知觉,快速按动,一帧帧画面定格。
她又仔细瞧了瞧镜头里的男人,他的手腕上戴着一块价值不菲的名表,裁剪精密的风衣在雪中一动不动,周黛青几乎可以断定他不是云港城的人。
云港城很小,三个月她已经逛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从未见过气质如此出众的人,他不属于这里,心又似乎在这里。
海边起风了,掀起他的头发,露出挺立的额头,周黛青按着快门,咔嚓声在风中格外清晰,每一帧都落到她的心跳上。
她慌张低头翻看照片,几十张相同的照片她翻来覆去没舍得删除一张,光是看着相机她能感受到她发热的脸颊。
她小心关上相机,再抬头时,她下意识去寻找男人的身影,只见黑色的身影已经朝着和她相反的围栏走去。
周黛青眼神短暂失焦,莫名有些失落,她拢了拢大衣,抄近路回了民宿。
推开民宿的门,暖意扑面而来。
她忍不住搓了搓红彤彤的手,朝里走来,老板看她回来,给她递了杯她刚泡的花茶,还有一股香味,“暖暖手。”
“好,谢谢您。”周黛青接过杯子,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舒服地眯起眼睛。
老板给周黛青找了张木凳,摆摆手笑着说:“哎呀,你这小姑娘话说的,你在这住了三个月,也总算有个人能陪陪我说说话,我开这民宿也不是为了挣钱。”
周黛青知道老板说的是真心话,云港城不是什么热门旅游景点,很少会有人在这里驻足,她脑海里忽然冒出男人的背影。
她也从老板的口中得知,她的子女都有出息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过年才能回家一次,平时就每个月多打点钱,可是人老了最需要、最想要的就是陪伴。
周黛青接过老板手中的木凳坐下真诚地说:“我也喜欢跟您聊天,很有意思。”
老板确实是个有趣的人,周黛青偶尔会和她聊上半下午,什么都聊,她年轻时候的趣事,云港城的传说。
等身体渐渐回暖,周黛青正要起身上楼,被老板叫住,“小姑娘你能不能帮姨一个帮?”
“您说。”周黛青想都没想就应道。
老板拉着她的手说:“我一会儿要去别人家打麻将,你帮姨看会儿店,晚饭前回来。”
“没问题。”周黛青爽快地答应。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现在民宿就剩她一户租客,看店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冬天基本没有人来这里,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拿着电脑到前台坐着。
周黛青将相机里的照片导到电脑里,她双手托着脸屏幕上那个黑色背影发呆,唇角忍不住上扬。
萍水相逢,也是缘分。
她新建了文档将男人的照片贴在一旁,洋洋洒洒敲了几百个字。
灵感乍现,她觉得可以写个故事,结合她来这里的初衷。
古板非遗传承人和明媚记者,看起来很不错。
说干就干,周黛青在电脑前疯狂码字,灵感像喷泉爆发,她感觉指尖快要冒出火花。
文档上的文字一排排的冒出,民宿的门忽然被敲响,周黛青没有抬头下意识说:“进。”
听见开门关门的声音,键盘声还在继续周黛青问:“入住吗?”
周黛青听到一道低沉的男声:“嗯。”
她心里暗自疑惑,惊讶地抬头,刹那间男人毫无征兆出现在她的眼前,占据了她的整个瞳孔又慢慢失焦。
一瞬间,世界失了声。
她感觉身体的血液仿佛按了暂停键不再流动,冰凉而又滚烫感沿着脊柱骨一路向上爬,只能听见咚咚地心跳声。
周黛青看着他,视线在失焦中渐渐恢复,朦胧的轮廓渐渐清晰,额前的碎发,价值不菲的腕表。
真的是他。
这一切的发生时间其实很短,短到只有几秒钟。
“先生麻烦提供一下身份证。”这几个字她今天说出来有点艰难,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
男人没什么过多的表情递上身份证,周黛青手有些虚的发抖,接过身份证的时候不小心划过温暖的指尖,一处即分。
她抬头看了一眼男人的反应,对视上他的眼眸自己反而先慌乱起来,滚烫的热意爬上耳垂,她匆忙低头。
她手忙脚乱打开民宿电脑,手指按动着鼠标,不太熟练的操作着。
登记名字的时候,她才仔细看了名字盛巍,她默默记下这个名字。
男人没有催促,但是周黛青还是按错了好几次。
不知过了多久,周黛青终于递上房卡。
周黛青双手递上房卡,眼神飘向别处,声音不自然道:“盛先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盛巍抿抿嘴唇似是安慰说:“没事,没等很久。”
他的语速沉稳听不出情绪,但是声音略带沙哑,像是被风吹的,又像是被岁月打磨的。
不过内容还是挺暖心的,周黛青弯弯眼睛。
忽然又想起什么,对盛巍说:“您等一下。”
盛巍循着她的身影,看到她拿了一壶花茶走来。
“给你的。”周黛青右手拿着壶递出去,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手止不住发抖。
盛巍看见她微微颤抖的手,接过来准备放到前台。
周黛青伸手挡住,眼睛闪着精光,“哎,盛先生这个是我们民宿冬天给每个客人准备的,这花茶可是我们亲自做的,别客气。”
她看盛巍还是不接,她暗自腹诽这人怎么这样,她都把她的花茶给他了,还不领情,真是个冷漠的人。
僵持间,男人的目光如炬盯着她,周黛青不敢看他的眼睛,总觉得对视上他就能看破她的谎言。
“行,我收下了。”盛巍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还带不易察觉的着笑意。
盛巍上楼没多久老板就回来了,周黛青听见老板哼着小调回来。
老板满面红光,周黛青就知道老板今天赢钱了。
果不其然老板乐呵呵走到周黛青面前问:“猜猜姨今天是赢钱还是输钱了?”
周黛青看着老板笑,假装思考了几秒,拍拍老板摆在前台的招财猫说:“那肯定赢钱了。”
老板斜着眼睛笑着看着她说:“真聪明,姨今天晚上给你烧好吃的。”
周黛青转过电脑,指着登记表,“今天店里有客人。”
“有客人?”老板很惊讶,随后又思考几秒说:“可能是回来探亲,一时没落脚的地方。”
周黛青跟着后面点了点头,觉得老板说的在理。
晚上老板做了最拿手的火锅,热气腾腾的汤底在锅中翻滚。
去拿碗筷的周黛青和下楼的盛巍刚好碰上。
“盛先生出去?”她下意识看了一眼窗外,天色已经完全暗下,只有几盏路灯在风雪中散发着昏黄的光晕,也不见什么行人。
盛巍淡淡应到:“嗯。”
老板闻声而来,在围裙上擦擦手,小跑几步上前,热情招呼:“你就是新来的房客吧,外面天黑路滑的,不如跟我们一起吃点?”
盛巍礼貌地笑了笑:“不用了,谢谢。”
老板见人虽然笑着,但是笑容里带着疏离,也没再强求。
这一夜,云港城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
第二天一早,周黛青难得起了个大早。
手机天气预报显示昨夜降雪量很大,她特地带上毛绒手套,在门口堆了一个胖乎乎的雪人,萝卜鼻子,石子眼睛,树枝胳膊,圆滚滚的,她很是满意。
回到屋内,她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下,尽管戴了手套,手还是冻的发红。她将双手合拢,不停地来回揉搓,试图驱散寒意。
周黛青太过于专注,完全没注意到从楼梯上下来的盛巍。
盛巍倒是一到楼梯拐角就看见了她,见她没有察觉。他的目光在她的身上停留了片刻才淡淡开口:“老板,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