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看着兵败如山倒的惨状,哪怕再不想承认,也知道事不可为,只能痛苦地闭上眼,旋即睁开:“传令,交替掩护,撤退西丘拒守!”
按理,经过戚家军阻拦,经过郑国公拼死收拢,明军防线虽然崩溃却还未乱,只要按照军令交替掩护,是完全可能徐徐而退的。
但,到但是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朝廷如此,辽东也是如此。
辽东军经过上次大败,损失惨重,如今若再次大败,将军们那点家底就几乎都没了。
别说主客两军本就暗斗,就如今这个境地,辽东军哪里还肯留下垫后。
那真是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不住的亡命奔逃,撤退很快演变为了溃败。
他们不需要跑的过女真和蒙古联军,只要跑赢京营和其他客军了。
残酷又真实。
郑国公一路拼杀,披创数十,血战得脱,等终于找到立足之地,归拢士卒一看,二十万大军竟不足七万之数!
堂堂世袭国公,累世簪缨,竟落得和王廷弼那厮一个结局,就在不久前他还嘲笑人家呢,没有比这更羞辱人的了。
“老夫愧对陛下,愧对列祖列宗,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郑国公眼一闭,心一横,当即抽剑在手,就要抹脖子。
他是真想死,一点没掺假,可身边还有不少亲兵,时刻注意保护这位主帅,怎么可能让他自戮,这边剑刚搭到脖子上,双手就被数人死死抱住。
“公爷不可”
“大帅!”
“老爷!”
一时间叫什么的都有,众人一拥而上,总算把手中剑给他夺了过去,京营参将陈寅更是单膝跪倒在地,哀求道:“公爷,此败非战之罪,您老现在是定国柱石,万万不可有失。还需您来带领我等收敛士卒,徐图固守辽东啊”
“ 诶呀!”
郑国公本就重伤在身,此刻羞怒交加,突然嗓子眼发甜,一口鲜血喷出,顿觉一片天旋地转。
这下可把众人吓坏了,连忙又是呼喝,又是怕打前心,好半晌郑国公才悠悠醒转,切齿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退往鸦.....鸦鹄关”
……
景运五年九月二十四,夜。
急促的马蹄声击碎了皇城的宁静,八百里加急军报直入大内。
不到一个时辰,十余顶暖轿便悄无声息的直接停到了文华殿外。
殿内虽然烧起了火龙,却无法驱散众人心中的寒意。
景运帝身着常服,脸色铁青坐在御座之上。
下方,首辅李承宗为首的阁臣,六部尚书,督察院,翰林院,以及成国公盛希忠,定国公方敬,长林侯张保等武军都督府的在京勋贵,纷纷传看着军报,有一个算一个,看完皆脸色凝重,肃然而立,垂首不语。
“郑国公二十万东征大军,于古勒山遭女真、蒙古联军夹击,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巡抚邱毅失踪,京营精华,十不存一!七万残兵败将,暂时退守鸦鹄关”
景运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更有几乎压抑不住的怒火:“谁能告诉朕,为什么女真吴勒会和蒙古搅在一起?谁又能告诉朕,草原各部已经兵戎相见多时,为何会再次组成联军?”
众臣默然,谁也没敢说话,都等着别人先开口,然而暴怒的景运帝,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见没人应答,直接点名:“陶兵部,解释!”
陶誉就知道这个雷要炸到自己头上,闻言只能出班拜道:“陛下容秉,兵部对蒙情报来源,就靠边关游骑以及往来商队收集,今岁山西大乱,波及极广,一切都需要重新梳理,故而兵部近日并未收到任何来自草原的情报,不过锦衣卫历来也有有对草原探查之责,他们应该知晓。”
祸水东引的计策并不高明,却十分实用,景运帝的目光很自然的看向敬宏,后者现在把陶誉活剐的心都有了。
“这帮文官,太不是东西了?”
敬宏见皇帝陛下看了过来,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锦衣卫哨探还没有确凿信息传来,不过臣据现有情报分析,此事恐怕与土默特部的莫柯汗脱不了干系,整个草原,在彻辰汗威望扫地之时,能再次将草原各部串联起来。”
“莫柯?”
景运帝喃喃自语,眸光晦暗不定,问道:“那个文莱,还是不肯降?”
敬宏立刻愤然道:“长昂已经归顺,但文莱非但不肯,还扬言若要他归降,需陛下以皇女下嫁才行!”
“他做梦!我大明绝不女子和亲!”
景运帝冷笑数声,眼中凶光暴起:“既然不降,那就……”
“陛下!”
首辅李承宗快速出班,道:“臣以为,长昂既降,文莱或可放归草原,以全昔年旧情,示我天朝恩义”
这时候能打断皇帝,敢打断皇帝的,也就只有他这个首辅了,面对暴怒的皇帝,李承宗再次展现了一丝首辅的担当。
有的人活着,也许比死了有用,文莱就是如此。
景运帝初闻言还有些怒火,可琢磨琢磨也品出一丝味道,嘴角也不觉挂起一起弧度:“元辅老成谋国,金石之言也,那就依次办吧,敬宏,找个时机,把人放了吧”
敬宏躬身领命,首辅大人腿脚麻利的又闪身而回。
前奏结束,议事自然进入正题,首辅大人绝不做出头鸟!
果然,景运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平淡中又仿佛有无数惊雷盘旋。
“诸卿,都说说吧,辽东打成这个样子,该如何收场?”
喜欢大明伪君子请大家收藏:()大明伪君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