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交替上

作者:月华为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雍元帝脸色僵了一下,随即道"祖爱卿妄自菲薄了,你虽有五万兵力,实际出战的也就三万,用三万屠杀呼延夺十万,并斩下呼延夺人头。此乃大胜,足以让史官大书特书。"说到此处,看向赵领侍"传朕口谕,明日设宴款待祖爱卿,满朝文武须全部出席,一起庆贺祖爱卿凯旋。"


    "遵旨。"赵领侍说完,退出殿内。


    祖刺史见雍元帝心情愉悦,他跪地请求"陛下,石勒夺取了刘聪占领的上党,两贼就此交恶。石贼损失了十万大军,上党之战又是惨胜,可说是元气大伤。刘贼的平阳被攻,损失了三万人,上党被夺,损失了五万人,元气也大伤。而我军经此胜战,士气正足,正是收复失地的绝佳时机。老臣在此请缨,愿带兵收回石贼所占领的汴州、刘贼所占领的许州。"


    "祖爱卿,疆土沦陷,朕比任何人都焦灼。时常夜中垂泣,忧心百年之后无面见先帝、高祖...也曾时常,看舆图,看向洛阳城...可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打没了壮丁,打空了国库,更是打丢了疆土,百姓们怨气丛生...朕不才,临危授命撑起这雍朝天下,无奈下选择衣冠南渡,建都建康,以求修生养息,让我们大雍恢复元气..."雍元帝说到此处,眼泪直流。


    祖刺史明白雍元帝不愿乘胜追击,心中酸楚,哽咽道"陛下,时不再来..."


    "祖爱卿,你在豫州每次战事,都是找氏族借钱借粮,这次更甚,竟去抢粮、抓人...弹劾你的折子都如山高。"雍元帝说到此处,指向案桌上的折子"你看,那还只是最近三天的折子。朕能含糊过去,便含糊,从未指责爱卿半分...可若发兵,需大量的粮草兵器,而今,国库空虚啊..."


    祖刺史还要再说,被旁边的祖峰扯了扯衣角。祖刺史只好道"是臣之过,让陛下为难了。"


    "朕比爱卿更急切的收复河山,但需先肃清朝堂。爱卿既已回京,便在京中助朕一臂之力。"雍元帝说完,扶起祖刺史,指向桌上一个木头做的豪华府宅"此府宅空闲多年,今日,终于等到了祖爱卿的归来。"


    祖刺史看着府宅,无半分欣喜。祖峰见状,慌忙叩头"谢陛下隆恩。"


    良久,祖刺史目光从府宅移开,跪下叩谢隆恩。


    待到祖刺史离开后,雍元帝宣王讼觐见,等王讼进到殿内,对王讼不停的夸赞,只字不提私自调兵之事。王讼见此,做出君臣同心之态。听到雍元帝说到动情之时,相应的流下伤心之泪,处处回应,处处应和。


    雍元帝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指向舆图的并州,此地接连鲜卑、羌与石勒的羯族"此地乃我朝要塞,易守难攻。朕令扬硅为并州刺史驻守此地,五年了,毫无进展,反倒养肥了石勒..."说完此处,雍元帝怒骂道"兵器、粮草,朕节衣缩食的给他,他这个废物,把并州守成了一个肥差。"


    "陛下息怒,并州周围全是游牧族,游牧族善于抢夺,他们常三五人结队,抢完就走...若是派军去追,天地广阔,环境恶劣,致使我军经常迷路,导致损失惨重...故,老臣认为扬刺史情有可原。"王讼道。


    "祖爱卿以三万兵力斩杀呼延夺十万大军,大将军更是当机立断,判断出最佳时机,支援豫州。两位将军,乃是自武帝之后的将才。若是把并州交给大将军或是祖爱卿,定能震慑这些异族之人...朕悔矣,不该把王大将军拘在京中,让大将军之才,无用武之地..."雍元帝道。


    王讼惊恐下跪"臣乃陛下的臣子,怎敢与武帝相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雍元帝闻言,紧绷的面容松了下来,他扶起王讼"大将军助朕登上帝位,乃定鼎之功,朕的江山少不了大将军。朕怎会让大将军死呢,这不是自断朕一臂吗?"


