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第42章 武松的“二”

作者:姒月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42章《武松的“二”》


    似乎不少家中排行老二的人物都充满传奇色彩。


    神话里的二郎神杨戬,登上权力巅峰的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宋太祖赵匡胤,甚至是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的宇智波佐助……


    今天,我想唠一唠的是一位不仅是家中次子,行事作风也颇“二”的著名人物,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里的“行者”武松。


    武松的故事脍炙人口,就不重复赘述。记得第一次接触武松还是儿时和家长一起看央视1998年拍摄的《水浒传》。当时被丁海峰老师饰演的“武松”深深地震撼,直接把书中关于武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搬到现实!


    小学语文课节选了武松打虎的章节《景阳冈》,语文老师对武松的形象又作了深入分析,用我更通俗的理解概括,一个字,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也渐渐赋予最初只代表数字意义的“二”更多含义。正如现在“二”主要形容人做事冲动鲁莽不计后果,大多是贬义。


    武松的“二”既成就了他,也在一定程度上毁了他。


    登场就骂宋江,够“二”!


    武松刚出现时不过是一个因在家乡清河县打架下手过重,以为打死人怕吃官司而逃到沧州“小旋风”柴进庄上避难的无名小卒。


    寄人篱下也改不了他一点就燃的暴脾气,逐渐被其他人孤立也被柴进冷落,落魄到疟疾缠身也只能孤零零地在走道上蹲着烧炭火取暖。


    “及时雨”宋江初来乍到,路过间及时的“绊脚”差点儿把火盆踢到武松脸上。他揪住宋江大骂“鸟人”,也因祸得福惊出一身汗治愈顽疾,满血复活。若非柴进制止,宋江铁定逃不过这个病了也得教训自己的愣头青的拳头。


    管你是谁,骂了打了再说,武松够“二”!


    但这种冲动如魔鬼的“二”绝不可取。现实中的我们别说武力值赶上武松的零头,最重要的是发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带来麻烦。


    没有武松的本事就压下武松的暴脾气。好汉不吃眼前亏,武松很难吃亏,我们普通人却不一定。不是所有人都如宋江宽宏大量,能来一场“不打不相识”的佳话。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够“二”!


    固执如武松,任店家再费口舌也不信“三碗不过岗”,还以十八碗证明自己的海量。


    直率如武松,江湖经验丰富的他第一时间把店家劝他景阳冈上有虎的忠告当成谋财害命的借口,不光这么想,还毫不顾忌地说出来,丝毫不给人面子。


    骄傲如武松,上了冈看到阳谷县官府明文告知山上果真有虎,他的惊愕不过几秒,决心宁肯被吃也不愿半道折回去被店家笑话,继续朝虎山踏去,更心大地露天而宿,还睡得非常香甜。


    嘴硬如武松,把老虎打死也快把自己弄得半死,事后却总把打虎过程描述得稳操胜券,成了他吹一辈子的事迹,够“二”!


    武松冒着生命危险的“二”对普通人也不可取,真如武松般强大也得三思而行。毕竟,武松打虎这段千古流传的佳话实则是一场莽撞的年轻人借着酒劲儿大发,豁出去背水一战才绝地逢生的奇迹。


    没有武松的本事,就老老实实地压下武松不听劝的傲慢。现实生活不是理想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迈,而是“该低头时就低头”的妥协。


    命,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


    面对美色竟面不改色,够“二”!


    武松这里的“二”带有褒义,也正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之一,骨子里的正直善良。


    央视版水浒对武松和潘金莲的改动更加人性化。两人在武大郎的引见下初遇时,眼里都闪过相同的情绪,短暂失神后的惊艳。


    貌美如花的潘金莲被武松这种与武大郎对比鲜明的阳刚英俊的男子吸引并不奇怪,可最难得的是武松亦被嫂子的美惊艳却能定住心神,敬重迅速取代杂念,始终以“长嫂如母”的态度礼待金莲,懂避嫌知分寸。


    面对金莲愈发情难自禁的露骨的挑逗,武松完胜大多数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对嫂子的怒斥既打脸了这个的确苦命的女子,又何尝不打脸那些对伴侣不忠还振振有词的男女?


    婚姻的受益者究竟是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貌似都有天大的委屈。人与人交往贵在真诚。你若满腹算计,也怨不得别人心生防备。所有关系的质量皆在于人品如何,特别是人自个儿。


    武松刚正不阿,深知含辛茹苦带大他的哥哥武大郎对自己恩重如山,又怎可能做出那种猪狗不如的勾当?


    反观现实生活中一飞黄腾达就嫌弃糟糠之妻的男人,或看不到丈夫的付出百般挑剔甚至红杏出墙的女人,那种人不会也不愿理解武松的赤子之心。武松正派的作风如一道让人不敢直视的光,刺痛了多少心底不干净的人?


    面对诱惑仍能把持自己的武松,够“二”!更“二”得叫人肃然起敬!


    恩怨分明有仇必报,够“二”!


    查明武大郎死因的武松眼看被西门庆收买的县老爷不为自己做主,索性走上一条谁都想不到的“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绝路,那就是手刃那对奸夫□□。


    这里的武松就在犯“二”。


    倘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潘金莲改嫁给西门庆,自己继续做他的都头,也能一生平安。可他是武松,他是不会让亲哥哥冤死的武松,报仇时就做好死的准备。既然那个黑暗的世道不存在公道,武二郎就用自己“二”到鲜血淋漓的方式为兄长讨回公道!


