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第7章

作者:佴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支队的办公室里,那台‘老海信’吭哧吭哧地吐着冷气,努力与窗外升起的热浪抗衡。


    廖繁春叼着根油条,屁股还没在工位上坐热,就被李秦一声吼叫到了分析室。


    一进门,看见张锦竟也站在白板前,但身姿依旧挺拔如青竹,只是眼镜片后那双总是清亮的眸子,此刻凝着一层化不开的霜。


    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化学式和地名,中间贴着几张“蓝冰”的照片,在织光灯下泛着幽蓝诡异的光。


    “都到了?”李局声音沉肃,“小张,把你发现的情况跟大家说说。”


    张锦指尖敲了敲白板上一处被红笔圈出的分子式,声音平稳,却自带一种让人静心聆听的魔力:“我们之前缴获的几批‘蓝冰’,纯度、结晶方式几乎一致,可以断定是同一源头。但最新这批,”


    她拿起另一份检测报告,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杂质更少,结晶更完美,生效时间估算快了百分之十五。”


    廖繁春三两口咽下油条,凑上前,几乎要贴在白板上:“嚯,这玩意儿咋又升级换代了?跟咱手机似的?”


    一句话,让分析室里紧绷的气氛松弛了几分。


    连张锦嘴角都似乎弯了一下,但很快又抿直了。


    “可以这么理解。”她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众人,“更重要的是,我在杂质残留里发现了微量的‘苯甲酸某酯’,这是一种非常冷门的催化剂,对提纯设备和操作环境要求极高。这意味着,对方不仅有个技术精湛的‘厨师’,而且……他的‘厨房’…还升级了。”


    张锦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在那个化学式上摩挲,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这不是“小作坊”的“土法炼钢”,背后很可能有具备专业化学知识,甚至接触过正规实验室流程的人参与。‘蓝冰’在进化,我们的对手,比想象中更”专业”,也更危险。”


    分析室里一片寂静,只有调机噪音在嗡嗡作响。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水面,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沉。


    “妈呀,听着就喇忽!”廖繁春咂咂嘴,打破了沉默,“‘张老师’,你这脑子是咋长的?这么点儿玩意儿都能看出花来?这…我这都快跟不上趟了!”


    张锦没接她这带着地道东北味儿的恭维,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视线在她沾了点油渍的袖口停留一瞬,又移回白板:“当务之急,是找到这个‘新厨房’,琏琏,”


    她看向角落里那“思考回味”的女警,“你重点跟进这个催化剂的来源渠道,正规的、非法的,都不能放过。”


    “是!锦姐!”姜琏琏像接到军令状,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散会后,众人各自忙碌起来。


    廖繁春被分配去排查几个可能流通新型“蓝冰”的娱乐场所。


    她那脸一抹,活像一尾融入市井的鱼,穿着便装,操着半生不熟刻意模仿的广城话,混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


    一下午下来,信息也没捞到多少,倒是被几家店的劣质香水味熏得够呛。


    傍晚回到局里,累得瘫在椅子上,她有气无力地哼唧:“这老广的“秋老虎”,比我姥那旮沓冬天烧的炕还熬人……”


    话音刚落,一瓶还蒙着冰凉水珠的“粤山泉”递到了她眼前。


    廖繁春抬头,看见张锦站在她桌边,神色依旧清淡。


    “补充水分。”张锦言简意赅。


    廖繁春瞬间来了精神,接过水,咧嘴一笑:“哎妈呀,谢谢“张老师”!这来的可太及时雨了,懂我!”


    她做了一个“记下了,在心里”的默契姿势,随后拧开瓶盖,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瓶,冰凉的感觉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熨帖了所有燥热。


    张锦没走,目光落在她桌上摊开的一个小本子上,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记着一些广城俚语,旁边还画了滑稽的注解。


    “在学?”张锦有些意外。


    “啊,这个啊,”廖繁春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入乡随俗嘛,多学两句,跟老百姓唠嗑也方便。就是这‘乜嘢’、‘咩啊’的,我老记混。”


    张锦看着她那认真的傻气,心底某个角落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下。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曾这样努力地去融入,去理解。


    只是岁月和职责,渐渐将她磨砺得更加内敛和封闭。


    “慢慢来。”她声音放缓了些,“语言是钥匙,能打开很多门。”


    “那是!”廖繁春见她搭话,更来劲了,“‘张老师’,你说这帮人搞这么复杂的配方,图啥呢?就为了那百分之十五?”


    张锦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下,难得有耐心解释:“不仅仅是生效速度。纯度更高,意味着单位体积内有效成分更多,更容易运输、隐藏,成本也可能更低。


    ——而且,‘更好’的产品能快速占领市场,建立品牌……甚至在‘瘾君子’那里形成口碑。”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毒品市场的‘技术进步’,背后是更庞大的利益链条和“死去”的人心。”


    廖繁春听得入神,咂舌道:“这里头的道道这么多?跟做生意似的。”


    “本来就是生意,沾血的生意。”张锦看向窗外渐沉的暮色,霓虹初上,将这个城市点缀得流光溢彩,却也掩盖了暗处的污浊,“每一次配方升级,都可能意味着又有一批人要被拖入深渊。我们慢一步,代价可能就是更多破碎的家庭。”


    她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柔和,又带着一种沉重的疲惫。


    廖繁春看着她,心里那点插科打诨的心思悄悄收了起来。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张锦那清冷外表下,扛着多么重的担子。


    “放心吧,‘张老师’!”廖繁春一拍胸脯,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坚定的热气,“有你这火眼金睛,再加上我这……呃,还算利索的腿脚,管他什么‘蓝冰’‘红冰’,咱都给他扬喽!”


    张锦转回头,对上她亮晶晶的、毫无阴霾的眼睛。


    那里面有一种纯粹的信念和热度,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不经意间,就驱散了些周身的寒意。


    她微微颔首,没再说什么,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分析台。


    只是转身的刹那,耳根似乎又有些不易察觉的发热。


    廖繁春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这“张老师”看着冷冰冰,其实心里头,揣着团“火”呢!就是捂得太严实了,像东北大板。”


    她低头,又翻开那个学话的小本子,在“谢谢”旁边,郑重其事地写下了“唔该晒”,后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的太阳。


    分析室的另一头,张锦打开加密文件夹,准备继续工作,手指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一个隐藏很深的私人文件夹。


    里面只有一个视频文件——《马大帅》01-「一个酒瓶引发的血案」。


    她做贼似的戴上耳机,点开。


    听着那熟悉又陌生的东北方言,屏幕上滑稽的剧情让她紧绷的嘴角终于忍不住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


    刚好这时,林诚武拿着文件路过,疑惑地看了一眼她屏幕的反光:“张锦,看什么呢?脸都笑红了?”


    张锦猛地扣下笔记本电脑,动作快得带了点慌乱,脸上瞬间恢复平日的清冷,甚至更冷了几分:“呃——没什么。分析数据波动图而已。林哥,有事?”


    林诚武被她这变脸速度弄得一愣,摸摸鼻子:“哦,没事,你忙。”


    张锦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尖却悄悄抚过微烫的耳垂。


    廖繁春远远瞧着,虽然没听清他们说啥,但张锦她那一瞬间的慌乱和强作镇定的样子,全真真实实映在眼底。


    她咬着笔头,心里乐:这“张老师”,肯定有秘密!还是个“一鸣惊人”的秘密。


    悄然不觉,黑暗便拢上了广城。


    分析室里,键盘声、讨论声、翻阅卷宗的声音重新交织成一片。


    夜风中,某处旧化工厂里,空气里混杂着刺鼻的化学试剂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更像是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