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第一天,我回了一趟县委大院-我父母的家。但我不是回来居住的,而是回来取书,取徐钟瑶想看的书。
当我将《围城》、《唐璜》、《鲁迅文选》、《家》、《基度山伯爵》等中外名著一古脑塞进书包时,却撞上母亲探询的目光。
我跟母亲说我要回棺木岩继续陪外公外婆,这些书是拿去假期里看的,便急匆匆的走了。
“穆禾你回来,把这几样东西给你外公外婆捎去。”
当母亲拧着一大包东西追到楼下时,我已一溜烟跑远了。
徐钟瑶在电影院门口等我。我俩约好今天一起看完电影后去她家吃饭。
当我抵达电影院时,徐钟瑶已经等得有些着急了。
她手里捏着两张当红影星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连号电影票,眼看进场都快接近尾声了我才珊珊来迟……
从电影院出来,我俩一前一后走着,前后相隔近五米。
毕竟是白天,若被熟人看见我俩挨得近,不管告诉老师还是父母都是大麻烦。
到了徐钟瑶家那个小巷子,她伸手拉着我便快速的跑进了家门。
这是我第一次去徐钟瑶家。
她家房子很窄,二室一厨,总面积大概四十平方米。卫生间是公用的。
她外婆正在厨房里忙碌,见我来了还专门出来与我打招呼。
老太太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样子让我觉得有些面熟。
她见到我时眉里眼里全是笑,看来是一直知晓我与徐钟瑶的事。
徐钟瑶把我带去了她卧室。她的卧室在里间,比外面那间要小将近一半。
卧室里的陈设比较简单,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带镜子的衣柜,靠窗摆放着一张带抽屉的条桌和一把橘红色木椅。
屋子打扫得很干净,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就连条桌上的个人物品都摆放得井然有序。
看得出屋主很自律,只是不知这是徐钟瑶还是她外婆收拾的。
外间是她外婆的卧室,同时兼具客厅功能。
一张双人床、一张长条椅、一张饭桌、几根凳子。
陈设虽简单但也收拾得很干净。
徐钟瑶给我倒了一杯热水,带上房门便去厨房给外婆打下手了。
我刚想坐下,却被窗户边墙壁上的一副相框给吸引住了,那相框一尺五寸见方,里边镶嵌着大大小小十几张相片。
抓住我眼球的是其中一张老、青、少三人合影。老太太慈眉善目一头黑发;年轻女人很美,相貌与徐钟瑶极其想似;最让我震惊的是前边那个小丫头。
羊角辫、碎花裙、小白鞋,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越看越像徐钟瑶。
嗡!
我头脑里一阵轰鸣,紧跟着豁然开朗:
——这小丫头分明就是当年那个小仙女。
难道……难道当年的救命恩人就是徐钟瑶和她外婆?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瞬间泪漰,禁不住哭出声来。
闻听到哭声的徐钟瑶与她外婆一起推门进来。
见到老太太,我咕咚一声就给她跪下了,先给她磕了几个头,嘴里不不停的说着“谢谢”。
这下把老太太与徐钟瑶给整懵了,忙不迭的来扶我,可我浑身无力,加上身长体大,她俩哪扶得动?
“穆禾,你……你究竟咋个了嘛?快起来说嘛。”徐钟瑶双眼红红的,声音有些发涩,她也快被我给带携哭了。
老太太也很着急,也在不停的劝。
可我还是一个劲的哭。
待积压多年的情绪化解后,我才接过徐钟瑶递过来的手帕。
我擦干眼泪从地上爬起来,抽泣着说了事情的原委。
当祖孙俩搞清楚我就是她们曾经从山茅坑里救出的小男孩时,俩人的震惊不亚于我。
稍一迟疑,祖孙俩均抱着我哭了。
正哭得带劲时,一股焦糊味飘了进来,外婆一怔,忙松开我们跑出去了。
原来是锅里的红烧肉烧糊了。
……
中午饭吃得很香,虽然红烧肉有点糊,味道却更佳。
老太太不停的给我夹菜,嘴里还不停自责说把红烧肉给烧糊了。
除了夹菜,老太太还不停的打量我,把我都看得不好意思了。
估计她也没想到当年的随手一拉,救下的小男孩居然长这么高了吧。
老太太告诉我她毕业于民国时期的女中,也算是有文化的人,解放后在县供销社当会计一直到退休。
老太太写得一手好字,徐钟瑶的书法就是她教的。
……
我在徐钟瑶家一直呆到吃过晚饭才走的。
此后几天,我都进城来找徐钟瑶玩,我还把寒假作业给带来了,就在她那小房间里与她一起做。
徐钟瑶在我的言传身教下学习也有了一些进步,当然她更喜欢的还是读那些小说,她很喜欢我带给她的那些中外名著。
快到年关的时候我的行为被母亲给发现了。当然不是发现我跟徐钟瑶在一起的事,而是发现我居然在外公外婆与父母间两边撒谎。
我跟外公外婆说进城陪父母,跟父母说出城陪外公外婆。
结果有一天母亲出城找外公外婆商量吃年夜饭的事,双方一碰面就把我的谎言被给戳穿了。
还好外公外婆没透露我与徐钟瑶的事,不然下场就惨了。
饶是如此,我也再不敢去找徐钟瑶了。只好暂时回归到父母及外公外婆的视线里。
不过在开学前几天,我还是找借口去了徐钟瑶家。一方面看看她与她外婆,另一方面帮助她把剩下的寒假作业给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