    第一次抱着必死决心复仇,武松主动投案被刺配孟州,大难不死的他尚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人怀有信任;那么第二次受张都监和蒋门神的陷害入狱被刺配恩州,从飞云浦死里逃生并血溅鸳鸯楼的武松,就用他“二”到底的杀戮向污浊的世界宣战。


    物极必反,重情重义与绝情绝义只一念之差。武松有多感激自作多情以为的张都监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灭门张家时就有多心狠手辣。


    央视版安排武松背过身杀死玉兰的情节,至今都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意难平。


    作为丫鬟只能在张都监的安排下陷害武松偷盗,并有心阻止他出去趟浑水,却还是在作证时只能默然的玉兰无辜么?当然!全心全意感恩张都监,他家里出了贼也不顾玉兰的暗示非要趟浑水,最终落入圈套的武松无辜么?当然!


    奈何在那个内忧外患,奸臣当道的北宋末年,无辜换不来仁慈,无辜更战胜不了邪恶。


    所以,无辜的武松只能选择转过身,用手中那把比他这个主人更清醒的刀,贯穿那个他当成亲妹子却背地里给自己捅刀子的无辜的女子。


    玉兰死前那一声“哥”再凄楚,也无法掩盖她亲口承认的“自作自受”。武松再不忍心,但灵魂深处快意恩仇的“二”也不许他原谅玉兰。


    因为,武松远比玉兰“二”,那是种你对我有滴水之恩,我便涌泉相报的极端。你视我为哥哥,无微不至照顾我的衣食起居,我便把你当亲人,却不想给了你害我的机会!


    真心一旦被恶意粉碎,血淋淋的碎片便削铁如泥。武松把每一片都完美无误地返还给快活林、飞云浦、鸳鸯楼的每一条或罪有应得也或同样无辜的性命。


    如果说“二”到极端的武松失去哥哥后,被迫从刀鞘中亮出一半的凶狠,那么后面经历背叛与伤害的他便在那个杀红眼的嗜血之夜,主动震碎那半截他对世间光明仍有希冀的幻想。


    自此,剑鞘断,魔刀出,世间再无打虎武松,只有二龙山杀富济贫的“行者”武松、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天伤星”。


    公然反抗上级,够“二”!


    水浒后期笼罩在一片无奈的悲凉中,因为力主招安的宋江未能如愿给弟兄们谋个好出路。招安是否正确是长久以来众多书迷的争议之处,也是宋江被诟病的黑点。


    武松一开始就坚决反对招安,不惜“二”到当众反抗宋江,说出“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这种忤逆话。


    他老早看清皇室的**,更“二”到朝廷派来的李虞侯在梁山耀武扬威,众人口头无能狂怒喊“杀了他”时,唯有武松第一个冲出去架上刀,冰冷的一声“再敢喊一句,我就削平了你”让人无比确信只要那狗官再作死,武松定让他身死的果敢狠辣。


    网上见过一句神评,失去武大郎这颗“三尺封魔钉”,人间只剩下武二郎这个“八尺太岁神”。或许从武大郎惨死的那一刻起,注定武松这一生只能一步步成魔。


    再不甘心也要报答宋江曾经的恩情,招安后的梁山大军征讨方腊时,以无数滚热的鲜血献祭了被宋江从“聚义”摁向“忠义”的理想。武松流干了左臂的血,成了**寺的一名独臂僧人。书中关于武松的结局只以“封为清忠祖师,八十善终”寥寥几字代过。越是简略,越叫人心痛。


    武松,他再叱咤风云到最后也只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啊。究竟是有多伤心,才能让这个血性硬汉像《红楼梦》里的贾惜春一样,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皈依佛门。


    天伤星,伤透的亦是那颗愿意相信世间公道、相信人间有情、相信兄弟情义的赤子之心啊……


    不管原著还是央视版电视剧,武松的情节看完后总有种荡气回肠的震撼,也掺杂着意犹未尽的遗憾。包括我在内的读者至今都如此喜爱武松的原因,我想该是他活成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样子,孤勇似狼,自由如鹰,纵横天地,潇洒恣意……


    人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心灵深处的真实投射。比如我喜欢中华田园猫中最霸气的狸花猫而非现在人们追捧的外国品种猫,是因为我本质上有着狸花猫的独立与强大,看到狸花猫就像看到自己。我欣赏狸花猫,也欣赏我自己,我比任何人都认可自己,我的心智坚不可摧,真正担得起我名中凌风傲雪的“梅”。


    每当看到武松面对逆境、险境甚至绝境亦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堪称“二”的坚韧与顽强,比起旁人光是眼红的羡慕,我相信更自信,我,也能像他一样强!


    这种强不是我一个普通女子自以为孔武有力妄图打老虎的“二”,也不是一言不合就与人争个脸红脖子粗就差打架的“二”,更不是我不识抬举只图自己高兴不管别人感受的“二”;而是在该争取的时候就拼一把的决心!在该让步的时候就给彼此台阶下的变通!在该强硬的时候就恪守原则的坚决!在该放手的时候能一笑泯恩仇的格局!


    “二”如武松,快意恩仇,一生洒脱。遁入空门前,该报的仇早报完了,该还的恩也还清了,折一条手臂在佛祖前忏悔也算上苍对他曾杀人如麻的惩戒。青灯古佛了却残生,许是另一种“去山水间”的解脱吧。


    若干年后的江南,四季轮回着“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绮丽。**寺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时节却传来一声充满秋意的钟鸣,八十高寿的清忠祖师在晨曦氤氲的时刻再没动静……我相信在没有一丝污垢的极乐世界,那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终能和阔别数十载的哥哥重逢。


    一看到哥哥,他就找到了家,就会想起自己曾是清河县武家那个日子再苦再难,只要挑着炊饼担子的大郎在,二郎就不是孤儿的孩子啊……


    姒月喵


    2025年8月4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