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真的是他

作者:Aubrey29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露台派对的喧嚣渐歇,苏晓冉拉着宁之初躲进角落的休息区,两杯温热的蜂蜜水驱散了秋夜的凉意。宁之初蜷在沙发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目光落在窗外依旧淅沥的雨丝上,神色带着几分思索。


    “还在想工作的事呀?”苏晓冉戳了戳她的胳膊,笑着打趣,“看你这魂不守舍的样子,不会还在惦记刚才那个气场超强的帅哥吧?”


    宁之初脸颊微红,嗔了她一眼:“别瞎说,我是在想回国的事。”


    “回国?”苏晓冉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你真打算放弃纽约的实习机会?我还以为你会争取留下来呢。”


    “纽约虽好,但总觉得少了点归属感。”宁之初轻轻叹气,眼底却亮了起来,“而且国内的新闻环境更熟悉,我想做的是贴近生活的深度报道,回国发展反而更有土壤。”她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憧憬,“我已经投递了国内几家顶尖的新闻媒体,其中一家已经给了实习offer,负责人叫林蔓,听说是业内出了名的金牌编辑,眼光毒辣但能力超强,能跟着她做事,肯定能学到很多。”


    苏晓冉看着她眼里的光,忍不住点头:“林蔓我知道!我学姐之前就在她手下做事,说她虽然要求严格,但特别护着下属,而且资源超多,你要是能进她的团队,简直是踩了大运。”她握住宁之初的手,语气真诚,“不管你选什么,我都支持你。不过你走了,我在纽约可就少了个能随时约饭的闺蜜了。”


    宁之初心里一暖,回握住她的手:“等你放假就回国看我,到时候我带你吃遍家乡美食。而且我们可以视频呀,我肯定第一时间跟你分享工作趣事。”


    两人又聊了会儿未来的规划,苏晓冉叮嘱她回国后要照顾好自己,有困难随时开口。派对散场时,雨已经停了,宁之初打车回到租住的公寓,刚进门就接到了妈妈的视频电话。


    屏幕里,妈妈的笑容温柔依旧,身后是熟悉的客厅摆设:“之初,纽约那边天气凉了,有没有多穿点衣服?生日派对玩得开心吗?”


    “开心呀,晓冉今天特别漂亮。”宁之初笑着点头,把手机架好,走到窗边让妈妈看窗外的夜景,“妈,跟你说个事,我打算回国发展了,已经拿到国内一家新闻媒体的实习offer了。”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来好,回来好!家里人都惦记你,你一个女孩子在国外,我们总不放心。”爸爸也凑到屏幕前,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工作的事想好了就好,不用有太大压力,家里永远是你的后盾。”


    宁之初鼻尖微酸,强忍着泪意点头:“我知道,你们放心吧。我已经找好了房子,离公司很近,走路十分钟就能到,上下班很方便。”


    “房子环境怎么样?安全吗?要不要让你表哥帮你看看?”妈妈一连串的问题里满是担忧。


    “放心吧妈,我视频看过房子了,小区安保很好,而且是精装修,家电都齐全,拎包就能住。”宁之初笑着安抚,“等我安顿好了,就给你们发照片。”


    挂了电话,宁之初心里满是暖意。异国他乡的漂泊让她格外想念家人,回国的决定不仅是为了职业理想,更是为了这份沉甸甸的牵挂。她收拾好行李,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晨曦,对即将到来的回国生活充满了期待。


    一周后,宁之初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熟悉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她瞬间放松下来。她打车直奔提前租好的公寓,小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配套齐全。打开房门的那一刻,她满意地笑了——房间采光很好,装修是简约的北欧风格,客厅的落地窗正对着街景,视野开阔。


    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整理行李,将带来的书籍、绿植一一摆放好,原本空荡荡的房间瞬间有了生活气息。晚上,她给家人和苏晓冉分别发了照片,报了平安,随后掏出每晚必备的耳机听歌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宁之初换上得体的白色衬衫和黑色半身裙,化了个淡雅的妆容,提前十分钟来到了公司楼下。眼前的办公大楼气势恢宏,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口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步履匆匆,透着专业高效的氛围。


