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终于在一种无形的低压中结束了。
李丹几乎是逃也似的收拾好电脑和资料,不敢再多看评审席一眼。宁峰那句冰冷的“继续”,像一根细针,久久扎在她的耳膜上。她甚至能感觉到背后那道目光,如同实质般追随着她的背影,直到她仓皇地消失在会议室门口。
“李总,您没事吧?”助理小陈跟上来,担忧地看着她苍白的脸色,“那个宁总……问题也太犀利了。”
“没事。”李丹勉强笑了笑,声音带着一丝脱力后的沙哑,“他问得很专业,是我们前期考虑不够周全的地方。”
这话一半是安抚下属,一半是自我安慰。她必须承认,宁峰的问题虽然刁难,却并非无理取闹。他精准地抓住了方案中最容易被诟病的点——历史与现代的衔接。只是他那公事公办、不带丝毫旧情的态度,比任何直接的否定都更让她难受。
回到那间拥挤却熟悉的工作室,李丹将自己埋进办公椅里,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她摊开的手掌上,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她闭上眼,招标会上的场景不受控制地在脑中回放。他冷漠的眼神,疏离的姿态,还有那清晰刻骨的陌生感……一切都印证着,过去的五年,以及她当年的选择,已经将他们彻底变成了两条平行线。
也好。她苦涩地想。这不正是她当初想要的结果吗?他翱翔于九天之上,她挣扎于泥土之中,互不打扰。只是没想到,命运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让他们再次交错。
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的主治医生发来的信息,提醒她下周复查和预付下一阶段的治疗费用。冰冷的数字跳动着,像一块巨石,将她刚刚浮起的那点脆弱情绪狠狠压回现实。
她深吸一口气,坐直身体。没有时间自怨自艾。
然而,就在她强迫自己重新打开电脑,准备修改方案以应对可能的失败时,工作室的座机尖锐地响了起来。
小陈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上瞬间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李总!是……是项目方!”她捂住话筒,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他们说……说宁峰工作室最终选定了我们作为古建修复的合作方!”
“什么?”李丹猛地抬头,瞳孔骤缩。
这怎么可能?
她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在经历了刚才那样一场近乎羞辱的质询之后?
小陈已经挂了电话,兴奋地跑过来:“是真的!对方说,宁总亲自拍板的,理由是……我们工作室在古建修复领域的专业性和对历史细节的把握,‘无可替代’!”
“无可替代”……
这四个字,像带着魔力,轻轻敲打在李丹的心上。是客观公正的专业评价?还是……夹杂了一丝她不敢深究的意味?
巨大的意外和一丝荒谬的不安,取代了原本预想的失落。她赢了,却赢得如此莫名其妙,如此……心神不宁。
宁峰。他到底想做什么?
用最尖锐的方式质疑她,又用最权威的身份肯定她。
这不像他。至少,不像她记忆里那个爱憎分明、不屑于拐弯抹角的少年。
还是说,五年的时光,真的已经将他打磨成了一个她完全看不懂的、深不可测的商人?
李丹看着电脑屏幕上因为紧张而来不及保存、此刻已恢复正常的方案图,久久无言。那份“中标”的通知,没有带来丝毫喜悦,反而像一片更浓的迷雾,笼罩在她前行的路上。
她拿起手机,指尖在冰凉的屏幕上悬停许久,最终却只是无力地垂下。
她没有任何立场去问他为什么。
正如他今天在会议上,也用行动告诉她——他们之间,只剩下冰冷的、不容逾越的甲乙方关系。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