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离开后,302宿舍的寂静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连空气净化器的嗡嗡声都显得格外清晰。沈星辞盯着《货币银行学》上的文字,目光却没真正落进去,江驰刚才仰头瞪他的样子总在眼前晃,那点未消的怒气还梗在胸口。
江驰戴着耳机刷短视频,手指飞快地滑动屏幕,却没什么心思看内容。沈星辞刚才气得发白的脸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他莫名觉得有点烦躁,干脆摘下耳机,抓起桌上的矿泉水猛灌了一口。
“叮——”所有人的手机同时弹出一条班级群公告,是李娜辅导员发来的:“各位新生,为促进大家尽快熟悉彼此,现安排开学第一份小组作业,四人一组完成《金融市场基础》案例分析,下周五提交。请以宿舍为单位组队,今晚八点前将小组名单上报学习委员。”
公告下面跟着一串@所有人,林浩看完立刻拍手:“太好了!咱们宿舍刚好四人,省得找别人磨合了!”
陈默推了推眼镜,点头附和:“嗯,一起做效率应该会更高。”
沈星辞皱了皱眉,没说话。他不是抵触小组作业,只是一想到要和江驰合作,就觉得头皮发麻。高中时两人就被老师硬凑过一次学习小组,结果因为做题思路完全相反,吵得差点掀了课桌,最后还是各自完成了任务交上去。
江驰嗤笑一声,语气带着点嘲讽:“行啊,反正作业总得做。不过事先说好,我可受不了磨磨唧唧,更不想听谁指手画脚。”
这话明显是冲沈星辞说的。沈星辞抬眼看向他,眼神冷淡:“我也一样。希望你能拿出点做学生的样子,别拖后腿。”
“拖后腿?”江驰挑眉,站起身来,“沈学霸,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说不定最后是谁拖谁后腿还不一定呢。”
“好了好了!”林浩赶紧上前打圆场,“大家都是同学,又是室友,互相配合一下嘛!咱们分工合作,各尽所长,肯定能做好的!”他说着,拉了把椅子坐在中间,“我提议,咱们现在就分分工吧?我对搜集资料还挺在行的,我可以负责找案例素材!”
陈默小声说道:“我……我可以负责整理资料,做PPT框架。”
剩下的分析撰写和最终汇报,自然就落到了沈星辞和江驰头上。林浩看向两人,眼神带着期盼:“星辞成绩好,逻辑清晰,撰写分析报告肯定没问题;江驰口才好,表达能力强,最后上台汇报再合适不过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沈星辞没异议,他向来对自己的文字表达有信心。江驰也没反驳,上台说话对他来说本就不是难事,只是一想到要和沈星辞对接内容,他就觉得有点不爽。
“行吧。”江驰往椅背上一靠,双手枕在脑后,“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报告写完了先给我看,我得知道自己要汇报什么,别到时候内容乱七八糟,我可没法说。”
“放心,我的报告只会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不像某些人的生活,一团糟。”沈星辞毫不客气地回怼。
“你这话什么意思?”江驰瞬间坐直了身体,“沈星辞,你是不是找事?”
“好了好了!”林浩赶紧拉住江驰,“别吵别吵!咱们现在是一个小组了,要团结!”他转头看向沈星辞,“星辞,咱们先专注于作业,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嘛。”
沈星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点了点头。他拿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那我们先确定案例方向。《金融市场基础》的话,股票、债券、基金都可以,你们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股票市场的案例挺有意思的,比如某个公司的股价波动分析,素材也多。”林浩说道。
陈默附和:“嗯,股票市场的案例比较直观,做PPT也容易展示。”
江驰没什么意见:“随便,只要别太复杂就行。”
“那就定股票市场。”沈星辞写下关键词,“林浩,你重点找近一年来有典型波动的上市公司案例,最好有完整的时间线和数据支撑;陈默,你等资料搜集完后,先做一个简单的框架,把案例背景、波动情况、可能原因分块列出来。”
“好嘞!”林浩立刻拿出手机,开始搜索相关案例。
陈默也打开了电脑,准备新建文档。
宿舍里终于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敲击键盘和滑动手机屏幕的声音。沈星辞坐在上铺,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心里却依旧有些不踏实。他偷偷瞥了一眼下铺的江驰,对方正对着手机屏幕,手指快速敲击着,不知道在和谁聊天,脸上还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
沈星辞心里暗暗叹气,真不知道和这样的人合作,最后能做出什么样的作业。
接下来的几天,宿舍里的气氛好了不少。大家都忙着小组作业,虽然沈星辞和江驰还是很少说话,但至少不会轻易发生争执。林浩很快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案例——一家新能源公司近半年来的股价大起大落,既有政策利好带来的暴涨,也有业绩不及预期导致的暴跌,素材丰富且有代表性。
陈默也按照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了详细的PPT框架,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轮到沈星辞撰写分析报告时,他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财经评论,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报告写得条理分明,论据充分,连最细微的数据差异都做了标注。
周五下午,沈星辞把报告发给了江驰。“你看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明天就要汇报了。”
江驰正在宿舍楼下打篮球,看到消息后,随手点开文件,大致扫了一眼。报告写得很专业,甚至有点过于学术化,满篇都是专业术语,要是直接照着念,估计台下的同学都得睡着。
他皱了皱眉,拨通了沈星辞的电话。
沈星辞正在整理书桌,看到来电显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喂?”