    宁之初深吸一口气,攥了攥手里的实习报到表,走进了大楼。前台核对信息后,给她指了编辑部的方向。电梯里,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坚定——从今天起,她就要在这里开启自己的记者生涯了。


    走出电梯,编辑部的办公区域映入眼帘,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忙碌而鲜活的气息。她按照前台的指引,找到了林蔓的办公室。


    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道清冷干练的女声:“进。”


    宁之初推开门,只见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穿着职业套装的女性,约莫三十多岁,长发利落地挽成发髻,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眼神锐利却不失温和。她放下手中的笔,抬眸看来,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你是宁之初吧?欢迎你。”


    “林主编您好,我是宁之初,请多指教。”宁之初微微鞠躬,递上实习报到表,语气带着几分恭敬与期待。面色微红,带着刚毕业学生的涩气。


    林蔓接过表格看了一眼,起身给她倒了杯水:“不用拘谨,既然来了,就好好学怎么挖掘有效的信息作出好新闻。”


    她的话语直接而坦诚,却让宁之初更加坚定了信念:“我明白的林主编。”


    林蔓点点头,指了指办公室外的一个空座位:“那是你的工位,电脑已经调试好了,今天先熟悉一下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我们之前的报道案例,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问我或者身边的同事。”


    “好的,谢谢林主编。”


    宁之初走出办公室,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看着眼前的电脑屏幕,心里充满了干劲。她打开公司的内部资料库,认真浏览着过往的报道,指尖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


    宁之初在工位上埋头研究报道案例时,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一声。早上为了赶时间只匆匆喝了杯牛奶,此刻已近正午,办公区弥漫的咖啡香愈发勾人食欲。她起身揉了揉酸胀的肩膀,决定去茶水间冲杯燕麦垫垫肚子。


    茶水间里很热闹,几个女同事正围在饮水机旁低声闲聊,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推门而入的宁之初听得一清二楚。


    “你们听说了吗?魏庭最近可太难了。”说话的是负责财经板块的资深编辑张姐,语气里带着几分唏嘘。


    “怎么没听说!华尔街那边传得沸沸扬扬,他旗下的基金这次在股市栽了大跟头,亏损都快触底了,据说好多投资人都在撤资。”另一个年轻同事接话,语气里满是八卦的兴奋。


    宁之初握着纸杯的手猛地一顿,心脏莫名漏了一拍。


    魏庭?


    这个名字像一颗石子,骤然投入她平静的心湖。纽约那个雨夜,她分明听到助理称呼那个冷冽挺拔的男人“魏总”,难道是同一个人?


    她不动声色地走到咖啡机旁,假装专注地操作着,耳朵却不由自主地捕捉着她们的对话。


    “说起来魏庭之前多风光啊,年纪轻轻就在金融圈站稳脚跟,多少人挤破头想跟他合作,没想到这次栽得这么狠。”张姐叹了口气,“听说他现在正处于瓶颈期,到处找新项目破局,可金融危机当下,哪有那么容易。”


    “可不是嘛!我听我做投行的朋友说,这次的亏损规模超出想象,他手里几个重点项目都停了,要是短期内找不到突破口,恐怕很难翻身。”


    “不过说真的,魏庭是真的帅啊,上次行业峰会我见过一次,真人比财经杂志上还有气场,可惜现在……”


    同事们的议论还在继续,宁之初却有些心不在焉。她冲好燕麦,指尖微微发凉,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纽约露台上那个男人的身影——深灰西装,墨黑眼眸,内敛的锋芒,还有那句低沉的“明天下午三点,安排在公司会议室”。


    如果茶水间议论的“魏庭”,真的是纽约遇到的那个男人,那他此刻正深陷危机?


    那个看起来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人,也会有如此狼狈的时刻吗?宁之初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好奇,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关联感——原来那个只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并非活在遥不可及的真空里,也会面临职场的风浪与困境。


    她端着燕麦,正准备悄悄离开,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温和的男声:“宁之初?你也来冲咖啡?”