    "陛下乃天子,受上天庇佑。陛下登基,乃是众望所归,老臣只是顺应天意。而我们这些做臣的,跟随陛下,完全是顺应天道而为。"王讼真诚道。


    雍元帝听完,指向并州"如此,并州交给大将军,朕也就放心。"


    "臣,遵旨。"王讼道。


    雍元帝听此,面容舒展开来,然后赏赐了一些物品,让王讼退下。


    王讼面色如常的走出王宫,走进王府。待到看到紧张的王师,露出暴怒"司马这小儿,让老夫去守并州。老夫到看看,没老夫给你守着这天下,你能坐稳几天。"


    王师皱起眉"并州不能去,大哥,您称病,后面的交给我。"说完,匆匆走出门外,去安排。


    寂静的夜晚,明亮的圆月照亮大地,让山中的一切都清晰明了。苏勋一人,独自走在山路上,脚步平稳的向山上走。直到走到半山腰处的一个木屋门前,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打开木门。木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牡丹花,淡淡的花香飘散在空中。


    苏勋眼中露出惊讶,他走近牡丹花,确认是真牡丹。他抬眸看向木屋,只见一个老者走了出来,正是卓然大师。


    卓然大师见是苏勋,目光转向他身后,见无人,眼神有些黯然。他放下手中盛着温泉水的木桶,看向苏勋。


    苏勋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说出最不想说出的话"师傅死了...他死了...师傅死前,找到了小师妹...小师妹不认我这个师兄,不认她的过去...她身中巨毒,可我无能无力..."


    卓然大师双手合十,闭上双眼,许久之后,沉声道"云真的心愿就是找到那丫头,死之前找到了,也算死而无憾了..."说完看向空中圆月"贫僧与云真多次为那丫头卜卦,每次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卦象...人间对她而言,并非幸事...十三年前是那丫头的死劫,云真福德延绵,定是拿他的命换了那丫头...阿弥陀佛,无量寿佛。"


    苏勋身体一颤,瘫坐在牡丹花丛旁,痛苦的闭上双眼。


    祖刺史被雍元帝封为骠骑将军,并赐府宅。之后与京中众臣一样,每日寅时出门上早朝,然后在昏昏欲睡间,听朝中大臣因为琐事争吵。下朝后,就是建康城中各种氏族拜见,都被祖峰挡了回去。只有武辉、王垚等人来了,祖刺史心情才舒缓一些。


    十日后,桓季与桓父走进王府,拿出与刘癸来往密切之人。


    王师与王讼过目后,面容凝重。


    桓父斟酌道"这些名单,大都由江南氏族引荐,全是根基浅薄的寒门之人...这些寒门之人,正中陛下摆脱氏族之心,故能轻易取信陛下,从而左右陛下的意愿。"


    王师皱眉道"这些都是陛下最近五年破格提拔之人,若是交给陛下,陛下定会怀疑拿出名单之人有不轨之心,而不会愿意去查,这些人究竟是不是奸细..."


    "我们可根据名单之人,逐个盯梢。把小人物处理掉,官职高的,搜出证据...到那之时,陛下自会..."桓季道。


    王师皱眉,思索片刻"如今,只有此法。"


    "这个法子太过耗时,等奸细察觉,定会生出警惕,或狗急跳墙,来个栽赃嫁祸,让我们百口莫辩。"王讼说完,看向桓季"你可还记得,刘癸临死前的话?"


    桓季脸色沉了下来,把刘癸临死前的话转述给王师、桓父。王师、桓父听完,表情凝重。


    片刻后,王师看向桓季"此事,需老夫需召集众人仔细商议。"


    桓季听此,站起身告辞,然后转身离开。


    桓父则随王讼与王师,走进王府内院。


    三日后,未时一刻,王讼进宫面见雍元帝,一直到亥时,王讼带着幽州刺史的圣旨回到王府。不久后,王宫禁卫走出王宫,向城中四面八方冲去,冲入众臣府中。


    一队禁卫跑到刘廷尉府前,直接踹门而入,径直走到府内,进入房内就搜查,无论男女,全都押到院中。


    刘廷尉愤怒的拿起刀砍向禁卫军,被一剑飞来斩断手臂。剑回到禁卫统领谢炜手中,其他禁卫军撕开刘廷尉的衣服,胸前的纹身显现,立马就地格杀,府中之人无论男女老少,全都就地格杀。


    谢炜见府内斩杀殆尽,便带着禁卫向崔尚书府内奔去。谢炜直接冲入主院,找到在床上休息的崔尚书,见他身上无纹身,但看到他怀中的女子,脚上有个细小的纹身,扬起剑捅死。


    崔尚书愤怒的问"谢统领,你疯了吗?你为何无故闯入本官府内,肆意残杀府中之人?"