“沈星辞,你这报告写得也太无聊了吧?”江驰的声音带着点不满,“全是术语,我怎么汇报?台下的人根本听不懂。”
沈星辞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这是学术分析报告,不是聊天,严谨性最重要。而且这些都是基础术语,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听懂。”
“能听懂不代表愿意听啊。”江驰靠在篮球架上,“汇报要的是生动易懂,你这报告跟念课本似的,谁有耐心听下去?我建议你把那些复杂的术语换成通俗的表达,再加点实际影响的分析,别光堆数据。”
“不行。”沈星辞直接拒绝,“学术报告的严谨性不能丢,随意替换术语会影响报告的专业性。”
“专业性?”江驰嗤笑一声,“没人听得懂的报告,再专业有什么用?沈星辞,你能不能别这么死脑筋?这是小组作业,要的是整体效果,不是让你个人炫技。”
“我没有炫技,我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沈星辞的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如果你觉得报告有问题,可以具体指出哪里需要修改,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我已经指出了,太无聊,太晦涩!”江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你要是不愿意改,那我明天就只能照着念了,到时候拿不到高分,可别怪我。”
“随便你。”沈星辞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后,沈星辞坐在椅子上,心里烦躁不已。他知道江驰说的有道理,报告确实有些过于学术化,但让他轻易修改自己精心撰写的内容,他又有些不甘心。
这时,林浩从外面回来,看到沈星辞脸色不好,忍不住问道:“星辞,怎么了?是不是和江驰因为报告的事情吵架了?”
沈星辞点了点头,把刚才的情况说了一遍。
林浩想了想,说道:“其实江驰说的也不是没道理,汇报确实需要兼顾专业性和通俗性。要不你适当改一改?把一些太复杂的句子简化一下,加几个生动的例子,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陈默也附和道:“我觉得林浩说得对,毕竟咱们的目标是拿到好成绩,互相迁就一下嘛。”
沈星辞沉默了。他低头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报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他打开文档,开始逐字逐句地修改,把一些晦涩的术语换成了更通俗的表达,又在关键部分加了几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修改完后,他再次把报告发给了江驰,附带一条消息:“已修改,你再看看。”
江驰看到消息时,已经回到了宿舍。他点开文件,仔细看了起来。修改后的报告确实好了很多,既保留了专业性,又变得通俗易懂,逻辑也更加清晰。他心里暗暗惊讶,沈星辞虽然性格别扭,但专业能力确实没话说。
他回复道:“可以了,明天我来汇报。”
沈星辞看到回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第二天下午,小组汇报在教学楼的阶梯教室进行。每个小组依次上台,沈星辞他们是第三个。
林浩和陈默坐在台下,紧张得手心冒汗。沈星辞坐在角落,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江驰拿着U盘走上讲台,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他打开PPT,熟练地操作着,声音洪亮,表达流畅。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自己的理解,把案例分析讲得生动有趣,时不时还会穿插几个小提问,和台下的同学互动。
沈星辞坐在台下,看着台上从容自信的江驰,心里竟然生出了一丝异样的感觉。他第一次发现,江驰认真起来的时候,竟然还挺有魅力的。
汇报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娜辅导员笑着点了点头:“302宿舍的汇报很精彩,案例选择典型,分析深入,汇报者表达清晰,互动性强,值得表扬。”
听到辅导员的表扬,林浩和陈默激动地击了个掌。沈星辞也微微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走下台时,江驰刚好看到沈星辞的笑容,心里莫名一动。他走过去,挑眉说道:“怎么样,沈学霸,没让你失望吧?”
沈星辞抬头看向他,眼神柔和了几分:“还不错。”
这是开学以来,沈星辞第一次没有用嘲讽或冷淡的语气对他说话。江驰心里竟然有点莫名的开心,他笑了笑:“那是,也不看看是谁汇报。”
林浩跑过来说:“太好了!咱们肯定能拿高分!晚上我请客,去学校门口的烧烤店搓一顿,庆祝一下!”
“好啊!”江驰立刻答应,“我要吃烤羊肉串、烤鸡翅、烤茄子……”
“没问题!”林浩拍了拍胸脯。
陈默也点了点头,脸上带着笑容。
沈星辞本想拒绝,他不太喜欢热闹的场合,但看着三人期待的眼神,又想到这次小组作业的顺利完成,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
夏末的傍晚,微风带着烧烤的香气,吹散了白日的燥热。302宿舍的四人坐在烧烤店的露天座位上,桌上摆满了烤串和啤酒。林浩和江驰聊得热火朝天,陈默偶尔插几句话,沈星辞虽然话不多,但也没有显得格格不入。
江驰拿起一串烤羊肉串,递给沈星辞:“尝尝这个,挺好吃的。”
沈星辞犹豫了一下,接了过来,说了声“谢谢”。
看着沈星辞小口吃着烤串的样子,江驰忍不住笑了:“沈学霸,你平时是不是从来不吃这些东西?”
“偶尔会吃。”沈星辞说道。
“那你可得多尝尝,这家的烤串味道超赞的!”江驰又拿起一串烤鸡翅,塞进嘴里。
月光洒在四人身上,映出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争吵和矛盾似乎都被这烟火气冲淡了,只剩下少年人之间纯粹的热闹和欢笑。
沈星辞看着身边谈笑风生的江驰,心里忽然觉得,或许和这个人做室友、做同学,也不是那么糟糕。他不知道,这份刚刚萌芽的改观,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将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人,紧紧地捆绑在一起。