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商会的警觉

作者:白色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叶村内部,那套小小的木质凭证系统,像一株顽强的藤蔓,在贫瘠的土地上悄然伸展着脉络。虽然规模不大,仅限于最初的十几户参与家庭,但流通确实在缓慢发生。


    玛娜大婶又用帮厨换来的凭证,从安娜那里换到了一双结实的新草鞋;老福特用给汉克家修好桌子的凭证,换到了汉克妻子帮忙缝补的一件旧衣;甚至有村民开始尝试用凭证支付一部分地租给拥有少量土地的村老,虽然村老们还半信半疑,但看到凭证确实能换来实在的劳务和少量物品,也勉强接受了。


    这种内部循环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村民们对每月一次流动商队的依赖明显降低了。以前,大家会拼命积攒任何可以拿出手的东西,就为了在集市上从商队那里换回至关重要的盐、铁器或药品。


    现在,一些最基本的需求,比如简单的工具修理、衣物缝补、甚至少量的粮食调剂,竟然在村子内部就解决了。虽然盐和铁料等仍需外求,但至少,商队不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这种变化,很快引起了常在这一带活动的、隶属于地区商会的流动商队的注意。


    这个月的集市日,商队管事发现,红叶村的村民虽然依旧围拢过来,但那种急迫的、近乎哀求的购买欲消失了。


    许多人只是看看问问,真正掏出劣币或者大量货物进行交易的人少了很多。


    尤其让他不爽的是,那几个以前见到他就像见到救世主的穷鬼——比如铁匠汉克、木匠老福特——这次居然只是来买了点最必需的盐,然后就揣着几个看起来像木牌子的东西走了,对他摊位上那些亮晶晶的小玩意和价格不菲的细布毫无兴趣。


    “有点邪门。”商队管事眯着眼,看着汉克离去的背影,对身边一个精瘦的伙计低声吩咐,“去,打听打听,这帮泥腿子搞什么鬼?那几个木牌子是什么东西?”


    那精瘦伙计名叫斯利姆,是个机灵又油滑的角色,擅长跟底层人打交道。他没有直接去问村民,而是等到傍晚集市散去,揣着一小袋劣币(夹杂着几枚成色稍好的),溜达到了村里唯一能称得上“公共场所”的地方——老光棍汤姆经营的那个四面漏风、只有劣质麦酒喝的所谓“酒馆”。


    酒馆里烟雾缭绕,几个干完农活的村民正就着一点豆子,小口啜饮着浑浊的麦酒。斯利姆笑嘻嘻地凑过去,将几枚亮闪闪的银币拍在油腻的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普遍使用劣币的红叶村,这种成色的银币可不多见。


    “伙计们,辛苦了!来来来,我请客!汤姆,给这几位兄弟都满上!”斯利姆豪爽地喊道。


    村民们受宠若惊,纷纷道谢。几杯劣质麦酒下肚,气氛热络起来。斯利姆开始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往白天的集市上引。


    “我看咱们红叶村的乡亲,最近气色不错啊?”斯利姆假意恭维,“是不是找到什么发财的门路了?连我们商队的好东西都瞧不上眼了?”


    一个微醺的村民咧着嘴笑:“发财?哪能呢!就是……就是村子里现在方便了点,有些小东西,不用非等你们来了。”


    “哦?怎么个方便法?”斯利姆装作好奇地问,“我看汉克他们,好像拿着些木牌子?”


    “那是凭证!”另一个村民带着几分炫耀解释道,“帮人干活,或者拿东西换的!拿着它,能在村子里换别的!”


    斯利姆心中一动,脸上却露出夸张的、仿佛听到天大笑话的表情:“木牌子?凭证?哈哈哈哈!你们是说,用一块烂木头,就能当钱使?就能换到粮食,换到铁匠的手艺?兄弟们,你们不是被人骗了吧?这玩意儿,擦屁股都嫌硬!”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让几个微醺的村民清醒了几分,脸上露出迟疑。


    斯利姆趁热打铁,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可听说了,有些邪门的家伙,就喜欢用这种蛊惑人心的法子,先给你们点甜头,等你们完全依赖他了,他就把你们所有的财富一卷而空!到时候,你们手里的木牌子就是真正的烂木头!你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东西,可就全没了!”


    他故意将“邪门”、“蛊惑”、“一卷而空”这些词咬得很重,配合着他那故作惊恐的表情,在昏暗的灯光和酒精的作用下,轻易地撬动了村民们心底最深的不安和疑虑。


    “不……不能吧?”一个村民结结巴巴地说,“维特先生他……他帮了我们不少……”


    “维特?就是那个戴兜帽的家伙?”斯利姆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你看,连真面目都不敢露!不是心里有鬼是什么?我告诉你们,这种人我见多了!说不定……他跟森林里的那些魔物有什么勾结!用的就是恶魔的骗术!”


    “恶魔”这个词像毒蛇一样钻进村民的耳朵里,让他们瞬间脸色发白。对于虔诚(或者说迷信)的村民来说,这是最恶毒的指控,也最能引发恐慌。


    谣言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悄悄蔓延开来。斯利姆很聪明,他没有大张旗鼓,只是通过酒馆里的闲谈和私下的窃窃私语,将怀疑和恐惧的种子播撒出去。


    第二天,村子里的气氛明显变了。一些原本对凭证系统感兴趣、准备加入的村民开始犹豫、观望。甚至有几个已经参与了系统的村民,在面对他人用凭证交换物品时,也显得迟疑不决,眼神闪烁。老村长家门口,聚集了几个忧心忡忡的村民,低声询问着关于维特先生和凭证系统的事情。


    “村长,外面传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啊?”