    宁之初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浅灰色衬衫的男人站在门口,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笑容温和,眼神透着几分儒雅。她认出这是公司的资深记者沈砚,入职第一天林蔓就特意介绍过,说他经验丰富,擅长深度报道,让她有不懂的可以多请教。


    “沈老师好。”宁之初连忙点头问好,脸颊微微发烫,刚才偷听同事谈话的窘迫还没散去。


    沈砚走进来,拿起自己的马克杯,笑着问:“看你好像有点走神,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没有没有,”宁之初连忙摆手,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沈老师,您知道魏庭吗?就是他们刚才议论的那个投资人。”


    沈砚冲咖啡的动作顿了顿,抬眸看了她一眼,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地笑了:“你是想做相关报道?魏庭最近确实是财经圈的热点人物,他的基金亏损事件关注度很高。”


    “不是不是,”宁之初连忙解释,“我就是……刚才不小心听到同事议论,有点好奇。”她没好意思说自己可能见过对方,怕显得太过唐突。


    沈砚倒也没多问,温和地说道:“魏庭在金融圈算是传奇人物了,三十岁就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之前投资的几个项目都大获成功,只是这次遇到金融危机,没能及时止损。”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能在这个年纪做到这个规模,实力肯定是有的,现在的瓶颈期,或许只是暂时的。”


    宁之初点点头,心里的疑惑更甚了。如果真的是同一个人,那他当时在纽约,应该就是为了处理这场危机吧?那个看似平静的雨夜,他或许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怎么突然对他感兴趣?”沈砚笑着问道,语气很随和,没有丝毫探究的意味。


    “就是觉得……反差有点大。”宁之初斟酌着说道,“听同事说他现在处境不太好,但我之前好像在一个场合见过他,感觉他气场很强,不像会被困境难住的人。”


    沈砚挑了挑眉,没追问她在哪里见过,只是说道:“越是厉害的人,越要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金融圈本来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地方,起起落落很常见。”他看着宁之初好奇的眼神,补充道,“如果你之后想做财经类报道,我可以给你找些相关资料,魏庭的创业经历和这次的危机事件,其实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点。”


    “真的吗?那太谢谢沈老师了!”宁之初眼睛一亮,瞬间把私人好奇转化成了职业兴趣。作为新闻系新人,任何能积累经验、拓展视野的机会,她都不想错过。


    “不客气,互相学习。”沈砚笑了笑,递给她一杯刚冲好的咖啡,“刚入职不用太急,一步一步来,有什么不懂的,不管是业务上的还是公司里的事,都可以问我。”


    “好的,谢谢沈老师!”宁之初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也暖暖的。入职第一天就能遇到这么愿意帮扶新人的前辈,让她对这份工作更有信心了。


    两人一起走出茶水间,沈砚随口跟她聊了些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报道方向,言语间满是经验之谈,宁之初听得很认真,偶尔点头回应,还不忘在心里记下关键信息。


    回到工位上,宁之初喝了一口燕麦,脑海里却依旧萦绕着“魏庭”这个名字。她打开电脑,忍不住在搜索栏里输入了这两个字,屏幕上立刻跳出了一系列相关新闻——《魏庭基金亏损超十亿,遭遇创业以来最大危机》《金融危机下的资本博弈,魏庭能否破局?》……


    她点进其中一篇报道,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男人的照片。照片里的人穿着黑色西装,站在发布会的背景板前,面容冷峻,眼神锐利,正是纽约那个雨夜,与她擦肩而过的男人。


    真的是他。


    宁之初的心跳莫名快了几分。她看着照片里男人眉头微蹙的样子,与记忆中那个倚在栏杆上、从容淡定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如果有机会,她真想做一次关于他的深度报道,不是单纯追逐热点,而是想探究这个在风口浪尖上的男人,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作者附加ps:宁之初你就是贪图魏总的美色吧)^o^(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