    谢炜冷冷看他一眼,转身离开。


    崔尚书在后愤怒的吼道"我要去进宫面圣参你,你不给本官一个交代,本官跟你没完——"


    谢炜回到院中,等待禁卫归队。


    片刻后,禁卫押出一批人到崔府主院中,院中的人不明所以,惊恐的呼喊。


    这时,崔尚书带了一批人跑出来,指向禁卫军。同时,十几个穿铠甲的士兵跑进尚书府,站在禁卫军旁边。崔尚书震惊的看向亮出刀的士兵,咽下口中的杀字。


    "杀了。"谢炜话落,禁卫军动手,待到杀尽后,离开崔府。


    而建康城内此时,出现一批身穿铠甲的士兵,一部分士兵站在城中的各个要道,一部分跟在谢炜等禁卫军身后,还有一部分奔向皇宫。


    谢炜带领禁军站在祖府门前敲门,无人开门。他后退两步,抬起手,让手下撞门。这时,大门内响起脚步声。不一会儿,大门打开。谢炜不由分说,带着禁卫直接闯了进去。


    听到动静的祖峰,拿起长枪挡住谢炜的去路,怒斥道"你是何人,胆敢夜闯祖府?"


    谢炜拔出剑,就在这时,门口响起马蹄声与脚步声。


    谢炜与祖峰同时看向门外。


    只见一个身穿白色铠甲之人,走进府内。祖峰目光一凝,雍朝身穿白色铠甲只有一人,乃是当今邺王——司马邺。


    谢炜与祖峰同时跪地"臣,参见邺王。"


    司马邺大约三十岁左右,剑眉星目,眉眼柔和,若不是穿着一身铠甲,很容易当成一个性情随和之人。


    司马邺看向谢炜。谢炜站起身,带人进府内搜查。


    不时,祖刺史走了出来,叩见司马邺。


    司马邺立即扶起祖刺史"祖将军,快请起。"


    "敢问邺王,发生了何事?为何深夜大动干戈?"祖刺史不解的问。


    这时,谢炜押出祖府内的人出来,只有五人。


    司马邺看向五人,两个粗使婆子,三个老头。他惊讶的看向祖刺史"府中就这五人?"


    "老臣认为在京中待不久,故从豫州出发只带了这五个惯用的老人。"祖刺史道。


    "虽只有五人,例行公事还要走一下。"司马邺话落,禁卫军打开五人的上衣,都无纹身。


    同时,祖刺史与祖峰也明白了,此次行动,为了抓奸细。


    司马邺见此,松了一口气道"所为何事,祖将军应该已明了。本王还有要事,先行告辞,改日带上好酒,亲自到府上,听祖将军讲讲,祖将军的英勇战绩。"


    "不敢,不敢,邺王折煞老臣。"祖刺史说完,躬身道"老臣恭送邺王。"


    司马邺点头,转身离开,走到府门外,骑上马,向桓府走去。而到桓府时,大门敞开,灯火通明。所有男丁站在进府内的大堂前的空地处,女眷站在内院的院子中。


    桓府众人见到司马邺,立即跪地拜见司马邺。司马邺见此,看了一眼谢炜,谢炜带禁卫走进府内搜查,空无一人。谢炜回到司马邺身边,对他点头。


    司马邺走向桓父"桓大人,本王例行公事,多有得罪。"话落,禁卫军上前检查所有人,未有发现异常之人。


    片刻后,司马邺点头,向王府走去。王府做法,与桓府一样。但进入王府之人,只有司马邺一人。


    司马邺与王讼、王师寒暄两句离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