    “那凭证……不会真是恶魔的玩意儿吧?”


    “咱们会不会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老村长焦头烂额,他本能地不相信那些谣言,维特先生实实在在帮村子解决了燃料和高利贷问题,这是看得见的。但“恶魔”的指控太过骇人,他不知该如何安抚村民。


    就在这时,维特和洛兰走了过来。显然,他们也察觉到了村子里的异常气氛。


    看到维特,聚集的村民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猜疑。一个胆子稍大的村民,在斯利姆暗中鼓动下,站出来结结巴巴地问:“维……维特先生,他们……他们说您是……是恶魔派来的,这凭证是……是骗局,最后会卷走我们的一切……是,是真的吗?”


    洛兰一听,怒火瞬间冲上头顶。他一个箭步挡在维特身前,宽阔的肩膀几乎将维特完全护住,双目圆睁,瞪着那个提问的村民和后面骚动的人群:“放屁!谁说的?!站出来!维特先生帮我们还了罗德尼的债,教我们做蜂窝煤,现在又弄出凭证让大家能互相帮忙!他图我们什么?图我们这破村子?图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吗?!”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战士的威严和被冤枉的愤怒,一时间镇住了场面。


    但恐惧的种子已经发芽。另一个村民小声嘀咕:“可是……他来历不明……还总是遮着脸……而且,那凭证,毕竟只是木头……”


    就在场面僵持,人心浮动之际,一个一直蹲在村长家墙角、闷头抽着旱烟的老石匠,突然站了起来。他叫巴顿,是村里最年长的人之一,平时沉默寡言,但手艺扎实,为人耿直。他手里,还捏着半个没吃完的、用昨天帮人凿石磨得来的凭证换的烤饼。


    老石匠巴顿几步走到人群前面,浑浊的老眼扫过那些面带疑惧的乡邻,最后目光落在被洛兰护在身后的维特身上。他猛地把手里的旱烟杆往地上一磕,发出清脆的响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然后,他抬起拿着那半块烤饼的手,指着维特,用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对着所有村民吼道:


    “你们这些蠢货!耳朵根子比烂泥还软!别人放个屁你们就当圣旨!**维特先生要是骗子,他图我们什么?**”他激动地挥舞着那半块烤饼,“**图我们这吃不饱的肚子吗?!图我们这穿不暖的破衣裳吗?!图我们这除了石头就是泥巴的烂村子吗?!**”


    他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刚才质疑的人:“老子告诉你们!老子亲眼看见!约翰家被‘血匕首’罗德尼逼得快要卖女儿的时候,是维特先生,拿出来一颗亮闪闪的、比鸽子蛋还大的蓝宝石!就那么随手扔给了罗德尼那个杂碎!就为了帮约翰家还债!一颗宝石啊!你们这帮穷鬼,这辈子见过宝石吗?!啊?!”


    老石匠的怒吼如同惊雷,在每一个村民耳边炸响。那颗宝石的故事,之前只有洛兰家和少数几人知道细节,此刻被巴顿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公之于众,带来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一颗宝石!随手就用来抵债!为了帮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


    如果维特先生是骗子,是恶魔,他图什么?图约翰家那几亩薄田?还是图洛兰这个“已死”的勇者?这根本说不通!


    村民们愣住了,看着激动得满脸通红的老石匠,又看看他手里那半块用凭证换来的、实实在在的烤饼,再看看被洛兰死死护在身后、依旧沉默平静的维特。对比那个只会躲在暗处散播谣言、用几杯劣酒套话的商会探子,谁才是真正为村子好的人,答案似乎瞬间清晰了。


    骚动平息了。怀疑的目光变成了羞愧和坚定。那个被斯利姆鼓动出来提问的村民,讪讪地低下了头。


    躲在人群后方的斯利姆,见势不妙,悄悄缩起脖子,想溜走。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维特,轻轻拍了拍洛兰仍然紧绷的肩膀,示意他让开。洛兰犹豫了一下,侧过身子,但依旧保持着警惕的姿态,紧盯着人群。


    维特上前一步,兜帽的阴影遮住了他的表情,只有平静无波的声音传出:


    “凭证,信则有用,不信则无用。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中。”


    他没有解释,没有辩驳,只是陈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


    然后,他转向老村长:“村长,看来,有人不希望红叶村过得稍微好一点。”


    老村长此刻已然明白了过来,他愤怒地跺了跺脚:“肯定是那些黑心的商会!他们看我们不太依赖他们了,就想使坏!这帮吸血的蛀虫!”


    维特微微颔首,不再多说,转身向着洛兰家的方向走去。洛兰狠狠瞪了那个想溜的斯利姆一眼,快步跟了上去。


    在转身的刹那,无人察觉的兜帽阴影下,维特那线条完美的唇角,极浅、极快地向上弯了一下。那并非喜悦,更像是一种……看到有趣实验结果的、纯粹的兴味。洛兰那毫不犹豫挡在他身前的举动,以及老石匠那番充满底层逻辑力量的怒吼,都成了他观察记录中,关于“人类群体行为模式”的鲜活数据。


    红叶村的第一次危机,在一颗被证实的宝石和一个老人的怒吼中,暂时化解了。但所有人都知道,来自外部既得利益集团——那些靠着垄断和盘剥生存的商会——的敌意,才刚刚开始显露冰山一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