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灰蒙蒙的,上面飘着的几朵乌云像是要掉下来。这样闷热的天气,穿着短袖也让人感觉身上十分粘腻。
“错了错了!不是跟你说了吗?有石子的这一格不能跳!怎么就是记不住啊!”一个女孩子大声嚷着。
她扎了两个小辫子,下面的碎头发用彩色的小发卡夹了起来,此时正竖起眉毛,瞪着旁边比她低了一头还多的小孩。
地上有几道红色的线,组成了很多个方格的形状,一个小石头块儿正躺在其中一格。说话的女孩穿着黄色的连衣裙,脸蛋儿红扑扑的。
红格子另一头还站着一个女孩,个子比她稍微高了一些,听到声音往这边快走了两步。
被责问的小孩小豆芽菜一样,正杵在她们画的格子里不知所措。
小孩的头发还没到肩膀,却也比男孩的长。感受到女孩子的愤怒,颇有些惊慌失措地抬起头解释,“芳芳姐,可是我不跳这一格就跳不过去。”
虽是灰头土脸了些,不过还是能听出来是个女孩。
“好了芳芳,你看她这么小,本来就不会玩。”刚刚走到两人中间的女孩劝道,“而且也是你提议玩的,说好了她不会也不能怪她的啊。天气这么热,咱们还是去我家看电视吧,刚好我爸还没回来。”
芳芳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毕竟实在是太热了。
她斜着眼睛看了看小孩说:“走吧,去夏夏姐家看电视吧,这个总会了吧。”
小孩正要答话,却见芳芳身后走来一个年轻女人,远远地招呼道:“芳芳!回家吃饭了!”正是芳芳妈妈。
芳芳应了一声,对她的两个小伙伴说了明天再玩,便扭头朝自己妈妈跑过去。
见到芳芳回家,夏夏拉起小孩的手轻轻捏了捏,朝旁边的红色铁门走去,笑着说:“走吧小青青,那就咱们两个一起看电视喽。”
其实相比叶芳,叶青更喜欢叶夏,这个小姐姐对她总是更温柔更有耐心。
叶夏的头发只简单扎了起来,却特别柔顺漂亮。她眉心有一颗小小的痣,叶青觉得很像电视上看到的观音娘娘。
2007年7月12日,叶青已经上完一年级开始放暑假了。
叶芳比叶夏小一岁,她们分别上完了二、三年级。只不过叶青是五岁上的小学,叶芳就比她大了两岁。
叶青能成功变身为一个小尾巴跟着两个姐姐一起玩,主要原因在于她们住的近。她们刚才玩的地方就是叶夏家门口,只有她家门口有一块水泥地,可以用红砖头画出各种小格子。
叶青家就在叶夏家后面,不过她家门口是普通的土地,一场大雨下来就变成泥巴地很难走了。
头顶的风扇慢悠悠地转着,叶青坐在叶夏给她搬的小板凳上,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电视旁的一张全家福上。
照片上面是叶夏和她的爸爸妈妈,还有叶夏的弟弟。弟弟很小,被妈妈抱在怀里。
她盯着那张照片——如果叶夏是她的亲姐姐该有多好,她不由得出了神。
是的,虽然她们都姓叶,但实际上却几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因为她们住的村庄就叫叶王庄,彭杨县的一个小村庄。
之所以说几乎,大概是因为或许她们的某一位祖宗是兄弟,沾了个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亲。
毕竟这一个庄上同样姓的人太多了。
叶夏把电视打开后迅速调小了声音,蹑手蹑脚地进了旁边的小屋。看到弟弟仍在熟睡,才放心关上房门出来。
一扭头,却发现那小丫头片子盯着桌子上那堆照片看,极为专注的样子。
“喜欢吗?”她走上前说:“这些是在街上拍的,还会给好多衣服让选呢,你也去拍呀,保准把你拍的漂漂亮亮的。”
叶青像是才回神儿,转过头看了她一眼,却又飞快地把浑圆的眼睛耷拉下来,闷声道:“夏夏姐,我都有点儿想不起来我爸妈长什么样子了。”
叶夏看到那双小狗一样湿漉漉的眼睛,心口好像有一片羽毛扫过。
她知道自己是会错意了。
桌子上摆了好几张照片,她以为这小妮子是在羡慕她拍照时穿的衣服,原来是在看那张全家福。
想到叶青家的情况,叶夏有心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她也只是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想到最可怕的事儿也不过是父母生气时说的,再不听话让警察叔叔把她抓走……
“夏夏!夏夏!你过来!”
正在叶夏为难之际,一阵呼唤声从另一间屋子传来。
“夏夏姐,婶婶在喊你。”叶青立马站了起来。
叶夏忙收拾好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应了一声说:“青青,你看电视吧,我妈应该是有事交代我去做,我去看看。”
“我不看了。我奶奶应该也做好饭了,我得回家了。”见叶夏已经走到了门口,她跑了两步把电视关掉跟在叶夏身后。
望了一眼渐黑的天空,叶夏没再说什么,她穿过院子提声问道:“妈,怎么了?”
“饭快做好了,你爸还没回来,你去地里喊他回家。”厨房里的女人正忙着炒菜,头也没来不及回,“我看天要下雨,别忘了带伞!”
听到嗯的一声,她往门口扫了一眼,发现女儿身后还跟着个小尾巴,笑着招呼,“青青啊,要回家啦?明天再来找姐姐玩啊,让你姐姐送你。”
叶青被扑面而来的香气勾了个饥肠辘辘,站在院子里答道:“好,婶婶再见。”
叶夏拿了伞,拉着叶青的手出门向左边走去。
叶青晃了晃姐姐的手,“夏夏姐,其实你不用送我,我闭着眼都能走回家呢。”
这话倒也没说错,两家的确算不上远,而且周围的邻居基本上也都认识。
沿着门口这条路走过几户人家,拐上一条向后的小路,再顺着后面那条路走到中间,便是叶青的家。
不过,想到刚刚那双黑漆漆的眼睛,叶夏还是觉得自己多陪她一会儿比较好。
她捏了捏叶青柔软的小手,偏过头对着她笑,“是啊,我们青青可聪明着呢。可是姐姐今天还没玩够,还想和你再呆一会儿呢。”
果然,听到这话,她看到小丫头翘起了嘴角。
等到暑假过完再开学,她们就要升一个年级了。其实叶夏说叶青聪明也并不完全是在哄她。
叶夏记得,叶青一年级开学没多久,有一场考试。
题目要求把声母韵母分类写在小房子里。可她那时连题目都看不明白,以为是要她在房子里画画,最后得了个大鸭蛋。
后来叶青的爷爷让她来问题,她发现这小妹妹学的挺快的,尤其是数学,回答的又快又对。虽然本身题目就不难,但是叶青的学习能力其实真的还算不错。
叶青上学早。她之前听妈妈和叶青奶奶聊天,说是少上了一年幼儿园。当时她爷爷找老师说情,费了点劲才上的小学。
她们这种小地方本来关系就错综复杂,找熟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她们上的学校也就是一个乡村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学生都是周围村里的孩子,其实也无所谓有没有多一个没到年龄的小孩。
不过即使学习上好像没有什么痛苦,叶夏知道这个小妹妹有着自己的烦恼——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在她们村里,几乎没有像她这样跟着老人生活、身边没有父母的小孩。
而这就会引发一些问题。
比如,她的脸上身上总是像洗不干净一样灰扑扑的,指甲长了不知道剪,衣服也总是不那么合身好看;再比如没有干净的桌子给她写作业,摔跤的时候也不会有又香又柔软的怀抱。
而且叶夏知道,她半长不短的头发是因为这样洗头发扎头发更方便。叶青和她说过,奶奶给她洗头发时水总是进到她眼睛里面,特别疼。
在叶夏看来,除开叶青的穿着打扮,她其实长的很可爱。
她有一双相当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又大又圆。眼睫毛很长,笑起来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
不过她不常笑,可能对着自己还笑的多一点,这小丫头好像格外喜欢自己。倒是也可以理解,大概是因为自己对她比较友善。
村里大部分的小孩都像叶芳一样,觉得她成天脏兮兮的没人管,也不和他们一样活泼,就不太乐意和她一起玩。
拐上后面这条路,走过几户人家,远远地能看到叶青家的烟囱正在向外冒烟了。
“青青,我妈和我说过,你的爸爸妈妈是出去打工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呢。”感觉到脸上落了几点雨滴,叶夏松开叶青的手,打开手里的伞,“我想他们一定也很想你,只不过工作太忙,又离得太远,所以才没有办法回家看你。你要好好学习,他们知道一定会很高兴的。”
耳边传来领居家小狗的叫声,似乎是对来人表示警告。
叶青左手手心还残留着余温。
她用这只突然空下来的手,拽住自己有些宽大的衣服下摆,仰起头问,“夏夏姐,他们高兴了就会回来看我了吗?”
“当然了!或许他们高兴了就会带你走呢,把你接到他们身边去。”
叶夏把叶青送到了家门口,觉得自己终于安慰到了这个闷闷不乐的小妹妹。她抬起手顺了顺叶青的头发,对着她笑,“要乖乖听话啊,我就在前面,没事了来找我玩儿啊。”
雨突然下得大了起来,打在头顶的瓦片上噗噗作响。
叶青站在屋檐下,飞速降落的雨滴溅到她的小腿和脚背。
身后是褪色的木制院门,发白的木板上面有很多裂缝。两片木板向后大敞着,被风吹着轻轻地晃。
她看着叶夏在雨中远去的背影,雨珠被风吹到她脸上。
叶青擦了把脸,很想和这个小姐姐说,我不想只有没事做了才能去找你。
也不想他们高兴了才会回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